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例6篇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1

2019年四川绵阳录取分数线出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绵阳市2019年中考成绩已于今日公布,今年我市中考总分为800分,各学校录取分数线已经划定。

一、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第一批次

绵阳中学:662分

绵阳南山中学:650分

第二批次(民办普通高中)

第一阶段: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636分

绵阳外国语学校:629分

第二阶段: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618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6分

第三阶段: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566分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627分

江油实验学校高中部:629分

第三批次

第一阶段:

科学城第一中学:615分

绵阳实验高级中学:611分

第二阶段:

三台中学:558分

江油中学:561分

绵阳市安州中学:512分

第四批次

第一阶段:

绵阳第一中学:561分

绵阳普明中学:504分

第二阶段:

三台县芦溪中学:502分

江油市第一中学:545分

盐亭中学:435分

梓潼中学:467分

三台县第一中学:455分

北川中学:485分

平武中学:414分

第五批次

江油市太白中学:488分

高新区实验中学:443分

绵阳市开元中学:406分

绵阳市第三中学:455分

绵阳市秀水中学:443分

绵阳市丰谷中学:383分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2

绵阳市现有高职高专5所,其中国家示范高职1所,公办高职3所,民办高职2所,它们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汽车职业学院和四川电子机械职业学院,截止2013年9月,全市高职高专在校生24111人,在省内位居前列。

根据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绵阳市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覆盖其中的电子信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材料与能源、土建、制造、医药卫生、公共事业、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轻纺食品、农业技术、生化与药品等14个专业大类。

专业设置上有如下特点:一是财经类专业,如会计、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覆盖率较高,除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其余四所高校均设置有相关专业,其中,职业技术学院5门、医专1门、汽车职业技术学院3门、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3门。二是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专业优势明显,三类专业共计45门,占全市高职高专类专业的45%,这也是由于这三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就业率高、和绵阳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专业性较强,除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种类较多,综合性较强外,医专85%的专业是医学卫生类,幼专70%的专业是文化教育类,汽车职院67%的专业为制造类,专业性较强。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是非常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日常教学、师资建设等办学过程中,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从绵阳市高职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还存在“跟风”情况,一味开办热门专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有待加强。如在5所高职高专里,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的重复率较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当今社会对财经类人才需求量大、工作机会多;二是相比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开办成本低,对实验实训室的技术要求低,因此会出现此种情况。

(二)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应尚需加强

绵阳市当前正在着力发展“2+4”产业,其中,“2”是指电子信息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4”是指食品医药、化工环保、冶金机械和新材料产业。其中,2013年1-5月,绵阳市“2+4”重点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4.0亿元,占绵阳市规上工业比重的83.9%,增长11.8%。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4%、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3.3%、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2.0%、冶金机械产业增长10.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7.1%、材料产业增长6.7%。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4”产业正在引领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其产业发展所依托的长虹、九洲、华瑞、中国重汽、新华、丰谷酒业、川渝中烟绵阳分公司等企业,对相应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但食品类、冶金类、环保类、生物医药等类专业在绵阳高职院校中还较少,电子信息类专业只有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电子机械职院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应度。

(三)专业教学滞后于人才发展需求

在绵阳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与企业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实验实训室建设滞后,校企合作多停留于表面、深度不够,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小、教学质量尚待提高等。在师资方面,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有些教师直接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的经验,实践教学技能不足,这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

三、改进专业设置的对策

(一)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教育始终要面向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学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市场信息,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产业需求。这是由于区域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例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电子产品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技术工人为多。[2]

对绵阳市而言,“2+4”产业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但是其所需的食品类、冶金类、环保类、生物医药专业,在我市高职院校中设置偏少,汽车制造、汽车电子等新专业等虽已有院校开设,但办学力量还较薄弱,专业性尚待加强。反之土建类、经济管理类招生火爆、人才供应量足。随着“2+4”产业在绵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相应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优先发展制造类、电子信息类、食品医药等类专业,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绵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作为专业建设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其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与专业建设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含金量”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三)创新专业教学形式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对职业教育而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进行开放式办学,创新专业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3

