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范例6篇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范文1

一、导线测量布设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支导线没有校核条件,差错不易发现,所以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两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根据测区的具体条件,导线还可以布设成具有结点或多个闭合环的导线网。

二、加密导线点

加密前应熟悉设计单位交付的原始控制点的位置,通视情况是否出现问题,有无破坏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及筹建单位和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增加通视导线点;还应准备图纸工程占地图,可以通过占地图大概寻找下合适的通视位置,可以了解加密点对以后施工利用程度。

加密原则:

a、相邻点间必须做到良好通视,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复测导线一般都在冬季,要考虑以后夏季农作物和树木生长后带来的遮挡,影响通视。

b、导线点尽量选在土质坚硬、地形平整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相邻标段的共用点位必须选在不易破坏的地方,并做好保护措施,还要做到每天或几天内巡视控制点是否有破坏情况发生,如有破坏及时通知测量监理工程,进行控制点恢复。

c、导线点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防雨水、泥土覆盖等原因产生沉降,以便于进行碎部测量或加密以及施工放样。

d、在桥梁和隧道处,应考虑桥隧布设控制网的要求,在大型构造物的两侧应分别布设一对通视的平面控制点。

e、导线各边的长度应按规范规定尽是接均边长,且不同导线各边长不应相差过大,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350m之间。

f、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路面施工前导线加密注意事项:土建标段施工结束后,路基、桥梁已经成型,造成一些导线不能通视,所以此时导线加密、复测与开工前一样重要,应及时将导线点、加密点移到能控制桥面且能永久保存的位置,对部分不通视的点进行连测,重新加密至适合施工测量的位置,以便下道工序施工放样和控制点的移交,再者不得设置到路基边缘,防止在修整边坡等问题而造成连续导线点破坏。

三、导线测量过程

a、首先成立4-6人组成测量班组,一(二)人前视,一(二)人后视,一人测站点,一人记录。前(后)视必须使用三角架,不得使用对中杆进行导线复测。对于附合导线应统一观测左角或右角(在公路测量中,一般是观测右角),对于闭合导线,则观测内角。

b、观测前应先检验仪器,测量仪器及量具均应备有相应检定合格证书。施工中发现仪器有误差应立即进行校正,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和用十字丝交点照准等方法,减小和消除仪器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测回数不得小于规范要求(一般高速公路使用一级导线控制施工,观测为两个测回)。

c、安置仪器要稳定,脚架应踩踏牢固,对中整平应仔细,短边时应特别注意对中,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观测时,应严格整平。

d、目标处的标杆应竖直,并根据目标的远近选择不同类型的标杆。

e、观测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例如:照准时应消除视差;水平角观测时,切勿误动度盘;显示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等。观测时,应以十字丝交点附近的竖丝照准目标根部。竖直角观测时,应以十字丝交点附近的横丝照准目标顶部。

f、读数应准确,观测时应及时记录和计算。记录数据时必须重复观测人读取的数据,经观察人确认后记录。并及时计算各项误差是否在规定的限差以内,超限必须重新读取数据。原始记录应真实齐全,数据应准确无误,资料不能随意涂改。如已知边长出现距离差距大,及时检查测站点、前视、后视的对中是出现偏差,水准管泡是否超限,有测重新对中整平。

g、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大气密度、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目标相位差、旁折光的影响;温度湿度对仪器的大气密度随气温而变化,便造成目标成象不稳定。注意外界天气,不利于观测的情况下不得复测导线点。

四、导线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因此外业结束就要进行内业计算,已求得导线点的坐标,内业计算也应该注意一下2点。

a、附和导线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是a前=a后±180o+β左(-β右)应注意当a后180o时,用“-”号。导线的转折角是左角(β左)就加上,右脚(β右)就减去。

导线测量范文2

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

中图分类号: O5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控制测量基本知识

1.1 控制测量的意义

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因此必须有正确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即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测量作业,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并加快测量作业的速度。例如在地形图的测绘过程过,需要测定构成地物,地貌的许多特征点,如果采用从第一点测量第二点,再从第二点测量第三点,如此持续进行到最后一点的方法,这样,虽然也可以测得各特征点的位置,但会使误差越积越大,以致很快达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因此,可先在测区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作为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控制网的点位,使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和方法确定。在其精度完全合乎要求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测定附近的碎部点的位置。前者起着控制作用,故称为控制测量[19],后者成为碎部测量。由于控制点数量少,并且使用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所以易于保证较高的精度。而碎部点测量的精度虽较控制点低,但是由于各碎部点是根据较高精度的控制点测定的,他们之间是独立的。因此误差不会积累。其精度也可以保证。同时,由于控制测量在先期进行,控制点已经均匀的覆盖了整个作业区,便于多个作业组以同一控制基准同时分开作业,进行碎部测量,加快了测量任务的完成。

