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范例6篇

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范文1

关键词:阅读状况;中大学生;四校区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4

本文以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生读书行为来作为切入点,探究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从五个阅读行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花在阅读上的费用、阅读的频率、周围人阅读的频率和继续阅读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五个阅读行为在我们的问卷中也做为我们建构模型的因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和操作化定义。我们对中大四校区的在校学生分发问卷,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中大学生读书状况的各种因素和他们自身的阅读状况。

第一章绪论

选题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电子书籍的普及使得许多人对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纸质书籍会不会被电子书籍取代而忧心忡忡。网络阅读在方便快捷、知识覆盖面广泛、免费获取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下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很大的冲击。但纸质阅读作为一种传统和古老的阅读方式在一些方面还是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状况和影响要素是很必要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可以更好地探索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发展从而结合提高学生的素养、拓展知识面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最终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综合素质。

研究方法

我组调研的对象是中大四校区在校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状况,及影响因素。我组采用了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展开以下调研:

1、调查问卷:派发对象面向中大四个校区的在校大学生,大概在400份左右。

2、校园采访:在南校区和东校区进行随机采访。

3、教师访谈:邀请心理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4、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进行信度检验。

第二章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性质

实证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观察、分析、试验,对于己经事先确定的假设进行检验,以求得验证的一种方法,其过程主要是以下几步:建立研究课题――提出假设或命题――将假设或命题具体化以便于操作――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调查设计或试验设计――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检验命题或假设――分析研究成果。

二、研究变量及操作定义

(一)概述

本次调研的问卷派发地点覆盖了中山大学四个校区,有效问卷样本有405份,我们使用的是SPSS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通过中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来衡量中山大学学生的阅读情况。这些阅读行为可分为:每周会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阅读的频率;阅读上的花费;继续阅读的可能性;周围的人在阅读的频率。这五个阅读行为在我们的问卷中也做为我们建构模型的因变量。

(二)操作化定义

本调研所有变量测试问题都采用李克特5点尺度量表,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来加以衡量:“非常同意”为1分,“比较同意”为2分,“不确定”为3分,“比较不同意”为4分,“非常不同意”为5分。以下将分别对各个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

1、阅读自身特征:

(1)我觉得在阅读中不能得到乐趣

(2)阅读对自己没什么帮助

(3)使用古文和外语的阅读书目会令自己的阅读热情减退

(4)阅读需耗费很长的时间

(5)阅读所需耗费很大的金钱成本

(6)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很难借到或买到

2、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

(1)我宁愿去看些书而不愿去多见人

(2)我在社交场合总不愿露头角

(3)交新朋友时一般我不会采取主动

(4)我不太常爱外出

(5)我不喜欢忙忙碌碌和热热闹闹地过日子

3、周围环境因素

(1)我经常看到我周围的人在阅读

(2)在周围的人影响下我会倾向于去阅读

(3)阅读书目之后我会倾向于与周围的人分享

4、传播渠道

(1)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介绍让我接触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2)网络对书目的介绍使我接触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3)通过在图书馆浏览,我了解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5、学校和国家宣传因素

(2)学校里同学之间阅读书目的热情很高

(3)学校常常会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4)学校常常提供推荐的阅读书目供同学们参考

(5)我觉得国家提倡高校学生阅读的力度很大

三、实证研究的假设命题

(一)性别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二)年龄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三)专业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四)校区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五)年级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六)阅读自身的特征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七)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八)周围环境因素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九)传播渠道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十)学校和国家宣传因素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五、样本的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

我们问卷的派发针对中山大学的大学生群体,达405份,年龄多为20岁以下和20到25岁,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部分大三、大四的学生和少量研究生和博士生。南校有37份,北校和珠海校区各67、78份,东校223份。性别上女生占五分之三,男生占五分之二。调研对象的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为主。

(二)阅读现状

在问卷开始就发现中大学生每周只花0-2小时在阅读上,占了55.3%。说明中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比较少,读书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频率也不高,比率达53.3%,这与阅读时间较少的结果相符合。

