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技术范例6篇

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1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部级科技项目8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16个,其中主持选育9个;发表文章、专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12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17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3项。

福建省屏南县连续8年获得绿色食品产品产地认证,绿色生姜栽培在本县种植有8年历史,2012年栽培面积100 hm2,每667 m2产量1 500~

2 200 kg,绿色食品生姜加工成的嫩姜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售价是传统姜的3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将“绿色食品”生姜种植技术浅析如下。

1 环境条件

基地栽培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2000的要求,生产基地要远离工业“三废”污染,应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2 种植技术

2.1 栽前准备

①茬口选择 生姜属喜温性蔬菜,不耐霜冻,于春季断霜后播种(夏种),秋季霜冻来临前收获。

②姜种选择 种姜质量符合GB 807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务必选无病虫害、色泽鲜亮、姜块质量在100~150 g、粗细均匀、不干缩、不腐烂、不受冻、质地硬、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高产耐贮的非转基因的健康姜块作种,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

②选地作畦 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条件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3月下旬至5月上旬,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与姜园畦土拌匀,深耕细耙,因地制宜作畦,做到沟沟相通。

2.2 栽植

①土壤施肥要求 严格按照NY/T 394-2000标准使用肥料,施用的肥料品种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施肥原则是化肥必须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之比不小于1∶1,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施用量以测土配方时养分测定、生姜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为依据而定,最高无机氮素养分施用限量为16 kg/667 m2,磷、钾肥施用量以维持土壤平衡为准,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②栽植时间 生姜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气温25~28℃时生长旺盛。海拔500 m左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适宜天气进行栽植为宜;海拔700 m左右,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选择适宜天气进行栽植为宜。

③栽植方法 在畦面按25~30 cm宽开沟,沟内播种姜以株距5~8 cm排列,种姜靠沟边,芽眼朝向两侧,不要倒放或平放,然后用土杂肥盖种,再覆土5~6 cm厚,并盖上稻草。667 m2备种200~300 kg。

2.3 大田管理

①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表土,蓄水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定植后一般在5月底中耕除草与小培土1次,7月上旬结合中耕除草与培土1次。

②水分管理 抓好排灌,生姜不耐渍,园畦土渍水常常会引起生姜根腐病的发生,雨后及时排除地下积水,防止涝渍害。定植后若遇高温高湿、台风暴雨,注意排水,防止沟积水、土壤透气性不良而导致黄叶、烂根、死秧等现象发生;天气不干旱,一般不浇水。

③追肥 生姜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重施钾肥,配施磷肥,增施氮肥。施肥方式应以底肥为主(栽植前在整地作畦时施入),出苗后至封行前,每20~30天中耕除草松土1次,封行后不宜再中耕,以免伤害植株。5月上旬齐苗后即追肥1次并培土,667 m2将腐熟人畜粪水2 000~3 000 kg按1∶1比例对水淋施,促进茎叶迅速生长,施后适当培土。适时追肥,生姜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5~7月为地上部生长高峰期,一般在6月中旬667 m2可浇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 1次;8月为地下部分生长高峰期,一般在8月上旬667 m2将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钾肥10 kg、硼锌肥1.5 kg混合后再对水浇施1次,以加速姜地下部膨大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2.4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 393-2000的规定。原则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①农业综合防治 严格检疫制度,优选无病虫害的姜块作种,实行间、套(轮)作,清洁田园,消灭杂草,科学排灌,合理施肥,降低病虫基数。

②物理、生物防治 种子要消毒处理,用黄色板诱杀、覆盖遮阳网防虫,人工捕虫,利用天敌及微生物,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③药剂防治 禁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农药及其混配农药。生姜主要病虫害有姜螟、夜蛾,姜瘟病、炭疽病。姜螟防治一般在5月上旬幼虫发生盛期,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100 mL对水60~80 kg喷雾防治;夜蛾一般在7月下旬发生,667 m2用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30 mL对水60~75 kg喷雾防治。姜瘟病一般在7月上旬防治,667 m2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 g对水75 kg喷雾防治;炭疽病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667 m2用70%甲基托布津100 g对水60 kg喷雾防治。

3 采收与整理

生姜适时采收时间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在霜冻来临之前为最好。采挖时先彻底清除地上蔓,然后顺垄采挖;订单嫩姜宜在9月上旬采收。

