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歌曲范例6篇

读唐诗歌曲

读唐诗歌曲范文1

关键词:西安曲江;唐代文化;诗歌文化;景观表达;创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02004

1 引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大唐诗歌。诗歌不仅能反映诗人浓浓的思想感情,还能带人们去参观旅游,展示各地不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采[1]。如果从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陕西毋庸置疑是“中国芯片”内存最大的“硬盘”,从这里能够获取最核心的信息。特别是源远流长的曲江文化,兴起于秦汉,成于隋而盛于唐,宋元明清随都城动迁而逐渐衰落,21世纪随着中国梦而重现辉煌。唐代曲江是都城长安最有活力的地方,曲江流饮、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红叶题诗、乐游园登高、芙蓉苑看花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就在这里演绎[2]。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集合广告、网络、广电、旅游、设计、出版等诸多行业,形成曲江集群式发展模式,带动整个西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以诗歌文化为基础打造的文化旅游景观精品,成为西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3]。笔者以大唐芙蓉园诗歌文化景区、唐城墙遗址公园和西安世园会山水创意长安为例,探讨诗歌文化景观创意的点线面系列式、经典符号式和园林立体式表达的有效途径。

2 点线面系列表达:以大唐芙蓉园诗歌文化景区为例

曲江大唐芙蓉园,灿烂文化全面展;亭台楼阁紫云楼,凤鸣九天回大唐。水幕电影强震撼,水光火电又喷泉;五感工程香气远,绿树成荫享悠闲。唐诗瑰宝至顶峰,文化遗产是明珠;园林造景系列化,旷世风采成精髓。

2.1 山麓之大唐诗魂(面)及陪衬景观

(1)胡风胡俗店林立,汉人胡化更生情;三面环山半岛情,骆驼排队人骑行。水街临立桥相连,胡店特产入眼帘;海上丝路浮雕石,仿唐铜锚诉传奇。五龙吐水演出台,人面桃花岛中来;曲江胡店风铃镇,青龙白虎雀玄武;四角凤栖双莲亭,吃喝戏乐闹风铃。

(2)唐诗魂宝如明珠,诗人荟萃如群星;脍炙人口诵不衰,民族精神血脉承;耸立山峰来表达,艺术高度无人及。听声越桥至诗魂,溪水环绕群石阵;高低错落皆诗人,现实主义有杜甫;山水田园是王维,语言通俗白居易;浪漫主义作主峰,敢于邀月唯李白。形神皆备满目情,直感灵性显威名;错落台阶来回蹬,溪水流出至善情(见图1)。

(3)酒杯漂流至眼前,吟诗喝酒风流尽;自然水面白石滩,飘台伸入如坐船;卵石蹬道信步攀,名人雅士浮眼前;曲江流饮杯换盏,聚宴言欢抒壮志。

2.2 山腰之大唐诗峡(线)及烘托景观

(1)浅红塑山夹两岸,曲折回环百余米;岸上绿树成背景,崖下流水叮咚咚。精选唐诗镌刻上,书法艺术细欣赏;瓦当榜书中国印,丰富多彩人流连。诗书美穿诗峡,栈道置石折向爬;曲桥横渡左右穿,溪涧瀑潭汉武泉。母女同读诗书画,老翁老妪嘴张大;锄禾当午汗入土,盘中美味皆辛苦。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情侣仰望按快门,诗峡补白传千崖(见图1)。

(2)错落置石塑山台,西游团队回唐来;悟空驾云为先锋,八戒钉耙健步行;唐僧骑马又念经,沙僧担担随后踪;翻山涉水越艰险,团结一致事不难。

(3)曲江大会紫云楼,明皇登临赏歌舞;赐宴群臣凭栏观,园外万民雀跃欢;目睹龙颜纷涌起,构图中心唐势威。南北轴线串的严,山水回环旅人眼;高楼稳坐山水间,台廊馆亭坊门环。现代建筑错落起,唯有雁塔名人攀;曲江新城新气象,梦回大唐心荡漾。

2.3 山顶之大唐诗表(点)及围合景观

(1)群山环抱茱萸台,丝绸挂起百年好;身体健康福延寿,合家平安消灾难。四路攀登三圆台,如同八卦顶方台;八棱坐狮茱萸台,遍插茱萸不少我;华表彰显皇家威,诗歌文化独此位(图1)。

(2)双手重叠佛手印,拇指相融如钵状;四棱经幢高七米,七层组合佛百尊;庄重神秘唐文化,现代美学理念新。双手虚心合掌印,中指竖立如幢状;两无名指成宝形,不动明王十四根。右手食指指左掌,五指伸展火焰状;表示以佛大悲风,启示众生生智慧。拇食两指相捻状,其余伸展如三枯;圆满成功是妙例,远离烦恼他人行。

(3)九天剧院四凤栖,苍松翠柏满山眼;凤凰池中莲花点,天鹅慢拨爱情弦;两台宝鼎居北岸,五步台阶如成仙。

3 经典符号式表达:以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城墙外郭遗址上,书法雕塑园林景;唐诗意境展主题,市民休闲好去处。分区显唐脉,从初到盛景观衬;自然休闲又健康,诗歌享受富哲蕴。三区圆形吟诗坛,四区错落设迷宫;艺术陶冶文化鉴,活动休憩诗品高。

3.1 象形认识诗歌

(1)四声:四个少女圆柱站,双手飞舞遥明天;平声上声互对看,去声入声左右旋。平声平道莫地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衰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图2a)。

(2)平仄:起伏草地雪松林,黑白双色惹人眼;高处滚落如唱歌,金童玉女踩踏着;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图2b)。

(3)诗阵:熟读唐诗三百首,景观诗柱细探读;名人名句随手掇,五言七律绝二体;脍炙人口常咏读,不会吟诗也会咏。唐律唐韵细品味,石印书法更精彩;十一方阵U型布,方形诗柱成诗阵。回环水车曲桥渡,水车旋转水自流;置石横卧水岸边,水中餐厅饮田园。

(4)棋阵:石材铺就两棋阵,黑白棋子任心随;平衡人生如意棋,棋子在手遂心落。

3.2 置石诗歌题刻

(1)流线石块圆丰满,登鹳雀楼王之涣;黄河入海穷千目,你我更上一层楼。

(2)草地方台渐次排,面刻更上一层楼;石上青铜春望月,国破山河杜甫作。

(3)绿草地上长石苔,乔木灌丛半掩映;离离原上草又生,又送王孙白居易。

(4)青草横卧双色石,双柱横连裂缝和;海内知己若比邻,老年相伴言谈善(图2c)。

(5)草地三级花岗台,台上城门登幽州;镂空人形陈子昂,天地悠悠谁泪下?

