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最新消息范例6篇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1

竹沟位于确山、泌阳、桐柏三县交界处,1935年7月至1937年年底,豫鄂边区红军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后改为豫南抗日独立团。1938年1月,豫南抗日独立团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2月,独立团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俗称“老八团”)。

1937年年底至1938年5月,华北各地及南京相继失守,河南省会开封也落入日寇之手。遵循党中央指示,中共河南省委于1938年5月由开封迁到竹沟,朱理治任省委书记。省委领导陈少敏、王澜西等先后来到这里。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1939年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到达竹沟。1939年2月,刘少奇任书记的中原局为加强中原各地党的领导,决定撤销中共湖北、河南两个省委,将河南省委改组为豫鄂边区党委。至此,竹沟,既是中共河南省委、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所在地,也成为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沟为中原乃至华中各地培养和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军队骨干,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原抗战的摇篮、革命的“小延安”。

中共河南省委于1938年5月由开封转移至竹沟镇。7月,中共河南省委为尽快开创独立自主的抗战局面,推动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决定在竹沟创办省委机关报《消息》,指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王澜西具体负责。当时为了保密和掩人耳目,避免当局查封,报纸只叫《消息》而不叫《消息报》;公开发行,但不注明出版机构和出版地址。《消息》报为蜡版刻写八开油印,隔日一版或一日一版。《消息》报每天由专人负责收听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记录重要消息、党中央的指示和全国的形势等,整理后定稿、刻印、发行。开始时发行量不足百份,随着读者的快速增加。发行量也增长到300多份,仍很抢手。当时,看《消息》成了竹沟抗日军民每天必不可少的“任务”。《消息》报共出版百期。

中共河南省委改组为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宣传,加强对所属各地委、特委、县委的领导,宣传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新成立的豫鄂边区党委决定把《消息》报改为《小消息》报,仍由已改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的王澜西负责。1939年8月。王澜西调往豫皖苏根据地工作后,由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新任宣传部长曹荻领导报社工作。当时中共中央中原局与豫鄂边区党委合署办公,一套班子,所以《小消息》报可以说既是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报。也是豫鄂边区党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机关报。

《小消息》报的办报方针,主要是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独立自主主张。传播抗日斗争消息,鼓舞人们坚持抗战的斗志。编辑内容,着重传播全国及豫鄂边区当时的任务和工作动向,反映豫鄂边区抗日战况及区党委的工作和各特委领导的各县抗日救亡情况,选编区党委负责同志的重要文章、新华社发表的综合消息。也转载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延安《解放》周刊和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新中华报》的文章。报社工作人员还通过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诸如通讯、特写、诗歌、漫画、连环画等,丰富报纸内容,活跃报纸版面。报纸还根据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党的重要工作。出版套色的特刊。同时。报纸十分注重围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表社论和专题文章。这些文章紧密配合我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深受党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小消息》报很重视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强调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报社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意见、关心的问题和读者想看什么样的消息、言论、战争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他们对抗战的认识,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他们还在读者中建立读报组和通讯网点,开门办报,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通过吸纳读者建议来改进工作。《小消息》报很快成了豫鄂边区党的干部和抗日群众所欢迎的读物。

为扩大我党的政治影响,《小消息》报除向豫鄂边区党委所属党组织、党领导的群众团体和部队发行外,还通过多种渠道秘密向统治区发行。随着《小消息》报影响力的扩大,报纸刊期、版面也由四开两版五日刊改为四开四版三日刊。发行量也从最初的300多份逐渐增加到五六百份,最后超过1000份。报纸的具体发行方式,一是由竹沟派往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战士带出;二是通过其他渠道,如各地党的交通员、各地来竹沟汇报请示工作的同志带往各地;三是秘密地与半公开地向统治区发行,或以零存整取的办法,送入华中其他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刘少奇第二次来到竹沟,根据中央关于反顽斗争的指示和中原地区局势的变化。重新调整了中原地区战略部署,要求竹沟的党的机关、干部和武装逐步撤离,挺进敌后。《小消息》报社除留下少数几位同志继续办报外,大部分同志于10月中旬撤离竹沟南下。这批同志后来大部分成为创办《挺进报》等我党我军报刊的骨干力量。随着《小消息》报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引起顽固派的注意和仇恨,他们攻击《小消息》报是“非法刊物”,要求确山县党部封闭报社。并严加查禁。尽管如此,通过统战工作和各地方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小消息》报一直坚持办到1939年11月11日顽固派反动派悍然发动“竹沟事变”时,才被迫停刊。

作为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也是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报、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的《小消息》报,是中共河南省委早期或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机关报,它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及河南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 军事广播 舆论战 媒体融合 国防时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全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还有没有人听?军事栏目在传统广播中具有什么地位?