采挖出的生姜及时除去泥土,就地修整,稍晾后除去根毛,入库保鲜,装箱待售。

4 食品包装、贮藏、运输

食品包装、贮藏、运输应该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特别是包装要求做到“四位一体”,即图案、文字、编号和防伪标签齐全,符合绿色食品全程控制的要求。

包装箱应严格遵守卫生、安全标准、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可循环利用等原则,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绿色标准,要求大小一致、牢固。

生姜产品应按同一等级、同一规格分别包装,每批产品的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的净含量不得超过20 kg,误差不超过2%。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生姜;种姜处理;合理密植;田间管理

生姜的食用部分为根茎,除了用作调味外,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1]。梅州市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客家特产“姜糖”的热销,对原料生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生姜是喜温暖、耐阴湿、怕高热的作物,五华县气候非常适合姜的生长,生姜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一般产量45.0~52.5 t/hm2,产值4.5万元/hm2左右。最高姜田产量超过67.5t/hm2,产值达6.00~6.75万元/hm2以上。为使农民了解生姜的特性,正确掌握种植生姜的方法,确保获得高产,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生姜要求阴湿而温暖,较弱光照,适宜温度为25~32℃,田间土壤湿度以70%~80%为宜,常积水,排水不良,易感病枯死。根据这些特性,种姜时应选择地势较高、荫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块。以中性或弱酸性为佳,生姜不宜连作,选地时注意避免选择前作是姜、烟草等作物的地块,以防止姜瘟病的发生[2]。需轮作3年以上,可与水稻或与芋头、瓜类、豆类等轮作、间作。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分布土层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为此地块要深翻、晒白,开好排水沟,起高畦种植[3]。畦宽80cm,高30cm,沟宽30cm,并施足基肥,施优质农家肥30t/hm2加过磷酸钙750kg/hm2。

2种姜处理

生姜发芽适宜温度为15~18℃。10℃以下低温和湿度较大时根茎易腐烂,地上部遇霜冻即枯死,在强光下叶片易凋萎。选择无病虫害、色泽金黄、无机械损伤、有1~2个壮芽的姜块作种姜,选后用20%的草木灰液浸种30min或用1.0∶1.5∶12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进行消毒,以防治姜腐病。然后催芽,把已消毒的种姜晒2~3d,以减少水分,杀死病菌,提早发芽[4]。待姜块表面水分消失和附着的泥土脱落后进行堆放,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保湿催芽,也可放进温床催芽,当姜芽长1cm或已出了3~4cm的须根时即可种植。

3合理密植

谷雨后,立夏前,当地温达到16℃时即可种植。种植时要做好合理密植,适当密植能提高生姜产量,将经催芽后的种姜掰成小块,每块重50~100g,每块留1~2个壮芽。若收老姜为主,用种量1 500~2 250kg/hm2,若收种姜为主,用种量多至5 250~6 000kg/hm2。种植时,开9~11cm深的种植沟,施入腐熟的猪牛粪混火烧泥15.0~22.5t/hm2、草木灰1 500~2 250 kg/hm2或钾肥150~225kg/hm2。每畦种2行,要求行距10~15cm,株距20~25cm。放种时,姜芽应朝同一方向排列,便于以后回收种姜。种植以后,用细土压紧姜芽,然后覆盖稻草或芒萁草,最后再覆上1层细土,以利遮荫、保温、保湿、防草、防冻。

4田间管理

姜很耐肥,且由于根茎是逐渐分生膨大,因此除了施足基肥,还应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苗期以薄肥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适当增加施肥量。齐苗后(姜苗长至约4cm时)即第1次追施,可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尿素对水淋施;当苗长出有1~2个分枝时(苗高约30cm时),追施第2次肥以壮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生长速度加快,应及时追施,施花生麸1 500kg/hm2加复合肥225kg/hm2。高温多雨天气不宜追肥。在追肥过程中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后,要进行培土,培土分次进行,不要一次培得太多。生姜喜温怕热,根系不发达,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极严格,生长期间土壤过于干旱或过于潮湿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天气日趋炎热时,要搭棚遮荫。在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姜田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一般在播种后保持土面比较干燥,出苗后至收获前应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生长旺盛期,遇到干旱时还应在早、晚及时灌跑马水,避免姜地渍水引起病害。

