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的作文范例6篇

奇思妙想的作文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1

每个人都会有奇妙的幻想,比如:自己能飞,想变成超人等等。我也有我自己的幻想,下面听听我的这些奇思妙想吧!

首先,我想有一台保镖机器人。它既能当家庭保姆,也能当随身保镖,它不需要电池,只靠光或阳光充电。它当保姆时,会给大家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它还会拖地,它的右手会变成拖把或扫把,左手会变成吸尘器或撒水机。它当保镖时,身手不凡,会拳击和武功,眼睛会射出红外线,手上装有小刀和手枪(注:不是用于暴力或犯罪,而是保护本人用的)。

然后我还想要一辆变形跑车。要是不用它时,它就会变成一辆时速世界最高的跑车,而且是太阳能的。然后它的驾驶室里有三个键,红的、蓝的、黄的,想高空飞翔,就按红键,就会变成一辆全副武装的直升机,是用太阳能的;要是想去海底探险,就按蓝键,它就变成一艘潜水艇,能潜到最深的海底,空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这样就能帮助海洋的科学研究。要是想到土中一游,那就按黄键,变形跑车就变成了一辆小型钻土机,只可坐下两人,里面设备齐全,空气是用不完的,可以到达地球的核心,遇到岩浆,它毫不畏惧,还可以挖掘文物,这样就可以帮住人类了解地下和古代的文明了!

怎么样,我的想法不错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奇思妙想一定可以实现!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2

马恬恬

现在,人们穿的衣服主要具有遮体和保暖的作用,我要发明一种多功能的衣服。

我要发明的衣服,冬天不但能保暖,而且能根据你的心情放出各种美妙的音乐。当然这音乐只是你自己能够听得见,别人是听不见的。

这种衣服还有一种主动防御功能。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它会遮掩隐蔽。让强盗眼前一片漆黑,找不到你。按动特殊按钮还可以自动报警,让警察叔叔来解决问题。

多功能衣服还能够自动调节温度。如果你觉得有些热,你自身的体温就会让它制造冷气,调节温度。当然不等你感到冷,你的体温又会通知它作升温调节,直到使你感到舒适为止。

这种衣服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因为我们小学生早上都不愿意起床,有的同学家长叫好几遍都起不了床。可是这种衣服,只要你穿着它的内胆(相当于睡衣)睡觉,按下定时按钮,到时不仅是优美的音乐催你起床,而且能把你轻轻提起,你就再也不会赖床了。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3

我们平时住的房子,夏天开着空调都有闷热的感觉。我发明的房子,在夏天会变得凉爽,冬天会变得温暖——四季如春。

在这所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有四个按钮,用来调节春夏秋冬四季,你喜欢什么季节就可以调到那个季节。

房间里都有一块黑板,它可是智能的,你需要什么,写下来,就能实现。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奇思妙喻

一、引言

T.S.艾略特是20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和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重视文学传统,并从文学传统中汲取养分,为诗歌的新发展探索道路。17世纪玄学派作为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为艾略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也为他的诗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史蒂夫・埃利斯(2009)在其书中谈到艾略特将玄学诗人作为欧洲传统的一部分,将玄学派的“奇思妙喻”视为情感与思想的结合,也提到了艾略特诗学理论源于玄学诗人的诗学理论,由此可见艾略特受到玄学派影响之深。

根据约翰・安东尼・卡顿(1928)编撰的《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奇思妙喻是作者花费心思构想出的奇特的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夸张或矛盾修饰法,目的是通过其蕴含的才智与独特性达到使读者感到惊奇与快乐的效果。奇思妙喻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成了约翰・邓恩为代表的17世纪玄学派诗人标志性手法。到了18世纪,人们认为玄学派诗歌过于牵强与反常而淡出文坛。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沉寂,在二十世纪初T.S.艾略特的诗歌与诗论使之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艾略特将奇思妙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大加赞扬,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李正栓&李云华,2009)。在他的《玄学诗人》一文中,他赞扬了玄学诗人试图寻找语言对等物去表达思想与情感所做的努力。这里的语言对等物就是指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其中所运用的客观具体的意象恰好符合艾略特所提倡的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思想情感的想法。