有确凿证据表明,一些境外反动力量正积极利用广播传输便捷的优势,对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舆论覆盖,妄图达到制造分裂、挑起动乱、颠覆政权等图谋。

另一个事实是,新媒体环境下,虽然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但国内大部分军事广播栏目收听率却逆势上升。以2014年5月8日~2014年6月8日央视-索福瑞公司提供的广播收听率与市场份额的调查为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面向全国播出的唯一军事新闻综合节目《国防时空》收听率稳居前三名,市场份额长时间位居同类节目第一名①。与此同时,国内电台固定军事栏目收听率与市场份额均有良好表现。

两事例背后,虽折射着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全国国防教育水平改变等因素,但也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广播并未过时,依然是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舆论战的重要“时空战场”。

一、权威与准确是传统军事广播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十年间,新媒体高速发展带来舆论生态的重大改变,特征之一是信息由匮乏变为爆炸,然其新闻准确性与权威性并不尽如人意。微博、微信中高官涉腐、军力调整、新武器曝光等消息频出,但多为捕风捉影、无端猜测,受众半信半疑。而经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刊播的报道,哪怕只有一条简讯,人们也会坚信不疑。传统的军事广播正是凭借权威与真实、客观与理性的优势,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下面以《国防时空》节目为例进行分析。

1.栏目定位权威厚重,是我军在国家电台的形象窗口

传统军事广播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权威性,其背后蕴含着60多年的品牌积淀。1951年4月16日,根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建立部队无线电广播及收音网的指示”,为满足部队的特殊需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51年5月起,开办了面向全军官兵的首个广播军事节目《部队节目》。因实时配合报道朝鲜战争前线战事等需求,《部队节目》自成立之初就成为我军舆论战的重要平台,其主要宗旨是传达党中央最新指示、报道前线最新战事、反映全国军民支持前线的心愿和瓦解敌军心理防线。

60多年风风雨雨,《部队节目》几经更名,经历《生活》《人民》《人民子弟兵》和《军事生活》等几次易名后,于1999年更名为《国防时空》,从名称的变化也透射出定位与受众的变迁。新世纪以来,《国防时空》的策划团队深刻认识到,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发展,只有加强媒体融合,在保持节目权威性的优势基础上,增强节目的服务性、贴近性,才能杀出一条“血路”。2003年至2014年,“权威军事新闻,关注世界军情动态,传播现代国防理念”成为《国防时空》的栏目理念。从狭义层面上讲,这时的广播军事新闻可以理解为“一切与中国国家安全相关的资讯”。

2.消息源独家可靠,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

必须指出,目前一些网络媒体并没有专业的采访力量,甚至不进行采访,只是对专业媒体的报道进行转载、分析、拓展式解读。2014年8月,鲁甸抗震救灾过程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浑水煮面”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军事广播栏目《国防时空》则完全不同。《国防时空》消息源主要有:一是军委总部授权的重要军事新闻、评论,如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等等。这些消息都是军委、总政、国防部等党和国家权威部门授权的。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全军和武警部队19个专业记者站提供的消息。比如“跨跃-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海军、空军、二炮等各军兵种的重大军事活动、先进典型宣传报道等。三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走进部队演兵场、维和营区、护航编队或社会采制的相关军事报道,其中包括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扑火救人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以及专家访谈等。四是全军和武警部队上千名新闻骨干自然来稿,包括部队日常训练生活、突发事件等。消息来源的独家性、可靠性,保证了《国防时空》栏目的真实客观,成为与充斥大量猜测、捕风捉影消息的新媒体的最大区别。