从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阅读上的花费较少,但71.1%的中大学生认为自己会继续阅读。而觉得周围的人在阅读的频率较高的选择十分参差不齐,可能与不同专业的阅读要求有关。

(三)影响阅读状况的自变量分析

自变量1:阅读自身特征

大部分同学认为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且阅读对自己有较大帮助,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但普遍认为阅读耗时长,自己想要的书目很难借到或买到,阅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古文和外语的书籍也会让自己的阅读热情减退,可见阅读过程中的畏难心理还是很普遍的。以上数据说明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开卷有益,但是往往因为阅读活动耗时长,阅读需求无法满足,或者阅读内容难度较大而较少的读书,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变量2: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

由图表可以看出,在我们的调查的同学中,有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也有外向主动的学生。大部分同学性格比较开朗,并没有极度内向和极度外向的。可见不同性格对读书状况影响较小。

由此可见,80%以上的中大学生都从传统媒体、网络和图书馆浏览产生阅读兴趣。这大出我们所料,在网络时代,中大学生还是喜欢往图书馆里扎堆,不会抛弃传统媒体。

超过50%的人认为中山大学对学生的阅读很重视,且常提供阅读书目,但同学之间阅读书目的热情不高(这在我们访谈中也发现,专业书籍大家一般不怎么喜欢看。)学校开展的阅读书目也不多,国家提倡高效阅读的力度也不大。

回归分析得出:

F(7,396)=35.640

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0.173x年龄+-0.088X年级+0.372x宣传+0.230X周围环境+-0.731x阅读本身特征+0.669x性别+0.237x专业.

即年龄越小,年级越低,宣传越多,周围读书的人越多,中大学生花在阅读的时间就越多。阅读自身难度较大,学生花在阅读的时间就越多。

其次,阅读时间也与专业和性别有关,我们看看男生读书久还是女生读书久?那个专业读书最久呢?

女生绝大部分只有0-2小时,但男生大部分都读3小时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大部分读0-2小时,但理工科较多人读3-5小时。

同时,我们对样本用户的阅读频率和用户的性别、专业、校区、阅读自身特征、周围环境因素、学校与国家的宣传、传播渠道、年级分别进行“crosstabs”分析,得出下表:

观察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女性会觉得身边读书的人多,男性会觉得身边读书的人少。

南校区普遍认为身边读书的人少,北校区会认为周围的人读书多,其实读书氛围浓郁的是在北校。东校区和珠海校区则呈一般态度。

第三章调研报告总结

(一)身边的人很重要。根据调查发现,中大学生在阅读行为上受身边的人影响较大,无论在阅读的次数跟书目方面都造成深刻的影响。所以“选择朋友”很重要。

(二)“南校情缘”被打破。根据我们去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南校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时间不长,频率也不高。相反,北校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时间长,频率高。

(三)“性别误区”我们也要澄清,总觉得女生更喜欢读书,确实女生比男生稍喜欢读书,问卷调查发现男生读书频率不高,但时间比女生持久。

(四)中大学生特别有”吃苦耐劳”精神。多个模型表示,阅读难度越大会大大提高中大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频率。从上述的表格图示可以看出,中大学生对于简单易懂的书籍投入的精力跟时间并不多,反而有难度的阅读更加吸引学子的眼球和心思。

(五)学校和国家的宣传不可忽视,在我们多个模型中也表示,学校和国家的宣传对学生阅读的时间、频率、是否继续阅读、阅读的花费都具有影响。尤其在阅读是否继续,阅读的花费上面影响更大。因此学校的工作和国家的导向,对中大学生阅读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虽然学生总是吐槽学校,数据才告诉我们,原来我们对学校爱得那么深沉。我们的读书习惯常受学校的影响。

读研究生范文2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內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內,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內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內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內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读研究生范文3