成都绵实外是二类校。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是四川省常春藤幸福教育集团携手全国百强中学,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成都市郫都区打造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K12)的高起点高品质、现代化智慧型、全寄宿制学校。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永兴东路。(一期)占地170余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现有学生近1200人(学校规模为5000人),教师137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20人,硕士研究生38人,绵阳派遣来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将接近高中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216-03

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加强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实践加以检验,实践之后再回到学习中去,业务水平才能显著提高,只有新鲜空气的不断注入才能让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

一、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其高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如在历史上,英国大学以文化为中心,把学术视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手段,培养贵族、绅士;德国大学的生命在于学术,把学术发展看做自身的目的,培养学者;美国大学的重点在于服务,把学术看做从事服务的工具,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公民。再如,中世纪大学远离社会生产和生活,只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为上流社会培养绅士,为自由职业者培养后备军。在当代社会,大学承担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当前又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时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不断努力。

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高校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校要服务于社会,而服务于社会的最好途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高校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服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肇始于美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学在国家科学事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大学应该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直接服务于社会。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有助于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针对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有助于高校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生产能力;二是学生参与社会互动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

随着就业环境与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和变化,把握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评价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标准,是高校完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当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很强。实践正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使学生通过实践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

绵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自建立起,就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断探索。我们建立了以强调实践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在基础理论课方面,为学生开设了《新闻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影视作品分析》、《传播学》等专业理论课,让学生打下新闻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制作程序。通过大量观看影视作品,并经由教师的解读,培养学生观赏、分析、借鉴的能力。通过教学,学生视、知觉发生了变化,懂得如何去“看”,包括构图、运动、节奏、时间、空间等,即初步具备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要求的视觉思维。

在实践课方面,为学生开设了《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栏目策划与编导》等课程。同时在家用DV基础上,增加了,Sony DVCAM摄录机、非线性编辑系统一套等广播电视专业设备,以使了解学生电视采访、编辑、制作、播出流程。在此基础上,为了将学生观看的技能转换为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拍摄,学会了不同的镜头语言的运用。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教师“以评促改”、“以评促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DV影视作品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加大新闻实训室的开放力度,定期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影视后期编辑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我们整合校内校外资源,进行多方面努力,尽力使得学生能在课堂内外都能实践的机会,具体来讲,我们主要采取了下面的办法。

一是专业教学实践。通过专业实践,学生将新闻知识转化为了新闻工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如部分学生入围人民网与汕头大学举办的“大学生DV大赛”。还有很多学生在报社发表了不少有分量的新闻报道。主要做法是首先在校内发现出色的学生作品,然后将其推向社会。绵阳师范学院自2004年起就开始与绵阳市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四川・绵阳第三届青年DV影视作品展”。影视作品展针对现代大学多校区的特点,以绵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适当向周边高校扩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期形成文化自觉,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在影视作品展中获奖的作品再次经过老师和学生的打磨之后,又再去争取更为重要的奖项。比如绵阳师范学院学生的作品《求学―在他乡》、《羌节・祭山会》在2005年9月由人民网和汕头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DV大赛”上入围,是入围作品最多的院校之一。2007年9月。绵阳师范学院师生与绵阳电视合拍摄的电视纪录片《羌山新绿》获得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电视节目工程颁奖大会优秀奖。还有很多同学在学校的校报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然后在正式媒体实习,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第二课堂活动。在学校里,我们通过开展让学生自

己办报、看报评报、看新闻评新闻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大二开始,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办室报,室报报道的内容既有时事新闻,也有校园内外的生活,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既要进行采访和写作,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编辑、排版和版面设计。室报办完之后在校内展出,并由指导老师参与评议,给办得好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让学生办室报,是让学生熟悉纸媒操作的基本流程,和锻炼采访、写作和编辑等基本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这个办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破除了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在办报的同时,我们还开展看报和评报、看新闻和评新闻的活动。具体做法是每周在学生固定的自修时间,由学生读这一周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新闻,然后就此展开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该新闻的选题、采访、写作和编辑等业务相关问题,在讨论中:学生的新闻意识、新闻鉴赏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他们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好新闻,怎样才能做出好新闻。