5病虫害防治

生姜主要病虫害有姜瘟病、姜炭疽病、姜细菌性软腐病、玉米螟、曲条跳甲、地老虎。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在姜瘟病发病初期,用可杀得500~600倍液灌根防治。姜炭疽病发病前用百菌清600~8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姜细菌性软腐病用可杀得500倍液灌根防治。玉米螟喷施乐斯本1 000倍液防治。曲条跳甲用乐斯本1 000倍液或敌敌畏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防治。

6采收

生姜的产量与采收的时间、产品用途有着密切关系。若在8~9月作为嫩姜用收获的称子姜,一般产量7.5~15.0t/hm2;若在冬前作为老姜用采收的则称老姜,其产量可高达15.0~37.5t/hm2。因此,生姜的收获应按产品用途不同而分别进行,以保证经济效益的发挥。

7参考文献

[1] 于千桂.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9(1):18-19.

[2] 全洪友.生姜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12-113.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生姜;栽培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53-1

生姜可以加工成姜粉、姜油、姜糖等食用品,种植生姜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生姜喜温,不耐霜冻,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因此,在生姜生产中许多地方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既可提高地温,又可提高气温,从而可以提早播种生姜,又可以延迟生姜的收获,在生姜大棚栽培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肥料和调节物质的施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生姜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提高大棚生姜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户种植生姜的积极性,现把大棚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提早播种

生姜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提高,因此,生姜提早播种是获得生姜高产的关键。

2 大拱棚建造

采用水泥立柱、竹拱架结构的大棚来栽培生姜。一般棚宽10m,4排水泥立柱,长按地长度而定。依地形可采用南北或东西向开沟起垄种植。生姜栽植前7-10d盖好棚膜升温,以利提高地温。

3 加温催芽

生姜大棚种植必须要提前催芽,要在播种前25-30d开始催芽。此时温度尚低,为保生姜顺利出芽,可采用火炕或电热毯等催芽法。无论采用哪种催芽法,催芽温度要保持在25-30℃之间,待姜芽萌动时保持温度22-25℃,姜芽达1cm左右时即可播种。

4 重施基肥

大棚生姜生长期长,产量高,对肥料吸收量多,因此,要加大底肥施用量,并多施生物有机肥料。一般冬前每亩施充分腐熟鸡粪3-4m3,随深翻地施入。种植前开沟起垄,在沟底集中施用有机肥200kg加复合肥50kg或豆饼150kg加复合肥75kg,肥料与土拌匀浇足底水即可栽植。为防地下害虫可施入2-3kg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1kg。

5 宽垄稀播

为充分发挥大棚生姜生长期长的优势,以发展单株,扩大群体,这样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商品品质。大棚种植大姜,按行距60-65cm、株距18-20cm,每亩栽植5000-5500株为宜。

6 除草覆膜

大棚一般在播种前7d盖棚,从而提高地温,利于姜芽的生长发育。定植后及时浇水,并喷洒施田补、果尔等除草剂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喷完后立即覆膜,为了防止灼芽,可在垄上铺一层稻草、麦麸或稻糠,覆膜后在膜的四周压实,中间隔2-3m压一土块,通过覆膜可以提高地温和保墒,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加速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使耕层有效养分增加。

7 搞好温光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要盖严大棚膜升温。保持棚内白天30℃左右,不通风,以利姜苗出土。姜苗出土后,待苗与地膜接触时要打孔引出幼苗,以防灼伤幼苗。白天温度约在22-28℃,不高于30℃,夜间不低于13℃。外界夜间温度高于15℃时要昼夜通风。光照的调节主要靠棚膜遮光,在撤膜前无需进行专门的遮光处理,到5月下旬气温高时,可撤膜换上遮阳网(遮光率50%为宜),7月下旬撤除遮阳网。到10月上旬随外界温度降低再覆上膜进行延后栽培。盖棚膜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3-18℃。

8 加强肥水管理

大棚生姜因生育期提早,追肥也应提早。在苗高30-40cm后应追提苗肥,顺水分两次冲施少量氮肥(每亩施15kg尿素或25%鼎泰牌菜饱饱冲施肥料15-20kg);至三杈期进行大追肥,每亩追肥鼎泰牌生物花椒饼有机肥料120-150kg加高氮、高钾复合肥料50-75kg,结合开沟培土施用。7-8杈时再每亩追施38%鼎泰牌菜饱饱冲施肥料40-50kg或高氮高钾复合肥50kg。