关键词 语感阅读;阅读能力;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04-02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我国,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6至10年的英语学习后,其语言实践能力仍然很低,综合素质不高。2001年,国家颁布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语感阅读法正是针对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给出具有实效的解决办法,即: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分级加量,形成语感,促说带写。通过大量的阅读,整体输入,不断积累,培养学生语感,使他们在听、说、读、写能力上不断提高。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是兰州市市级示范性完全初中学校,学生的英语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情况,在学校开展此课题实验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提升学校在转型期的教学质量。同时,它有利于形成学校英语教学的特色。因此,在对本课题进行认真研讨之后,王校长、李校长亲自负责本课题的实施,5位七年级的实验教师自愿在10个班进行课题实验,英语教研组长负责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

3 课题实施的步骤及方法

3.1 课题实验前期准备

1)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了解掌握课题实验的方法、模式、要求等,并做准备工作。

2)对学生、家长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看霍庆文教授做的课题录像,教师解读在学校进行课题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家长能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自觉、自愿地参与课题研究,做好配合工作。

3)课题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和摸底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程度、家庭情况、课后英语阅读情况及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做了词汇考查,朗读录音,命题作文,期中成绩等归档留存。从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学过英语,但水平不一,课后很少阅读,拼读能力差,语音语调一般,写作能力差距较大,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3.2 课题实验实施过程

1)实验要求。

①实验学生必须坚持回家模仿朗读《典范英语》(6)至少20分钟,尽可能做到模仿到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阅读,并做好阅读日志,即:好词、好句的摘抄,概要的书写。

②利用家校联合促学机制,督促、检查、激励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学校,教师要每周至少抽出一到两节实验课,在课上通过朗读、表演、复述等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课下教师要批改学生写的故事概要和日志本,定期检查阅读跟踪记录表。家长要每天督促孩子模仿朗读20分钟,填写阅读跟踪记录表。

③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便共同合作、相互监督、探究学习,同时减轻教师负担。

④在实验初期,每两周完成一本书,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一周完成一本书。

2)教研指导。课题组教师经常交流、研讨,及时解决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并积极征求国家课题组的建议。2011年12月,霍庆文教授专程来校进行实验初期的课题指导;2012年4月,翁志敏老师来校听课指导,课题组教师受益匪浅。

3)阶段性活动。

①实验一个月后,进行阶段性表彰,通过用“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表达对家长的感谢,向家长作情况介绍,通知家长以下奖项的设立及表彰:最佳日志奖、最佳读后感(概要)奖、进步突出奖、最佳模音奖、家长配合奖。

②12月26日,举办“典范英语”模仿朗读比赛,共有16组节目,一部分学生的模仿朗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③七年级第二学期伊始,又开展“典范英语”寒假阅读情况表彰奖励活动。

④本学期还开展了课本剧的表演活动。

4)评价制度的设立。经过调研,实验教师反映部分家长和学生由于忙而存在应付现象,个别教师因为日常教学任务重,而督促不够。为此,学校制定“语感阅读法与阅读能力发展研究评价制度”,通过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来提升学生对《典范英语》的阅读和学习的重视程度。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平时在课内、课外的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评价,阶段性评价则把《典范英语》纳入期中、期末的考试范围,然后将两者成绩汇总,计入典范英语实验课程得分,这样可以引起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重视,又可以作为实验数据收集。

4 课题实施的效果

经过4个多月的实验,部分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词汇量、阅读量都有了一定的增加,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小部分学生已能戏剧化地朗读,大部分学生可以流利地朗读。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期中考试英语考试卷中,第一次加入《典范英语》阶段性测试内容,以此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依据。表1、表2是期中、期末两次阶段性测试成绩的对比。

学生的写作能力明显有所提高,有些学生写的读后感(或概要)有很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能用一些高出他们年级教学内容的复杂句子,如:

Snap is a dog that can do many people’s job. (七年级1班,刘鹏)

His job was looking after this street, making sure the street quiet and looking fine in the street.(七年级1班,刘鹏)

He could think out the idea that he can take a bus to get to his work.(七年级1班,刘鹏)

After reading this story, I think Snap is a clever and lovely dog.(熊诗楠,七年级3班)