三是增强实训室开放力度,增加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机会。实训室是学生学习电视新闻的前期摄影和后期编辑的主要场所,对于广电新闻专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生除了在上摄影、编辑等实训课时可以进入实训室以外,为满足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训练习,学院还加大了实训室开放的力度,在学生休息时间开放实训室,并派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操作可以在课后进行弥补,这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充分保证。

四是寒暑假到媒体进行动手能力训练。在寒暑假的时候,根据学生个人特长,由学院或学生自己联系媒体单位实习,在学生实习结束之后,学院举办实习作品展,展出学生实习成果,召开实结会,总结实习期间的收获和不足,并对表现优异者予以一定的奖励。

五是组建学生能力训练小组。从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实行能力训练分流,并安排老师指导。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由我专业主办的“四川绵阳青年DV影视作品展”已经举办了四届。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在绵阳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会到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在他们成长、成才和成功中的重要性。新闻要给广大受众新颖、别致、鲜活的东西,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得有创造能力、具备创新精神。通过教师的指点和在实践中的实际锻炼,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创新对发展新闻事业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体会到了创新的极大乐趣和成就感。在新闻实践的环节中,学生们产生了许多困惑,发现了许多与书本上理论相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思维、增强了能力,建立起了一种新的主动求知和主动追求的时代新理念。

四、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它更应该强化对学生新闻传播实践技能的培训,让他们具备在纸质媒体或电子媒体从事新闻的采、编、评、写等工作。从2003年本专业成立之日起,新闻传播实践操作技能就开始在学生头脑中扎根。此外,还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媒体进行专业实践,以弥补学校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让他们加深对中国新闻传播体制及现行传播状况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院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与社会进行合作,如参与企业宣传片的策划与制作。它既是对新闻实践技能的锻炼,更是对一些传播理念的体悟,让他们懂得如何使影像符号传达的信息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如何整合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传播要素,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如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知识的领悟,同时还可以把这些理论知识用于自己的传播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还与当地的媒体进行合作,绵阳师范学院派出学生参与相关部门专题片的策划、拍摄和剪辑,让学生体会影像媒体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把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体悟自己的知识结构及其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作好准备。

绵阳师范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专业素养,进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同实习基地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为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在大四进行专业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绵阳师范学院首先同本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如绵阳电视台、绵阳晚报;利用校友资源,绵阳师范学院先后将德阳电视台、广元电视台、三台电视台、遂宁市船山区电视台、大英电视台、遂宁日报社等建设成为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专业实习的基地。第七学期根据学生的实习申请及对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让优秀的帮助平凡的学生参与实践,让基础差的学生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此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提高的目的。绵阳师范学院还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或媒体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了解实习媒体它们对从业人员的相应要求,这有利于我们进行教学的改革和设计,让绵阳师范学院的教学模式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学与实践相互促进,为提高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除了进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外,绵阳师范学院还利用学校相关的社会资源,在校的空闲时间分派学生到本地的公司、企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等进行实践,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及就业门道,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新闻媒体之中。

五、实现能力训练分流、彰显个性,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经过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后,大学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绵阳师范学院对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分流。纸质媒体、影像媒体、网络媒体是三个可供学生选择的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根据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而以前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显得过于笼统,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也感觉到困惑,报纸、广播、电视等都要学,但是没有一样精通,成了典型的“万斤油”,真正到了求职的时候,当面对用人单位的相应要求时,他们会感觉自己因没有专业强项而严重影响就业成功率。大学二三年级寒、暑假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定位进行初步的新闻实践,强化对所选专业方向的学习和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根据学生专业选择方向的不同,大四的时候学校统一组织专业实践,要求学生根据专业实纲、实习计划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其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方向实践技能,也是检验学校前三年教学成果及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好机会。专业实践经验及实习作品都将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就业,有助于体现出他们的专业优势及个人的就业优势。