(6)以小衬大知春晓,处处闻鸟风雨声;花落谁家孟浩然,脚步匆匆谁起早?

(7)好山坐卧草丛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树木群落猿声啼,早发白城问李白。

(8)锥台顶起月光山,床前明月抬头看;低头细品故乡味,静夜思之伴李白。

(9)树丛掩映两色石,山顶独立是王维;每逢佳节都思亲,遍插茱萸少了谁?

(10)群置山石奏山歌,景观石壁人空着;李白双手邀明月,月下独自思索着(图2d);梦游天姥吟留别,须行即骑访名山;七组祥云景观柱,四面诗歌任君读;莲纹瓦当护心窝,对影三人可是我?

3.3 景观置石诗刻

(1)八方内圆青瓷盘,水杉背景更显眼;玻璃雕竹两边看,李白望月赏牡丹。

(2)一石双人互切磋,亮丽钢构故人过(图2e);碾盘相衬更情趣,邀我回家孟浩然。

(3)五米横石长恨歌,皇家情典居易作;横平竖立特置石,精彩诗歌如珠落;规则诗星求变化,自然山水巧相连。

(4)黄石琵琶卧草地,自然弹奏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入耳丝竹眠(图2f)。

(5)诗歌踏步漫步走,胡琴琵琶与羌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五彩钢构美女望,雪上弥留马行处。

(6)公孙大娘舞剑器,观者如山动四方;杜甫观后写首诗,不锈钢构表现着。骑马遇亲快下马,借问酒家何处有?姐弟遥指杏花村,上马飞鞭回头望;桃杏梨李满园春,借酒相伴更风情。

(7)两个半圆健身场,器材错落又多样;六组书笺又成双,仿木镂空题诗上;一边运动读诗歌,文武并举快乐着。

(8)草上石块石上人,人舞单剑剑如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和平环境都珍惜,安全团结真善美。

3.4 景观诗阵系列

(1)石鼓歌:九匹石马草上卧,个个英猛如听歌;十个碌碌篆刻诗,繁简对照石鼓歌(图2g)。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做石鼓歌(韩愈);鸾翔风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石鼓之歌石刻祖,大篆歌咏秦君游;呜呼之意莫蹉跎,自当感奋努力着。

(2)吟诗坛:圆形青石吟诗坛,两排圆形双面观;中心圆台三级下,沉心读诗有神韵。东西南北十字口,五言七句浮雕伴;各种动物浮眼前,同吟诗句将我牵(图2h)。

(3)唐诗迷宫:红色沙岩构成墙,来回曲折成迷宫;熟读唐诗三百首,乐府诗墙诗成海(图2i)。入口双狮来把守,出口经幢狮顶上;乐府迷宫随心转,只牵慈恩手中线;寸草报得三春晖,孝儿思母唯爱国。两组景墙转折配,白色景石凹点缀;瓷壶倒出酒两杯,孝敬父母照儿孙。

(4)多彩诗阵:圆形铺装中心点,双石发散旋律美;七言绝句景观柱,八根随路顺势排。柱头浮雕又一组,八卦圆球八卦阵;五组书画五彩墙,天真情趣把诗望。十八罗汉置石阵,没有题刻在看谁?舒缓音乐入耳伴,五彩太极柔中术;看似无言却又言,静心锻炼身体安。

4 园林立体式表达:以西安世园会山水创意长安为例

天人长安世园会,创意自然灞桥美;沉睡巨龙觉醒时,世界惊奇如梦回。标志建筑长安塔,自然创意馆奇特;折线花谷五彩艳,霸上人家住桃源。太乙山腰太乙台,人文山水长安园;诗山水意园林景,彰显主题龙点睛。

4.1 世园会特色“折”影

(1)白帆网出长安谷,顺谷冲出创意馆;三眼望穿太乙山,隔湖相望山水间。山麓顺势自然馆,山凹藏塔冲向天;欧陆风情椰水岸,众多拱桥漂水间。

(2)创意如船冲水岸,并驾飞舞莲池上;翻过猴山看四宝,长安山水觅桃源。广运桥上看花谷,色彩亮丽折线情;钢构牵绳折面景,桥面花坛折极限。

(3)斜斜坡上划折线,绿树拼图挂两岸;折线组成折面坛,五彩缤纷皆满园。折面水池波光鲜,三彩折灯立路边;长安花谷色彩艳,你我留意在世园。

(4)关中民居错落院,地上地下各占半;依坡就势环溪布,星象园中汲灵感。折线折面成折屋,淳朴民风强烈彰;餐饮展览又接待,置身大唐永纪念。

(5)五朵石榴花瓣瓣,四桥串连在岸边;五桥登上演艺台,观看演出情满怀;珍宝伴右望自然,太乙山边长安塔。

4.2 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

(1)长安塔下长安园,依坡就势向上攀;溪涧横跨木构桥,五组景墙诗画满。左上右下仔细观,卵石蹬道折中旋;松竹满坡杏满园,石基木构竹里馆;抚琴弈棋坐神仙,竹石引路再向前。斤竹岭上黄竹竿,壳斗成林红枫点;转折向下再俯瞰,溪涧潺潺入耳畔。山重水复华子岗,平坦广场心荡漾;再往方塔思长安,辋川别业王维谈。

