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例6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纸艺活动;游戏化;童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而纸艺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人人动手动脑。因此,注重游戏与纸艺课程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就能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在纸艺活动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纸艺游戏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纸艺活动的兴趣,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首先,利用各种纸艺材料吸引孩子的兴趣。我们打破活动材料的单一性,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有趣的、新颖的材料,作为幼儿纸艺活动的材料,激发幼儿对“玩美”的兴趣。如:各色包装纸、工艺纸、卡纸、牛皮纸、马粪纸、纸浆等等,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纸质材料,都会进行收集,并投入各类操作活动中。

其次,注重选择游戏化的内容,让孩子容易投入纸艺游戏的情境中,保持更持久的游戏兴趣。例如:游戏活动《纸盘鱼》,教师用《网小鱼》的游戏将幼儿导入到情境中,让孩子把自己当成小鱼,想象怎样打扮自己才能成为一条最特别的小鱼,而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纸盘鱼,最后拿着自己的纸盘鱼参与到游戏中。幼儿在音乐声中玩着游戏,体验着纸艺游戏的愉悦。

再次,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纸艺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纸艺活动寓于游戏之中,是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纸艺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常常根据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合理的情节,并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幼儿一直置身于游戏之中。例如,中班纸艺活动《快乐的小丑娃娃》,活动中,教师运用折、卷、撕等方法引导幼儿制作小丑娃娃跳舞的身体,给小丑娃娃剪贴各种滑稽的表情,然后再请幼儿跟自己制作的小丑娃娃一起欢乐地舞蹈。幼儿在纸艺制作过程中完全融入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会了折、卷、剪贴等技能,在玩中学,在玩中乐,在玩中找寻到童趣。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丰富纸艺活动游戏内容

“纸艺”是关于玩纸的艺术,是以纸质材料为主要表现的艺术作品,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充分展现纸的特有材质美。它的作品丰富多彩,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它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如:剪纸、拼贴纸艺、折纸、纸雕、纸塑等。所以,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丰富纸艺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参与到玩纸活动中。在纸艺活动主题“红彤彤的年”中,教师提供了各种材质的纸,有瓦楞纸、宣纸、手揉纸、报纸、铅画纸、糖纸、包装纸等等。孩子们利用这些布置出了漂亮的墙饰。有雪人、用漂亮的包装纸做成的小朋友、一盏盏红灯笼、用彩纸卷成的一串串鞭炮、新年树上挂着的各种礼物、用印染的方法印染出的漂亮的滑雪人物、用皱纹纸和瓦楞纸做成的小屋、用彩纸剪成的窗花……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及色彩充分表现出了新年的气氛。小朋友常常围在周围,指着墙面说:“这是我做的,你们看多美呀!”那种欢快不言而喻。

三、搭建平台,给予幼儿展现与交流的机会

孩子的成功体验源于同伴的认同与成人的肯定,虽然自我认同也能促进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但他人认同的效果远远大于自我。为保持幼儿的永久兴趣,我们不仅在纸艺室、班级,还在教室的走道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展现与交流的平台。实践证明,幼儿通过纸艺活动,在游戏中,其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他们会协商安排内容,会合作完成作品,更在纸艺活动中找寻到了纸艺游戏的乐趣。

通过对幼儿纸艺活动游戏化的研究,把幼儿园纸艺教育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园的纸艺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快乐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纸艺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进一步打造幼儿园的纸艺特色。缤纷纸艺,教会幼儿用心灵感受生活的美,用双手创造生活的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11).