3.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国防时空》栏目始终坚持政治家办台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选题、编辑稿件,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们树立“顶天立地”思想,“顶天”即及时掌握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立地”即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将军事栏目办成联系党中央、中央军委与广大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了采编播工作流程、新媒体工作流程、节目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细则。推行值班主任负责制、品牌栏目考评制、子栏目末位淘汰制,确保了新闻节目的导向与质量。

二、传统军事广播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营造了一个舆论场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两个舆论场既有交集,也有矛盾,如传统广播的信息,新媒体可以进行分析、质疑、拓展,新媒体发出的具有正能量的新闻,也会被传统广播媒体转载等。但也有这种情况,即两个舆论场是有矛盾的,若要找出这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唯有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1.传统广播节目亟待适应新媒体环境,应积极改进报道方式与内容

先进科技用于新闻传播,往往会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打破内宣与外宣的界限。如今,在全球任意角落,只要拥有网络信号,即可点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相关报道,也可以点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的播出音频及相关文字图片。然而,受众群体外延扩张的同时,也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如《国防时空》报道海军例行训练时,外电则误读为中国军队咄咄逼人,威胁亚太和平。传统的“内外有别”“外外有别”式的宣传经验不再有效,反而成为别有用心的国家散布“中国”和扭曲中国国防与军队形象的借口。2009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一周年之际,《国防时空》约请军事专家尹卓采制了护航一周年特别节目。节目谈到鉴于护航长期性,可探讨建立相对固定的岸基补给点。此观点在网络转载后,被断章取义,夸大其辞,并以《中国少将建议在印度洋设立军事基地》为标题,引发国际炒作。由此可见,传统广播稿不经处理便链接互联网站的简单式融合,已不适应时代需求,而必须遵循新媒体规律重新进行策划、编辑、。

2.传统广播编辑部转型为全媒体编辑部,实施工作流程再造

近几年,《国防时空》编辑部积极探索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全媒体流程再造,对原有组织结构与生产链进行斩断与重构,以适应整合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循环要求。

一是建设《国防时空》广播节目的新媒体品牌阵地群。分步建立了国防时空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公共账号,国防之声互联网专题网页,在全军政工网建立了国防之声网络电台。同时,国防时空微博及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官方微博建立信息互转联动机制。一旦有重要新闻发生,可同时将信息推送到近千万用户的手机与电脑屏幕上。

二是将传统广播线性工作流程改变为网络式非线性工作流程。打破传统的筛、编、审、录、播的线性操作流程,所有编辑发现重要线索后,可直送值班主任或审稿人,现场摘编“微博体”,视新媒体平台转发量、评论量决定广播编排顺序。对网络新媒体关注度高的新闻,《国防时空》编排时可视情况配发点评或深度解读,对新媒体关注度低的新闻则要低调处理,编成简讯或综合稿件摘要,甚至放弃。

三是确立新媒体首发、原创、自主策划思想。传统媒体时代,时效性以天为计量单位,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下,时效性以秒为计量单位。比如中央军委举行上将授衔仪式,其核心信息只有几位新晋上将的姓名,第二时间就不具有任何意义了。《国防时空》编辑部获取独家新闻信息后,一般要马上进行核心信息微博碎片式,接着进行广播连线直播,随后网页图片文字,再通过广播专题和微信深度报道跟进。新媒体的内容不再是广播内容的复制,更多的为单独策划和独家内容。2013年2月4日晚,编辑发现有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转发武汉一奥迪军车撞人后司机打人事件,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事件进一步发酵,将严重影响军队与军人形象。编辑连夜与有关部门核实情况,撰写了微博报道《独家:假军人开假军车被拘》,对事件进行澄清。微博后,立刻有3000多人转发,1400多人评论,新浪头条转载了这条消息,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国内多家网站相继转载,有效平息了涉军敏感事件的炒作。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生后,《国防时空》编辑部第一时间连线军事专家分析解读,并利用国防时空官方微博抢先,率先提出了军事力量参与马航飞机搜索救援的建议,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3.加强广播与新媒体一体化策划,力争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实践中,《国防时空》编辑部注意培养一体化发展思维、互联网思维。建立统一的多媒体采集平台,力争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改革后,遇突发事件,前方记者只需提供新闻素材,由后方编辑完成稿件,第一时间在《国防时空》的新媒体平台播发,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19时45分,新疆军区派出2架直升机飞往震区。19时48分,前方记者陈欣同后方编辑部连线,1分钟后,编辑部通过微博发出快讯《新疆军区直升机紧急飞往于田震区勘察》,打响了军队新闻单位本次抗震救灾报道“第一枪”,中国之声在20点的整点新闻转发,迅速被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20多家新闻网站和近万名网络粉丝转发。这组报道,先其他媒体半小时以上发稿。