1.2 控制测量分类

为了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必须进行全国性的控制测量,以建立国家控制网,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和国防建设等使用。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其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高程控制网,精密测定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其测量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一般是独立布设的,但他们的点也可以共用,即一个点既可以是高程控制点,同时也可以是平面控制点。控制测量也可以用GPS仪器进行观测。

1.2.1 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1.2.2 高程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我国规定自1989年起一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

2 全站仪导线测量

2.1 全站仪工作原理

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同时可以进行角度(水平角、垂直角)测量和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只要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在该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称为“全站仪”。能够自动测距、测角,进行平距、高差和坐标计算,自动记录、自动显示、存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传输接口,将数据直接传输给计算机、绘图机,并配以数据处理软件,实现测图的自动化,如图2-1所示。

全站仪是一种将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机合为一体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机内的微处理机完成一个测站上的全部测量工作,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速度快,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成果处理时可以直接采用坐标平差法。

广泛用于控制测量、细部测量、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方面的测量工作。在导线平面控制测量中,应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待定点的近似平差坐标在观测时可同时得到。一般低等级控制测量采用近似坐标平差就可以满足精度要求,高等级控制测量应采用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测量,可根据平面控制测量设计的等级和精度要求而选用相应的平差方法。

图2-1 全站仪组成

2.2 全站仪导线种类

全站仪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几种:

1.闭合导线

如图2-5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2-5 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如图2-6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图2-4 附和导线

3.支导线

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如图2-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知方向,1、2为支导线点。

图2-5 支导线

2.3全站仪导线测量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①安置仪器:

将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从三面测量仪器高取平均值并记录。

②开机:

按住电源键,仪器自检,开始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定标,直到液晶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为“请转动望远镜,以及棱镜常数、大气修正值和仪器软件版本号”,转动望远镜一周,仪器蜂鸣器发出一短声并进行初始化,仪器自动进入观测程序状态。

(二)设站工作

全站仪架设于一个坐标已知点上,以另一个坐标已知点作为后视点,来观测其它点的三维坐标。

①新建或选取工作文件;

②设置测站点:通过键盘输入或调用测站点的坐标(N,E,Z)、仪器高;

③设置后视点:通过键盘输入或调用后视点的坐标(N,E,Z)、棱镜高;

④定向:调焦并精确照准后视点,定已知方向,注意消除视差。

(三)观测

定向完成后,则可将望远镜照准导线第一个未知点,按测量键测出其三维坐标,即可搬站,至下一点后以上一点作为后视点,继续观测第二点,…,直至观测到导线最后一个未知点坐标,此时,将仪器架设于最后一个导线点,以上一导线点为后视,测量已知点的坐标,于是已知点有两套坐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导致两套坐标不符合,产生了闭合差。这个闭合差应该怎样处理呢?若按照常规的平差方法,则必须通过坐标反算得到各边的边长和各转折点的角度,然后才能进行平差。这不但费工误时,而且也失去了全站仪直接测定导线点坐标的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提出一种适合于全站仪导线的平差方法,使观测到的导线点的三维坐标能直接参与平差计算。

2.4 全站仪导线平差

在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中,从表面来看,点的坐标是直接观测量,但它却是仪器内部微型电脑经过数据自动处理得到的。而实际上,边长和角度仍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观测量。坐标增量是受边长和角度共同影响的函数。由误差传播定律可知,当量边和测角存在误差时,坐标增量必然存在误差。而量边误差将使导线在长度方向产生位移,即导线在长度上发生伸缩;测角误差将使点在导线在长度的垂直方向上产生位移,相当于导线在长度方向上旋转了一个角度。我们把由坐标观测值求得含有误差的坐标增量,视为旧坐标系统的数值;把导线两端已知点的坐标增量视为新坐标系统的数值,导线两端点将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坐标系统中。由于全站仪的量边和测角的精度基本上是匹配的,我们可以采用研究系统误差的方法来处理偶然误差。通过坐标换算,把旧坐标系统的导线点坐标观测值,转化为新坐标系统的坐标平差值,即将闭合点坐标观测值强制归化到已知坐标数值上,同时导线中各点的坐标观测值也就随之发生了系统性改变,从而实现了利用坐标观测值直接进行平差计算。