[2]马媛,寻舒珊.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鱼拓;艺术;文创产品;旅游;衍生产品

0 引言

鱼拓是通过艺术和技巧对鱼的形状和色彩进行完美的拓印,并加之艺术家的美学和视觉的想象力,把鱼的真实纹理和图案在纸上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同时以书法、印章的形式附上相应的诗词歌赋,让鱼拓的艺术价值倍受关注。目前,在文创时代下,国家大力提倡利用文化创意提升传统的艺术产业,对鱼拓艺术来说是一个突破传统、与时俱进的有利时机,尤其是浙江省是一个海洋大省,结合海洋经济,鱼拓艺术是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朝阳性文化艺术创意产业。

1 鱼拓艺术发展的有利时机

鱼拓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到现在鱼拓艺术已进入成熟期,日本、韩国、中国都相继成立了鱼拓协会,其中一些名家的作品价值不菲。例如,日本的鱼拓作品最高已到几百万日元以上,而台湾的鱼拓作品已经融入文创艺术,衍生产品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的装饰品或者旅游纪念品,很受收藏家和游客的喜爱,他们的鱼拓作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我们中国也在响应国家的文创号召,尤其我们浙江省是一个水域大省,海洋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以舟山、钱塘江、杭州西湖、杭州千岛湖等著名景点为例,都蕴含着浙江省丰富多彩的鱼类种类,因此发展鱼拓艺术文创品,既可以提高浙江渔文化创意产业,又可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旅游产品的开发。

进入文创时代,融入海洋经济,鱼拓艺术在这个大好情景下,乘风破浪,让传统的艺术结合旅游经济,衍生出一个新兴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鱼拓作为在我们国内一项新生的艺术形态,对具有悠久历史的浙江省来说,必将是文化形式的有益传承,这对鱼拓艺术传承是一个突破创新的时机。在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鱼拓艺术文创设计的话题上,作为浙江省,也必将在这股大潮中带来众多的关于海洋经济的机遇,将鱼拓创意文化与海洋经济的世界性的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鱼拓艺术文创产品将在未来十年长远规划中,借助海洋经济的大潮,推动鱼拓衍生产业文化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以丰富浙江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体系。

2 鱼拓艺术市场现存的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鱼拓产品比较单一,消费市场不是特别大,生产成本较高,鱼拓的产品造型不够丰富,而且国内鱼拓的衍生设计产品也非常薄弱;同时,没有形成鱼拓的艺术文化氛围,整体落后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鱼拓艺术产业,并且缺乏鱼拓的品牌。

从行业竞争角度看,浙江鱼拓文创产品比较少,比较出色的是千岛湖鱼拓社,它是国内首个鱼拓协会,是全国鱼拓艺术品展示和相互交流的一个窗口,但是除了单一的鱼拓字画艺术产品,其他相关的鱼拓创意产品比较少。此外,一些沿海城市如舟山、温岭、象山等都是普通的艺术品,因此这是一个比较空缺的产业,是一个有着大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3 鱼拓艺术文创产品开发

鱼拓艺术文创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鱼拓产业要进入市场,重点是要做好传统的鱼拓作品品种和新颖的鱼拓衍生设计产品,使其成为浙江省沿海旅游城市的市场主打产品,同时注重建立公司的品牌文化,扩大鱼拓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

3.1 鱼拓制作介绍

完成鱼拓文创产品首要是了解鱼拓的制作,它的制作比较简单,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宣纸、颜料、毛笔、调色盘等,具体根据制作的鱼类品种进行删减。

鱼拓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直接鱼拓法非常简便,先将颜料调匀后,用画笔涂在鱼体上,全部完整地涂好后,把准备好的宣纸盖在鱼体上轻轻拓印;间接鱼拓法是先不在鱼上涂颜色,而是将宣纸铺到鱼的身体上,然后用颜料在宣纸上拓印,不同的方法拓印出的鱼的形状各有千秋,艺术感也大不相同,对后期鱼拓的艺术品文创产品很有肌理触感。

3.2 鱼拓衍生产品开发介绍

为了拓展浙江省的鱼拓文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近几年立足浙江这个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海洋经济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强省,我们以海洋和旅游城市舟山市为例,进行了消费者和旅游者调查。调查侧重于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消费者对鱼拓艺术产品的整体认知态度和各因素对鱼拓艺术产品消费的影响;二是对鱼拓艺术文创产品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目的是准确获得鱼拓市场、企业、产品、消费者的一些资料,来开发鱼拓艺术文创产品,为浙江省的鱼拓艺术作出先导的研发,具体开发的产品如下:

(1)鱼拓装饰品。把鱼拓产品加工成画框画、装饰画、水晶画等设计,使之成为工艺品,适用于建筑房屋装饰,如装饰在居家、餐厅等各个场所,艺术与观赏性相结合。

(2)鱼拓旅游用品。把鱼拓产品加工成胸章、钥匙扣、环保手提袋、陶瓷艺术杯、旅行帽、雨伞等,可以摆放在市场、超市、旅游景点卖给游客,随着游客的流通,还会起到对旅游经济推波助澜的作用。

(3)鱼拓服饰用品。把鱼拓产品印制在服装、文化衫、靠枕、手帕、丝绸、首饰挂件等上面,让鱼拓产品特色随着生活文化产业的流通,走向世界,这对鱼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人们在领略鱼拓艺术美的同时又带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4)鱼拓印刷品。把鱼拓产品设计成明信片、台历、扑克、卡贴、海报、手机贴等各类印刷品,通过精心设计,这样的产品,既实用,又美观,也能起到很好的渔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作用。

鱼拓艺术文创产品的推出可以弥补鱼拓市场上鱼拓产品品种单一的缺点,填补鱼拓文化的衍生产品设计,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尤其迎合现下消费者对新颖产品的追求。通过在产品中融入浙江的旅游文化特色和海洋经济渔文化特色,宣传鱼拓文化的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提高鱼拓艺术文创产品向多元化、多方向、多形式上发展。

4 结语

鱼拓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步入新时代,在全球文创的主题发展下,立足浙江海洋经济,创意、突破、发展是浙江鱼拓文创发展的主要宗旨,创新各项新颖的鱼拓艺术产品,将鱼拓艺术产品进行衍生文化创意设计,突出鱼拓的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以及生态概念。让鱼拓创意产品在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倡导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徐峥.谈谈鱼拓艺术[J].湖北:文学教育(下),2011.

[2] 吴一t,汪建敏.资源有限创意无限――从鱼拓艺术创作浅谈创意渔业的发[J].北京:中国水产,2013.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3

小班幼儿技能匮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艺术活动需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进而主动地表现美,具有审美情感的萌芽。绘画是幼儿表现美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一支笔一张纸在幼儿手里能出现千变万化的世界。但掌握一定绘画技能是幼儿顺利地进行美术表现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幼儿艺术表现的必要前提。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的第一个阶段――涂鸦期,也就是说他们喜欢画,但缺乏目的性和表现力。他们生活经验缺乏,表现手段、方法、水平较低,绘画技能匮乏。然而绘画技能是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的动力定型,我们能让小班的孩子进行反复枯燥的临摹、涂色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何克服小班幼儿绘画技能匮乏这一问题呢?

我们尝试从幼儿出发,以幼儿为中心,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为幼儿能尽情地挥洒心中的美做准备。下面以两个活动对比为例具体展开,从活动方案的确定、反复试教、反复修改、直至教学应用、教学水平、理论水平显著提升。