广播编辑部实现全媒体转型后,后方编辑全程融入前方记者采访过程,协助记者进行选题策划,提供采访建议与写作角度,保障宏观资料与背景信息。前方记者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有强大的团队支撑,团队共同采制全媒体新闻产品。

4.拓展广播媒体的舆论战功能,服务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大局

近年来《国防时空》编辑部主动作为,将受众定位由国内听众积极拓展到与中国利益相关的全球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既面向中国百姓,又考虑国外受众收听习惯,很快成为增强中国国防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国家电台开展舆论战的重要工具。2008年11月14日,中国渔船“天裕8号”在肯尼亚附近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国防时空》编辑部敏锐地判断,这将是中国海军走出去的重要契机,通过精心策划,编辑部推出了专题《中国应派出军事力量保护航运安全》。广播和互联网同步播发后,引起全球关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联合早报》等境外媒体和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在重要位置转载。这是中国官媒首次肯定海军赴亚丁湾护航的积极意义,为我海军护航行动进行了舆论铺垫。广播与新媒体舆论场的叠加效应,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精细化管理打造全媒体军事栏目品牌

1.目标追求:由单一作品取胜,到品牌集群创优跨越

要想在残酷的媒体竞争中实现自身跨越,仅靠一两篇优秀作品、一两个亮点无法长久站稳脚跟,需要品牌效应。为此,《国防时空》编辑部狠抓编辑的责任意识,实现了由追求单一作品取胜到全面创优的跨越。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强调宏观与微观信息达标,要求记者不仅要抵达现场,而且要抵达事件细节,抵达人物心灵。品牌的胜出与淘汰直接与编辑荣誉挂钩,最大限度调动编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003年后,《国防时空》每年都有10多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央电台优秀作品奖。2006年,《国防时空》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2007年,《国防时空》选送作品《生死抉择16秒》获亚广联特别推荐奖;2011年,录音特写《玉树地震: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获得亚广联大奖。

2.理念引导:新闻中发现典型,典型中发现新闻

如何将军事宣传蕴含于军事新闻传播,使军事新闻承载军事宣传目的,这是提高军事宣传效果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报道重大突发性军事事件过程中,《国防时空》始终坚持:准确比快速更重要,快速比全面更重要,理性报道比全面报道更重要,把握好度比充分展示更重要。在典型宣传中,努力破除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从抓个性、抓特色、抓亮点入手,用新闻理念塑造人物性格,用新闻手法再现典型风采。2012年11月25日,正在执行“中国舰载机飞行员首次上舰飞行训练”报道任务的记者,得知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牺牲的消息,连夜驱车400千米追寻英雄足迹,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以《一位国防科技工业战士的生命倒计时》为题进行深入报道,产生巨大影响。罗阳同志也成为十之后第一个全国重大典型。

3.任务管理:由模糊化操作到精细化管理发展,形成品牌栏目生产线

强调新闻策划,当日抓新闻,抓当日新闻。各编辑根据负责栏目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名专栏《一南军事论坛》始终坚持“重大问题不错过,敏感问题不回避”的选题宗旨,注重传播艺术,运用新闻事实表达评论观点,通过军事人物命运、新锐学术观点、危机与冲突规律,透视出新的国家安全观。《军旅人生》《名家谈军事》《央广军情观察》《陈虎点兵》《中国武警》等子栏目从人物、历史、评论、装备等角度用力,成为了广播界的系列品牌栏目,在广大听众中形成了良好的收听声誉。《科技日报》《中国广播报》等多家平面媒体与编辑部签约,定期转载《国防时空》稿件。