不同意象的并置、无相似性的事物的类比是玄学派的奇思妙喻的主要形式。邓恩的诗歌中不乏奇思妙喻的例子。在其《告别辞:莫伤悲》一诗中,他使用了很多具体而奇特的意象表达忠贞不渝的感情。他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金箔与圆规。他们的灵魂合二为一,如同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距离遥远也不会断裂。如果他们分开了,他们就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妻子的灵魂是定点,是中心,他是另外一只脚,围绕妻子转动,即使走远也会倾听妻子的召唤,当他归来时,他会与妻子合二为一。初读此诗,读者可能会感到疑惑,灵魂如何与金箔和圆规产生联系,经过诗人的解说,读者会被这种奇特的比喻所折服。正是其所包含的智慧与新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国内外对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研究中还没有专门分析其中奇思妙喻的研究,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艾略特是如何在这首诗歌中运用这一手法及其达到的效果。

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奇思妙喻赏析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上层社会一位庸庸碌碌的中年男子无法对爱人表达爱意的矛盾心理。他渴望爱情,却胆小、犹豫,不知道如何说出心中的爱,而最终以放弃告终。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诗歌反映了现代人的失意与孤独的心理状态。艾略特运用了许多奇思妙喻来增强诗歌的新奇性,同时表现诗歌的主题。

让我们走吧,你和我,

此时黄昏正朝天铺开

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赵萝蕤译)

诗歌一开始艾略特就用到了一个奇思妙喻,他将黄昏与被麻醉了的病人作比。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病人则是特定状态下的人。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却被诗人联系在一起,迫使读者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当读者经过分析发觉其相似性时,自然会对这一奇特的比喻印象深刻,进而体会到其中所含的深层意义。

黄昏是白天即将结束的时刻,“代表向夜晚的过渡,而上流社会暗示个人或历史的衰落”(Dickey,2009:123)。夜幕渐渐落下,光明慢慢地被黑夜吞噬,正如病人被麻药麻醉一样,渐渐地失去知觉。进一步去看,我们知道这首诗描述了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那么不仅黄昏像一个被麻醉的病人,而且他的心理也像被麻醉的病人,丧失了做出决定的能力。他犹豫不决,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对他的爱人唱出情歌。因此,被麻醉的病人也可以指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通过阅读下面的诗节,我们可以得知这里手术台指的是女人们放置胳膊的桌子,暗指他将要被那些女人仔细审视如同医生检查病人的内脏一般,于是他的不安与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通过描写普鲁弗洛克的心理,艾略特为读者展示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及身处其中的病态的现代人。

街道一条接一条就像用意阴险的

一场冗长的辩论

把你引向一个压倒一切的问题……(赵萝蕤译)

这几句中,艾略特将贫民区的街道比作一场引向一个重大问题的冗长的辩论。乍看这个比喻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主人公来说就变得合情合理。事实上,这个冗长的辩论是满腹烦恼与疑虑的普鲁弗洛克内心的挣扎,是“你”和“我”之间的争辩。他将内心的冲突投射到他所见到的事物上,那脏乱的街道与他烦乱的内心就与无休止的辩论联系起来了。那街道将把他带到心爱的人所在的地方,让他不得不面对她,向她表达自己的爱,而这个引向重大问题的辩论就是决定如何向爱人表达自己的爱,因此他走在街上,渐渐接近他的目的地,而此时的他还没有拿定主意。烦乱与令人厌恶是街道与这个辩论的相同之处,主人公的心态是连接两者的纽带。这个奇思妙喻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消极与怯懦。“啊,不要问‘指的是什么?’”(艾略特,2006:1),“让我们去拜访”(同上)。他拒绝直面问题,而是选择继续赶路来暂时逃避这个问题。

那黄雾的脊背摩擦着窗玻璃,

那黄雾的口鼻摩擦着窗玻璃,

它用舌头尖舐黄昏的各个角落,

在排水沟的潭潭上徘徊不去

让烟囱里掉下的煤灰落在它背脊上

偷偷溜过阳台,突然纵身一跃,

又注意到这是一个柔和的十月夜晚,

在房子附近蜷起身子睡着了。(赵萝蕤译)