(2)单门进入是菜园,双廊下面享悠闲;三间茅屋靠岸边,斜对茶舍品半天。折廊下面农具满,牛耕块田狗撒欢;自耕自足心意漫,山间隐居似王维。虎皮景墙题诗上,依依南山别业苑;逢篙隔桑隐映烟,满坡桑园好养蚕。

(3)继续蹬山太乙仙,半隐半露四方亭;举目向东眼界宽,水面回环绿树掩。再看山麓长安园,隐隐约约看少半;天地广阔人有限,唯有耕读内心安。四角七级长安塔,现代钢构玻璃嵌;稳坐山坳圆台上,更上登顶品风光;九五之尊系数变,长安盛世如梦前。太乙仙台聚高点,抚塔横山水回环;长安花谷折线面,五彩缤纷在云端;感受诗中境界美,俯瞰全园心地宽(见图3)。

4.3 山水诗意陪衬景观

(1)天鹅湖上天鹅舞,芦苇丛中莲花仙;三桥并驱跨两岸,垂柳夹岸把塔观。

(2)茂林修竹一山巅,白墙黑窗一茅庵;竹墙竹顶斜向安,清静素雅住神仙。北有水池沿屋基,南有假山水池环;钵罐石凳随心点,来客自坐自我看。

(3)北望公馆映水面,五朵石榴更鲜艳;珍宝自然爬水岸,长安高塔映山间;芦苇丛生顺岸盘,比翼桥上左右观。

(4)竹林之间红桥掩,忽上忽下在云端;生命之路慢慢行,或高或低都心安。砂石园路来回盘,自然顺畅如水流;翻来覆去桥五座,真善美中找自我。

(5)三米青砖构墙群,狭长走廊慢穿梭;洞洞相连不着边,玻璃镜中显自我。斜向宽窄变化多,仰头垂柳遮挡着;多面镜中九个我,亦真亦幻细思索;人生起落多变幻,与谁结伴把手牵。入口一个出口多,善恶美丑慎选择;忙乱之中心不乱,静心慢走永向前。

5 结语

在诗歌文化确立的基础上,曲江大唐诗歌文化景观运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通过实物、直接、模拟、隐喻和象征化等表现手法,使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遗址公园和世园主题的文化表达得以生动地实现[4](表1)。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以国运昌隆的映照为前提:唐代国富民强,万邦朝贺,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文化艺术璀璨夺目。从民间、宫廷到对外交流中,都形成了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盛世风范和泱泱大气[5]。

(2)以曲江建设的模式为依托:一是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开发模式,二是城市营销+品牌营销+事件营销的经营模式,三是高举高打、既做又说、演绎历史、重在信息的宣传模式,四是公共管理市场解决、投资管理专家决策、建设项目委托代建的管理模式[6]。

(3)以诗歌文化的景观创意为核心:在中国式景观表达中,诗歌文化使景观的审美高度上升到精神层面,并创造出由诗像、诗情、诗意、诗境构成的中国式景观感知系统,通过诗意空间、和谐空间、联想空间与美育空间所呈现的多维交叉状态使得中国式景观充满神奇、神秘的意象[7]。

(4)以完整的经典景观叙事为关键:景观叙事是通过场景的创造,营造独特氛围的一种景观表达手段。在文化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对不具有景观资源优势的场所或地段而言,可以利用景观叙事有效地塑造景观类型、增加景观文化内容及提升景观内涵品质[8]。

(5)以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陪衬为保障:自诗词产生以来,以诗入境,借物咏诗;景观与植物的意境又借助诗文流传于后世,成为后人修建园林的理论依据,使植物景象与思想内容得到一个高度的融合,以求推陈出新[9]。

参考文献:

[1]成妮妮.从诗歌感悟山西民俗的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129~131.

[2]实,李令福.三秦史话-曲江史话[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3]徐 徐.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西安旅游地产开发策略[J].旅游管理研究,2013,(10下半月):43.

[4]李志强,王显明.历史主题公园的文化表达初探: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J].广东园林,2009(2):10~13.

[5]于健惠.梦回大唐[J].西部大开发,2005(8):17~20.

[6]吴寄斯,李 晶.曲江模式下历史文化标识体系建构[J].华中建筑,2015(10):128~131.

[7]陈锋仪.论古典诗歌对中国式景观营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2~11623,11626.

读唐诗歌曲范文2

音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由于唐诗宋词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视听结合,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

1 画意助诗意

和其他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诗意画和词意画,就是根据诗词意境而配的图画;2)人物画像图,即诗人词人的画像或刻像;3)书法篆刻作品,即与作品相关的一些名家的书法刻字等作品。

一般地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文字的品味,而对插图是很少关注的,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摆设和点缀,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这种重文字轻插图的思想并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它和文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首先从学生角度看,图片比文字更有视觉冲击力。学生接触新的诗词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先关注插图。图片美不美,图中的人物形象有没有吸引力,图画能不能使人浮想联翩,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从教者的角度看,这些图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学,如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如有助于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诸如此类。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抓住插图,就像找到了开启诗词殿堂的钥匙一样。于是笔者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尝试利用插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自己的阅读第一感受是个体独有的一种获得,这是老师替代不了的。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根植进了学生的阅读实际中,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感受。[1]也使学生意识到图画的阅读也是诗词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诗情画意能够相得益彰。

如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配的彩色词意画,再分析画中的景物和人物,然后再读词本身来思考和理解。课堂实践的结果显示,收获是相当丰硕的。学生由图上的亭台楼阁假山环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家闺秀的院子,图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大家闺秀;由图中几株菊花推断出词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词中写到的“暗香盈袖”的“黄花”就是菊花;图中菊花仅有几株并不茂盛,边上的女子显得忧郁憔悴孤独,很匹配词句“人似黄花瘦”;那么女子为何“消得人憔悴”呢?学生又联系到词写的是重阳佳节,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分居两地,答案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图片中还有大丛大丛茂盛的芭蕉,不禁联想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茂盛,红颜消瘦,很贴切;而图中还画有小丛的竹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之一,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却没有被苦难压倒的坚忍不拔很符合竹的精神,学生想到了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一位美神”的评价。小小一幅词意画竟让学生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真是想不到啊。