4.服务受众:由单一提供信息向提供思想观点转型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3

关键词:军人保险基金 管理 风险 防范

一、引言

根据《军人保险法》中规定设立的险种,目前已实施了军人伤亡保险和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军人伤亡保险,主要是针对消防官兵在灭火、抢险救援过程中出现伤亡的情况而设置的,保险对象为全体现役军人。军人退役医疗保险,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人退出现役后,到地方与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而设置的,保险对象为消防总队以下现役军官和全体士兵。义务兵在退出现役时,补偿性地发放一定数额的退役医疗保险金。

目前,消防部队总队及以下部队还未建立专门的军人保险的行政和基金管理机构,消防部队的军人保险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由各级财务部门来完成,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的每名官兵的保险费的收缴、每笔保险金的支付、各种报表的统计上报等。随着军人保险险种的增加,根据官兵的服役情况,如何规范运作,管好、用好军人保险基金,使其安全、稳妥地增值,同时做好与地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完善军人的保障体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有效控制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基金管理决策机构。中央军委于1998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军人伤亡保险暂行规定》中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军人伤亡保险基金的存储、划拨、核算与运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运营收益全部纳入伤亡保险基金管理。这体现了我军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军人保险基金运营安全的高度重视。消防部队应设立相应各级军人保险管理机构,建立军人保险基金管理账号。而要有效控制风险,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反馈决策执行中的真实信息,以便于准确判断和了解基金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有效避免由于偏差引起的风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定期得到本系统内基金管理监督部门的风险信息提示,并定期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基金管理政策和风险处理方法重新进行评价和整改。基金管理机构应确保本机构有适当的适应不同需要的基金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安排。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基金管理内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严格完善岗位责任制。消防部队军人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因岗立责,明确各个岗位的分工及权限,以增强分管人员的责任感。岗位划分时要保证人员、部门之间权利不能重合兼管,既各自独立行使职责,又紧密合作。二是强化内部相互监督制度。包括对审批程序的控制,应按程序经审批签字后方能对保险基金进行运营和划拨;通过岗位制约,只要关于现金、银行存款等业务都必须经过2人以上,方可操作执行;定期对执行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三是加强内部稽查制度。消防部队军人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所领导的基层单位的各项业务遵守和执行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各部门之间互查、上下级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落实。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4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逐渐被淡忘,这些问题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行政消耗性费用始终居高不下,呈逐年增长态势。

(二)预算约束不严格。目前,很多人对预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预算即政府、军事部门(财政)的年度收支计划”上,没有认识到预算的本质是制度、是法律。这直接导致目前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预算存在分配公平刚性不足、预算编制不科学等突出矛盾。

(三)经费开支随意性大。由于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缺乏预算和支出标准的约束,导致各单位争相攀比,消费行为急剧膨胀。有的办公用品使用随意,电话机由一室一部增至一人一部甚至一人多部;有的出差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入住高档酒店;有的会议接待超规格、超范围等等。

(四)监督管理不及时。由于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中存在信息获取不对称和信息反馈不通畅等问题,使信息获取难度加大,无形中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开展监督工作所依赖的有效信息无法及时收集审核,监督也就无法及时跟进。

二、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意识造氛围。(1)转变思想认识。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成效如何关键在人员思想。各级党委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加大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使各级人员清醒认识到当前军费供需矛盾加剧的现状,把精力聚焦到转变消费观念上来,通过树立典型和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强化官兵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保证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工作良性健康发展。[1](2)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是提高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奖励措施等。宣传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巡回宣讲等方式,使相关管理人员熟悉标准、掌握方法,从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从严执行有关规定。(3)优化管理环境。要想抓好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营造良好的标准化管理氛围。首先要积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可控性差,在管理活动中很难管其实施改造和优化,所以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要灵活应变,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相关经费标准。其次要全面优化内部环境。在标准化管理中,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因素,增强组织凝聚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弱化外部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5