尝试与发现

第一次活动 我们首先明确绘画活动的目标,精心设计了教案,认真准备了教具。开始导入时,我们设计提问:“小猫最爱吃什么?”幼儿回答:“鱼。”再问:“那小猫用什么办法捉鱼呢?”幼儿便嚷嚷开了:“用钓竿、钩子……”“还有什么办法吗?”教师继续启发,希望孩子们回答“鱼网捕鱼”。但是,孩子们没有喊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只得将鱼网教具展示出来,“这是鱼网,可以一次捕到很多小鱼,为什么……”正当教师想对鱼网的作用加以深入时,一个孩子快速钻到了我手中的鱼网下面,还用探询的目光瞄了教师一眼,教师灵机一动说:“这条调皮的小鱼被我给网住了”,可不等教师话音落下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十几孩子钻到了鱼网下,“呵呵,我也被网住了!嘻嘻嘻!”孩子们乐在其中,而教师却束手无策。不可否认教师充分发挥了她本身的教学机智。经过教师的示范,“先画横线再画竖线,横竖线要交叉叠在一起”幼儿开始作画,每位幼儿分别在一张印有许多鱼的铅画纸上,用油画棒画鱼网,“比比,谁网到的鱼多、谁织的网又大又密”,教师还在不断提示评价,“赵老师,我画好了”声音来自平时能力较强的许涛,教师过去看才发现,他只将网画在一条鱼的身上。不一会儿,“我也画好了,我也画好”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只画竖线的,有只画横线的,还有倒是画了交叉的横竖线,但这网已破烂。活动并没有激发幼儿对画网线的兴趣,教师评价乏善可陈,无法唤起幼儿共鸣,幼儿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活动的反思与探索 首先,得益于幼儿的启发。孩子爱玩,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孩子们钻到鱼网底下”细细反思这个行为,使笔者深受启发,既然孩子乐意钻鱼网,那是否可以设计捕鱼的游戏来再现情景――“鱼网捕鱼”呢?让幼儿有形象直观的体验,突破鱼网为何能捕鱼的认知难点。让孩子们真实地体验到,横线竖线交叉织成的网能捕鱼,网织得越大捕到的鱼就越多。其次,得益于良师的指点。绘画活动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激发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不一定从技能开始,不一定按教师的目标、要求进行;从幼儿原有的经验认知出发,从幼儿技能水平出发,从幼儿的意愿、需要出发,让幼儿画画成为一种游戏、一种获得快乐的艺术活动,让孩子既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又能得到技能的发展,才是成功的活动。再次,得益于教师同行的建议:有些老师提议作品纸张再大点,有利于线条的延伸,更能让孩子们放开手脚;有些老师提议可以运用不同的作画工具和作画方法,孩子们早已对经常使用的彩色笔油画棒失去兴趣,提供一些新鲜的作画工具或许更能吸引幼儿,让幼儿能更专注地参与绘画活动,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差异,教师的评价指导必须有层次性。

第二次活动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反复试教修改,我们又精心组织了一次活动。教师选择用简洁的导入方式:“小猫最爱吃什么?我们去小河边找找有没有鱼。”(白色铅画纸做成一条小河,并用白油画棒画上各种鱼虾――由每人一张改为全体幼儿一整幅) “咦!怎么没有呢?”“我们来试试”,教师轻轻拿起蘸了蓝色水粉的刷子一刷。“小鱼有了,小鱼有了!”孩子们兴奋得拍起手来。孩子们也兴奋地动起手来,“我找到鱼了”“我找到小虾了”“这里还有一个大贝壳”……“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小鱼,小鱼怎么游?”音乐响起《小鱼游》,孩子们随着节奏摆动身体,在教师带领下朝一个方向游,正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教师忽然拿起旁边的鱼网一下网住了好几个幼儿。这时,教师再出示鱼网,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高高举起的小手有很多,“这是抓鱼用的,是网”。有些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喊出来了。与第一次活动同样的问题,却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响。虽然,孩子们已经知道了鱼网,但通过教师的总结概括“它叫鱼网,由一条条横线和一条条的竖线交叉织成的”,提升了孩子的认识经验。最后,教师在示范画网时,又结合儿歌“横线、横线排一排,竖线、竖线排一排,织成鱼网大又密,网住鱼儿多又多”进行示范,一个个小脑袋看得可仔细了。孩子们纷纷拿起棉签、油画棒、彩色笔,在小河里帮小猫网鱼。