看来插图对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确是有贡献的。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再造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了诗词形象。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能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感觉与遥远的唐诗宋词的距离拉近了。

有的插图的确是锦上添花,即便不看诗词本身,也能一叶知秋,揣摩出诗词的某一亮点。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意画给人阔大苍茫之感,而《破阵子·春景》的词意画又使人感觉到清新明快。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意境画是不用文字书写的诗词,那么人物肖像图虽则简单,却也能给人极大的启发。如杜甫的石刻像就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而温庭筠的画像是一位翩翩公子在吹笛,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绮丽柔媚的“花间”风采。

还有一些书法真迹也不容忽视。如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四字让人豪情满怀,学生也就容易感悟出《满江红》中所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刻含义;而文字图湖南郴州“三绝碑”(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 音乐造诗境

如果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那么反过来,音乐就是用音符来书写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引发学生丰富想象,让学生重塑诗词的情境。学生可以把乐曲作为一个阅读起点,由此对诗词内容不断地联想、补充和创造加工,在大脑中想象构设画面情境,能体验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品诗氛围。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它的完整的意境之美,若仅仅通过语言的讲解拆解则会大打折扣。而配上乐曲后,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在舒缓的弦乐乐曲声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在月的照耀下,心灵也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一一闪现在眼前。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转贴于

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有时可根据学生的爱好与欣赏水平选择一些流行音乐,包括一些流行歌曲。众所周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市场,而唐诗宋词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既然同属流行就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现当代不少音乐创作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旧瓶装新酒”,重新作曲或者改变诗句部分字词,让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接轨,与时俱进。这些唐诗宋词歌曲进入歌坛后,被广为传唱,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如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就轰动一时。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一热点,定能有助于学生探究唐诗宋词的兴趣,加深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笔者想到了一首广为传唱的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尽管无题诗意象群寓意隐约﹑深浅不一,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但当徐小凤醇厚而深情款款的歌声一响起,学生很快就察觉到诗的深沉感伤的情感,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女子悲伤的样子。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被撩拨起来后,再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诗意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这样就很容易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和歌曲就一起镌刻在学生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就是籍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较快进入状态,从而收到预定的效果的事例。

著名歌手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多首经典,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再加上邓丽君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堪称经典;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由罗文演唱)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并被多名歌手配唱;姜夔的《扬州慢》也有人翻唱过。这些诗词歌曲在课堂上有选择的应用,很能让学生沉浸到诗词的意境中去,不自觉地想像并再造出与诗词相关的画面。譬如在讲解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时,笔者就选择了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作为导入新课的音乐;再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时,笔者则插入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来引导学生体味送别时的情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符合学生爱好与欣赏水平的音乐容易打动学生,自然也能促使他们想象,帮助他们重塑作品中的审美意境。

读唐诗歌曲范文3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课堂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标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具体到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采用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变沉闷窒息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并搜集更广泛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处于自主开放的状态,在鲜活的实践活动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从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着眼,我们不难发现其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开展探究式教学十分必要。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堂上,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述一二,供方家指正。

一、兴趣与积累是探究的基石

诵读方面,古今结合。

知古:在中国古代,诗乐是一体的,诗与词都配合乐谱歌唱,后来逐渐脱离乐谱,但字词仍然保留着铿锵的音乐性。吟诵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掌握诗词的格律,包括押韵、平仄、节奏、音节等。其中,吟诵律诗、绝句,要分清平声和仄声;吟诵词,则要注意调式的变化和音节的切分。学生通过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吟诵,必然陶醉在诗词的美好意境里,枯燥乏味的古典诗词教学就会立刻变得兴味盎然。

古为今用:听歌赏文、配乐填词。唐诗宋词,本身就是一首首美妙的乐章,教师不妨将唐诗宋词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学习。不少流行歌曲是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的。《但愿人长久》来自邓丽君的《古词绝唱·淡淡幽情》专辑,其余的11首歌曲的歌词也来自宋词。再如舒锦霞融合越剧、昆曲元素,用现代歌曲演唱的《声声慢》,歌词取自于宋代注明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另外还有《华章雪韵》用昆曲演唱17首唐诗宋词,也是相对容易找到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悠扬的歌曲旋律与唱腔中,亲身体会古典诗词意境,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探究兴趣。

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知古论今: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例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情景关系”等。“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是指在理解诗词的字句含义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诗人,由表及里地去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然而“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时代不同,精神迥异”,要正确体会诗人的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生探究诗人的生平遭际、理想追求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情景关系”的鉴赏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三种情景关系,以及 “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乐”等四种形式。

第二、掌握多样探究方法。

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比如,比较同一作者在不同时代所写作品;比较同一个时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同一个题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同一个风格,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等等。比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掌握,并在探究实践中灵活运用。

质疑。设置疑问,激发探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难度要适中,既符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取成功感。

下面,笔者以《九日齐山登高》一课为例,演示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课程中的实施。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很多人评价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这首作品是“抑郁之思以旷达之语出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是否同意这一个评价,并且列出依据填写下表。

探究式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独立思考。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要运用所学习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情景关系”等鉴赏方法,对诗词进行自主解读和赏析。

然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五到六人为最佳,每个小组要选出小组长、资料整理员、讨论记录员。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图书馆,小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定时开展小组讨论,把无法解决的问题整理好,由组长向老师请教。小组长将组内同学的活动成果汇总,以书面形式向全班同学报告。

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教师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将题材、风格相同的篇目放在一起学习,采用对比的探究方法,以“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因此,在学习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时,教师可以将其与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放在一起,整合成“登高诗”专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认为这几首登高诗的情调会是怎样呢?抒发哪些情感呢?为什么诗人登高才会产生这种情绪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认为登高临远,使人感触到个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因此,登高诗的感情基调是各种“愁”,包括壮志难酬之愁、漂泊他乡之愁、牵挂家人之愁、担忧国家朝廷之愁,等等。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至古以来,我国就有九月重阳登高习俗,其实,我们古代文人不单重阳节才登高,其他时间也爱登高,不仅喜欢登高山,而且喜欢登楼、登亭阁、登遗址。每次登临完,文人必然会诗兴大发,临高写诗作赋,寄寓情怀,因而留下很多登高诗。请大家分组讨论,探讨一下这三篇诗歌的异同,完成下表。”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交流和研究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整合《唐诗宋词选读》内的登高诗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以前学过或者课外遇到的登高诗,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登楼》、《登岳阳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等,仿照上述作品的比较方法,作一次较为系统的登高诗探究。