关键词: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绩效考评

一、军队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逐渐被淡忘,这些问题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行政消耗性费用始终居高不下,呈逐年增长态势。比如,有的单位讲排场、摆阔气,耗巨资改建机关食堂、服务中心;有的单位勤俭节约意识不够,长流水、长明灯现象突出。(2)预算约束不严格。预算约束是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的必要手段。目前,很多人对预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预算即政府、军事部门(财政)的年度收支计划”上,没有认识到预算的本质是制度、是法律。这直接导致目前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预算存在分配公平刚性不足、预算编制不科学等突出矛盾。(3)经费开支随意性大。由于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缺乏预算和支出标准的约束,导致各单位争相攀比,消费行为急剧膨胀。有的办公用品使用随意,电话机由一室一部增至一人一部甚至一人多部;有的出差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入住高档酒店;有的会议接待超规格、超范围等等。(4)监督管理不及时。由于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中存在信息获取不对称和信息反馈不通畅等问题,使信息获取难度加大,无形中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开展监督工作所依赖的有效信息无法及时收集审核,监督也就无法及时跟进。另外,由于行政消耗性费用开支内容较繁杂,开支频次较多,而单项开支数额较小,导致行政消耗性费用难以纳入党委监督的常态机制中。

二、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意识造氛围。(1)转变思想认识。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成效如何关键在人员思想。各级党委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加大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使各级人员清醒认识到当前军费供需矛盾加剧的现状,把精力聚焦到转变消费观念上来,通过树立典型和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强化官兵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保证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工作良性健康发展。[1](2)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是提高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奖励措施等。宣传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授课、巡回宣讲等方式,使相关管理人员熟悉标准、掌握方法,从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从严执行有关规定。(3)优化管理环境。标准化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标准化管理活动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况和条件。要想抓好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营造良好的标准化管理氛围。首先要积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可控性差,在管理活动中很难管其实施改造和优化,所以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要灵活应变,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相关经费标准。其次要全面优化内部环境。在标准化管理中,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因素,增强组织凝聚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弱化外部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强化预算管理机制。(1)提高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预算编制水平。加强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要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通过预算管理,规范经费开支。从近年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情况来看,各级责任清楚,分工明确,管理落实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单位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预算和参照标准,经费支出主观随意性大。为了形成严抓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需加强顶层设计和指导,从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预期目标、方法要求、工作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步编制出与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标准化管理相适应的预算。在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预算后,还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对预算进行动态更新,时刻保持预算的可操作性。(2)加强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预算执行力度。预算执行是发挥预算控制职能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最容易失控的薄弱环节。提高预算执行质量,防止编制与执行相割裂,对促进经费合理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应强化法规意识,树立预算即法规的权威性。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预算一经批准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更改,从而最大限度防范军队行政消耗性费用的非正常增长。其次要建立预算责任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实施细则和奖惩规定,激发预算执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预算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业务水平。(3)加强经费监督管理。现金开支是套现挪用等违规腐败问题频发的诱因,也是当前行政消耗性费用监管的难点。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以公务卡为媒介的经费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降低经费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公务卡信息管理,一方面杜绝了经济业务信息失真现象,省去了核实发票真伪、手续是否规范等方面的监督成本。另一方面,使用公务卡结算后,财务部门只需定期将阶段性的行政消耗性费用总开支情况上报各级党委,解决了小额经费难以纳入党委监督常态机制的难题。此外,各级单位党委、财务部门、事业部门之间还应实现信息实时交流,使纪检、财务、审计部门和广大官兵更易参与监督工作,发挥监督职能和作用,确保经费标准化管理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军改最新消息范文6

但是考虑到当前国内和国际的大背景,俄罗斯作出这样的决定仍然让人有点意外。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其经济过去10年较快增长得以维系的能源出口利润出现下滑,油气价格暴跌,使经济结构单一的俄罗斯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在已经面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令人不禁要问举行这样费用高昂的阅兵是否有必要呢?尽管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表示俄罗斯并不打算削减军事投入,按照计划今年将用于采购装备的费用将比去年增加25%,达到430亿美元。但是有最新消息称,原定于今年阅兵式上让军人穿上新军装参加阅兵的计划因为经费不足而被迫放弃,这种情况俄罗斯的军备计划能否实现确实需要打个问号。

