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耕荒简介范例6篇

蓝耕荒简介

蓝耕荒简介范文1

关键词:;阎连科;日光流年;荒诞

一、救赎主题的确立

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讲述了耙耧山脉深处的三姓村,杜家、司马家、蓝家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纠葛。耙耧山脉的地缘位置,注定了它的闭塞与落后。这使得三姓村同外面的世界成为两个并行存在的空间。这使得三姓村的居民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去面对生活中诸多的奇闻异事。小说的开端就被死亡的诅咒所笼罩,所有三姓村的人都不能活过四十岁。每个年龄将至的人都会得上一种“喉堵症”的绝症,这种怪病无法医治,只能等待死亡的到来。为了改变生存的现状,以司马蓝为首的村长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救赎”。这让我想起了《圣经》中的“原罪”说,它是人生而带来的,非外力所能改变。正如陶东风先生所言:“在关于阎连科小说叙事的诸多理论概括中,“绝境叙事”比较准确地把握了阎连科小说的特点,这就是把底层人放置在匪夷所思的绝境、并在这个绝境中书写他们同样匪夷所思的抗争方式。”①正是由于这种“绝境叙事”的表现手法,使得文本中很多的情节显得荒诞不羁,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从蓝四十为了司马蓝凑药费去外面卖身子,到三姓村为了招来城里的干部翻耕梯田而选择谁家的女儿去“做出牺牲”,在饥荒到来的年月,为了全村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大人们将每家患有残障孩子抛弃到荒野中去。关于这些细节的描写,都体现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拷问。作者将三姓村设定为一个公共的“群体空间”,每个居民在面对群体的利益时,都需要抛弃自身的“小我”,来保护群体的利益。笔者最难以接受的部分,就是来临时将残障孩子抛弃到荒野中。它已经超出了人性的底线,它不能用善与恶来衡量,这部分将作者“绝境叙事”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荒诞表象下的真实

村长司马蓝带领全村人寻找治病的解药,他们尝试了所有可能的办法,不惜动用人力物力去修建水渠,缺少资金就让村里的女人去城里卖。三姓村所有人的生活重心都以找到“解药”为终极目标。而“解药”的寻找过程并不顺利,所有人的努力换来的都是失败的结果。三姓村的诅咒化身为某种意象,潜伏在文本中间,成为整部作品内在的精神线索。这让我想起了周u璞的《多湾》。这部描述家族秘史的小说,在主人公季瓷出嫁时,就因一个陪嫁的钟表弄得出嫁失败,所以季瓷在第二次出嫁后,将陪嫁的钟表掩埋起来,希望不要在引起是非。可是无独有偶,在季瓷去世以后,钟表被她的后人无意间发现,并且钟表的指针一直在走,而拿到钟表后的人将要重复季瓷的命运。这个钟表的意象同三姓村的“喉堵症”一样,成为小说的隐性线索。

作者对于荒诞的描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真实。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阎连科在众多的作品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阎式话语”,这在《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里都有体现。在《受活》这部作品中,为了全县的旅游产业更加发达,县长竟然同俄罗斯方面联络,要将列宁的遗体运到当地,并建立一个列宁纪念馆。这样荒唐的建议必然不能成功,但作者怪诞的表现方式对当下社会的很多现实进行了讽刺。作者的“阎式话语”,被学界归类于“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日光流年》的奇绝之处,是以‘超常’写‘正常’,以‘不可能’写‘可能’,这些反常态的叙写,确实照出了中国人几十年浑然不觉的所有荒诞和全部的挣扎。”②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常规的现实主义叙述,它消解了宏大的历史结构,对于个体的生存欲望寄予了人性的关照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予我更多的触动是阎连科一次次对于人性的拷问。 这部小说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读完它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和毅力。人性中的善与恶在这里都畅快淋漓地表现出来。无疑,作者在描写诸多杀戮的场景时那生动逼真的描写,会让读者不寒而栗,这让我想起了莫言《檀香刑》里面残忍的行刑场面。这部小说以生命的沉重为轴心,展开了对生存、尊严、权利的思考。作者说这部小说的争议是他作品中最少的,但就我对阎连科作品的研读情况来看,“日光流年”是诸多作品中较为成功地一部,它和《受活》相比,没有那么多奇思怪想,而更多的是直面生活,直面这片庄严而又沉重的土地。

【注释】

①陶东风.从命运悲剧到社会历史悲剧――阎连科《年月日》《日光流年》《受活》综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02):173.

蓝耕荒简介范文2

简单的罗列数据,是经济新闻枯燥无味的一大垢病。比如,蕲春县曾发表的一条消息:《下岗职工曾献国盘活荒园当庄主》,短短一段话里用了8个数字,而且用法很笨拙。作者是这样写的:“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努力,现在,当年荒凉的农场已变成了富有的农庄,共有桃树25亩,鱼塘8亩,肉牛23头,山羊42只,土鸡500只,乳鸽450只,特种猪12头”。这么一组数字一溜念下来,能有味道吗?,读者肯定是不会喜欢的。

如何活用数据为报道服务呢?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古人学习。

卓文君《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宋朝理学家邵雍写有这样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按顺序嵌入了十个教字,描绘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从以上两首诗词看,原本呆板的数字,在诗文高手的笔下却是鲜活、生动、形象的。何能如此,这就是需要学习借鉴的写作技巧了。

当然,写新闻不比做诗词,新闻中的数字处理,有新闻的要求和技巧。

一要准。数据引用一定要准确无误,要有据可查。不要搞“估计”、“大概”、“差不多”,更不能主观臆断。如2003年麻城台送来的一条新闻,说麻城发现一木刻家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文章写明家谱刻于乾隆27年。整个清代268年,顺治18年加康熙61年、雍正13年等于92年,再加乾隆27年等于119年,268减去119年等于149年。再加上民国至今92年等于241年。为什么会出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错误?就是因为记者没有考证。