当然,我们在注意提高学习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学生“软实力”的提高。“软实力”是最近几年的焦点词汇。对于今天严峻的就业挑战,我们的大学生无疑只有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软实力”包括的核心要素通常有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目前,招聘单位既要看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看求职者的“软实力”。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以职业传播者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良好的人际传播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体现出职业传播者应有的品格和素养。绵阳师范学院高瞻远瞩,从专业建立之日起就把提高学生“软实力”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去。

六、学生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状况好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5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构筑团员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

   以分团委和学生会为主导,以班级团支部为依托,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理论修养,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为了提高党员、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分团委举行“团员意识教育”系列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下发了学习材料,以各团支部为单位进行重点地学习,集体讨论;院分团委组织部组织大一新生积极参加入党培训,教育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针对大一学生在入党这个概念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分团委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讲解。通过此次学习, 团员意识得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群体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要求,保障推优入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更加公平、合理地考核入党积极分子,院学生党支部为每位成员建立了一份小档案,其中包括每次活动的出勤情况;思想汇报的份数及质量、卷面考试的成绩;以及是否有特殊贡献等。在学期末为每个人打分,以作为考核项目 。同时要求他们要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人。

    为使主题教育活动更加形象、直观,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学院为同学放映了宣传雷锋精神等为主题思想,并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收到良好效果。

    3、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我院团委开辟了校园橱窗,大力宣传“八荣八耻”思想活动,以此思想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对学院内的好人好事,优秀学生的事迹进行展示,进而形成一股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二、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许多活动。培养和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与提高。

    1、活跃校园文化气息,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

    我院是学校一个典型的文科院系,在浓郁我校人文氛围方面,特别是为丰富传统文化方面,我院分团委开展的各项活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年度分团委、学生会和其它学生社团先后举办了多场讲座,收到师生诸多好评。

    院刊《黑眼睛》报纸的继续发行,很好的将学院动态、学生信息及学院其他情况综合了起来,是对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工作、活动、学习情况的总结。其中既有能反映学院大事的报道,也有写学生学习、生活的报道,更多的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平时生活体验而写就的文章。从我们的院刊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我院的各方面情况,将文学与艺术学院积极向上的高昂情绪传达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2、 引导学生组织开展活动,为学生拓展兴趣爱好提供平台。

     我院除有分团委、学生会外,还有百鸣文学社、书法与绘画协会、摄影协会3个社团,各个社团各具特色,举行了大量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知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的综合素质,在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努力为学院工作的开展拓宽局面。

    学院开展多次座谈会,引导同学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特别是在大一新生的引导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1、 利用暑期、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要求每位同学提交假期实践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评比奖励。

    2、 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平时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四、巩固和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

    1、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本年度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自身建设上,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石。

    分团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和活动宗旨,继续完善分团委例会制度,并严格执行考勤;加强分团委各部和基层团支部建设,实行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本年度我们把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工作重心,同时组织学生干部交流会。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我院分团委进一步强化了共青团自身的建设,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1)

2010年最新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相关:

· · · · · · · · 

查看更多>>

    2、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之为共青团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学生工作开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成为联系学院与同学的纽带作用。学院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我院分团委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干部培训班,请校团委的领导,学院领导和分团委的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并通过经验交流和民主评议等途径,切实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转眼间,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文学与艺术学院在在学院党总支、校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成长壮大了许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往开来,在共青团事业中取得更大进步!