目前俄军内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改革也让人产生诸多疑问。此次军事改革号称“二战”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为解决多年来困扰俄军弊病的一次“勇敢”尝试,不过因为改革触动了军内部分人的利益,改革在高层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上述新履职的格拉西莫夫中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老家列宁格勒军区调到莫斯科军区的。但俄军的决心似乎非常坚定,改革中首先拿来开刀的便是俄军中战绩彪炳,象征俄罗斯“政治生命”的近卫摩步第2师和地位同样显赫的近卫坦克第4师,他们从去年便开始进行“师改旅”的改变。众所周知,包括苏/俄在内,举行阅兵时的受阅部队大都来自那些具有光荣传统的精锐部队,而上述两支部队则一直以来都是红场阅兵的主角。目前这两支正在改编的部队进展如何,改编的具体细节等,外界都丝毫不知。如果改编仍在进行,要这些部队花费额外精力去参加阅兵是否合理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有种种疑问,但是俄军目前正在为阅兵所作的种种准备却是事实,4月份参加阅兵的人员和装备便在莫斯科郊外的小镇阿拉比诺(即近卫摩步第2师驻地)集结完毕,并于4月10日至24日进行了5次联合彩排,这五次联合彩排包括参阅的空军部队,4月底时所有参加阅兵的装备开赴莫斯科西北部的Khodynka场地,为即将进行实地彩排和正式阅兵做准备。实地彩排共有四次,前三次是4月28日、30日和5月4日在晚上8点至10点进行的夜间彩排,彩排不包括空军部队,因为预定阅兵进行的时间为2小时,彩排时间与其是一致的。最后一次是在5月7日早上10点,这次彩排的规制与胜利日当天是完全一样的。截至本刊截稿时间,俄罗斯已经进行三次夜间彩排,本刊特约记者分别在进入红场必经的特维尔大街和Khodynka场地附近目睹了此次彩排的情况。根据现场观察,此次阅兵的陆军装备与去年大致相同,就是少了“通古斯卡”和“道尔”两型近程防空系统,取而代之是S-400防空系统和“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的备弹车,这样今年陆上装备的规模与去年是持平的,仅比去年的111部车辆多出一部。而据俄罗斯国内媒体报道,受阅的空中梯队规模则比去年大了一倍多,从33架增加到了70架,不仅机型比较丰富,编队也更加壮观。此外与去年红场阅兵所不同的一点的是,今年的阅兵将不包括历史场面部分,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军事人员和装备让步。

最后的聚会?

上面说过近卫摩步第2师和近卫坦克第4师这些功勋卓著的王牌部队首都卫戍部队向来是红场阅兵中的主角,但是“突如其来”的军事改革让这些部队颇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去年的阅兵式上2S19、BMP-3、BTR-80、T-90A均来自近卫摩步第2师,但在改编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将这次阅兵看作这些装备最后的聚会,也许过了今天他们已经是来自两支部队的装备了。根据惯例在阅兵进行的旁白中将会透露参阅部队的信息,由此我们也可以将此次阅兵看作了解俄罗斯此次军事改革进程的窗口。

S-400导弹发射车首度亮相红场

S-400防空系统的5P85TE2型运输-起竖-发射车(TEL)首次亮相红场与公众见面,堪称此次阅兵的最大亮点。S-400是俄罗斯在S-300之后研制出的又一款重量级区域防空系统,相比S-300系列,S-400的雷达和软件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并且增加了至少4种型号的导弹,如可与欧洲“紫菀”系列媲美的9M96和射程达400公里的40N6,这些导弹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对俄罗斯而言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此次展出的5P85TE2采用的是不同于任何S-300系列的BAZ-64022底盘,我们也可以凭此很容易的识别出它是S-400。大家可以发现以下细节,此次展出的5P85TE2弹桶上有10根加强筋,而之前在莫斯科航展上展示的则为13根,这是由其所使用导弹不同而决定的,这也从侧面反应S-400可以选择的导弹是很多的。此外S-400还有一款尚未公开的TEL叫5P85SE2,这款TEL很可能与“伊斯坎德尔”-M使用同样的地盘。