又如:罗田台的一条新闻《香炉观上的油盐罐》,文中说“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的油盐罐和香炉石已经形成了300多年了”。是谁经过考证确定它有300多年的历史?于是我第一次改为“好几百年了”,但后来我也感觉不对,为什么不是好几千年呢?因为地质变化速度是很慢的。所以第二次改为:“这里的油盐罐和香炉石,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二要少。引用数据要少而精。好多人写稿用数据不加选择,“一礼全收”,人家说多少,他就用多少,介绍一个村的基本情况时,从多少组,多少户说起,再说多少人。介绍面积时,从总面积多少,然后又是其中水田多少,旱地多少,水面多少,山林多少,荒坡多少,要这么多干什么?交代一下耕地面积不就行了吗?在介绍经济状况时,又是从农业收入说起,再说多种经济收入多少,家庭副业收入多少,打工收入多少,用这么多数字起什么作用?有一个年人均纯收入的数字就够了。

三要巧。巧用数字有四法:

一是疏散法。不要把一连串的数字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要把它们疏散开来。有些数字可以在叙述其它事由时将其“捎带”出来,如我今年写的王家岗村党支部书记王方能的事迹通讯《憨人无憾公仆情》,关于这个村的基本情况,我是这样交待的:在第一部分“憨傻”里,用“当时的王家岗,负债60万’,全镇第一差”这样一句话,交待了该村的经济状况:在第二部分“憨劲”里,用“先后筹资110万元,新建了5个泵站,使全村780亩耕地旱涝保收”这句话,交待了该村的耕地面积;在第三部分“憨厚”里,用“他把村当家经营,全村870人的事都是他的事”这句话,交待了该村的人口情况。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在交待基本情况时,给人以念“会计报表”的感觉。

二是“比喻法”。就是不直接说出数字,却能让人知道数字。例如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28日的《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在报道我国水资源情况时说:我国人平拥有水资源量只占世界人平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600多座城市就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有108座城市严重缺水)打个比喻,如果世界人平每天一桶水的话,那么我国南方人平只有一壶水,而华北地区人平只有一杯水。这“一桶”、“一壶…‘一杯”就将四分之一这个抽象的数字解析得浅显易懂,生动具体形象。又如我写的《黑三角》一文,在叙述党支部改选之前的张冲村的劳动日值和人口生产情况是这样比喻的:“让一天的劳动价值由一个鸡蛋变成一斤猪肉的希望一次次变成了泡影。”原因是“计划外人口多了一个排。”

三是转换法。就是把干巴巴的数字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例如某油厂油道总长是4万多公里。记者采取转换法:“若把全厂所有的管道连接起来,可绕地球一圈”。这是受到“坐地日行八万里”诗句写法的启示。又如《人民日报》曾刊登的《人民治黄的春天》一文,在说到黄河每年淤积的泥砂数量和治黄所用的土石方时,记者写道:“若将黄河每年淤积的泥砂垒成一米见方的土堤,可绕赤道6圈半,60年用于治黄的土石方可以构筑15座万里长城。”又如《四川日报》报道乐山大佛修复竣工的情况是这样写的:“大佛有25层楼高,相当于32个蓝球巨人穆铁柱的身高,它的每个脚背上可停5辆解放牌汽车,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上一桌酒席。”这条消息没有直白地罗列数字,而是利用读者对“楼房”、“穆铁柱”、“汽车”等比拟物的熟知度,巧妙地将数字与它们联系起来,使数字活化为人和物。增强了数字的形象性。

蓝耕荒简介范文3

告别穷窝窝

电影《老井》中讲述的艰难生活就取材于左权县拐儿镇的老井村。100多年来,地处太行山巅的老井村交通不便、吃水靠天,村民们一代接一代地打水井,付出了几十条生命的代价。直到1987年,老井村才有了第一口水井,至于通路、通电视和手机信号,都是近几年的事儿。

2001年以前,左权县像老井村这样的偏僻穷村还有很多,散落在2028平方公里的深山中,生存环境恶劣、地理条件差、广种薄收……移民搬迁成为当地百姓摆脱穷苦生活的必然选择。

“左权县在扶贫移民规划中提出了‘一城34个中心村’的发展方向,确定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人口相对集中的34个行政村为中心村,以县城和中心村为主要迁入区域,重点扶持300口人以下的贫困村实施移民搬迁。”左权县扶贫办主任侯秀英告诉记者。

五月的老区,流青溢翠。

记者走进左权,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意愿,听到了一批批干部为老区人民筑梦的铿锵足音。

辽阳镇东沟村位于县城东部的深山沟里,有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322户1154口人,山大沟深,居住分散,生产生活环境均极为艰险。最大的铺村有18户80口人,最小的小燕渠村仅4户12口人。

据村支部书记郝云伟介绍,东沟村道路蜿蜒曲折、交通十分不便、通迅不通、耕地大部分在六七十度的坡上,只有少部分能耕地,其余土地靠人工镢刨。因地处深山,野猪、野兔、野鸡等山害成灾,使本来微薄的收入也变得缺乏保障。村民生活不便,连起码的买点油盐酱醋也要到很远的地方或者城里去,孩子们到大的行政村上学,早上6点就出发,中午带干粮,下午5点就得回家,一天花在险峻山路上的时间就得几个小时。因上学艰难,上学的学龄儿童少,失学而成文盲的人很多。就医看病就更难了,24个村只有车上铺有个卫生所,各行政村有个简单的保健站,自然村则无医无药,群众只能小病强忍、大病硬拖,卫生保健状况极其落后。

2003年,省地质环境专家对东沟村进行考察后指出:东沟村如遇强降雨,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采取避让搬迁措施。2004年,东沟村的整体搬迁事宜正式启动。2007年底,距左权县城2公里、占地170亩的东沟村移民新村建成了,全村1154口人的安居梦终于实现。

一路驱车穿行在左权县的公路上,两旁树木葱茏、芳草青碧,向窗外张望,一排排红墙蓝瓦的独门独院小洋楼整齐排列,老人妇女正在休闲广场表演“小花戏”,学校里传出朗朗读书声,超市、饭店生意兴隆。原来这里已经是阡陌纵横、环境优美的东沟村移民新村,谷禾之香、青翠之色、安居之乐,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不由得感叹:美丽乡村,岂止华西!