由此可见,主题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探究性教学,学习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不但记得牢,而且实用性强。

关于探究式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同行深入探讨,限于笔者水平,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主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毅.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0)

[4]王庆.哭泣的缪斯——中学古诗词教与考的困境[J].中文自修.2010(02)

读唐诗歌曲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 流行音乐 整合教学

在我国的文化历史长流中,诗歌早在周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至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和《楚辞》的问世拉开了繁荣诗歌文化的新篇章,汉代专门设立了乐府机构用以收集民间歌谣,诗词最繁荣的时候还要数唐宋年代,所谓的“唐诗宋词”正是如此,这些都是诗歌文化在我国时展中的悠久历史。诗词之所以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因为诗词的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熏陶人的精神世界,能感受诗词美的人会与诗词产生灵魂的共鸣,这是古诗词最吸引人之处。但由于诗词采用的是古体言辞,因而没有现代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这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心理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作为一个时代广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形式,时常传播于大街小巷,可以算得上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连三岁儿童都能随口哼出几句,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容轻视。而实际上,在古代,部分诗词也是以歌的形式表示出来的,所谓的诗歌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如果将流行音乐与古诗词教学巧妙整合起来,必定可以提高同学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将大有裨益。

1、引导教师回归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和社会文化脱节,完全和当今时代的文化场绝缘,闭门苦读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要求要接受新的事物和教学视野,大众文化具有比较直白的表达宣泄,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包含了众多的草根精神和情怀,这些都是课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文化,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应该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而不能一味地去排斥,也不应该分什么传统和异端,认为古诗词就应该用古色古味去教、去学,和流行音乐有什么相干。其实不然,古诗词和音乐本来就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潜在关系,不如说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看,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回归生活。

2、从流行歌曲的曲、词、唱等角度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对接

2.1音乐和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有些流行音乐作品以古诗词作为背景,作曲家不拘泥于古诗词或者古曲风,而是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再创作,将古典诗词和现代曲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他们通过将中国古典音乐和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感,又不失古风,和一般流行音乐有所差别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曲《别亦难》取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曲《月满西楼》取自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在这些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为古诗词谱曲的难度比为一般歌词谱曲的难度要大得多,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而通过这种融合,就可以直接将歌曲引入到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2.2歌词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所不同。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2.3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3、通过感性体验、理性分析和审美再创,激发感性的华彩和理性的光芒

我们以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来进行分析,《涛声依旧》取景取境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歌词和原诗的比较:

《枫桥夜泊》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涛声依旧》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词者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诗词作出了完美的对接和再创,再现了原诗《枫桥夜泊》的幽静凄美画面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现代人的离别与爱恨情感,这一切的思念、无奈、惆怅与感慨等思绪,都在歌词中得到反复倾诉,表现得淋漓精致。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从谱曲、旋律和歌词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美,让听者很容易就进入其所描述的情境,因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无疑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通过歌词的释义,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思。