I hardly believe he can take a bus by itself.(曾辉,七年级11班)

这些句子,学生未必能说出用了什么语法,只是因为多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不自觉地运用。

学生在实验课上得到听、说、读、写、演的综合训练,肯定比不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得到的训练和积累多。

5 实验问题

1)《典范英语》(6)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表现在:由于录音速度偏快,加上很多单词学生不认识,学生在模仿跟读时有困难。有些学生因不理解某些词句而存在畏难情绪,并进而对阅读、朗读不认真对待。

2)一部分学生对任何学习都不认真,应付差事,教师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能起持久作用。

3)一些家长不够配合,帮着孩子应付教师检查。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并不能长久保持,必须采用一些激励加强制的措施。

5)《典范英语》教学与常规教学存在时间冲突,学生常因忙于作业而顾不上朗读和阅读。

6)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6 反思和展望

1)课题实验良好地开展,重在坚持,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为此,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必须不断地完善评价制度,激励和督导相结合。教师则要提升课堂设计的水平,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有所得,学有所值,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2)作业布置需把握好适度原则,不要让学生感觉烦、感觉累。

3)教师需将《典范英语》教学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多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阅读。

4)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检查、引导、帮助和激励工作,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5)教师要把评价制度和各项职责落到实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互助互学,在竞争中相互促进。

因为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实验教师认真配合,努力务实地工作,加上国家课题组的帮助和制度保障,笔者相信,课题实验会更加良性地发展。

附:

读研究生范文4

关键词 阅读策略 阅读焦虑 阅读成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阅读能力是衡量掌握语言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征,提高阅读能力对推动外语教学,尤其是阅读课程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发现,在经过大量单词记忆和广泛习题训练后阅读水平仍然未能提高,不仅影响他们在各项考核中的表现,也打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正如Ellis (1994)认为,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对学习成果的个人差异方面起重要作用。而在这些情感因素中,学习焦虑不管是在正式还是不正式环境中都严重影响着学习者本身(Arnold, 2000b)。同时,Krashen (1982) 也认为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情感变量之一,对情感过滤起着相反的副作用。而其他研究也证明焦虑是语言学习最普遍的阻碍因素,导致学生无限制地推迟语言学习(Horwitz, Horwitz & Cope, 1986; MacIntyre & Gardner, 1989)。

尽管国内外诸多专家和学者们都分别对学习焦虑作出了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在阅读课程学习焦虑方面,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将阅读焦虑和阅读策略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习策略的研究都是将非英语专业学生,或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这方面研究仍然相对比较空白。因此,本次研究试图揭示出阅读焦虑、阅读策略和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调查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焦虑分别对阅读效率有何影响。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项研究的受试者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126名10级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8~22岁之间,英语水平稍有差异。126名受试者于2011年5月的第二周统一发放并完成了数据采集,完成时间为50分钟,收回问卷126份,有效问卷为123份。

本次研究借用由Saito等人于1999年为专项研究外语阅读焦虑而研制的外语阅读焦虑量表(FLRAS)。量表1共含有20个题目,由“从不”,“很少”,“有时”,“通常”和“总是”等5个选项组成。量表2是借用刘丹丹于2001研制的英语阅读策略量表(ERSS)。该量表将6大英语阅读策略:预测、词汇技巧、略读、浏览、结构分析和推论分散成25个题目,同样由“从不”,“很少”,“有时”,“通常”和“总是”等5个选项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套英语阅读试卷用于测试受试者的阅读水平。这个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刚刚完成第一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因此阅读测试卷中的四篇文章选自和专业四级考试难度相当的六级试卷,分值区间为0~20分。

