冬天的诗词范例6篇

冬天的诗词

冬天的诗词范文1

冬天这首诗的语言是雪粒组成的

洁白的雪粒是一个个闪亮的词

表达了岁月最深邃的哲理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这首诗的诗行是由北风吹成的

呼呼的北风是一个个动听的音符

传递了季节最深刻的意义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这首诗的意境是梅花绽开的

红红的梅花吐露出清雅的芳香

冬天的已经于是变的令人惊奇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悄悄地吹来一缕寒风

就把姑娘的沙金吹成片片云彩

就把姑娘的小脸吹成了朵朵桃红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悄悄地传来一阵鸽哨

就把女孩的梦想吹成了串串银铃

就把女孩了思索吹成了阵阵涛声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写冬天这首诗需要擦亮眼睛

擦亮眼睛才能把诗句选准

擦亮眼睛才能把韵律理清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读冬天这首诗需要开动脑筋

开动脑筋才能把含义读懂

开动脑筋内心才会受到震动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读冬天的诗,我们才不会迷茫

读冬天的诗,我们才不会忧伤

读冬天的诗,我们才会用心来歌唱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容

它跳跃着春天的讯息

包含着夏天的热情

埋藏着秋天的意蕴

冬天,是一首难忘的抒情诗

冬天这首诗有着独特的力量

它抚慰着每一棵迎风挺立的树

激励着每一个路上匆匆行走的人

温暖着每一棵满怀着希望的心

冬天这首诗需要少年细细品读

冬天的诗词范文2

“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绺可挂的丝头,丝的两端有小圈,意为丝的末端打了结疙瘩,表示丝已用完,到了尽头,即“终”字(见下图)。

以此表示结束、完成的意思。这个字的产生,说明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且已有了蚕桑缫丝业了。后来“冬”字引申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为了跟原先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有区别,于是分化为两个字:一个添加“”旁,这就是现代汉字表示结束义的“终”字;另一个是添加“冫”,即冰的部首,成“冬”字(见下图)。

可见“冬”和“终”古代同义同源,在商周甲骨文卜辞里都将“冬”作“终”字用。后来丝两端的疙瘩已从轮廓化的两圈实化为两个圆点。在有的钟鼎文(如金文)里已完全线条化了,把两个圆点连成一体而变为“一”,成了古文“终”字的最终形体。当字义引申指一年中终结的季节(亦指缫丝的季节)时,这个字的外部,幻变像“天如穹庐,笼盖四野”的天幕,而“天幕”之下有一横,仿佛将太阳关闭在里面。这很有意思,因为时序一到十月以后,太阳便较少露面,光照短,天上灰蒙蒙的,像已把“日”封闭,寒凝大地,这就已到了冬季,一年将尽了。于是,想象力丰富的祖先,便攫取了这种自然景观,用会意法来创造了这个“冬”字,继而又在下面添加形符“”。“”是冰的古字,如冰凌的样子。这样原来上部表示终结意义的字,讹变为“夂”,反成了“冬”字的声符。

“冬”字从“”,故本义是寒冷,又跟“夂”(终)有意义上的关联,所以这个字后来渐渐失去跟缫丝的联系,单一指称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名,表示寒冷的冬天。冬天虽然酷冷,但给人以希望,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在中国,上古只分春和秋两季。随着中原天气的变化,出现分明的四季,但那是后来的事。夏商周后,人们开始把阴历10月至12月称为“冬”。从此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四季各有赞美之词: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雪是冬天的象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洁白的雪也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冬尽年开,迎来美丽的春天,我国唐宋时期许多诗人为冬天的思念留下了许多充满向往的优美诗句,给人思亲的情愫和面对寒松、瑞雪生发的无限相思,例如: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人啊,本来是生态环境的感情物,一年四季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有一种爱的激荡:春花烂漫,春情萌发,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篇《关雎》最为动人的情爱吟唱。夏日消融,桃花盛放,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以《桃夭》隐喻男女之间情深意长,男有室,女有家。秋高气爽,秋水望穿,最相思是爱人的倩影,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意刻画无限惆怅。冬雪霏霏,冬阳和煦,是爱的憧憬和梦想:“北风其凉,雨雪其。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是《诗经・邶风》中《北风》给相爱者的启示。冬天是寒冷的,但是热恋的情侣心中永远是温暖的。

冬天到了,不见夏日的满山滴翠,不见秋季的遍地红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翠竹,虽弯不失节;飞雪迎红梅,人间春意在。松、竹、梅被中国人誉为“岁寒三友”,它们的这种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乐观通达的精神成为鼓舞人们奋发振作的动力。在寒冻的冬日里,岁寒三友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终于迎来了繁荣和谐的春天。

【中西文化漫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一个名句:When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用疑问句来启示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我们突然想起这句诗,并非因为冬天真的要到来了,也不是有了一丝冬天的感觉,而是觉得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联结着自己心境,感受人生的因果轮回、阴阳转换的自然规律。春天羞涩地带走鲜花,夏天狂热地漫卷风暴,秋天把树叶全都吹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冬天呢,使我想起美国歌手Tori Amos(多莉艾莫丝)的《Winter》:

Snow can wait,

雪花可以等一等,

I forgot my mittens.