源头“造血”

“远离了山里的穷窝窝,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做饭用煤气,打工赚工资,出门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女人们还烫起了时髦的卷发。现在,赶他们回山沟他们都不会回去喽!”郝云伟笑着说。

第一栋新居,住的是46岁的周新芳一家5口,她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只见110平米的小洋楼干净整洁,客厅摆放着电视机、空调、沙发等家电家具,十分气派。周新芳告诉记者:“现在的日子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丈夫在附近的煤矿打工,每月能赚3000多元,月收入比过去两年的总收入还多,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

如今,像东沟这样的移民新村,正在左权县加快建设的步伐。截至去年年底,左权县移民搬迁人口达到了3.9万人,分布在县城、34个中心村、16个城中村。

产业缺失,增收无路,是左权人贫困的重要因素。易地扶贫搬迁一启动,产业扶贫就已经开始了探索。

左权县为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农户务工经商。不仅通过提供小额信贷、适当减免税收等手段全力支持移民户自主创业,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煤电化等工业企业和商贸、旅游等产业,为农民进城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石匣乡扶峪移民新村帮扶87名妇女上山采摘沙棘,为太行野山果饮品有限公司提供生产原料,每年人均创收约3500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辽阳镇东沟移民新村目前正在积极筹划二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移民搬迁后的民生问题。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本地特色产业,一方面使移民搬迁后的闲置土地得以有效合理地利用,另一方面解决搬迁后村民的就业,使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带动一方经济,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环保的致富新路。

空壳村变身“庄园经济”

农民迁出了深山,却留下了上百个“空壳村”,水、电、路、房屋等资源闲置,大量土地撂荒。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左权县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生态庄园经济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5年,左权向全县发出倡议,鼓励、支持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进山村创业,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从城市向乡村、从企业向农业流动,对遗留下的旧村旧址进行庄园式开发。

2007年,庄园经济主已向移民村支付土地使用费共计800余万元,直接增加了移民收入;部分移民以土地或以牛入股,参与庄园经济开发,股权收益逐年增加;有的移民受雇到庄园里当常年工或季节工,实现了就近就业,获取劳动报酬。粟城乡茂丰生态经济园自开发到2007年底,就累计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收入78万元。

2008-2010年,随着山西省部分中小煤矿重组停工,左权县不少煤老板也加入了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行列。武小红在其所承包的煤矿被关停后,投资100万元,租赁万余亩荒山荒地,成立了华鼎生态庄园。

2013年,在山西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沟移民新村充分利用移民搬迁后的18432亩弃耕地,在东沟旧村完成了千亩核桃园片区开发,总投资498.5万元,建成核桃园1000亩,共栽植核桃树3.5万株,建设水源池10个,林道工程25公里。据悉,仅核桃一项进入成果期后,产值就可达到1050万元。同时发展经济林,利用2800亩耕地种植无公害小杂粮,真正实现了综合庄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蓝耕荒简介范文4

关键词:轮回;土地;生活;精神救赎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十年来,史诗性的写作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其缘由在于近代中国的复杂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反思样本。作为一部抱负宏远、结构成熟的力作,《生死疲劳》是其中的佼佼者无疑,它甚至被学界称为“红楼梦式的写作”。①

“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可见,作者通过佛教六道轮回的概念来讲述一个中国的乡土故事。文本时间的跨度从1950年1月1日讲到2000年12月31日,整整半个世纪。而农民与土地是其中重要的线索,所有的情节实际上都在或明或暗地讲述农民与土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西门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人,在他身上集中了勤勉正直、持家有道、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然而让他诧异的是,怎么突然之间富裕就是十恶不赦,贫穷就成了被歌颂的美德?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往因为好逸恶劳而穷困潦倒的无赖们却翻身做了横行乡里的主人,而他在还没来得及想通之时就被这些人押上断头桥,一枪打得脑浆崩裂。到阴曹后,屈死的西门闹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闹翻了天,不断申诉上访,即使尝遍了酷刑仍不屈不挠,最后阎罗被迫让其回转阳界。同人间一样黑暗的阴曹将其托生成了驴,为保护乡亲在与草原狼的生死搏斗中伤了前蹄,却最终被饥饿的乡人们大卸八块、大快朵颐。第二次轮回成为牛后,同主人蓝脸一样只耕种自家的土地而不愿在集体土地上劳作,受尽虐待后被活活烧死。第三次托生成为猪,被宰杀前逃离后过上了短暂的自由生活,却因为救溺水儿童而终结了生命。而第四次转生成为忠诚而机警的狗,第五次成为供人玩弄的猴,最后更是转生成了样貌奇特的大头婴儿蓝千岁。主人公的六次轮回,对应着五十年之间变革的时代背景,大体上每道轮回对应着变革的十年,每次轮回对应着一场从上到下的政治运动。第一个轮回为驴对应的十年是全民大炼钢铁步入共产主义的;第二次投胎为牛的时代背景是轰轰烈的运动,牛被充了公,它的反抗方式就是拒绝在公社的土地上劳作,所以最后被烧死。第三次轮回为猪,其背景是红色海洋的十年。而狗对应的则是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价值观急剧改变、甚至连狗也懂得媚俗。故事终结于蓝千岁,蓝千岁也就是老地主本人,所以在结尾,大头蓝千岁“把我的朋友叫到面前,摆开一副朗读长篇小说的架势,对我的朋友说:‘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那天讲起……’”。[1]536这种完满恰如太极般圆转如意首尾相顾,整个故事的最后一句便成为了开篇的第一句,开篇第一句同时也是故事的最后一句。

一、作为双重叙事隐线的土地

作者通过轮回的方式保持了价值评判的平衡,回避了最终价值判断的出现,而只是不断地把叙事的种种可能性一一展开,同时对原始暴力毫不保留地批判。“轮回”是故事的叙事结构,主人公西门闹从人到动物最后又回归人,这是作品直接说明的线索,而土地的轮回则是作品间接表达的线索。大头婴儿蓝千岁要讲的是什么?是他关于轮回的记忆,是回忆一切在土地上曾出现的生命,是所有曾经与土地生死与共息息相关的故事。土地是农民世代相传的最主要资源,是一生命脉之所系。故事最初的土地归私人所有,所有人都觉得天经地义,更也没有人去追究其中的道理,而被充满暴力的运动手段收归公有后,个人劳作也变成了集体劳作,像蓝脸这种作为个体的反抗更显无力。到了最后,土地却又回归于个人,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五十年前那么将它视为至宝,在当代的经济大潮冲击中任其荒芜。这条暗处的“轮回”贯通了全文始终,让一个个故事层次清晰地展开叙述,让一个个人物血肉丰满地呼之欲出。人和土地之间的情感隐线下,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才展开了叙事。如果对“大轮回”所对应的历史了解得不清晰,不知晓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道德前提,那么就无法读懂这部带着深沉和忧思、恐惧和不安的作品,更不能理解同时拥有史家色彩和作家本色、讽喻时代却又悲天悯人的莫言。