这里的奇思妙喻与前两个不同,这里所使用的是延伸比喻,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隐喻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且贯穿整个诗节。这一奇思妙喻与艾略特在《玄学诗人》一文中谈到的金主教所使用颇为相似。艾略特(1950)称赞亨利・金在《葬礼》一诗中将迫不及待去见亡妻的心情比作一个旅程的写法。艾略特用黄猫作为黄雾的客观对应物,将黄雾扩散的过程比作一只黄猫游走到睡着的过程,用猫的动作体现雾的动态。通过“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蜷”和“睡”一系列动词,读者能够想象出黄色的雾弥漫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样子。用这个奇思妙喻,艾略特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只慵懒的猫的形态,避免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并且通过这一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将社会环境与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出来。这是黄猫在排水沟旁徘徊,让烟灰掉到它的脊背上。它周围的环境令人感到厌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没落。另外,猫从“徘徊”、“摩擦”、“纵身一跃”再到最后“睡着”是一个由动态到静态的过程,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终于无为的欲望”(Williamson,1967:60),与诗歌开头“被麻醉的病人”相呼应,说明他逃避问题,消极无为的心理状态。猫象征着休止的欲望,诗中主人公看到黄雾的静止,想到时间也许也会停滞。下一诗节他用“而且实在还有时间让沿着街道滑行的黄烟用脊背摩擦窗玻璃”来暗示自己还有时间在路上犹豫,还有时间思考。

我已经熟悉这些眼睛,都熟悉了――

那些用公式化了的片语盯着你看的眼睛,

而我在被公式化时,狼狈地趴伏在一只别针上,

我被别针别住,在墙上挣扎,

那我又该怎么样开始

吐尽我生活与举止的全部烟蒂头?

我又该怎样大胆行动?(赵萝蕤译)

此处,艾略特使用的奇思妙喻将普鲁弗洛克想象被女士们审视的窘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女士们世俗的眼光中,主人公变得异常不自在,他将别在自己华丽领带上的别针想象成穿过自己喉咙将自己钉在墙上别针,而他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爬虫,在那里痛苦地挣扎。通过这只被钉在墙上的爬虫来比拟普鲁弗洛克当时的窘境如此形象与贴切。在他的内心,他的挣扎与无助正像那只被充满恐惧与痛苦所折磨的爬虫一样,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些女人,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同时,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事物,艾略特避免了情感的直接表达,达到了他所预期的非个性化的效果。

我应该是一对褴褛的钳子

慌张地爬过沉寂的海洋那样的地板。赵萝蕤译)

普鲁弗洛克还在想象应该如何面对那些女士,应该与她们谈论什么。他担心看到她们的胳膊会使他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想着跟她们讲讲路上见到的人。想着想着,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慌张地爬行在海底的螃蟹。在这一奇思妙喻中艾略特将普鲁弗洛克比作一只褴褛的螃蟹来表达主人公想要逃离尴尬处境想法。他像一只螃蟹那样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在沉寂的海底,没有人能察觉他这只窘迫的螃蟹。如同上面一个奇思妙喻一样,这里通过将主人公的心理具象化、动物化来达到他内心想法的目的。

而下午,黄昏,睡得又是那么安详!

被纤长的手指安抚过,

睡着了……困倦地……或者它在装病,

卧倒在地板上,在你我身旁。(赵萝蕤译)

这里再次出现了猫的意象,这个奇思妙喻是将下午或黄昏比作困倦的猫,又是将两种不相关的概念作类比,把黄昏的宁静比作安睡的猫,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安静与舒适,而这样的状态与主人公窘迫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主人公借黄昏的宁静来分散自己内心的惶恐,使自己获得片刻的安宁。因为此刻他再次想到了拖延,想到饮茶吃甜点之后再去对诉说自己的爱意。

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正像一盏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屏幕上:

这是不是值得(赵萝蕤译)

他开始怀疑表达爱意的价值,“而且到底这是不是值得”(艾略特,2006:5),他开始假设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没想好,他便立刻了自己的想法,“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完全不是。”(同上)又经过一系列的拖延之后,他还是对怎么表达好自己的意思毫无信心――“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同上)这里艾略特将说清自己的想法比作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银幕上构成一个奇思妙喻、形象而又新奇。他运用了新科技的事物,拿医生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设备用于展现普鲁弗洛克的想法,使他的想法像做CT一般一览无余。随后他又开始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去做。这样主人公不断地设想,不断地,最终都没有踏进他要去求爱的地方,因此这是一首没有唱出的情歌。