我忘了戴手套。

Wipe my nose,

擦擦鼻子,

Get my new boots on.

穿上新棉靴。

I get a little warm in my heart,when I think of winter.

一想到冬天,心里就会感到一阵温暖。

I put my hands in my father's glove,

我戴上父亲的手套。

I run off,

我跑开了,

Where the drifts get deeper.

雪越积越厚。

Sleeping Beauty trips me with a frown.

睡美人皱皱眉,把我绊倒了。

I hear a voice:

我听见有个声音说,

“You must learn to stand up.

“你必须学会站起来,

For yourself.

为你自己。

'Cause I can't always be around.”

因为我不能总在你身边。”

He says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他说,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When you're gonna love you as much as I do?

你何时能像我爱你那样爱你自己?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Cause things are gonna change so fast.

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All the white horses are still in bed,

冬天还没有到来,

I tell you that I'll always want you near,

我告诉你我想让你永远在我身边,

You say that things change, my dear.

你说,世事无常,亲爱的。

Boys get discovered,

男孩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

As winter melts,

冬雪化去,

Flowers competing for the sun.

鲜花苦争春。

Years go by,

年复一年,

And I'm here still waiting,

我还在等待,

Withering where some snowman was...

等待着那个雪人……

冬天的诗词范文3

其一,此注与诗中时令相悖。如果“忍冬”是“忍受冬寒”之意的话,那么它的语境当指向冬季,但“忍冬”所在的诗节显然是春季。且看原文:“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跟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原文写得一清二楚:雨是“四月的客人”,且带来“春的洗礼”;雨呼唤儿童们跟着它走,踩着它“脚步的拍子”,“踩田圃的泥土”,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既然雨呼唤儿童们跟它在“走”了,在“踩”了,在“看”了,那么雨所言之境不就是春季么?不就是“四月”么?这样,“新苗”何谈“忍受冬寒”!

其二,此注与诗的明快不谐。《雨说》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表明这是写给儿童们的诗。从《雨说》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来看,诗人郑愁予要表达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儿童们(中国的未来)的爱意和祝福。无论是读者立场,还是情感载体,都要求诗的语言必须清新明快,晓畅活泼。而《雨说》的语言正符合这样的特点。如果“忍冬”注解为“忍受冬寒”的话,那么“忍冬”就成了一个组合生硬的短语,一个意义晦涩的短语,破坏了全诗的美感。不妨试作比较,同是表达“忍受冬寒”,是“忍冬”明快,还是“耐寒”明快?不容置疑,“忍冬”不如“耐寒”。瞧,“穿上这件衣服较忍冬”,“穿上这件衣服较耐寒”,前者有如梦呓,后者才是常言。

“忍冬”到底该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忍冬”在诗中并非动宾短语“忍受冬寒”的缩略,而是专有名词,“金银花”的别称。

《辞海》“忍冬”词条解释说:“忍冬,亦称‘金银花’、‘二花’。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百度百科上也说:“‘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忍冬作为植物,其习性如何呢?笔者访问本地的忍冬种植者得知:忍冬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每年春夏两次发梢;繁殖方式有二,一是四月播种,二是雨季扦插。

再看《雨说》原文,“四月”,雨季来临而“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真是和生活分毫不差。其实,诗人们以“忍冬”入诗,并不少见。例如波兰当代诗人米沃什在《礼物》中写道:“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冬天的诗词范文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关于故乡事、故乡情的文章着实不少,《乡土情结》的作者柯灵却巧妙地开篇引用此诗作为情感铺垫,简洁地将“我”的感情、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很节俭的笔法,而诗人的感情却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文中又引用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游子久别返家的忐忑复杂心情;引用崔颢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用一个娇憨天真的船家女的搭讪来表现人们普遍而深厚的思乡情结。而后文引用的诗歌又升华了一种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乡土乡情,古人今人、圣人凡人,均魂牵如此!

如此美的古诗词意境,使本就美妙的散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更显雍容典雅、意蕴丰厚。

古诗词在散文中的串烧引用,能增添文章的美感,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不妨先把古诗词提取出来,利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朗诵感知,讨论鉴赏,教师则适度点其精妙,借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现代文时,适当一些古诗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补充要精当自然,要利于理解文本情感,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如教学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补充蒋捷的《听雨》拓展阅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由少年、壮年再到晚年,以听雨为线,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观感。还可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如听《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被贬后忧伤和旷达心绪的交织,听《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理解李煜亡国后难言的痛楚……