2 结果与讨论

2.1 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的相关关系

根据对阅读焦虑和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分析,英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 -.365**,p<0.01)。即,学习者的阅读焦虑越高,阅读效率的提高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基于对阅读焦虑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阅读焦虑在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焦虑的程度比较高。在测试阅读焦虑的20个变量中,有87%的学生非常赞同第4项(当看到一大篇英文材料摆在面前时,就感觉很压抑),和85%的学生非常赞同第5项(当看到有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时,就会觉得紧张),充分显示出受试者在对阅读练习的排斥和阅读过程中的不适感。而仅有11%的学生非常赞同第14项(一旦习惯之后,发现英语阅读并不很难),说明大多数受试者虽然经历长期的阅读材料的轰炸,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2.2 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相关关系

根据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相关关系的数据分析,阅读策略的选择和阅读成绩的高低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 = .457**,p<0.01)。这就说明,受试者选择的阅读策略越多,阅读效率也就会相应提升。

语言学家们发现成功的阅读者不仅能很好地监控阅读过程,也能够有效地运用更多的阅读策略。根据对阅读策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预测策略、略读策略、结构分析和推论策略方面,优生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差生。其中,在使用策略2,4,6,10,11,18和20方面,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优生更擅于通过题目预测文章的内容和走向,更注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的中心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节约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然而,大部分优差生都不赞同策略8(阅读时,我不查生词,做完后再查)。这表明优生和差生一样,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都习惯用边查单词边阅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文章,影响阅读文章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3 结论

长期以来,自身语言知识的不足,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忽视及错误的阅读观念是导致学生阅读焦虑显著和阅读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而策略意识的灌输和强化是克服阅读焦虑和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更有利于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的改善。因此,英语阅读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意识到阅读焦虑的负作用,把阅读教学和策略培养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系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课题研究项目,名称: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焦虑,阅读策略的效率研究——以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为例编号:NCSXY-J-11-04)

参考文献

[1]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读研究生范文5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阅读测试 阅读策略 教学启示

1.引言

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会使用不同的技巧(Catherine,1992)。阅读策略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效率和控制整个阅读过程所采用的策略(戴&胡,1998)。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合理地使用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从而在阅读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对阅读者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者们能够提出有效的教学启示,为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作出贡献。

不同的研究者对阅读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Unquhart和Weir(1990)将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和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质疑和自我监控)及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估与自我检验)。认知策略包括泛读策略如略读和精度策略如区分大意与细节、预测词义等。前人的研究显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阅读策略有调整阅读速度、预测词义、利用背景知识等在内的三十个策略(邹、张&周,2003)。

阅读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主要研究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的阅读策略及成功的阅读者与不成功的阅读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的区别。这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阅读者往往会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不同种类的阅读策略(Block,1992)。

本文将参照刘(2002)的研究,使用包括预测、词汇技巧、浏览、略读、结构分析和演绎在内的六类阅读策略,调查某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呈现的特征。此外,本文比较了不同水平的阅读者(高、中、低)使用阅读策略,其目的是给教学者相应的教学启示,对英语学习者进行策略培训,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

2.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南京某医学本科学校英语专业的65名大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9~21岁之间。他们的英语阅读课由同一位教师承担,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相同。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阅读测试。调查问卷主要是调查受试者在平时阅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阅读策略,问卷中的阅读策略一共分为预测、词汇技巧、浏览、略读、结构分析和演绎六大类。

阅读测试采用的是2007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一共包括4篇阅读篇章共20道选择题。鉴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的考试,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受试者被给予40分钟完成四篇文章的阅读,所有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测试。

受试者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调查问卷。过了一个星期在英语泛读课上(40分钟)完成了阅读测试,研究者根据阅读测试成绩挑选出6个受试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表1 策略使用频率对照表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上呈现怎样的特点?(2)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有何差异?(3)针对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能够得到怎样的教学启示?