小轮回是故事中人物生生死死的轮回,大轮回是土地制度的轮回。大轮回的过程中有着小轮回的参与,小轮回的形成与演绎的同时却也在实质上构成了大轮回,环环相扣,交横绸缪,在两重轮回的交错中叙述着人与土地的故事。正是这种看似循环的叙事将读者反复带入同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既是艺术的、文学的,但同时又是生活的、情感的,所以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2]整个社会半个世纪――五十年的六个轮回,通过一个单独的个体叙事、借助一个北方村落的丰富历史,展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讲述和剖释了民族国家的寓言。

如此,故事通过两重“轮回”的层次来展开,从大的方面是土地与人,从小的层面来看是小乡村的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人物。这样双重轮回的线索设置,看似简单,但却别致,至少当下的作者群普遍缺乏如此的结构设计。小轮回的叙事形式中,最不肖的子孙西门金龙也未能逃脱轮回的命运,曾经与其父西门闹划清界限,造父亲的反,但最后还是把白氏、迎春都葬在了老地主的墓旁,用行动认下了这个爹。而生长于富庶生活的纨绔子弟西门欢,被街痞无赖当街殴打致死,被人们视为潘金莲、背负着下流之名的庞凤凰因难产死于简陋肮脏的小旅馆,曾经不可一世狐假虎威、长袖善舞的女书记庞抗美在锒铛入狱后绝望自裁……半个多世纪的轮回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在“轮回”中挣扎,颇有些猴子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味道。

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尽管创造了一个精巧到极致的故事,通过复杂的叙事技巧吸引了读者,但是他们作品构思的周密程度与意识的深刻程度,根本无法让人深入地反思当下或过去的某个时代,也就不能引发内心的共鸣,所以不能与《生死疲劳》同日而语。“‘结构的动词性’是中国人对结构进行认知的独特性所在,中国特色的叙事学,贡献自己的智慧的一个重要命题。”[3]35而莫言大马金刀地直接触及生与死的深刻命题,在听他讲述轮回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堕入他为读者O计的彀中――思考人自身的存在意义、我们周围的世界对于我们的意义。所有的问题除生死无大事,而一次次的轮回到生于斯、死于斯的故里,看到自己前世的财产受到他人的侵害,看到自己故去后遗留的子女受他人欺凌,读者又怎能不惊心动魄?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每次轮回都以形态各异的生命体来到人世时,都带着希望,在死去之时却又同样地绝望,这多少让人感觉无奈和悲凉。“充满暴力、反右充满暴力、充满暴力,改革开放在不同意义上同样也是充满暴力。”[4]人世的现实如此,然而主人公却为什么一次次地还要去托生,而不是寒透了心之后就不再轮回?通过这样明暗交错的线索,“轮回”的结构形式就同时兼备了叙事意义和审美情趣,道德内涵与政治寓意也就在主人公不断的轮回中得到彰显。

正是在双重的叙事线索下,故事最终给出了一个道德意义的结论――“一切来自土地的回到土地”,正是这个思想层面看似笼统的结论,给故事的聆听者们带来了丰富而具体的文学意向。

生产制度的大循环为作品提供了诸多叙事可能性。轮回的五十年,人们创造的物质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物质生活天翻地覆,社会物质总量也迅速增大,但是人们的精神愈见贫乏、呆板、缺少思考和创造性。作者通过大循环的隐线委婉表达了对整个现代性的历史经验态度。土地从故事的开始是以平均分配的方式发放给农民,之后又通过合作化运动收归集体,后在土地上运动式养猪,都是一种带有原生态生命力的生气勃勃。而循环到最后,土地回归于个人,然而,却因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冲击、摧毁了原有的神性,土地最终被废弃、荒芜,直至最后颓败成为了墓地。主人公西门闹那一代人视土地为生命,而到了其子西门金龙,沿着时代的脉搏直接对冲到市场的前沿,发展经济、开发旅游、办公司,乡人们越来越脱离对土地的依赖,所有的良田都成了荒地,最后却又成了全村人的墓地。甚至蓝脸坚持了半个世纪都没有动摇的那一亩六分,也未能逃脱变成墓地的命运。那些对土地虔诚的前辈和对土地冷漠的后人,那些土地上发生过的无数传奇故事,最后又统统归于平静。“你娘葬在这里,驴葬在这里,牛葬在这里,猪葬在这里,我的狗娘葬在这里,西门金龙葬在这里。没有坟墓的地方,长满了野草。这块地,第一次荒芜了。”[1]507

无论是在历史上的时期、反右时期,还是之后的合作化、化甚至时期,土地都生意盎然,生于其上的农人们前赴后继地耕种,世世代代地劳作;但是,这片浸透汗水的土地恰恰却是在步入小康的新时期荒废了。热爱土地的地主们把土地变得肥沃而多产,其后的长工也将其伺候得草木丰茂,虽然经历过沸反盈天的多次运动,土地仍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到了最后,市场化、商业化却将人从土地中剥离了出来,让其荒芜自生自灭,其中渗透的真实寓意是象征着自然农业的败亡与凋零。“现代化或现代性的凶猛之处在于把全社会卷入进去了,使人丧失反思空间,也失去了自我反思、观照的机会,最终无法从现代生活中超脱出来。现代化使人丧失了生活方式的自觉,完全卷入了被限定的生活方式中。[5]

土地的神圣在于像女娲造人一样孕育了生命,更在于它坦然、平等地接纳死亡。故事将要终结的时候,作者透露,老地主的故乡变成了墓地。每次轮回到家乡,就是纠缠在人与土地、公有与私有之间。而那些曾经的邻里、情敌、势不两立的仇敌们,最后全部埋在了同一块土地。土地最后成了墓地,这是一种庄子意义的“齐物论”,千差万别的事物、品行、情感最终是齐一的,万物齐一,是是非非,无是无非。大家争来斗去、恩怨情仇最后都平静地、一样地终结在同一块墓地,一切苦难重重的记忆、所有惊心动魄的历史、无数刻骨铭心的往事都在此回归。五十年的历史,西门闹的一家人全部埋在了这块墓地。用现代的价值观来审视,这里渗透着一种体制的反讽――上交给国家、集体的土地可能最终流落到囤积居奇的权贵或商人手中,而与时代抗衡、死守个人所有的土地反而会保留下来,而为家庭、家族的持续性提供注解。