导线测量范文3

关键词:平均高程面改正 高斯投影面改正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中图分类号:P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048-0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机动车激增导致地面交通拥堵,为了缓解越来越拥挤的状况,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水平最有效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的是28个城市,规划2020年中国建成运营的线路将达177条,总里程达6100 km,中国正在加速走进“地铁时代”。

在专业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根据运量的不同分为地铁、轻轨,但日常习惯上我们还是将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根据国家规范及施工的实际情况,精密导线测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建设施工控制依据的主要布设手段,其成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因此测绘工作者责任重大,必须尽可能的优化作业方案,提高导线测量的成果精度。

轻轨建设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成功经验机规范中的响应精度指标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成功经验,上述地区均为城市独立坐标系,相对面积较小,高差不大,投影变形较小,因此,测距边长改化的效果在精密导线控制测量中对成果精度的影响和作用不是很显著,所以往往很容易被测绘工作者忽视。但目前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由于很多城市仍然采用北京54坐标系或是西安80坐标系,随着远离中央子午线和测线两端高差的变化,测距边长改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经过改化,将无法满足精密导线的施工测量要求。

1 测距边长改化的数学模型

1.1 测距边归化到平均高程面数学改正模型

1.2 测距边归化到高斯投影面上的数学改正模型

2 实测数例

下面以某轨道交通高架段精密导线控制网测量的经验数据为例,通过高程及投影改化与否的前后对比,说明改化工作在精密导线工程测量中的重要作用。

2.1 项目概况

项目在城市投影带边缘、投影变形较大,线路长4km,布设一条由10个导线点组成的精密附和导线。线路基本呈东西走向。外业采用leica TCA2003(0.5”,1 mm+1 ppm)全站仪进行测量,观测边长进行仪器加乘常数、气象(包括气压、干湿温)和倾斜改正,测角采用测量左右角模式。

2.2 精密导线外业观测质量状况

外业观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数据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轨道交通测量规范要求,结果如下:

(1)测距一测回3次读数的较差小于3 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小于3 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小于5 mm。(2)采用左右角测量模式,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均小于4″。(3)水平角观测的各项限差:该导线观测的所有角度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均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4″,其中8个角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小于2″;一测回内2C 互差全部小于8″,绝大多数在1~2″之间,测角数据采集质量较好。(4)该条附和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0.5″,远小于限差2×2.5×=15.8″。

2.3 精密导线平差结果(不进行测距边长改化)

根据上述外业观测成果,采用南方平差易PA2002平差软件进行计算,并对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应精度指标要求,结果如下:

(1)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32.0 mm;(2)平均点位中误差为24.7 mm;(3)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最大值为19.3 mm,精度低于规范限差8 mm的规定;(4)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3.1 万,精度低于规范限差1/6万的规定;(5)测角中误差为3.61″,精度低于规范限差2.5”的规定;(6)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62477,精度满足规范限差1/35000的规定。

2.4 精密导线平差结果(经过测距边长改化)

良好的外业观测成果,角度闭合差非常小,测距采用1 mm+1 ppm的高精度测距仪,且经过温度、气压、加常数及乘常数改正,平差计算后主要精度指标却达不到规范要求,点位误差很大,鉴于此,我们对测距边长进行投影和高程改化后再计算。

2.4.1 全站仪测距边长改化成果(见表1)

2.4.2 经过测距边长改化后的平差结果

对测距边长进行改化后,仍采用南方平差易PA2002平差软件进行计算,并对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应精度指标要求,同时对比不采用改化测距边长平差计算的精度指标,结果如下:

(1)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由32.0 mm提高到8.5 mm,精度提高近4倍;(2)平均点位中误差由24.7 mm提高到3.2 mm,精度提高近4倍;(3)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最大值由19.3 mm提高到5.1 mm,精度提高近4倍,优于规范限差8 mm的规定;(4)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由1/3.1万提高到1/11.6万,精度提高近4倍,远高于规范限差1/6万的规定;(5)测角中误差由3.61″提高到0.96″;精度提高近4倍,优于规范要求的2.5″; (6)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由1/62477提高到1/236195,精度提高近4倍,优于规范限差1/35000的规定。