9K72D“伊斯坎德尔”-M导弹营亮相

9K720“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已经在去年的红场阅兵进行了首次亮相,但今年除了展示4部9P78发射车之外,还将首次对外展示4部9T250备弹车(两者采用的相同的底盘),而这恰恰是一个标准“伊斯坎德尔”-M导弹营的编制。一个“伊斯坎德尔”-M的标准发射单位由两部9P78发射车、两部9T250备弹车以及其他指挥和保障车辆组成,共计8枚导弹。一个营则下辖两个这样的单位,而一个“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则由3个这样的导弹营组成,根据俄罗斯2007-2015的军备规划,俄罗斯将采购可供装备5个旅的“伊斯坎德尔”-M。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这些“伊斯坎德尔”-M的是来自俄军导弹部队第60战斗训练中心下属的第630导弹训练营,有一种说法称该营参与了去年对格鲁吉亚的作战,并发射数枚“伊斯坎德尔”-M使用的9M723导弹。

“山毛榉”-M2完整呈现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山毛榉”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产物,但是相比老式的9K37“山毛榉”-M1系列,此次展出的9K40“山毛榉”-M2则堪称一款全新的防空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使用的导弹和雷达系统上,例如此次展出的9A317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TELAR)和9A316(一说为9A39)装填-发射车(LLV),它们使用的均为9M317导弹,这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去年展示的装填-发射车装载的是老式的9M38导弹。9K40的TELAR所采用的扁平状相控阵火控雷达,是区别于老式“山毛榉”的一大特征,而作为组成系统的探测雷达和指挥中心也是全新的型号。9K40的设计目的不仅是对付战略/战术航

空器,还要能够对付战术弹道导弹,空地导弹以及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据在莫斯科航展上透露出来的消息,“山毛榉”-M2将能够与S-300VM集成作为后者的一部分,而更新的“山毛榉”-M3也是存在的。全新的“山毛榉”-M2可能已经在去年投入俄军中服役。

T-90A与BTR-80A进驻阿布哈兹?

在俄罗斯进行阅兵的同时,俄军宣布将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边界执勤,这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网上有消息称,俄罗斯最先进的T-90A主战坦克和BTR-80A轮式装甲输送车已经开始在驻阿布哈兹的第131独立摩步旅部署,该部队参加了去年格鲁吉亚的作战。这则消息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按计划这两款装备应首先装备目前正在进行改编的近卫摩步第2师,今年T-90A和BTR-80也参加了阅兵,而这些装备很可能正是来自近卫摩步第2师或者其改编后的部队。

T-90A是俄罗斯自用的T-90最新改进型,其主要外部特征是采用了焊接炮塔和新的热成像仪,采用新型发动机,未来俄陆军将大规模装备这型坦克。BTR-80装甲输送车虽然在抢占南联盟普里什蒂纳机场行动中体现出的快速反应等优异特点备受瞩目,但它也存在火力不足和防护力较差的缺陷,BTR-80A就是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而出现的改进型号,近卫摩步第2师已经装备了该型号,但一直未见公开。

那些大寿的装备们

在前苏联时期,红场阅兵一直是是苏联展示最新武器的舞台,西方也一直以此作为窥探苏联军力的窗口。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红场阅兵上我们仍然一直可以看到苏联时期的新型装备,像BTR-80、BMP-3、2S19都是在这一时期首先出现在红场阅兵式上的。然而过去20多个年头后,当我们看到还是这些装备在红场上“转悠”时,我们是否因此而为俄罗斯感到悲哀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其中固然有苏联解体后面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世界上陆军装备发展的整体停滞,我们很难说出现在这次阅兵彩排的装备是落后的,这些装备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改进之后仍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国人的年龄观念中以十为大,翻开将参加此次阅兵装备的档案,我们可以发现有三款装备正好是服役整十年,而2S19自行榴弹炮和“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分别服役了20年,S-300则服役了整30年。这些装备在目前看来仍然是十分先进的,2S19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已经研制出了155毫米口径的最新改进型;“龙卷风”至今仍是一些国家仿制的对象:S一300最新改进型S-300PM2可与美国“爱国者”-3反导系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