4、结语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是诗人切身情感的文字体现,也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学习诗词,不但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如今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低下,通过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可以很好地促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读唐诗歌曲范文5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说:“夫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斯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文学。”这个所谓的“音乐文学”就是“代胜”(即“一代之所胜”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之诗歌,潇涤非先生说:“一种声调(音乐)之改变,恒足以影响诗歌之全部。”即是说音乐的代胜促成了音乐文学(即诗歌)的代胜。鄢化志先生补充道:“既云影响诗歌之全部,则不惟形式,内容之改变自然亦在其中。”虽然诗与乐之孰“本”孰“用”(诗乐本用之争)尚有争议,然诗乐互补,携手并进共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 诗乐一家,源远流长。古人言之不足,故嗟叹(诗)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为什么呢?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为何仁声之入人深于人言?《乐记》答曰:“凡音者,生人心者,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于是,自然有声入人深于言入人。即如巴尔扎克所说:“音乐易打动人心。”恐怕谁都有过被音乐叩响心扉的经验。一曲在耳,或轻灵、或沉郁、或欢欣、或悲怆,但凡有情有心者即能有所感悟,有所体会。而乐感之敏锐、心灵之纤巧者,则更易于旋律中如见高山、如闻流水、如临瀚海碧波、如当大漠风沙。音乐史家罗曼•罗兰说:“音乐如果能假文字则更易打动人心,曲而有词往往比空灵幽独的乐曲更易为人理解,从而深入人心。”而诗歌之动人心处,恰在于其与乐音声相和!《乐府》篇释诗歌说:“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声来被辞。”《毛诗•郑风•青衿》说:“古者教诗以乐,颂之,歌之,弦之,舞之。”钟嵘《诗品》说:“古之诗颂,皆被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刘勰《文心雕龙》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由此得见,诗乐委实是一路携手,相濡以沫。为什么会如此?鄢化志先生说:“就表现功能而言,语言长于描述形象事物及拿捏理性思维,音乐则长于传达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于是,诗乐双剑合壁,自然能响浃肌骨,发人内自省。王灼《碧鸡漫志》说“诗至于动天地,感鬼神,移风俗,何也?正谓播诸乐歌,有此效耳”殆源出于此。 一、诗、骚、乐府、唐诗与音乐 纵观中国音乐史实不鲜见“涵养其心,乐助诗者为多”(《乐记》)之理,民族音乐从雅乐(先秦时期)、清乐(秦汉三国两晋时期)、燕乐(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俗乐(元明清时期),一路走来,衣被诗辞,首屈之功,诚不可没。无论是雅乐时代的“三代之时,以声依咏,以律和声,乐乃为诗而作”(《文献通考》)的余韵无歇,“诗三五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的“洋洋乎盈于耳”(《论语》)。乃至南方根植于湘沅神秘巫音从而产生丰富想象力的《楚辞》,“第一等好处在他的音乐,第二在他所和的乐,第三在他演唱的姿势,最后才是他的文词”(谢无量《楚辞新论》)。还是清乐时代的“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从而有匹夫庶妇,呕吟土风,知识分子诗唱“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汉书•艺文志》),及至“御军三十余年”的魏武帝也“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无不是诗乐相和。而音乐之雅乐而清乐地演进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诗之四言而五言地发展。众所周知,雅乐是比于国风而成,清乐是吴声、西曲在相和歌(相和歌乃汉民歌承国风,楚声而来)之基础上兴起。相较而言,清乐比雅乐更丰繁,自然要求有与之适应的诗体与之齐头并进,钟嵘《诗品•序》说四言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也”。于是,汉乐府以降终于五言腾踊,流行传唱起来。游本《中国文学史》说“至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成为我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而唐代音乐文学唐诗的春秋鼎盛,又恰在燕乐的丰满,成熟。燕乐是中土音乐兼收并蓄北朝、隋以来的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印度、朝鲜等外国音乐,合发展而来的汉魏晋之清商乐,熔一炉而成。王凤山先生说:“音乐为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诗歌为音乐注入鲜活的灵魂,使诗与乐共同发展。”唐诗的空前正印证了斯言。唐诗合乐而歌绝非虚言,《全唐诗附录》中说:“唐人乐府用律绝等,杂和声歌之。”王骥德《曲律•三十九》云:“唐人绝句,唐之曲也。”王世懋《艺圃撷余•论诗》说:“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汪师涵《诗学纂闻》中说:“七言律诗,即乐府也。”王圻《诗文献通考论歌曲》云:“凡七言近体皆可歌。”[1]这不过是文献史料,说理略显干瘪苍白,从唐人诗歌中管窥一斑则生动得多。刘禹锡《竹枝词》的“人来人去唱歌行(歌行体诗)”;白居易《杨柳词》的“《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若缘辞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歌行体诗)”等等,不胜枚举。[2]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王维之《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以其清丽真挚的芳萋动人被作为送别之曲广为传唱,又经乐工手成《阳关曲》(而或称《阳关三叠》)余韵至而今。其实,诗乐合而双馨在唐诗家的逸事中也可窥见二三: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旗亭画壁”的风雅已令人叹为观止;而王摩诘抚琵琶,唱自己的诗作打动权贵而高中头名更是令人心慕不已;最是让人拍案称奇“我是胡家儿,不解汉儿歌”的偏北之地竟然也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李忱)之壮景。 妙哉,妙哉!乐为诗传添双翼。其实,唐诗家还要么也通音律,与李龟年,刘采春等乐家过从甚密;要么本身就是大音乐家,如常建善弹筝、王维善琵琶(曾官大乐丞)、李白游历挟古筝行,等等,而白居易更是“本性好丝竹,趁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的音乐鉴赏评论家,他的诗中乐音响不断(如《琵琶行》)。而诗家为了自己的诗文广传四海,不惜冥思苦想,字斟句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国音乐史•概述》就提到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的广度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唐诗家精益求精地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使诗人与乐、诗歌与乐的鱼水情深不仅体现在唐诗本身极具音乐性,节奏感,从而平仄错落,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而且,在音乐的羽翼下,诗举足千里,韵游天外,真正做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了。