研究与反思

两次活动的比较,深刻地反映出: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一个突出特征,我们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可这又不得不依赖于绘画技能、知识经验等积累,还必须要避免技能技巧片面化和标准化的偏向。经过反复实践和研究,我们尝试以游戏情境,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绘画技能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进行不同技能的练习;以情境化的评价方式,支持和优化技能的练习,颠覆反复枯燥的绘画技能练习,让小班幼儿轻松掌握绘画技能,为顺利进行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尊重幼儿的意愿:以游戏情境,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绘画技能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他们眼里,几乎一切活动都是游戏。皮亚杰说儿童“具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游戏就构成了儿童的这个活动领域。小班幼儿认识和表达事物时会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他们乐于表现和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而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形式,所以我们尝试用游戏贯穿整个活动,来感染幼儿。在试教时,孩子们对鱼网这一新鲜事物敏感、好奇,导致“孩子们偷钻到鱼网底下”的这一幕,这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强烈的游戏愿望。于是在研讨活动中我顺应幼儿的意愿,融入了“小鱼游”,的游戏,让幼儿贴近鱼网,通过游戏获得网鱼的体验,让幼儿轻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导。运用游戏贯穿整个活动,来感染幼儿,从帮小猫找鱼(刷色)――引出鱼网(游戏捕鱼)――幼儿作画(捕鱼)一直都在游戏、在玩,孩子们没有机械地画网格,只想着我要帮小猫多抓鱼,也没想横竖线要怎样才能画直画长画密,只知道要帮小猫多抓几条鱼。让幼儿愉悦、新奇的体验、活动中自觉的学习、成长。

满足幼儿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进行不同技能的练习。点、线和涂色是进行美术表现的最基本元素。美国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小班幼儿正处于第一个时期――涂鸦期(基于肌肉运动的最早的图画,随后成为心理活动的表征;各种各样的涂鸦包括无序乱图、纵向乱图和画圈;这个时期的后期,儿童可为自己的涂鸦命名),幼儿喜欢到处随意自由涂画,无目的性。幼儿喜欢到处随意自由涂画,他们羡慕老师手中的刷子和粉笔,他们想尝试各种能绘出图案和色彩的工具。在第一次试教里,教师提供的油画棒,孩子几乎每天接触早已厌烦,他们便随画了横线或竖线就没有兴趣再画了,他们渴望更多更新的材料和工具。而我却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教案、自己的目标,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在最后一次执教时,笔者选择了孩子新奇的软毛刷涂色,在“捕鱼”活动中到小河里找鱼,利用白油画棒在白铅画纸上的色隐性事先画好鱼虾蟹等,“怎么没有鱼?”设置悬念,再让幼儿用软毛刷涂色,“我找到小鱼了,我找到了虾……”幼儿的兴奋溢于言表,为整个画面涂上了底色的同时完成了软毛刷涂色的技能练习。同时,一改往日进行绘画时一人一张纸的作风,以整条小河为作画纸集体作画,让幼儿有更大发挥空间。让幼儿进行反复练习(抓完这边再抓其他的)却仍兴致勃勃,也可以更直接亲近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充分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我们准备了棉签棒、油画棒、彩色笔等作为绘画工作,适合不同水平层次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对多种工具绘画的需要。

兼顾幼儿的差异:情境化的评价指导,支持和优化技能的练习 不同个性的幼儿在绘画时的喜好也不相同,教师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想象,不要求其所画内容都一样。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也由于家庭背景、经验水平的不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孩子们可能会将苹果画成黄色,这时教师要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幼为本,还具体表现在“促进每个孩子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的思想”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第一次试教时教师的指导“先画横线再画竖线,横竖线要交叉叠在一起”“比比,谁网到的鱼多、谁织的网又大又密”只是对全体孩子的一般要求,缺乏层次性、情境性。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的现实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获得发展。因此,在后来执教时,我改用儿歌的形式教幼儿学画网格线,并用情境化的评价来引导幼儿,“小鱼的头钻出来了哦,加些横线拦住它”――针对能力较弱不能完成交叉线的孩子;“网格的洞洞太大了,小心鱼偷溜出来哦”――鼓励完成交叉线的孩子反复练习画长线;“如果一个人的网不够大,试试两个人的网连在一起”――向成功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合作。教师要伴随幼儿绘画的过程,根据幼儿绘画的内容情况做出适应的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出不同要求,在画网格线的技能习得的同时,让孩子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12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贴近生活实际,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展开教学,数学概念大多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教师要创设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让课堂教学兼具“生活味”与“数学味”.教师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深入挖掘规律、建立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开启思考、获得体验.