在此,民族国家的寓言得到了清晰完整的阐释,革命、国家、土地这条贯穿历史的政治线索通过一个家族、一个村落的五十年历史充分展现。土地与国家始终有着巨大的张力,这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历史的宿命。在这个宏大而沉重的议题下,作者用一句饱含深情、意犹未尽的话来做了一个总结:“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1]513土地消解了记忆,消解了仇恨,最终让生命轮回,而土地自己也在五十年的历史中轮回。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来自土地,土地在这里成为真正本体论意义上的终结。②然而,来自于土地的一切最后都重新回归于土地,土地用时间消解了一切,而作品要表达的恰恰是这个什么痕迹都未曾留下的过程。土地回归的指向在哲学意义上是“死”,而轮回的哲理在于“生”。生死疲劳采取的轮回来自于佛家,但却并没有遵循佛家视死如生、生死皆空的宗教理念,相反,所有的人物却完全对“生”的追求孜孜不倦,“死”的意义仅仅在于为轮回的“生”提供可能。这种舍死向生的执着追求,循环往复的坚韧轮回最终要期待何种“生”?“生”是每次轮回追求的目的,其中隐藏着暴力和悲情,更隐含着忘却与牺牲,在不同的生命形态中喷薄而出。然而,将土地作为终极关照者的视角定位始终不曾改变,将这种生生不息的张力用文学形式来表达出来,让听故事的人自己去甄别、分析、解读过去的历史给当下甚至未来传递的讯息。土地是这个时间跨度五十年的载体,成为特定的记忆介质,也为当代史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叙述框架,这是莫言对当代文学批评的深沉回应。

现在的一切都来自于过去,而未来又包含着即将成为过去的现在。人们追求幸福,但阴霾、寒冷、悲伤、痛苦都难以避免;走向文明,但那诸多蒙昧、混乱、血腥、残暴的场景也的的确确存在过。解释固不可殚精竭虑,穷辨真假,只是这世界上假的却不一定是错的。[6]

二、“生死疲劳”轮回的终极意义――生活高于历史

《生死疲劳》的轮回共涉及了六种生命形态:生命的倔强――驴、生命的坚忍――牛、生命的憨厚――猪、生命的忠诚――狗、生命的机警――猴和生命的脆弱――大头婴儿蓝千岁。六种形色各异的生命形态在主人公的六次生死轮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其中动物性与人性的博弈也互为消长:总体上动物性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趋势,而人性却越来越淡薄。人性与动物性此消彼长。第一次转生到驴的时候,人的意识非常强烈,它看到自己的老婆保护自己的遗产,心理的反应就异常强烈;而转生为猪的时候,正赶上一个极“左”和暴力的,但它却异常欢乐,贪吃、好色、爱玩,与天斗与地斗,之后又与人斗与猪斗,都其乐无穷。它对所有的社会大环境感知麻木、对一切身边的事物无动于衷,这是动物的特性。人的本性,到此也就消磨得差不多了。

需要明确的是,主人公并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故事经历者,而其设置的意义是为故事提供了一个叙事角度。其原因在于,西门闹在一次次的转生后“人性”愈见淡薄直至最后消磨殆尽;作为动物性强烈的经历者,并不能体现出作品要展现的深刻道德价值,也无法担负作品伦理关照和意识反思的主旨,所以他只是一个叙事者。五十年带有“动物性”的轮回是要为作者描述历史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轮回中,主人公投胎为不同的生命形式,却有着相同的磨难,几乎无一能善终,即使到了最后的大头婴儿蓝千岁,也是随时可能夭折的血友病患者。对中心人物作一个评价的话,与其说不屈不挠的抗争,还不如概括为逆来顺受的苟活。这种生存形态为作品叙述历史提供了不含有任何道德u价而只具有形式意义的方式。西门闹同余华《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样,仅仅以一个叙述者的角度讲述生离死别而不做出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价值指引,绝不干扰“听故事的人”的独立理解。如此,审美自由通过人与动物间不断地角色跳跃,打开那些幽闭的、昏暗的记忆,讲述一个宏大的、传奇的、悲剧的、史诗般的故事,表现出强烈的叙事张力。

动物性逐渐增强的表现是转生后的“人”越来越像动物一样的生活,六道轮回形式的道德判断就是人与动物的边界愈见模糊。动物性越来越强的表现是轮回后发现故乡越来越陌生;人的意识、人的记忆力每况愈下,人性所失去的恰恰是动物身上所增长的。人与动物是一个世界,这恰恰印证了李泽厚先生晚期著述中反复出现的“中国人的世界是一个世界”的论证,这完全有别于西方宗教意义上的人与神二者间的矛盾与对立。在此,朴素的道德情感在现实与历史的紧张关系中得到了彰显。

正如《活着》的结论――“生活高于历史”,我们发现,主人公如果与给他巨大屈辱的人世不共戴天,就没有必要连续转世回到人间了。但主人公宁可转世为畜生,也仍然坚持“轮回”。读者自然可以用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正面词汇来描述,但是其中蕴含的更深一层意思则是对现实世界给予屈辱感的接纳。“‘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7]5西门闹一对曾受到万千宠爱、金童玉女般的孙儿孙女,到后来沦落到在火车站做卖唱的营生,周围的人们都知道他们出身于有教养的大户人家,但两人毫不在乎,要活下去的信念让他们彻彻底底地告别过去那种养尊处优的富贵生活,甚至将庸俗不堪的歌曲改编来讨喜。生也忧伤,死亦彷徨,强烈的悲剧感迅速侵入阅读者的骨髓。将故里当作他乡,将所有熟识的人都当作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被熟人包围的车站拉开场子就唱,一点脸面都不考虑,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描写就是在印证“活着”的人生哲理。这是小轮回最终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环环相扣、看似惊人却有理可循的故事,建立了一个极大的伦理学意义的文学空间,各种道德和伦理价值在此被考量。如此缺乏欢乐的活法实在难以寻找到生存的乐趣,换言之,这种方式仅仅是“生存”,而不是“生活”。然而作者却运用一种游戏人间的反讽方式有效化解了其中强烈的悲彩,喜剧化的情绪使文学的最高形式得以表达。作者用一种不夹杂任何感情的叙述方式来讲故事,但故事的感伤色彩却让听故事的人悲伤得哽咽难言。用一种逃避感情的方式来把悲情的、感伤的经历一一记录,并提供一个广阔的史实背景,让作品在体现自身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同时具备了主体的认识价值。