9 勤培土

大棚生姜单株个体大,为充分发挥单株高产优势,在生长中后期要多培土,促使姜块正常膨大。在姜膨大期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0月份扣棚后,要适当进行控制浇水,不再进行追肥。

10 生姜增产剂应用

概括生姜的生长发育特点,增加人为调控能力,喷施生姜增产剂,达到增加生姜产量的目的。全生育期喷4次。第一次在苗高30-40cm时,第二次在三杈期,这两次以促进生姜营养体生长;第三次在7-8杈前喷1次,以控制调节姜块膨大为主;第四次在收获前15-20d喷施,以促进姜叶及地上茎中的养分向姜块回流。采用该技术可增生姜500kg左右以上,并提高生姜的耐贮性。

11 加强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是姜瘟病、炭疽病和姜螟夜蛾。防姜瘟病、炭疽病等病害可以选用清道夫、可杀得、农用链霉素;防治姜螟夜蛾等虫害可以选用纵卷特杀、康绿功臣(0•36%苦参碱水剂)、辛硫磷、锐丹、功宝、红宝等农药,要进行综合防治。发现有病姜株和虫伤株应及时除去,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

12 适时收获入窖贮存

当棚内夜间温度降到13℃以下或有强寒流带来之前要及时刨收生姜,并入窖贮存。

参考文献

[1] 甘东孝.生姜深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9,

(01).

[2] 李凤荣.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

(10).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 主要从播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大棚早熟生姜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生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生姜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普遍栽培,生姜以地下根茎供食用,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和多种生物碱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远销国外的特产蔬菜之一。掌握其栽培技术,尤其掌握其大棚早熟栽培技术,可提早上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大棚生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前准备

(1)栽培地块的选择。生姜最适于在地势较高、无污染、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中生长,栽培土壤前3年没有种植生姜、花生等作物,pH值6~7。

(2)选择合适良种。目前市场上生姜品种可分三大类:一是山东大姜,二是凤阳中姜,三是当地小姜。根据近几年市场情况反映,中姜、小姜很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也更适合于大棚栽植。种子选择上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本品种特性、地上茎粗壮、分枝多、肥大饱满、皮色淡黄明亮、肉质新鲜、不干裂、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大小适宜的健康姜块留作种用,严禁从病姜区引种。

(3)整地。大棚栽培生姜一般在2月中下旬(农历正月中旬)开始,1月先将腐熟的农家肥约30t/hm2均匀撒于地面,深翻混匀。

(4)建棚。建棚高2.5m,棚宽8~10m,选用透光性和质地较好的薄膜做棚膜。

(5)起垄。耙地平整后起垄,每垄之间间距60cm,垄高30cm,垄宽30cm,工作沟内留备用土。

(6)杀虫。为防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可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药剂选用辛硫磷、速灭杀丁等拌毒土撒入穴内,用锄头翻匀。

(7)姜种处理。播种前20~30d将姜种从窖中取出,在背风向阳的平地或草席上摊晒1~2d,但不可曝晒,中午若日光强烈,应遮盖,防止受冻,晒到姜皮发白变干即可收回室内准备催芽。在2月15~20日前后进行催芽,将风干的稻壳用1%的石灰水喷湿(70%),在棚室内先铺10cm厚作垫层,趁姜种还热时摆在垫料上,1层姜1层料,堆高100cm,最上层再盖上5cm厚的干净稻草,覆膜保温,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75%左右,幼芽长度为1.0cm左右时即可播种。

2定植

(1)掰姜种。大棚种植生姜主要是起到提早上市的目的,需要密植,应先将种姜分切开,一般中籽姜每手分出13~15片(一般将姜种掰成50~70g),每穴株距15~20cm,每片种姜上只留1个粗壮嫩芽(少数姜种也可保留2个壮芽),其余的幼芽用手抹去,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给主芽,保证苗齐苗壮。

(2)浸种处理。为预防姜种自带病菌发病,播种前用1%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或用1%的石灰水浸种30min后取出晾干待播。

(3)定植。在姜种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下种时将姜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做到姜芽上齐下不齐且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苗齐苗壮,然后在姜种上面覆1层4~6cm厚的细土,再覆盖农家肥,一般将农家肥60~75t/hm2与复合肥225kg/hm2、锌肥45kg/hm2、硼砂30kg/hm2混合后施用。