三、奇思妙喻的效果分析

艾略特之所以选择这一手法,原因之一就是它符合他所提倡的诗学理论――非个性化与客观对应物。“非个性化”是指提倡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要刻意流露个人情感,应该不断自我牺牲,消灭个性。“客观对应物”其实是艾略特为实现非个性化而提出的一个途径。提倡诗人在表达情感时运用具体的事物(一系物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作为特定情感的载体,而不是像浪漫主义诗人那样直抒胸臆,感情泛滥。事实上,这两个诗学理论都是艾略特为反对浪漫主义诗歌所提出的,也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

奇思妙喻可以视为客观对应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是由具体的意象所构成的。首先,通过奇思妙喻达到的效果就是“非个性化”。艾略特运用这一手法,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表达主人公心理的载体,可以避免直抒胸臆。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被麻醉的病人”,“钉在墙上的爬虫”就生动地表达了普鲁弗洛克的心理。当读者看到由具体的意象构成的类比时,内心的相应的情感就被调动起来,通过联想他们就能身临其境般地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这样,诗人就可以避免直接表达情感,避免影响读者对诗中人物情感的判断。

其次,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本身就具有使读者感到震惊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艾略特运用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构成类比。这些很少有人能够想出的比喻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感,被诗人放在诗歌的情境中,读者经过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合理性。就像将黄昏比作被麻醉了的病人这一比喻,通常人们很难将这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联系起来。当读者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黄昏预示白天的结束正像被麻醉的病人预示着失去知觉一样,同时与主人公的心境联系起来,就是贴切合理的。

再次,由于艾略特使用了许多具体而又熟悉的事物构成奇思妙喻,用以描述难以表达的人物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真实生动的效果。在他描写黄雾的时候用猫的一系列动作来展现雾笼罩城市的状态。“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表现出雾气弥漫、流动的景象,活灵活现地浮现于读者的脑海。而猫的“蜷缩”与“睡着”表现了静态时的黄雾,同时也反映了普鲁弗洛克不作为的心理。因此,不管是黄雾的特征还是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都通过猫这一个喻体或客观对应物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艾略特的奇思妙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这首诗歌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上文提到的两个效果――惊奇与生动,自然奇思妙喻就会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奇特的意象所构成的画面就会留在读者的脑海中,达到令人难忘的效果。这一点对当时作为一名诗坛新秀的艾略特来说尤为重要。

四、结语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作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具有他早期诗歌的特征,由于在一时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使得诗歌颇具玄学派的特点。奇思妙喻可以被视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的一种,通过使用这一手法不仅达到了非个性化的效果,而且为诗歌增添了几分幽默感与讽刺性,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略特对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他对这一个手法的运用还是一较新的研究角度,因此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Cuddon,John Anthony.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Z].3rd ed.Oxford:Blackwell ltd.,1928.

[2]Dickey,Frances.“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A Waling Tour”[A].A Companion to T.S.Eliot.Ed.David E.Chinitz.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

[3]Ellis,Steve.T.S.Eliot―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Chippenham:CPI Antony Rowe,2009.

[4]Eliot,T.S.The Metaphysical Poets[A].Selected Prose of T.S.Eliot.Ed.Frank Kermode.Orlando: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75:59-67.

[5]Eliot,T.S.The Complete Poems and Plays 1909-1950[M].New York:Harcourt,Brace& World,inc.,1952.

[6]Williamson,G.1967.A Reader’s Guide to T.S.Eliot.Bristol:J.W.Arrowsmith Ltd.

[7]李正栓,李云华,邓恩奇.思妙喻艺术解析[J].名作赏析,2009(07):107-113.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自主探究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地方开发课程,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它的实质是综合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的方式重视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于摒弃被动、单一、封闭的陈旧方式,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向全体学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并制定活动方案,只有当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确立时,学生的活动才能获得意义之源。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学期我在进行《奇思妙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同样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奇思妙想的事物,很好的激发了血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在这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可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新颖的引导方式吸引学生,指导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关心社会,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

二、注重学社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明显的体现的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越强,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在每一个活动的主题确定后,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课题的活动实施,课题有了,我们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研究呢?经过一周时间的思考、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内容组成研究小组,然后引导各小组进一步讨论该如何活动,形成初步的活动方案。如课题《奇思妙想》活动分三个阶段来进:第一阶段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及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第二阶段我们奇思妙想―设想未来。第三阶段准备“21世纪奇思妙想成果论坛交流会”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展示自我,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实践、体验收获的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图片、表演、作品等。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辩证思考。例如:在《奇思妙想》这个活动前,会先引导每组学生根据本组特点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活动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在准备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的分工,每个人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在时间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如果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对照图片看它奇在哪里?妙在何处?然后自己设想未来什么样的?