#p#分页标题#e# 二、宋词、元曲与音乐 燕乐之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二十八调,音律变化繁多,而各调还独具各调的特殊形象和情感(如黄钟宫宜富贵缠绵,正宫宜惆怯雄壮,大石调宜风流蕴藉,小石调宜旖旎妩媚等等),又弦乐音域广阔,演奏速度自由,故“极尽哀乐之情”。而五言七言的固定诗体与其配合演唱自然不易,于是长短句(即:词)便应运而生(或者说应乐而生)了。《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开元间,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而这个“胡夷里巷之曲”中“有边客游子之,忠臣义士之壮语,少年学子的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王重民《敦煌曲子词序录》),而“访云寻雨,醉眼芳草”的怡悦和征夫思妇,离愁别恨的伤感比重最甚。正是燕乐的新鲜活泼,曲调繁多,与词本身的市民阶层之娱乐性质结合,很快风靡与市井了。 词大盛于宋,恰在宋“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窥一般)。但,也正源于此,词在“宋初承晚唐余绪,词风艳冶欹靡,词体沦为歌楼酒筵娱宾谴兴的工具”,“连倡导诗新运动的欧阳修也未能超乎其外”[3]。然而,燕乐小石调宜旖旎妩媚,正宫宜惆怯雄壮等,就要求词这种“音乐文学”必须与音乐的代胜适应之。于是,柳永,苏轼应乐“生二变”[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词至晚唐五代以亲切婉丽为宗,至柳永一变,如诗家之有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柳永一变,主要运用俚语,反应市民阶层的生活情趣,使词从贵族官僚的华筵走向城市的旅邸歌馆,艳情旅愁色彩浓郁。苏轼一变,于婉约之外另树一帜,把词体从歌馆酒筵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一扫脂粉之气,任情抒写旅况、友谊、爱情、政治、农村等等,终于为词这一音乐文学表现社会铺开了通衢。[5] 词与乐之关系更加密切,词之大家者无论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柳永,还是“笔底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东坡,虽才高八斗却命途多舛,恰是这般,这些优秀的文人知识分子与真实的生活,现实的人民距离近了心贴近了,以鲜活的感情挥洒笔墨,词唱自然“入人深也”。于是便有了婉约派的风靡市井,少年学词“十又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碧鸡漫志》),“不愿君王叫,愿得柳七叫”,盛况空前至于西夏归朝官叶梦得作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描述。而豪放宗东坡也毫不逊色,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载:“东坡守涂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市井,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逻卒)对曰:某稍识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曲,记而传之。”妙哉,词方成即传唱于市井!更叹一逻卒也深通音律,宋词之兴,可知也!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醉心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胡寅《酒边词序》里说:“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于是,宋词在婉约宗柳三变,豪放宗坡两面大旗之下,继起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张元干等等各显神通,把宋词唱响到了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风行天下。 而此时以工整五言七言为代表的律绝,虽以“筋骨肌理”(钱钟书《谈艺录》)著世,却也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宋代文人政治地位高,容易脱离群众,长期的书房生活,使他们习惯以学问相高,以议论相尚。而不大注重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源泉,构不成鲜明的诗歌意境激动读者。”(游本《中国文学史》)宋初以御用文人杨亿为首的西昆体及继之而起数十年的西昆派承晚唐五代浮靡文风,“或咏前代帝王,宫廷故事,如《汉武》、《宣曲》;或咏男女爱情,如《代意》、《无题》”(同上)。由于缺乏真实感受,所以内容单薄,感情空虚,“写来写去,无非几个陈腐典故”。然由其辞藻华丽,声律偕和,更由于统治者的偏爱,竟达到“杨刘采风,耸动天下”(欧阳修《六一诗话》)之局面。于是欧阳修遂以韩柳古文运动自承,反对西昆体。 而继西昆坍塌而后起的“险怪奇涩”诗“说理成分多,缺乏生动形象,不免乏味”[6]。王安石更是要求诗“以适用为本”,政治实用色彩极为浓郁。江西诗派虽引领一时(“宋代影响最大”),但新旧党争使黄庭坚一系愈来愈脱离现实,而用故则“务求争新创奇”,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摆脱了西昆体的形式主义却又走上新的形式主义”[7],即黄庭坚自己所谓“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见《苕溪渔隐丛谈》),却致使诗文生硬槎桠。诗至南宋有杨、范、陆、尤“中兴四诗人”,法自然、重现实,不乏佳句,却是昙花一现,转瞬遗踪不再。而教人学诗要“妙悟”的严羽,恰在“悟”上让人“迷离恍惚”[8],终惟恍惟惚。宋诗之败,败在脱离群众、生活,空欲以理取胜,教条之物终难以动人。于是乎也就难以谱之成曲,即使强为之,也是曲高和寡,自然难以传唱开来。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自五代兵革,中原文献,诗道失传而小词大盛,宋人专意与词,实为精绝。诗其尘饭途羹,故远不如唐人。”于是,宋诗难免百年孤独了。 宋词的婉约、豪放随风入化,衣被一代!然而,随着词的纵深发展,继之者却自缚手脚,大晟府词人便是如此。他们的代表周邦彦脱离现实,单纯为配合音律而大讲平仄,严守四声,这就与郑樵《通志•乐略第一》所谓“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之旨相去甚远,不免下矣。而南宋词家步周邦彦后尘,又师法姜夔,把词按周,姜遗法“一字一句地来死填死和”,用字词讲究到“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句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乎缠绵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失柔婉之意”[9]。于是,在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乐的谐美之上,词又走上了不归路。#p#分页标题#e# 而此时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却秉承着燕乐的余韵和新兴于民间的俗乐,又“吸收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于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散曲与音乐关系更加紧密,由其口语化,也就更易于传唱。曲大盛于元,而元曲之特色一言以蔽之:俗。作何解释?曲分小令、套数及介乎其间的带过曲,小令本是民间小曲、词调,自然不能免俗;套数虽延自诸宫调,但无论小令还是套数“皆传于市井”,被称为“街头小令”或“叶儿”,此其一俗也。元朝读书人地位骤降,元史开科取士不过区区三十六年之光景,八倡九儒十丐之卑位痛彻骨髓,因而也就有了“断肠人在天涯”道无尽的悲怆和迷惘。反过来,对诗歌或者说对“代胜”的音乐文学来说,这倒不见得坏。“士人难跻身朝列,便致力民间词曲、杂剧,一方面抒发胸中愤懑,一方面远灾避祸。”于是,身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读书人不得不收拾起自命清高,与贩夫走卒为伍、与耕汉樵夫同道,喜其所喜,怒其所怒,刺其所疾,感其所遇。于是“喜笑怒骂皆文章”,而这些个浅显易懂的下里巴人很快就作为“民声”(或说“人风”)传唱到了市井之中,乡野之间,牛马走之口。“他们悠悠长长、拖拖昂昂地拉一嗓子”,在读书人鞭辟入里却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里,在或喜或悲的唱腔中释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此其二俗也。文人的地位低了,却与生活与群众贴近了,于是笔调自然新鲜了。作品中当然就“有了市井市民气,青楼脂粉气,农田泥土芳草气;有了怨气,怒气;有了阳气,胆气!”(苟德培《诗殇》)也就自然为受剥削受压迫的黎民百姓喜闻乐见。