一、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问题情境设置的价值分析

1.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挖掘素材,创设游戏、实验、活动、操作等情境,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领他们参与知识探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创设问题情境,能发挥学生的直观经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学生却更喜欢认同直观经验.因而教材在创设情境时要分析学生的“新旧知识结合点”,选取学生较为熟悉、较为直观的事物,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直观经验,归纳出本质的概念.

3.创设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可先让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借助于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操作,挖掘蕴含的规律,积累活动经验,建构知识体系.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从多角度思考,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初中数学问题情境设置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获得启发.问题情境有与生活相关的应用,有由数学内部构成的问题,也有相关的实验操作活动以及趣味性的故事、史实等.苏科版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以生活情境居多.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数学史、数学小故事将数学文化融于情境之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的底蕴.如在“平方根”教学中,教师引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内容创设故事情境:瑛姑将那些算子排成商、实、法、借算四行,暗点算子数目,计算55225的平方根.当她正待算第三位时,黄蓉脱口道“5!235!”此时,大家纷纷产生疑惑,黄蓉是如果算出第三位是5的?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分析(10a+b)2=100a2+20ab+b2=100a2+(20a+b)b,将55225按两位一段分为三段,分别是5、52、25,第一位的平方要小于5,当然取2,余152;2×20=40,试上3,152-43×3=23,余2325;23×20=460,试上5,465×5=2325,正好.当瑛姑算出前两位,黄蓉就会很容易算出第三位是5了.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从黄蓉的计算中获得启发,产生探究平方根知识的欲望.

2.创设游戏情境,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的情境,尝试将教材中一些过于简单的情境改成游戏类情境.如在“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苏科版教材提供了制作拉面的情境,教师进行适当改编,将之改成折纸的情境,教师先让学生做折纸游戏,让学生在折纸中发现乘方蕴含的奥秘.创设问题情境如下:“每层纸厚度0.1mm,对折20次的厚度是多少?借助计算器求得厚度为104857.6mm,有30层楼那么高,对折多少次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在折纸中了解乘方,并与楼、珠峰的高度进行比较,在经历“不可能”中感受到乘方的魅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剪纸 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

郭沫若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好一个“一剪之趣夺神功”。据传剪纸艺术起源于西汉,流传至今,可谓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剪纸艺术在中国农村流传很广,历经历史的检验,非但没有失传反而技艺越来越精湛,风格越来越独特,实属世界上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人们用剪纸美化生活,传达美好情感。既然剪纸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传统的特色艺术,那么我们把剪纸艺术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是责无旁贷的,一种文化传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学中体现。剪纸教学即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宽,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左右手并用能力,手脑结合能力,在剪纸的一系列活动中达到“手巧心灵”的目的。剪纸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护并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在剪纸教学中笔者常以欣赏大师作品和获奖作品来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和元素,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剪纸技法和方法的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并结合剪纸教学的特色,对其课程教学中领悟出的教学方法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循序渐进、由浅人深教学法

通过演示“木”“春”“金”字的折法、剪法,让学生理解利用一条对称轴所形成的剪纸对称美学。接着演示“帧钡恼鄯ā⒓舴ǎ学生掌握利用两条对称轴所形成的剪纸对称美学。之后展示“帧钡亩嘀直湫瓮及福学生自主进行创意“帧钡纳杓疲在此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对剪纸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由此引申出二方连续图案和四方连续图案在剪纸中出现的特性:事半功倍――剪纸区别于设计和绘画的“倍增美学”完美地体现出来。“趁热打铁”继续深化一条对称轴所构成的对称美,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剪纸图案设计法。展示剪纸作品“春字与花”“金字与火”等。学生讨论剪纸图案设计的方法并创新“春字与花”“金字与火”等组合剪纸图案,逐步深化团花剪纸图案“双喜与梅花”“寿字与松鹿”“寿字与松鹤”“福字与鲤鱼”等剪纸作品,强化团花剪纸图案设计的方法。由“字图组合”剪纸图案设计过渡到“动植物组合”剪纸图案设计,最后是“人与物组合”等风俗剪纸图案设计,增强了剪纸的广泛性、创新性、趣味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意无限。”剪纸若想走得更远,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