2.5 结论

通过改化工作后对观测数据重新平差计算,导线测量平差成果的精度有了质的提高,精度指标提高了近4倍,远远优于规范的限差要求,由此证明了改化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避免盲目的外业返工,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的工作的效率,也保证了测量工作的实施进度。

3 结语

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轻轨的项目会也来越多,精密导线测量成为轨道交通测量工程师的常态工作,精密导线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希望该工程的经验能引起同行对精密测距导线改化工作的重视,给同行布设轨道交通轻轨精密施工导线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

导线测量范文4

关键词:导线 闭合差 超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测距技术的发展,各种测距仪、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作业中,如果依据的控制点成果精度低,同时又不大注意测距仪器的使用,则施测结果常不到测量规范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造成不良后果,轻则返工、延误工期;因此,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先进的仪器,一次性达到测距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要求,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本人曾参加某河坝工程测量工作,施测技术方案设计五等二级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2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10000,满足1:1000测图精度(点位精度小于0.1m,点间精度小于0.1m)要求,在观测时仪器观测员认识不到仪器存在“三轴误差”(包含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和垂直轴倾斜误差)和仪器制造、校准、磨损等原因产生的机械结构误差(包含度盘和测微尺分划误差、照准部和度盘偏心误差、光学测微器行差,照准部旋转、微动螺旋旋转和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简化规范中规定的有关仪器操作,往往易造成水平角测回超限;却导线最弱点位精度、最弱点间精度、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均超限,不能很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二、成果超限的主要原因

1、使用的全站仪、棱镜架腿未检验、校正

1.1全站仪在出厂前,虽然将坚盘的指标差、水平度盘的视准轴误差已测定,并存入仪器中,但仪器经长期使用,其值已发生变化。测水平角和垂直角时,又每次只读一个读盘位置,测半个测回,使2C值偏大,没有及时发现,致使测角测距产生系统误差。这是造成闭合差超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忽略对全站仪、棱镜等光学对点器的检验、校正。对使用的全站仪检差发现:光学对点器的对中误差已超过±2mm,检验还发脚架的基座螺丝和脚尖铁插螺丝松动,易使气泡偏离。

2、水平角观测产生目标偏心

2.1由于忙于赶进度,急于获取观测成果,有时不顾观测条件,在目标不清晰、雾气较大,天气透明度差的天气观测,产生照准误差大、测距精度低。

2.2未按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2.3观测导线的水平角时,导线点被高杆农作物挡住视线,架设棱镜不通视。用花杆做照准目标,距离较近、花杆粗、不易照准。再则花杆竖的不直,只能照准花杆上部,产生照准目标偏心。导线点间距离越近,偏心越大。

水利水电勘测规范明文规定:电磁波测距边经过气象、加常数、乘常人数改正后的斜距,才能化算为水平距离。

其中M为所测地形图比例尺,N为转角数

水平角、天顶距观测应严格按照表1-3执行,重测水平角和垂直角,可只测半个测回,且必须变换度盘位置,避免水平角观测达不到精度要求,方位角闭合差超限。垂直角观测达不到精度要求,直接影响测距精度,使导线闭合超限。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对使用的仪器、脚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校正。全站仪也不能例外。不能忽略对光学对点器的检校,要固紧基座螺丝和铁插螺丝。

2、全站仪要在相对180°的2个读数装置上读取水平角和垂直角,以消除度盘的偏心差。

3、不宜在雾天、雨天、大气透明度差、目标不清晰的天气中观测

4、正确地选择的设置目标。注意以下几点:

(1)架设棱镜要能通视:作业时最好采用三联脚架法进行导线水平角观测,以提高导线水平角观测工效,减弱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以提高方位角的推算精度。

(2)测导线水平角时,导线点上架设棱镜看不见,不用花杆做目标,而采用φ6的2.5m长而直的冷拨丝钢筋杆做照准目标。照准目标时尽量照准下部。

(3)当导线点被高杆农作物挡住视线,立1根冷拔丝杆仍看不见时,应将3根冷拔丝杆用细铁丝绑在一起构成三角架,中间插入0.5m,露出2m的1根冷拔丝杆,用细铁丝与冷拔丝杆三角架绑紧,使其高度达4.5m,再在杆上端绑上红白小测旗,即可作为照准目标用。

5、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测量规范要求作业。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有规定;天顶距观测应符合表3有关规定。当观测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重测,并应遵守重测的有关规定。

6、改变测距时只测平距,不加任何改正的作业习惯,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测量规范要求,对仪器所测的电磁波测距边加气象改正、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才能斜改平运算。