人与动物的角色定位不断互换,人性与动物性的分野似乎无法厘清。这就跳出了八十年代以来现实主义一贯的叙事方式。而泥沙俱下的乡土语言不时出现,更与学院派作者格格不入,招致了诸多当代文艺批评者的质疑。但某些批评家认为这种写法贬损了作品价值,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与神鬼沟通、转换是诸多伟大作品的惯常手法,比如《聊斋志异》。人性与动物性的消长构成了奇妙的博弈,而主人公则成为了载体。从人驴牛猪狗猴,人性的逐渐削减成了基本规律。在第一次转世为驴的时候,作为“人”的意识仍然非常强烈,当看到前世的妻子忠诚地为他守墓,看到她被别人欺侮,看到她为保护他的遗产奋不顾身地同干部厮打,驴就感动得要流泪,又后悔前世没有对她好,因为西门闹三十岁后娶了两个小老婆,从此再也没有碰过她。驴要保护她,但是抬起双手却发现已经是驴的前蹄,不同的生命载体无法沟通无法逾越,人和驴被永远地分离。这时候驴的思想、驴的情感,基本上还是人的意识。转生到牛后,作为人的个性和意识明显就减弱了,自己曾经的长工蓝脸成为今日的主人。很多学者对文本解读的结果是,月光下耕作的蓝脸实际上是土地神的隐喻,这样的描写让土地带有神性,意在象征土地与农民的不可分割。犟牛的脾气同他的主人一样认死理,只耕种自己的那一块地而不碰公家的地。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风景下,蓝脸这种不和谐的蓝色与它的牛自然也难得善终。最后到狗之后人性就消失殆尽了,凭着嗅觉和狗的特性,用狗的语言继续讲述着改革开放的故事。最后又从动物变回人,变成了头大身小但语言和记忆超凡的蓝千岁,由他来完成故事的终结。从西门闹的传统人性延展到无知无畏的动物性,最后又回转到蓝千岁现代人性,成就了人性的循环。人性与动物性的消长在转生中曾经有过平衡点,作者对平衡点的设置是猪,在猪之前,驴、牛的人性显然要高出在猪之后的狗和猴。猪能够对外边的世界不闻不问照吃照喝,典型的一个无意识的动物;最后去救溺水儿童这又是典型的人性,超功利的审美自由与自律性的文化认同在此形成了共生共存。从生理学上看,生命体的成长恰恰伴随着记忆的衰退。而作品中轮回的动物全部都是叙事主体,那么叙事能力也会从繁盛多产到衰败倾颓,文学记忆力和文学叙事能力也自然凋零。

历史的构造绝对是难以捉摸的事情,我们在其面前显得十分无力。整个故事的情调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显然与我们无法把握的历史构造有关。这在作品中表现为人物记忆的衰退,主人公转身后甚至不能记得起自己的身份,唯有一个安心定志的人物是故事结局时出现的大头婴儿。但是他是用“朗读长篇小说”的姿态来跟读者说话,这就仍然出现了想象与虚构的问题。故事中的作者,是一个十分不讨人喜欢的亲历者形象;而故事外的作者,不断地提醒着听故事的人们,一定不要相信这个故事,那是假的,是驴、猪、狗说的,但这些动物口中所说的一切,都那么具有历史真实性,让人无法不相信。人不方便说出的断裂的记忆、历史,通过动物讲述出来,这就是莫言的寓言。

三、政治的拟制与精神的救赎

老地主西门闹的所有怨怼、悲苦、情仇均在各种生命形态的转换中被不断消解,彰显着作者对人类历史另一个角度的反思与理解。西门闹的仇恨与怨怼最终平息,除了时间的消磨和遗忘的作用,但实际上也隐含着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类应对“生死疲劳”的最佳路径。生死轮回的六次生命图景,荣辱贵贱频频翻转,生死同一,这不由得让人在感慨无常的同时,去反思“现实世界里为了利害得失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其意义又何在呢?”[8]实际上,故事引出的更深层的哲学命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命题,每个个体在当下所获得的经验都只是在当下时空的位置有意义。生死疲劳,“死”的意蕴是我们无可奈何的历史,历史就是不断死去、不断远去的个人经验、集体经验,个体不断的死去、不嗟叵亡成就了历史,它要求每个个体义无反顾地向死而生,但是只有每个个体当下的经验是真实的、是确定的。已成为历史的每次运动都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限美好的前景,但每一个前景都是永远不能实现的,这个理想前景的意义就是不断召唤人们走向死亡,这是无法消解的悖论。之所以讲述舍死忘生的不断轮回,“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从来不在主人公的身上体现,不过作品还是在轮回叙事中体现出了对生命的热忱。无论生与死是如何的疲劳,人类还是孳乳繁衍、生生不息。这是佛教的六道轮回给予的空间,有了这个叙事视角,就能对所有过去的历史采用形而上学的方式,跳出现实主义的固有逻辑。