    干部队伍建设

    一、干部招新:

    附表一:文学与艺术学院分团委xx年招新计划

     文学与艺术学院分团委xx年招新计划

    新学伊始,为补充新鲜血液和推动整体工作,我院分团委决定于日前进行招新。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准备工作

    1、宣传部

    制作分团委宣传展板两张(团委简介和招新相关事宜),于21日——24日招新前交替放于男女生宿舍楼下。

    制作分团委招新海报4张(团委机构介绍和招新相关事宜),于21日——24日贴于男女生宿舍楼下和新生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用毛笔、红纸书写“文艺学院分团委招新咨询点”两套

    2、科技部

    设计并制作分团委招新宣传传单。贴于学院新生宿舍楼一楼和各层楼的公告处。发放各个寝室和值班点。

    3、办公室 实践部

    负责申请表和报名登记表(编号、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竞聘部门、联系方式、备注)的设计、制作和分配。(注:登记表请分部门登记、编号,以便存档)

    4、素质认证中心 社团部

    负责海报、传单的张贴、发放。

    5、组织部 编辑部

    收集各部门简介、招新要求,连同招新安排、申请样表汇编成册,分别发至各部门和大一各班团支书,以便同学了解、查询。

    6、其它

    除上述分工外,各部门必须在周三中午12点前将部门简介、招新要求交至组织部、编辑部(wenyixueyuan@163.com)。组织部、编辑部需于6点前将《文学与艺术学院分团委招新指南》编辑并制作完成。

    各部门制作小展板(或海报)(部门简介、招新条件)一张。

    各部门部长发言如需要幻灯片演示,于周三下午3点前交科技部(电话)。

    招新安排

    部长会议

    时间:19号晚上9:30 地点:学办

    参会人员:各部门部长

    见面会

    时间:21号上午10:30 地点:东7附201

    流程:

    注意事项:(1)请各部门部长做好7—10分钟的发言准备(2)所有学生干部提前半小时到场

     宣传日(值班表由办公室安排)

    形式:(1)在男女生宿舍楼下摆点咨询(4人一组),可现场报名。

    (2)23号晚上截止报名,将所有申请资料分部门发放整理。

    注意事项:

    (1)答辩时各部门需找人做好答辩详细记录。(用黑色水性笔和标准信笺纸记录以便存档)

    (2)部长或副部长需对每名竞聘者的表现批注详细评论。(需准备黑色和红色水性笔)

    (3)于会前整理好所有登记表和申请表的编号和顺序,熟悉竞聘者材料,以便争对性提问。

    后期工作

    1、各部门于25号下午3点前,将录用情况和申请表交分团委办公室。同时每个部门交一份本次招新工作的总结(可谈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可评此次招新的经验和不足,也可说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相关建议)

    2、办公室需于25日下午将所有材料综合整理完毕,留组织部存档。

    3、办公室需于26日中午将最终结果连同部长评语一同公示于男女生宿舍楼下和所住楼层。

    四、报名方式(宣传资料上简明扼要注明)

    现场报名

    在男女生宿舍楼下设置咨询报名点,现场进行报名登记并收发申请表。

    班级报名

    在各班负责干部处报名登记。负责的新生干部于23号晚上6点前将所有材料交组织部,由组织部同学负责分部门整理。

    网络报名

    同短信报名一样,将个人基本资料(姓名、班级、联系方式、竞聘部门)以邮件形式发编辑部,由编辑部负责分部门整理。网络报名者将个人申请(包括自我评价和申请正文)以电子稿形式发至编辑部。 (2)

2010年最新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相关:

· · · · · · · · 

查看更多>>

    绵阳高校文学社联系会总结

    11月4日,由我文学与艺术学院主办,我校百鸣文学社承办的绵阳高校文学社联系会在我校科技楼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办会议室成功召开。

    4日上午,绵阳师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天府学院(原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等文学社代表在我院社团部和百鸣文学社的接待下陆续来到我校。短暂的交流后,在我们的带领下参观了我校。我校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以及硬件设施、发展状况令各高校代表赞不绝口。

    当日下午,绵阳高校文学社联系会正式在科技楼开始。绵阳师院的青春文学社、四川音乐学院的青柳文学社、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太阳鸟文学社以及天府学院的墨香斋文学社共到会20余人,各个学校文学社代表分别介绍了其社的具体发展情况,使各个兄弟社团都相互有了一定的了解。