目前现有的测距仪、全站仪都有自动气象改正装置或自动气象改正程序,只须根据实地测出的气温和气压,查出气象因子,将其输入仪器中由仪器自动改正。仪器乘常数数值随温度等条件而变化,一般不宜加此改正。

斜距划算为平距时可根据观测高差进行,也可根据观测垂直角进行。依照规范的规定,将观测到的平距划算到椭球面和高斯投影面上。

四、结束语

测距导线在作业时,只要采取以上措施,并认真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作业,不但能加快工作进度,而且能获得精度较高的测量成果。因此,测距导线一次测量成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导线测量范文5

【关键词】Excel;矿山测量;导线计算

1、建立坐标成果计算工作表A-X

2、已知数据的输入

在T9中输入起算边的已知方位角;

U9中输入起算点的X坐标;

V9中输入起算点的Y坐标;

W7中输入起算点的H标高。

3、外业数据的输入

在Q10中输入所测边的斜距;

P12中输入测站的水平角;

Q12中输入前视边的倾角;

R10中输入仪器高;

R11中输入钉上高;

R12中输入钉下高;

4、公式的输入

在C10中输入公式“=TRUNC(T9,0)”

C11中输入公式“=T9-C10”

C12中输入公式“=TRUNC(C11,2)”

D10中输入公式“=C12/0.6”

D11中输入公式“=(C11-C12)/0.36”

D12中输入公式“=C10+D10+D11”

E10中输入公式“=TRUNC(P12,0)”

E11中输入公式“=P12-E10”

E12中输入公式“=TRUNC(E11,2)”

F10中输入公式“=E12/0.6”

F11中输入公式“=(E11-E12)/0.36”

F12中输入公式“=E10+F10+F11”

G12中输入公式“=D12+F12-180”

H12中输入公式“=TF(G12

I12中输入公式“=TF(H12>360,H12-360,H12”

J10中输入公式“=TRUNC(I12,0)”

J11中输入公式“=(I12-J10)*60”

J12中输入公式“=TRUNC(J11,0)”

K10中输入公式“=(J11-J12)*0.006”

K11中输入公式“=J12/100”

L10中输入公式“=SIN(L12)”

L11中输入公式“=COS(L12)”

L12中输入公式“=RADIANS(I12)”

M10中输入公式“=TRUNC(Q12,0)”

M11中输入公式“=Q12-M10”

M12中输入公式“TRUNC(M11,2)”

N10中输入公式“M12/0.6”

N11中输入公式“=(M11-M12)/0.36”

N12中输入公式“=M10+N10+N11”

O10中输入公式“SIN(O12)”

O11中输入公式“=COS(O12)”

O12中输入公式“=RADIANS(N12)”

5、成果计算

平距:在S12中输入公式“=Q10*O11”

方位角:在T12中输入公式“=J10+K11+K10”

X:在U12中输入公式“=U9+S12+L11”

Y:在V12中输入公式“=V9+S12*L10”

H上:在W10中输入公式“=W7-R10+R11+O10*Q10”

H下:在W12中输入公式“=W10-R11-R12”

这样一个完整的导线计算程序就完成了,我们可以在加上表头等要素。坐标计算完毕后,可以将计算成果复制到坐标成果数据库中。

导线测量范文6

关键词:路桥工程;导线测量;控制测量;系统偏差

1. 现代导线测量精度管理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存在众多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导线测量工作上出现重大问题。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的克夫达敞开式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导线测量事物,导致上弦部位杆件失稳,造成承载力不够使整个桥梁垮塌。二十世纪初,加拿大的魁北克桥,跨径达到548.6m,也曾在架设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工程事故而闻名于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在桥梁的安装拼接时桥梁跨中钢结构箱梁版的上部翼缘板失衡,造成澳洲西门大桥钢梁(跨径112m)整孔倒塌。与此同时,众多桥梁事故也频繁的在国内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达县境内的洲河桥(该桥梁的跨度为190m+70m),在进行到中跨合拢施工过程时,由于测量不精确,桥梁的主要构造部位砼体被破坏。导致十六名工程人员丧生,造成重大工程事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桥的主梁被压坏引起宁波一座跨度200多米的砼独塔结构斜拉桥梁出现事故。