一些重要的散文表现手法和古诗词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可以同步精要列举古诗例句来学习和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中第五段写道:“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思家的情景,让人心生感动。这里,“想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功不可没。这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从家人着想,想象家人深夜未眠,灯前说着远行人。这一拓展比较,可获得举一反三之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课下作业设置可以再来个联结拓展:请找出并赏析杜甫《月夜》中运用想象技巧的句子,“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想象妻子的思亲之景,由此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愈加深刻。

在散文教学中融合古诗词的学习,好处自然还有很多:化难为易,巧学怡趣。如开创浪漫主义诗风的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对于学生字面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如果灵活引用穿插,在其他文体教学中引用屈原名句并精要讲解,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有效教学法。教师还要善于预设。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在苏教语文必修一课本上出现过两次,而两次用以表现的主题大不相同,一为思乡苦,一为不舍情,学生在理解时肯定有纠结和困惑。有效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鉴赏,即可拓展其视野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见疑不避、迎难而上的探究精神,解决古诗词学习难的问题。

冬天的诗词范文5

彰显诗词的特质

古诗词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词重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及共鸣,让学生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山水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透露了词人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在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这首词大意的基础上,我把充盈的时间留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学生把每一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学生精彩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一幅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老师充分享受着学生的精彩描绘,在倾听中,偶尔点拨学生发言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情韵美。如学生说:“顶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在雨中垂钓。”我提醒道:“这里‘顶着’你认为用得怎么样?”让学生体会那是斜风细雨,那是轻风拂面,那种感觉是温暖的、舒服的、惬意的。再如,学生说:“我感觉这么美的景色就像一位仙女把那位渔翁勾引了。”虽然学生的表述不是很准确,但词的意境已经完全融化了他。教师把学生发言中的不足当作着有效的教学资源,及时点拨,动态生成,加深理解,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画面中。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诗句背后的情韵与意境,就会在想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薄而发。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首歌,学生听着、欣赏着,如痴如醉,完全与画面、音乐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在古诗词的情韵里得以飞扬。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诗词,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将诗中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天夜晚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是一首哲理诗。在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诗人陆游要告诉孩子什么。前两句通过想成语故事、换词、联系生活等方式来体会古人做学问的不遗余力和持之以恒。后两句再让学生体会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学问,老师用了一个数学式的板书(真正的学问=?+?)这一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表达,有理有据,客观辩证。学生说:“我觉得真正的学问应该是40%的书本知识+60%的亲自实践。”师插话:“难怪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自己原有的名字‘陶知行’改为‘陶行知’,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学生说:“我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天资+努力+机遇+实践和理论,这几样缺一不可。”多么深入的理解,多么辩证的表达,宋诗的理趣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中得以充分体现。

丰盈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距离现代社会年代久远,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所以要准确把握诗词作品的情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情趣爱好、写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古诗词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学生的文化底蕴才能丰厚起来。因此,教师要形成大阅读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丰盈诗词的内涵,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拓展与延伸,能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内容,从而加深诗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由诗内走向诗外,激发对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渔歌子》一课,在学生将词读成一幅画、一首歌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深入,词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哥哥张松龄担心弟弟隐居不回家,不但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然后出示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通过师生有趣的一唱一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张志和在《渔歌子》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拓展延伸是利用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原有文本,不显得多余、累赘,而是强化与深入。《冬夜读书示子聿》拓展了李时珍、诺贝尔、詹天佑、徐霞客、袁隆平等通过反复实践获得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实践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在重点学完这首诗之后,老师配乐展示了陆游其余七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子诗,感受陆游教子有方、以身作则、充满爱心的诗人形象,这样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陆游的父爱形象,同时也与我们一直提倡的大阅读教学主张一脉相承。

冬天的诗词范文6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在古时有不少别称,有的称“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如《左传。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注:“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有的称“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礼记・月令》:“是月也,日短至。”有的称“长日”,因冬至后,白天变长而得名,《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有的称“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节曰严节。”有的称“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年,故称,如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有的称“一阳生”,冬至后始生阳气,故称。唐代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有的称“书云”,宋元时用书云代称“冬至”。有的称“冬节”,《南齐书・武陵昭王哗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哗独后来。”

冬至作为节令,由来已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秦沿其制,以冬至为岁首。到了汉代,以冬至为“冬节”,称为“日至”,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并且放假休息。魏晋时,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把这个节日看得和“岁首”一般重要,民间在这天要对父母尊长拜节。唐宋仍循旧俗,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中如此描写汴京人过冬至节的:“十一月冬至,京9币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述了杭州冬至情况:“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十庶所重,如馈送节仪,乃举杯相庆……”可见当时人们十分看重冬至节。

冬至不仅在民间得到重视,也引起了文人墨客的高哦低吟,留下了不少诗句。唐代白居易的《冬至宿杨梅馆》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邯郸冬至》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在这两首诗中,流露了远方游子在冬至节时对故土和家人的殷殷思乡之情。唐代杜甫的《冬至》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无不勾起对当时诗人所处困境的同情。而杜甫的另一首《小至》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则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