在这以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教学中的一个参与者。学生的是认识的主体、实践主体和发现主体的。我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大胆的探索,我坚持做到一人为本,以学生为“先”,让学生先想,先看,先讲,先做,真正做到: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

三、注重成果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活动本身以及探索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而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反思是更值得关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 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创新意识。如在“奇思妙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汇报课上,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绘画,宣读自己设想未来的文章,展示自己的小制作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当你看到一幅幅漂亮的奇思妙想的图画,当我们听到绘声绘色奇思妙想的文章,当我们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小制作,你会深切感受到,将探究、体验与想象融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分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创意与遐想,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是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四、注重优化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而是关注小学生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不是简单的表扬和指责,而是一门艺术,她的力量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她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自信心、都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在活动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多元评价,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调动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他们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与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己反思、自我该进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探究实践活动。

综和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更是一门富有挑战新的课程,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生动丰富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选择活动主题,注重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自己去体验,而教师在这里只起了一个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奇思妙想的作文范文6

一、 绘本作文,是一把开启童心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绘本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用儿童化的视角审视和观察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用形象、有趣的表达方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心扉。

案例一:《老奶奶的汤匙》(苏教版三年级习作)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童话故事,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童话书。(出示《老奶奶的汤匙》)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吧。封面上画的是什么?

生1:三只老鼠。

师:老鼠和汤匙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生2:老鼠偷走了老奶奶的汤匙。

生3:老鼠用老奶奶的汤匙偷喝了老奶奶的汤。

生4:老奶奶的汤匙丢了,老鼠帮她找回来。

师:老奶奶的汤匙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奇遇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

分析:教师回避了传统课堂抽象的剖析和理论教条,因为绘本已经展示了它与学生天然的亲和力,唤醒了他们童稚的内心世界里奇妙而又丰富的想象。读完故事之后,许多学生开始积极构思自己的作品,费时不多但效果很好。

二、 绘本作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背景,人物表情、动作等信息,能够在全面形成文章情节意识、顺序观念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使用细腻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故事,从而克服习作语言空洞、枯燥的现象。写作时,学生首先抓住事物、人物、景物的主要特点构思绘画,添加简短的注释,做出自己的绘本,然后用语言来叙述自己的故事。绘本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案例二:借助《约瑟芬姨妈的房间》组织的一堂习作课

师:大家看了画面和文字说明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房子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师:“空荡荡”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2:其实还是有东西的,比如那些瓶子、书籍、眼镜、信封,但是它们都摆放得很凌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我们应该帮约瑟芬姨妈整理一下。

师:该怎样整理呢?

生4:先把那些乱放的东西捡起来,然后摆上家具,再把墙面粉刷得焕然一新……

生5:我觉得应该先粉刷墙壁,打扫干净后再摆上家具。

师:你很注意整理的顺序,真细心。

分析:学生入情入境地帮助约瑟芬姨妈整理房间,形成了条理意识,扩大了思维空间。绘本的作用不是唯一的,如此例中,学生不但形成了良好的顺序观和细腻的语言表达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关心、美化身边事物的生活情感。

三、 绘本作文,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儿童的内心是纯净的,充满了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儿童的想象总是超脱于现实,但又是现实事物的重新组合。习作中的想象并不是单纯地对某个事物的形象的创造,而是更注重人物的情感、遭遇,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内容的完善。绘本的奇妙情节,总能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案例三:《迟到大王》

师:约翰为什么会迟到呢?

生1:他遇到了鳄鱼,好不容易才逃脱。

师:真惊险呀,那么后来他迟到过吗?

生2:肯定迟到过,如果只有一次的话他就不叫“迟到大王”了。

生3:我想他还遇到了别的凶猛的野兽,比如巨大的老鼠。

生4:也可能是约翰有什么奇遇。

师:你愿意为我们讲一讲他的奇妙故事吗?

生4:课间,约翰在操场上玩,看到墙角有一个大洞,他看见洞里的精灵在向他打招呼。

师:那么精灵长什么样呢?

生4:皮肤是天蓝色的,戴着白色的帽子,他们的个子很矮……

分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猜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过类似的奇思妙想,绘本作为一个引子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比较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