二、剪纸教学中融人中华德育文化和传统文化

“小”“春”“金”字剪纸作品设计,寓意“枯木逢春,一寸光阴一寸金”,提醒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珍惜时间。通过人物系列剪纸,如“慈母手中线”“辛勤的园丁”等剪纸作品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在剪制作品前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废纸把平面的废纸折叠成立体的纸盒,也可白带纸盒或塑料袋,及时收集剪刻后留下的碎纸屑,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公共意识等。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剪纸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升学生的整体内涵。例:置坊ㄗ楹贤及冈⒁狻稚厦忌摇保桓W钟胗阕楹贤及冈⒁狻案S唷保皇僮钟胨珊鬃楹贤及冈⒁狻俺な佟保缓蝶与花组合图案寓意“蝶恋花”;锦鸡与牡丹组合图案寓意“锦上添花”;鲤鱼与水纹组合图案寓意“鱼得水”;牛与杂草组合图案寓意“牛得草”莲花和鱼组合图案,谓之“连连有余”;猴骑马上谓之”马上封侯”;金鱼与鱼缸谓之“金玉满堂”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

三、剪纸纹样的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为构思。多方收集素材,确定剪纸主题,选择主纹样与辅助纹样。对素材进行取舍、重组,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的过程,第二阶段为构图。即用点、线、面概括各部分的位置、面积、比例。构图时要体现“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等形式美规律。第三阶段为深入细部刻画。对各个部分的纹样通过夸张、强化,去粗取精,同时注意图与图之间部分相连,符合剪纸“千剪不断”的特征。最后为调整阶段。纹样是一幅剪纸成败的关键,需强化形式美在剪纸中的应用。同时,对采用“阴剪法”和“阳剪法”了然于心。以牡丹为例:为了突出花的轻盈、柔美,宜采用“阳剪法”;对于起烘托作用的叶子,宜采用“阴剪法”。设计剪纸纹样如画素描的早期阶段:从整体布局兼顾各个部分,从概括人手逐步细化各个部分;漫画的调整阶段:对主要特征进行夸张、变形,以突出、强化主题。

四、剪刻技法

剪纸通常用剪刀和刻刀两种工具进行,或以剪刀为主,刻为辅;或反之,以刻为主,剪为辅。学生有的喜欢以剪为主,有的喜欢以刻为主,也有剪刻并施、交错进行的。一般开孔、拉线、作细部处理时用刻刀,而折叠处、“打毛”外轮廓则常用剪刀来完成。

剪法:(一)掏剪(又称抠剪)用剪刀尖刺穿纸张,然后从内向外挖剪。剪小孔时,要注意把剪尖放在小孔的中心点上,轻轻摇动使之钻透纸张,这叫开孔,然后将剪尖置于孔中,左手轻托纸背,右手执剪逆时针方向转剪,边剪边旋转前移。掏剪细小部位时,用剪尖完成。(二)折叠剪剪刀从纸张的折叠处开剪,展开来即产生两两相对的图案,折叠剪多用于剪制对称、重复的图案,也可用于局部对称图案。纸张折叠后会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折叠剪多用剪口根部(靠近剪轴部位)运剪。(三)打毛剪制纤细、匀称的锯齿纹来表现动物的毛发,民间俗称“打毛”。打毛需用剪轴灵活的剪刀。左手托纸,右手运剪,运剪时剪尖始终朝前,一左一右边剪边匀速平移,打出一连串细如毫发的丝毛来。(四)游剪游剪擅长剪曲线与内外轮廓线。游剪的关键在于左右手的配合。剪时,执纸手为主动手,不停左旋右转,带动执剪手运行;执剪手随之上下开合运剪,如鱼游水、流转自如。