    会上,各个文学社根据本社实际情况认真听取兄弟社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各个社团的发展探讨,就刊物编辑及外联工作进行了积极交流。会上还就什么是文学、文学与商业、纯文学、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及对以后绵阳各高校文学社的合作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筹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社走出本校、走向高校的联合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次会议就将于11月中旬举行的“新人秀”征文大赛的安排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最后决定了新人秀征文大赛的流程、以及奖项的设置、颁发等事项。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校社团文化节的进行。

    “新人秀”征文比赛

    第三届绵阳大专院校“新人秀”征文比赛

    目的:繁荣校园文化 发掘文学新秀

    鼓励文学创新 营造人文校园 时间:xx年11月

    xx年11月,绵阳各大专院校举办了由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主办,百鸣文学社承办的“新人秀”征文比赛。虽然绵阳地区各高校文学社团的的合作虽已经开始,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尚属首次。此次征文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第三届绵阳大专院校“新人秀”征文比赛相关文件

    关于举办第三届绵阳大专院校“新人秀”征文比赛的合作意见

    征文比赛相关资料:

    主办单位: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

    承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百鸣文学社

    协办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音乐艺术学院绵阳分校 天府学院

    活动背景:大学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也能清晰地看见现实的残酷。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天起,我们就背负着太多的期冀,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在压力和动力之下痛并快乐着。现实让我们看见了它的狰狞,我们也为此喜怒哀乐,但是有一点,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只需风雨兼程。行走在路上,我们必然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拿起笔来吧,用它指点江山,或者表达自己。

    活动目的: 繁荣校园文化 发掘文学新秀

    鼓励文学创新 营造人文校园

2010年最新大学学生会工作总结相关: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范文6

——法治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绵阳市万达学校是一所沐浴着爱的阳光起航的灾后异地新建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600名,在编教师102人。在“铸就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万紫千红,德才兼达”为校训,共同营造“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氛围,以“德法相融,幸福成长”为法治教育理念,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拓宽法治教育工作渠道,提高了法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形成了一种理念(德法相融,幸福成长)、两支法治辅导员队伍(校内、校外法治辅导员队伍)、三个宣传阵地(室内、广场、网络)、十项活动(品格教育、校园模拟小法庭、普法讲座、拍摄并观看法治微电影、法治征文、法治手抄报、法治漫画展、法治演讲、法治知识竞赛、评选优秀小法官、小律师和小调解员)的法治教育工作亮点,现将我校依法治校工作交流如下:

一、法治教育基础厚实立体

1.以德法思想为指导,提高师生德法认知水平。

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提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也提出“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希望人们坚守高尚德操,无私心杂念,便可与天地同辉。司马光也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川省也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我校通过对传统德、法思想和国家省市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的学习落实,引导教师和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提高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以法治教育管理为保障,重视法律进学校工作实效。

我校高度重视法律进学校工作,成立了法律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组长,总领法律进学校工作;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具体抓;政教处牵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从组织上加强了对法治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具体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依法办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二是依法治校,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制定了学校章程、学校绩效考核制度、教师岗位竞聘、职称评定、职称聘任实施方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范办学,充分保障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依法执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法治意识。四是坚持把法治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和班级评估之中。

3.以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根本,奠定学校法治教育基础。

我校高度重视法律进学校工作,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确立了全体教师都是法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致力于建设一支好的法治辅导员队伍。一是加强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认识,利用每周教师工作例会进行会前学法和每期至少召开两次法治教育专题工作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二是聘请了游仙区游仙派出所所长程榆翕为兼职法治副校长,教导员陈继为兼职法治辅导员,四川众城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太平为专职法律顾问,定期到校为师生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目前,我校法治辅导员队伍都全面落实了岗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法律进学校工作推进有序。

4.以法治教育科研为抓手,提升学校法治教育层次。

法治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法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提升法治教育工作层次的重要手段。我校高度重视法治教育科研,为了充分挖掘道德和法律的内涵,整合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努力探索法律进学校工作的新模式,目前在研的区级课题有《城乡结合部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教师小专题有《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良好的清洁卫生打扫与保持习惯的研究与策略》、《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友好交往,构建温馨班级策略研究》,学校自编法治校本教材《绵阳市万达学校法治教育读本》,实现了法治教育工作的校本化。