在故事的叙事中,始终有一个对立描写的线索,一种是见风使舵、顺应时代潮流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以西门金龙为代表;另一种是与社会较劲、死硬到底的人物,以蓝脸为代表。西门金龙式的人物总是与时俱进,兼具审时度势的领导魄力,先是带领全村人搞合作化运动,后又响应号召成为养猪模范,改革开放后却又摇身一变成为公司领导,到最后再变成贪官。而死硬派的人物蓝脸,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成为全中国最后一个拒绝集体化的单干户也不改变立场。蓝脸这个“钉子户”是一个耿直的倔老头形象,他的脸色也如其名,是用人世的色彩画不出的蓝色。他的思想相当质朴,绝未上升到“私有财产权”之类的高大上的认识程度。他认准的了死理是――这是当年的时候国家分给我的土地,我的就是我的,而且主席说加入合作社是自愿的,我不愿意就不加入,而且你们也不能违背主席的意思强迫我。当时,国家以运动方式推进合作化、公社化,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在基层采取的手段带有强迫和暴力的成分。最后所有的土地都实现合作化后,只剩下他一块地孤零零的仍然是个人所有。在全村人的压力下,他白天绝不敢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只能在清冷的月光下,带着这张蓝幽幽的脸去孤独耕种,这种凄清、神秘的场景不由得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神即鬼的感觉。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中,对鬼的描写大抵是红发蓝脸,巨齿獠牙,而实际上恰恰说明着那特殊的时期中,蓝脸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约也就几乎等同于孤魂野鬼了。从蓝脸甚至到他的后代蓝解放、蓝开放,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歇斯底里地呼唤着精神层面的拯救,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断轮回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救赎?这种拯救的可能性是人类整个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蓝脸的这种人物相当具有普遍性,他没有什么呼唤自由、要求私有那么古典的思想,他的思想既是保守的、顽固的、现实的,又是朴素的、激进的、理想的。他的土地被公社围起来后,只能在月光下带着自己的牛静悄悄地耕作,这种幽暗的、默默无言的场景让所有人都会感觉酸楚――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深厚如此! 而一直压制蓝脸的公社党委书记也是一个死硬分子。这个以革命者、正统者自诩,极度仇视私有,在合作社运动时强硬推行合作化的洪泰岳,到了市场开放的时候却又抱住了历史的车轮,坚决排斥市场化。这个如同宁国府焦大般的丑角,发现螳臂当车无法阻挡市场化的大潮时,最后竟然用恐怖袭击的手段与改革开放者同归于尽了。自称“生癫蛤蟆垫桌腿”的蓝脸,硬撑了三十年,在解散后眼泪汪汪地对着洪泰岳骂出“你这老狗从此再也咬不到我”的“豪言壮语”。但是蓝脸与洪泰岳虽是对立面,身上却有着同样的影子,两个人的脾气秉性分毫不差,都是抱定信念就死不悔改的一类人,“其实是一枚硬币上的正反两面”,其实也是一个农民的两面。蓝脸是自有土地坚持者,而洪泰岳在改革开放上也是绝不顺应潮流的“钉子户”,他们表面不同却实质相同。洪泰岳是典型的“革命原教旨主义”坚持者,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市场化,激烈到以死抗争。他腰缠雷管雄辩滔滔地谴责西门金龙搞垮了,这与革命时期手握爆破筒高喊冲锋的场面如此相似。反讽的是,这个“左”到了极点的人,在一开始规劝蓝脸时却说的是要识时务、不要以卵击石之类与时俱进的话,这个看上去正气凛然、全身发散着革命气息的老书记在作品中也就成了一个闹剧式的角色。

蓝脸的倔脾气似乎成了一个遗传的特定基因,他的儿子蓝解放仍然同他一样泥古不化。即使做了县长,却依然与整个时代的价值观对抗,为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婚外情背井离乡。对于婚姻、恋爱的态度,蓝解放显然与他人不同。西门金龙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对婚姻的忠诚、敬重,他始终追赶着时代的潮流,这种前卫在他的私人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找情妇。而蓝解放却因为有了第三者而要与前妻离婚,这在成功者纷纷找二奶的普遍做法下多少显得不合时宜。这种拒绝与时代同流合污的做法是与其父一脉相承的,但坚持婚姻的原初意义而不背离,比起那些包养情妇的西门金龙们,似乎蓝解放在道德意义上更高些。

《生死疲劳》的叙事完全冲破了程式化的旧有藩篱,将真实的个体从纷纭复杂的历史中凸显出来。六道轮回的记叙看似戏谑反讽,却将既往历史的种种谬误以及人类政治的拟制神话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将一个民族国家建构的完美寓言一一剖析,将人类本性中的种种阴暗挖掘、展示出来,最终还原出一个曾经践踏真理、毁灭文化、同类相残、泯灭人性的动态历史画面。在这个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乡土社会的一隅,道德伦理与政治拟制、人性与兽性的博弈周而复始。如此曲折、深刻而色彩斑斓的乡土世界何其复杂!

注 释:

①《红楼梦》式的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F象。根据张旭东先生

的观点,所谓《红楼梦》式的写作,是指作家在构思、谋篇、布局、命名、叙

事、隐射、感慨等等方面“上天入地”般地将“中国世界”做一个全景式的描

写,整个文学时空在海德格尔评论特拉克尔时的“天地人神”的四维空间里运

动。

②古代哲人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

子・大宗师》最初死不瞑目的主人公轮回到了最后,对阎罗说,“我已经没有

仇恨了”。

参考文献:

[1]莫言.生死疲劳[M].作家出版社,2012.

[2]舒晋瑜.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10-09.

[3]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

[4]张旭东.作为历史遗忘之载体的生命和土地――解读莫言的[J].

现代中文学刊,2012(6).

[5]张颐武.生活方式研究是对人类科学文明的整合[J].新周刊,2012(21).

[6]柯岚.解释的历史与历史的解释――从幼子继承权说开去[A]//法律方法与法

律思维(第2辑)[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M].作家出版社,2012.

[8]毕光明.:对历史的深度把握[J].小说评论,2006(5).

蓝耕荒简介范文5

关键词:环境;哲学;景观设计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可以说是Geoffrey Jellicoe及其夫人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景观建筑师、景观学、风景园林等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一个人的作品来源于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来源于他的人生经历。所以在解读Geoffrey作品之前先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1 人物生涯

作者Geoffrey Jellicoe(1900-1996)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也是首届IFLA主席以及IFLA的终身名誉主席。从事景观规划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长达七十多年,其经历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发展关系紧密。

2 设计理念

Geoffrey认为设计与其环境的相关性是关键。在拿到项目的初期Geoffrey首先要找到场地的场所精神。在将场所精神定义下来后,再不加扭曲地对其进行设计规划。而他的大部分景观规划作品都属于环境设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态是其设计的主导因素。他在书中写道:今天,在先进国家,个人在其所拥有的家园住区之中产生、演化、并形成其个人信仰。对他存在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商业第一主义,并非战争、污染、噪音以及主要能源的消耗,甚至亦非断子绝孙的危险,而是由于鉴赏力的严重缺乏和历史上价值观念的相继解体毁灭所导致的盲目无知,而这种相辅相成的鉴赏力和价值观念正是那种单纯而伟大的理念的象征。[1]