刀法:(一)切刀垂直执刀,白上向下按切。刀尖上下拉锯式前移,切割出短而直的点状刀口。切刀跨度不能过大,过大会造成线条断断续续。切刀适合多层剪纸的刻制和刻制剪纸的精细部分,尤其是精细部分的起落处和交叉处,用切刀可防止因用力不当而造成的断线。(二)钻孔刀尖沿圆孔线顺时针方向上下按切并前移,左手执纸配合旋转移动一周。也可用打孔器。(三)划刀斜执刀,如执笔写字。运刀时,手腕用力要均匀,方能在纸上划出流畅的切口。此法适合用于质地挺括的纸张,划刀刻制纸张的层数要少,以三张以内为宜。多了不容易划透。所用的垫板也要有一定的硬度,太软了容易带纸断线。

五、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少部分学生对“阴剪法”和“阳剪法”两种技法的区别认识不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采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甄别。既对同一物分别采用“阴剪法”和“阳剪法”两种技法。“阴剪法”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阳剪法”的特点与阳剪法恰恰相反,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最后两种图案做对比,“阴剪法”体现的“线线相断”与“阳剪法”体现的“线线相连”跃然纸上。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鉴别并在实践中运用两种剪纸技法。

作品雷同化的现象。早期的教学为了吸取传统剪纸艺术的精华,大多选几幅经典的剪纸作品作为范例进行讲解。如:喜上眉(梅)梢、连年有余(鱼)、二龙戏珠、百鸟朝凤、五谷丰登、慈母手中线等。这些经典范例有简有繁,主要为了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特征及技巧。学生实践创造阶段,起初是教师先示范然后命题让学生创造,老师提供几个创作思路,可能是由于题目相同又被老师所提供的思路所左右,往往会出现不少的雷同作品。为了避免学生作品出现雷同现象,我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第一、师生共同收集大量的白描、摄影、图案等素材,学生从中任意选择几幅自己喜欢的素材,在素材中提炼出需要的元素,通过加减、联合、相交等方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几幅草图,对几幅草图再进行精细处理,最后挑选出视觉效果较好或创意较好的一到两幅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最终设计作品完成。第二、选多幅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观察,观察过后让一部分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其喜欢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挑出自己最不喜欢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方案。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每幅作品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将每幅作品中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进行重组,创作出新的剪纸图案。一位电影评论家曾说过:“一千个人看这部电影,就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由于知识、阅历、喜好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亦是不同的。因而避免了剪纸作品雷同化的现象。

剪纸纹样过于繁琐的现象。一部分学生不注意对素材进行概括、提炼,追求面面俱到、精细化,导致设计的剪纸纹样过于复杂、,实践操作中难以剪制成功。设计剪纸纹样必须从简人手。以虞美人花与蝴蝶的组合为例:首先,在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圈出一个大圆概括出一朵盛开的大花朵,以三角形构图为原则圈出较小的圆及最小的圆代替半开的及未开的花朵。其次,添加茎叶时要简略,最好使用单线条,注意前后、穿插、曲直、长短等关系变化。再次,盛开的大花朵附近简略添加嬉戏双蝶的外轮廓,在添加祝福、吉祥的文字时尽量使用单线条确定文字的位置、大小、比例。最后,对各部分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细化,调整完成。由简人手,放开、大胆地设计可有效避免剪纸纹样过于繁琐,难以剪制成功的现象。

六、让创新成为剪纸教学的主旋律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6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其前身为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挂牌,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地区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项目。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广西区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往中的区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东盟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整体战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89名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及导游服务人员。面向东盟国家学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旅游管理”“出境和导游业务”、“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20多门课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设的课程有《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看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中国常用社交礼仪》、《中国美食文化及广西特色餐饮》、《陶艺文化》等课程。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四、结语

上一篇彩虹天使

下一篇青松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