3.结果与讨论

英语专业大一新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从表2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1)所有策略的使用频率均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这表明受试者在阅读测试中有时甚至是经常使用阅读策略;(2)在这六类阅读策略中,只有浏览这一类阅读策略属于高频率使用的阅读策略(3.66),其他均属于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研究者在与部分受试者面谈的时候了解到,大一的课程有一门是泛读,浏览是教师在泛读课上经常强调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浏览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的原因;(3)受试者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是结构分析,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快速地阅读寻找关键词解决问题,不会在意文章的结构,因为他们觉得了解文章结构并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表2 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者根据受试者阅读测试的成绩将受试者分成高、中、低三个水平组,其中高水平组为70(包括70分)到100分,中等水平组为60到65分,低分组为55分(包括55分)以下。目的是研究不同阅读水平的受试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研究者采用了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水平组使用的策略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4显示的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使用六大类策略时呈现的特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三个水平组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属于中等甚至偏上水平;(2)除了高水平的阅读者阅读策略使用率高于其他两个水平组;(3)在三个水平组中,中等水平组是策略使用率最低的。这些结果表明,尽管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者的阅读水平,但是策略使用率并非与阅读水平呈正相关。

表4 不同水平组学生阅读策略使用频率

为了进一步检验不同水平组表现出来的阅读策略方面的差异性是否显著,研究者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检验不同水平组之间的策略使用差异是否显著,结果如表5所示,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5 不同水平组之间策略使用差异

4.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1)大一英语专业的学生六大类阅读策略的使用率属于中上水平,这表明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还是倾向于使用一些阅读策略;(2)在所有策略中,学习者使用最多的是略读,其次是词汇技巧类策略;而学习者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结构分析类策略;(3)比较三个水平组的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高水平组的学生使用策略频率最高,其实是低水平组,这表明阅读水平与策略使用率并非是呈正相关的;(4)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并无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高水平阅读者策略使用率还是高于其他两组,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针对本文的发现,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由于时间限制,他们经常会放弃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策略,而使用一些比较快捷的策略如略读和浏览。阅读速度是阅读的关键(花,2011),阅读速度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其次,在阅读课上要多向学生介绍更多的阅读策略,王(2002)指出教师有必要将阅读策略的训练融合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访谈的结果也表明,在阅读课上老师介绍的阅读策略有限,针对策略的阅读练习不多,因而学生会经常使用略读和浏览策略,而对类似结构分析和演绎策略并不是十分熟悉。孟(2004)在她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学生对于阅读策略培训持支持态度,因为他们认为阅读策略有助于他们减少阅读时间并且提高阅读效率。最后,向学生介绍有关构词法的知识。刘(2011)指出,词干和词缀的线索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很多学生认为阅读中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生词,构词法的知识会帮助学生推测词义,更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

本文研究了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在阅读策略上呈现的特征,同时研究了不同水平的阅读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由于条件是时间限制,本文没有将六类策略异议分解为若干子策略研究,因此本文的结果是一个宏观的结果。后续的研究者可以从更细的策略分类进行研究,或是以高中生或是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Catherine,E.Rea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Urquhart,A.&Weir,C.J.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Process,Product and Practice[M].Newyork:Newsbury House,1990.

[4]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花晓艳.浅议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J].海外英语,2011(1):25-26.

[6]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13-18.

[7]刘颂新.阅读技巧之猜词[J].海外英语,2011(1):33-34.

[8]吕中舌,涂远程.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77-84.

读研究生范文6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在读研究生为191.14万人(未含港澳台),在学博士生32.67万人。而毕业博士生5.38万人,毕业硕士生49.77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大部分人将面临就业,就此离开学术研究领域。

一些硕士生以不读博为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泡图书馆少了,社会交际多了,认为多读几本书不如找个单位好好实习,这样可以为以后就业保驾护航,读书反而成为校园生活中次要的部分。

这种看法并非个例,甚至逐渐成为部分硕士生的“共识”。“读书多,待遇还不如本科生”“找工作这么难,一纸论文比不上证书、实习”“读硕士,就是给导师打工,可不想再多干了”,类似这样的观点在硕士生中并不鲜见。

的确,随着研究生群体的扩招,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前几年出现博士当高中教师的现象,人们还会觉得是新鲜事,而今在大城市里,这也成为一种平常现象。有人曾戏言,现在是“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扩招造成的是学历的贬值,对此,很多硕士生感到焦虑,不少人从研一入学起便开始寻找实习机会,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