3 图书简介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一书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完整介绍了史前到十七世纪末的人类景观,分析探讨了古代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文明,并图文并茂展示了其景观特点。书本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现代景观,即从十八世纪西方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学派,到十九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景观以及二十世纪东西方景观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该书自1975年初版后,1987年、1995年出版了修订版,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影响遍及世界各国建筑界与景观规划设计界。总的来说,这是景观设计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值得我们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用心研读。

4 研读心得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秩序被人类干扰,也需要人类去恢复。景观设计者作为一个协调自然与人类生存的中间人,要从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导“绿色革命”,建造适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而艺术具有其连续性。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一部艺术史也就反映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变迁。读一部历史不是单单为了阅读过去,而是要看看那些依然有生命力的东西,找寻为何有些东西只能短暂存在的原因。虽然“今人不见古时月”,但是对一些景观的感受却会心灵相通。有意或者无意,一些现代景观会出现类似于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样式或风格。这或许是“集体无意识论”的又一体现,但血脉相传,谁又能将自己同祖先完全割裂。下面我将按照书本的时间轴线,分三部分谈一谈我对此书的理解。

4.1 史前到17世纪末部分

公元前3万年到公元前1万年,在今法国与西班牙北部地方出现了画在岩壁上的图画。图案虽然简单,但与石头岩壁及山洞浑然一体。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景观艺术,其灵感只有通过可观察到的事情以及直接的体验来获取。没有几何,没有直角或是垂直线,一切出于直觉。洞穴壁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人类开始了对景观的最初构思。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从丛林中走出成为了农耕者。随之而来的农耕文化从美索不达米亚,沿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向西传播。当人们头顶不再是树林遮蔽,而是湛蓝苍穹的时候,便开始了对新事物的冥思苦想。思索的之中诞生了两个概念,诸神和极乐世界。前者反映了人类天性中的理想,后者则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环境的理想追求。于是人们开始搬运土石, 构建山体,建造石头群一类的用于宗教或者天文等其他用途的纪念性景观。金字塔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景观,它既是一座圣山——其顶部居住着一位神灵,又是一座天文测算和观察研究的观象台。同时,人们对灌溉这一生产活动进行了思索,从而产生了最初经过设计的园林。模拟农业布局,于围墙之内做几何形园林平面,内容就是灌溉的水渠和树木。而亚述人统治时期随着马的驯养,出现了最早的狩猎苑囿,这是最早扩展进入环境中去的景观园林的表现。谈及东方文明,Geoffrey认为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由于自然原因而分隔,又随着宗教的传播而渗透。印度文明的基础是宗教,中国文明依据的则是伦理。中国的文化发端赖于大陆,其中包括日本文化。禅宗冥想园林中的京都龙安寺大概算是最为玄奥的园林。寺内景色被严格限制在景区框架之内,地面铺撒发亮的石英砂,砂上布有十五块石头,分别由五块、两块、三块、两块和三块组成五组。石群看似随意布置,实则由数学关系控制,它给观者传达了一种和谐静谧的现实感觉,园内一侧设有用于冥想的凉廊。

4.2 现代景观部分

到了十八世纪,西方文明逐渐开放,科学思想深入人心,宗教失去了它的部分信徒,人们开始追求理性。西方古典主义、中国式和英国式三大流派混合在一起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发展。西方的古典主义风格主要受意大利和法国的影响。意大利的巴洛克式风格多在这一时期的建筑上体现,而法国则以凡尔赛宫和杜勒瑞斯市为代表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景观设计。两者结合在一起,借助于几何学推动了规则空间的发展,林荫大道是这一开放空间的主要元素。德国为这一时期景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景观和庭院花园中运用了多种大胆甚至荒诞的表现形式,充满了新奇性与独创性。古典主义独裁统治的理念在德国的一些独立小公园中发展到极致。这些小公园凭借其独创性,试图营造超越凡尔赛的“凡尔赛”。其典型代表有卡尔斯卢厄和威廉姆斯霍尔。卡尔斯卢厄是为了纪念马格瑞夫·卡尔·威廉姆所建,以宫殿为中心,向四面放射三十二条林荫大道,庄严规整,散发着集权的欲望。英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换。景观更多展示的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荒原旷野自然美的朦胧意识,以及错综复杂的空间感受。

4.3 设想未来景观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在变,但人类心灵对于几何比例所呈现出的静谧安宁依旧青睐。古典主义哲学意在用理性取代人类无意识思维中陈旧的东西,而浪漫主义则要激发人们的本能。正如Geoffrey在书中倡导:景观设计要把人类的情感导向浪漫主义,导向这种生命的艺术。

参考文献:

蓝耕荒简介范文6

关键词:环境问题;地理课堂;实践活动;环保教育

在学校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大事。

一、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全球范围看,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方面。

在我国,最近20多年,虽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二、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淡薄

当下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木,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人走灯不熄水不关、食堂大量剩饭剩菜等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中职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三、在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深入浅出地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保教育的正面或反面的案例:

1.瑞典――森林王国。在瑞典,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7%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50万个就业机会,提供了占出口总额20%的商品和大量生产、生活资料。从报纸、餐纸、卫生纸、包装纸到家具、玩具、工具、火柴、住宅以及自然环境,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森林或林业产品发生关系。

2.巴西――雨林破坏。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这片珍贵的雨林由于人类的农耕和放牧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小。根据目前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森林砍伐导致洪水泛滥、气候转变、干旱影响、全球变暖。

3.马尔代夫――水下会议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关注――海平面上涨或许会在一个世纪内淹没这个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岛屿平均只高于海平面2.1米。纳希德总统在乘船赴会时接受采访说:“我们必须用更富想象力、更具创造性的方式传播这一信息,这也是我们正要做的。……我们正在努力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是马尔代夫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四、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养成教育

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环保知识,没有实际的行动,一切都没有意义。教师通过引导,从要求学生去做变为学生主动去做,并让他们在实施环保行动中得到收获、增强信心。

1.收集环境信息,锻炼学生探索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日益重视环保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已有的环保题材,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养成自觉的环境意识和素质

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宣传讲座等活动,利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环境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另外,组织参观环保工厂、到污染严重的地方观察、举行环保小抄报比赛、写写环保小论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废物利用小手工制作展、环保漫画大赛等等,增加学生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积极性,培养环保能力。

3.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宣传卫士

中职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提高更多人的环境意识。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参考文献:

[1]刘德兵.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