而这一切,早已具有了通俗流行音乐的性质,反应着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况。 三、明清的“代胜”诗与乐未能合 王肯堂先生说:“唐之歌(诗)失而有小词,则宋之小词,宋之真诗也;小词之歌失而后有曲,则元之曲,元之真诗也;宋元之诗,吾不谓其诗,非不唐也,为其不歌也。”此言不虚。而明清之真诗呢?明清是俗乐大盛的时代。却未闻宏声,未见宏人。 俗乐的代胜音乐文学是什么呢?王肯堂先生说:“我朝之真诗,我朝之山歌(或者说民歌)也。”委实如此,山歌正是诗与俗乐合的“当时之体”,其怨刺有若诗经,有若乐府。然而,山歌作为黎民百姓之歌却由于没有或少有文人的介入,终未能成大器,而不免堕于下流矣。为何有如此这般凄凉呢?与元朝不同,明朝文人知识分子之地位此时已迅速回升了,读书人学优则仕,官民自然有别,而表达民声的山歌如“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却是官人老爷们惟恐避之不及的,因为皇帝们防民之口。其实,做惯了艰涩板滞的八股文的他们,即便有心也无力矣。纵观明清两朝,无论是明台阁体的“陈陈相因,极极平庸”,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还是前七子盲目复古,“一味以剽窃模拟为能,成为毫无灵性的古董”;再还是后七子“诗至天宝以下,俱无足观”的鼠目寸光,“篇篇模拟,句句模拟,恰如写字的‘临募帖’”;又还是公安派“心灵无涯,搜之欲出”的“找错创作源头”;以及竟陵派“独抒灵性,却乞灵于古人”,俱无代胜可言。而放眼清史,初有隐于山野,“不食周粟”的顾、黄、王三家诗,虽从律、绝上讲为正途,却终因不符“诗合乐代胜”发展之轨迹,而未能光大。而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派更是“从顾炎武到王士祯,得见清诗由现实主义向形式主义转变”[10],诗虽然有意有境,终不能流传于万口。正如任二北先生《唐声诗.总论》言:“作诗苟不为声,义虽止而不能远。”清诗恰脱离“诗合乐传万口”之轨道,即便有意有境也不能广为流传了。 朱谦之先生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平民文学,即一个时代的音乐文学。所以,音乐史与文学史是同一并进的,如果一个时代的音乐进步了,便文学也跟着进化,另发展为一种新文学,而前代的旧文学就不能普遍,只好供好古家赏玩,成为贵族文学。”而这时的律绝诗歌盛于士大夫间,俨然已是贵族文学,不再能万口流传。于是也就有了赵翼《论诗》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诗殇》评论说:“此间纵横着幽怨与无奈!”何解?律绝诗歌走到明清已然没落!怎能万口传?宋湘更是哀怨道“多少英雄齐下泪,一生缠死笔头中”。他们不知道,这时候音乐早就与律绝诗歌越走越远,音乐正把戏曲里的腔调曲文送向寻常百姓家!他们只道是自己“工夫半未全”,只道是自己“诗尚不曾工”,却不知道诗歌随着音乐有代胜,不知道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是缺一不可的。 游国恩先生说,真正的诗歌是劳动人民(以民歌形式)创造出来的,而后文人知识分子参与进来,学习之,发展之,从而形成一代之所胜。“汉乐府,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说明了这一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文体地转变,也说明了这一规律。”然而,诗歌走到明清,音乐的代胜———俗乐出现了,诗的代胜———山歌(民歌)也出现了,却由于没有或少有文人地参与,代胜的诗与乐最终没能充分地走到一起。于是,诗歌走到明清竟成为绝响。而这与“八股文”所束缚,“文字狱”的禁锢恐怕也不无干系。也由此有了“万马齐喑究可哀”时埋首故纸的乾嘉学派和朴学。而戏剧却在落魄文人和各地方俗乐结合下,“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昆曲盛行时流行语:“收拾起”出自李玉《千钟禄》中的唱词“收拾起大好山河一担装”;“不提防”出自洪昇《长生殿》中的唱词“不提防余年值乱离”),于是,万口传。#p#分页标题#e# 结语: 万物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古诗歌正是由于与音乐珠联璧合,才有了古诗漫漫千年的一路清歌。也正是由于明清的诗歌与音乐的分道扬镳,或者说明清文人与代胜音乐文学的异径殊途,也才有了古诗歌一路下坡的颓势难收。“清韵悠扬飘千载”的诗歌正由于明清文人士大夫僵硬固步地邯郸学步,“学韩学杜学髯苏”(宋湘《说诗八首》)的亦步亦趋,却与本该参与进去而未能的代胜音乐文学山歌(民歌)越走越远,不仅使自己乏善可陈,且也使山歌(民歌)沉下潦,殊堪悲也。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考•自序》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鄢化志先生说:“五四以来的白话新诗,则不仅不顾音乐,连语言的内在音乐—体制格律韵脚也未成型。”自然很难说是音乐文学。新诗要想长足发展,就需要自身有所突破:与音乐结合向音乐文学方向迈进。 时至而今的代胜音乐文学当为何物?盛行的流行音乐歌是不是就是而今的代胜音乐文学呢?我们的现代诗人词人是不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呢?其实有目共睹,无论是从流传形式、传唱方式,还是流传广度、影响深度,而或是歌词内涵,肌理蕴藉等各方面讲,流行音乐都当之无愧为今天的音乐文学。而且,我们也应当看到,现下流行音乐文学(歌词)中虽不乏上乘之作,却也充斥着太多的庸俗(而非通俗)。历览前代音乐文学,无论是诗骚包罗祭祀、农桑、燕飧、怨刺、战争、徭役、爱情、婚姻等之万象;还是诗词曲牢笼旅况、宦游、友谊、爱情、政治、浮沉、颠沛、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乃至农忙、洗浣、乡村田园、山水花鸟等之百态。都显见“一代之所胜”的音乐文学兼收并蓄社会生活各层次、各方面之态势。而音乐文学发展至而今,似乎对爱情一系“情”有独钟,这就让我们不能不洗耳以听、拭目以对:当今之音乐文学是否真正意义在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是否真正符合音乐文学之发展轨迹?应该说,这恰便是我们现代诗人词人应该改进的当务之急。我们再也不能沉湎在前代之所胜中玩弄古董、孤芳自赏,从而重蹈明清文人覆辙了!参与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让我们今天的代胜音乐文学———我们的诗歌随着音乐飞起来。

读唐诗歌曲范文6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古诗歌年代久远,对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二是语法变化大,难以理解词句意思;三是新潮流冲击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迷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文学等等;四是视野开阔,内心排斥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责任。倘若当代学生不喜欢古诗,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引以为傲、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将失去光辉,我们千古吟唱的诗歌也将因国人陌生而慢慢消失。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一样来抢救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中学生要热爱古诗歌,要有阅读和欣赏的兴趣,要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古诗歌的基本知识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典诗歌以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著称,我们最起码要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2.用典故

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这样才有意义。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用典。《出师表》是诸葛亮率诸军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表中追述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陆游用这个典故,以赞美诸葛亮的壮志和忠贞来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

上一篇推荐信英文

下一篇专家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