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古诗范例6篇

晚春古诗

晚春古诗范文1

1、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晚春古诗范文2

在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中《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春景诗时,我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尝试,效果颇佳。看着学生们在古诗的意韵中徜徉、流连,我的一颗心也不禁雀跃起来。

一、 歌唱

众所周知,古诗很美,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音韵美。古诗是人类最早的歌唱,无论是“哎哟、哎哟”的号子声,还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都是歌词,所以但凡是诗,读来都是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如果投入其间,自由哼唱,更会感受到顺畅悦耳的音韵美。

在教学《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诗歌中一二四句的“红、风、中”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中平仄相对,无不充分体现出音韵美。学生初次接触古诗,我没有讲解,没有分析,只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反复诵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的学生在吟诵“千里莺啼”时将“啼”音延长,宛如小鸟鸣啾;有的将“风”字低吟,宛如清风拂面;有的将“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唱三回,似乎真的感受到王朝更替、物是人非的愁绪。

二、 想象

想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大胆断言:“没有想象就没有人类的进步。”而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往往一个字里就有一个春秋,一个感叹就是一世的情愁,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诗经》更古远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就生动反映了当时部落人群狩猎生活的全部,作为中国古代最具艺术价值的文字,古诗可以说在锤炼语言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仍以《江南春》为例,其间第一、二句,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我就“绿映红”三个字让学生发挥想象,问:“读到这里,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桃红柳绿是春天;有的说水映天,天映阳,美不胜收;有的说万紫千红春烂漫;有的说姑娘们穿红戴绿在春日里郊游;有的说水是古人的一块碧玉,日是古人的一片红巾……我不禁为他们精妙绝伦的想象而惊叹。

三、 体验

我一直以为“天人合一”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世间一个自然,心中一个自然,只有达到情景交融,才能体验到物我两忘的诗意人生。诗画是相通的,所以苏轼评王维诗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是交融的,所以才有了传世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诗教授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走进诗人的当时的情境,随着他的诗文,抬着他的双脚,用上他的眼睛,去观望那个世界,这可能就是席勒所说的“审美移情”。此刻的学生就是晚唐的杜牧,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享受春日美景,浮想前朝往事;就是宋朝大理学家程颢,埋首研读之余,受春光吸引,“傍花随柳过前川”。

正如一首现代歌曲中所唱“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读一首诗,就是和诗人作一次深情对望,悟一首诗,就是和诗人的一次感情交融。

四、 享用

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大汗淋漓地爬上泰山之巅,便会有吟诵“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晚间过渡口,一轮明月在江畔升起,不由感慨“海上明月共潮生”;初春的早晨,百无聊赖倚在窗前,一阵轻风拂过,门前的池水微波荡漾,你才明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韵。

学习古诗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改变人的性情,你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成为一个天才诗人,你也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唐人,这一切都是“诗”给你带来的。就我班学生而言,他们对诗歌的享用常常是不经意间的。当有同学转学时,他们会劝慰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他们孤独地过中秋节时,会举起水杯叹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们游览狼山,坐卧天下第一望江楼时,会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他们在年岁大了之后,又童心未泯,会不会吟一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呢?

学习诗歌最大的享受就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五、 表达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当我和学生徜徉在“绿映红“的春景诗中时,他们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我带领他们到蕊春园游春。我们来到了蕊春园,孩子栽下的香樟树已经返青了,桃花的枝丫上星星点点满洒着珍珠一样大小的花蕾,淡淡的粉色,我坐在石凳上看着学生说笑、玩乐……多美的生活啊!“杨老师,我们要写诗!”三个小女孩捧着一朵掉落的梅花欢喜地说。我微笑着点点头:“好,想写的都可以写!”我的心也被打动了,于是师生提笔共同赋诗,现摘录几首,与读者共享:

探春

张宏帅

葱绿掩月亭,

枯枝架晚阁。

儿童池边戏,

思绪荡悠长。

望春

瞿烨

桃红映柳绿,

莺啼花草香。

林间儿童戏,

笑启心自闲。

喜春

杨霞

枝头喜鹊来,

池底艳阳开。

群童林间戏,

笑揽春满怀。

晚春古诗范文3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晚春古诗范文4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晚春古诗范文5

在以往的中考中,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除景物意境、诗眼炼字、名句赏析、表达技巧、情感内容等常规题型外,还出现了一些特色题型,现择取部分作详细解析,以供同学们学习积累。

一、鉴赏诗词中的数词

【例1】(2009四川乐山卷)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三两”,将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十分生动。这种以数词入诗的用法,显得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其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解析】汉语中有大量使用数词的现象(指中文数词),无论是古汉语中流传下来的词语、诗句,还是现代汉语中的熟语、日常用语或方言,数词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古诗词中,许多诗人喜欢用数词来描写烘托特定的艺术情境,让看似平凡的诗词句子大放异彩,耐人寻味。诗词中的数词大多用于虚指,语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合理使用可以达到虚实结合、通俗易懂等艺术效果。例1所列举的诗词中的数词均非实指,意在强调“少”,而鉴赏句中的“三月”“四月”则是序数词,就是实指三月、四月,两者对数词的运用显然不同。

二、评说他人的诗论

【例2】(2009福建龙岩卷)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有人说,诗只能意会,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道诗歌赏析题为考生提供了一则他人对《江汉》这首诗的评论,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一些常规题目相比,这种题型的难度要高一些,考生不但要对诗词内容熟悉,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示例:同意。诗人在诗中以落日自比,抒发了虽已暮年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诗歌颈联即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尾联则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或:不同意。因为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都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

三、将诗词与链接材料结合考查

【例3】(2009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链接]《华西都市报》6月1日报道 邛崃市实验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邹林颖几天前获得了第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冠军。该生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她学习一直勤奋,尤擅文科,学业训练兼顾,为人谦逊低调。

结合选文,联系文意,结合链接内容,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你,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业。

【解析】颜真卿的这首励志诗家喻户晓,诗歌本身通俗易懂,意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刻苦读书。但这道诗歌赏析题没有局限于诗歌本身,而是引入了一则链接材料,这就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意境。链接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中学生,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距离,极易引发考生对自己人生的思索。具体解答时只要能抓住勤奋、惜时、静心、戒躁等方面阐述即可。

四、将插图与诗歌意境结合考查

【例4】(2009四川眉山卷)请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春古诗范文6

出自:唐代·杜甫《绝句》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2、古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自:唐代·韩愈《春雪》

释义: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古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宋代·卢梅坡《雪梅·其一》

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4、古诗: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出自:宋代·陆游《除夜雪》

释义: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5、古诗: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