5.构建法治教育立体网络,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相融合。

我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立体网络,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合力。一是我们关注对家长的培训,定期召开家校联系会,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形成家校共育好环境。利用节假日安全告知书、交通安全责任书等,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实现小手拉大手,学法一起走。二是我们也关注向社会进行法治宣传,加强教育的知情权建设。学校将每月工作情况通过学校网站和公示栏,向家长、社会公开。特别是每年的招生季节,提早将大家关注的招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公示,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知晓相关政策和报名流程,避免招生误区,此举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法治教育环境春风化雨

为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法治教育氛围,我们追求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实现法治教育心灵润泽。

一是室内建有模拟小法庭专用室、班级法治宣传栏。二是室外建有法治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广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墙等。法治文化广场,秉承“德法相融,幸福成长”的理念,分为德、法两大板块,从“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的立德树人之品格教育故事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法律故事和法治作品,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廉政文化广场,师生在一个个古今廉洁楷模故事的感染下,践行“成就学业勤为根,学会做人廉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墙,以“守望梦想,传承美德”为主题,其中“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些传承下来的宝贵道德文化遗产,孩子们课间休息时,在此情不自禁地读一读,在浓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此外,校园的树木花丛中还悬挂着各班同学收集的道德和法治宣传标语。三是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QQ群、微信群,适时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拓展法律知识。使我校的法治教育形成室内室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处处有阵地、时时受教育的氛围。

三、法治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有学生参与的活动才是有生命的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类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道德滋养法治。

1.法治教育,品格先行。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学校从品格教育入手,在学生中开展“一懂规则,二讲文明,三塑品格”的教育活动。一懂规则,即入校便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和班规校纪,从而树立基本的规则意识。二讲文明,即结合文明校园的创建开展各项文明礼仪、道德教育活动:一次国旗下讲话;一堂“做文明少年,建文明校园”主题班会;一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手抄报;同时,利用学校晨会、校园广播、网络等途径对涌现出的“校园文明小达人”的典型事迹进行表扬与推广。三塑品格,即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和法律进校园的活动展开品格八项活动:班级设立品格成长营;奖励品格成长币;评选品格小明星;“六·一”办一次品格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周前晨会开辟“品格大家说”板块;开一次品格教育家长会;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实效的活动。

2.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提升法治意识。

学校设有“校园模拟小法庭”,下设“校园调解教育庭”和“刑事民事庭(模拟)”。“校园调解教育庭”是针对学生在校园中违反《小学生守则》、校规校纪或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真实事件,由校园小调解员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教育活动。“刑事民事庭(模拟)”是选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或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学生依照剧本进行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这样从德入手,以法警示,将过去灌输道德纪律和法律知识的被动宣教模式,转换为学生直接参与体验不同角色的自主思考学习模式,为参与及观摩的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与法律意识,更让小法官、小律师、小调解员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另外,学校组织拍摄了法治微电影《球场**》,各班利用班队课观看并展开讨论,有效地将“教育为主 惩戒为辅  提前预防”的校园法治工作落到实处。该微电影既从道德品质层面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又从法律层面上引导了学生如何约束自己不触犯法律和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学校还开展普法教育讲座、法治文艺节目表演、法治征文、法治手抄报、法治漫画展、法治演讲、法治知识竞赛、评选优秀小法官、小律师和小调解员等法治教育活动,成为学校德法教育的新常态。

3.充分挖掘法治资源,崇尚法律精神。

一是利用12.4国家宪法日 、6.26国际禁毒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中华传统节日等开展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二是聘请兼职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专职法律顾问,定期到校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与绵阳市交警三大队合作,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与游仙区消防大队合作,开展消防演练和消防法规专题讲座;与游仙区法院建立联系,带领学生参观法院,旁听法庭审判。

四、法治教育成效有口皆碑

1.法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具有时代感与创新性,近年来没有出现师生严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2.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法律素质明显得到提高,师生团结一心,近年来无上访、上告等现象发生,全校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