导线测量精度管理是精益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在缩短导线测量周期、降低导线测量成本、提高导线测量质量、应对pspc标准、提高钢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世界的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管理技术发展很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大型路桥工程施工零件制造设备向数控化、自动化趋势发展,大型路桥工程施工零件的制造精度越来越高,对大型路桥工程施工精度管理和控制相应更加有利。其次,以往的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制造是从部分加放精度补偿量向全桥全部用精度补偿量取代余量的方向发展,如今伴随着现代数字化的导线测量精度控制设备和软件,无疑将成为导线测量业从余量导线测量到无余量导线测量过渡的一个重要手段。然后,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检测技术发展很快,如今全球导线测量企业基本已采用全站仪配合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技术进行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的精度检测和数据处理。这种导线测量精度测量方法也是导线测量精度管理的发展方向。第四,导线测量精度专用工装和工具的研究发展也是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效提高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水平。

2. 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导线测量精度控制

2.1 从战略高度抓导线测量精度管理

随着导线测量企业建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精度导线测量正在成为实现导线测量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的重要载体。导线测量工作紧密跟踪国外先进导线测量企业最新动态,把导线测量精度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伴随导线测量总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特大型路桥施工把导线测量精度管理作为推进建立现代导线测量模式、实施精益导线测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提高钢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基础支撑来抓,并先后下发多个相关文件,指导和促进施工企业做好导线测量精度管理工作。本公司加快推进导线测量精度管理的思路和办法是:首先抓统一企业领导班子思想、强力推行;二是抓精度管理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三是抓全员(含外包工)的宣贯、培训;四是抓指导文件的编制;五是抓精度软件的开发应用;六是抓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改进。并且明确由集团公司技术部及精度管理室牵头组织,目前正在规范有序地实施。

2.2 从系统角度抓导线测量精度管理

导线测量精度管理是一个企业建造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涉及导线测量设计、制造、管理的多个环节;既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基础,又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作为保证。越来越多的骨干导线测量企业从单纯抓建造技术为主向建造、管理关键共性技术过渡,向系统层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精度管理体系建设和技术、管理等基础建

设,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比如,外高桥导线测量公司为了加强导线测量精度管理,2008年成立了精度管理部统筹导线测量精度管理,加强了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精度管理体系、精度管理规定、精度管理流程、精度管理表格以及精度管理标准等,并在典型产品的精度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发挥了示范作用。

3. 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制造全过程精度管理

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的全过程精度管理是指从设计、原材料板的切割、制造、部件装配、分段制造,吊运、总组、搭载、切割机精度、胎架精度、余量补偿量加放、反变形加放、精度管理数据库系统、数据统计与分析、变形预测等影响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的各环节予以管理的技术。由于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精度影响因素多,涉及范围广,因而,必须综合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cad技术、网络技术、各种大型路桥工程施工设计软件的接口技术、有限元计算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与手段,来实现全过程精度管理。由于桥梁自身的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同时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在桥梁的结构施工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假设我们对加强导线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加以防御,可以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全过程精度管理方面,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工艺研究所数字化导线测量国家工程实验室已与上海路桥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即将完成一套基于数据库和cad技术的大型路桥工程施工建造全流程精度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与各设计软件的数据接口、精度管理图和精度管理表绘制 、精度数据统计分析、结构变形预测、通用精度管理等。

4. 交接桩及导线点的布设

4.1 交接桩

在公路施工之前,有关单位已进行过控制测量,在道路沿线布设了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由于业主提交的控制点布设时间较长,有的可能破坏、位移,施工单位应组织复测。

4.2 导线点的布设

布网前需踏勘选点。首先要收集有关资料,如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场地布置图、测区地形图和己有控制点的资料等。然后实地踏勘、了解测区现状。为便于观测和保存,要预计施工对测量的干扰,尽量避开施工区二堆放材料及交通干扰地方。

4.3 标石埋设

公路施工控制测量点一般仅供某一项工程施工使用,不需永久保存,要求相对低一些。临时性标石可用长25-40cm、断面4-5cm见方的木桩,打入地下,并使桩顶与地面齐平,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精确位置。高速公路等施工周期长的工程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桩。

5. 结语

从我国导线测量工作长远发展来看,大型路桥工程施工精度管理与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应该列入到日程中,特别是取代人工经验的补偿量建模系统研究、建造过程中的检测和调整技术研究,以及建造过程中影响变形因素的机理研究等工作都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进行,才能有高水平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导线测量精度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致力于导线测量精度的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只要下定决心,强力推进,就一定会结出导线测量精度管理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栗志海.公路控制测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