3田间管理

(1)控制好大棚内温度。大棚种植生姜在农历2月下旬和3月初,定植期间室外温度较低,定植后扣棚不需放风,出苗后,如天气晴好,温度较高可适时(中午)少许放风。

(2)化控除草。播种后2~3d,用丁草胺或乐福灵等进行喷雾或毒土处理除草,注意要按照喷施要求配比浓度,喷施时姜田土壤要保持湿润,齐苗后若垄上有杂草应进行人工拔除。

(3)追肥。生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同时,中后期需肥约是全生育期的80%,施肥上一般采取分期追施氮、磷、钾等肥料。生姜在苗高13~16cm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硫酸铵、二铵或45%复合肥150kg/hm2对清水浇施。弱苗、小苗,苗期施用追赶肥,宜采取少量多次,直到培育成壮苗,达到全田苗高苗壮一致为止。7月上中旬,是大棚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吸肥量迅速增加,这时可结合除草和培土进行第2次追肥,可将肥效持久的腐熟农家肥和速效化肥配合施用,可用沼肥或腐熟猪栏粪45~60t/hm2,辅以腐熟的细碎饼肥370kg/hm2,硫酸铵或复合肥225~300kg/hm2(复合肥用人尿泡2~3d后施用效果较好);当生姜长至6~8个分枝时(约8月上中旬),正是根茎旺盛生长期,需肥量大,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可施复合肥或硫酸铵300~375kg/hm2,硫酸钾150kg/hm2,以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同时防止后期因缺肥而引起茎叶早衰。如以收嫩姜为主,在施肥时可适当加大氮肥用量,以收老姜为主,则应控氮增磷,土壤缺锌硼时,追肥时也应补施,以延缓叶片衰老。

(4)水分管理。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一般以穴见干就浇水,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7月下旬至8月份正是生姜生长的最佳时期,水分对其生理生长特别重要,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可漫灌,浇水间隔期以7~10d为宜,梅雨季节少浇(梅雨水),浇水时间应在早上和傍晚,中午不能浇水。暴雨之后,要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5)中耕除草,适时培土。生姜的幼苗生长处在高温多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植株早衰。幼苗旺长期肥水条件好,杂草滋生力也强,若除草不及时,草与姜苗争肥、争水、争光,姜苗易出现生长不良。黑暗湿润的环境条件对生姜的根茎生长很有利,为防止根茎膨大后露出地面,在除草和追肥的同时结合进行培土,一般培土3~4次。第1次应在有3株幼苗时进行,盖土不能太厚,以免影响后出苗的生长,15d后依次进行第2、第3、第4次培土,培土时做到不能将根茎露出地面,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变沟为垄,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6)扒老姜。在中后期中耕培土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在生姜的旺长期扒出老姜出售,以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是顺着播种的方向扒开土层,露出种姜,左手按住姜苗茎部,右手轻提种姜,使之与植株分离。注意不能摇动姜苗,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土。弱小的姜苗不宜扒种姜,以免造成植株早衰。

(7)揭膜与遮阳。一般在出苗后7d就可揭去顶棚,为防夏天强阳光照射,选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覆盖棚顶,以减少强烈阳光的照射。

4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虫害种类不多,但危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损失严重。生姜病害主要有茎部病害和叶部病害。茎部病害主要是姜瘟和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挖除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并带出大棚外深埋。姜瘟病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雨后及时深沟排水,防止病菌随水扩散。与此同时,在病穴内撒生石灰消毒,药剂防治选用百菌清、姜瘟宁、敌克松、1%漂白粉等在穴内泼浇,其中姜瘟宁防效较好,然后用无菌土封住。叶部病害有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溶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防治。采收前20d停止用药。虫害主要有姜螟、蚜虫、小地老虎。姜螟可用杀螟松、敌百虫、速灭杀丁等防治,小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药剂喷杀、毒液灌根相结合防治,药剂选用辛硫磷、敌敌畏、杀虫双等,同时,晚上开启杀虫灯诱杀成虫。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中国姜蒜之乡 生姜产业化 供给侧改革

“安丘大姜”在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也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姜蒜之乡”,每年的生姜种植面积20余万亩。生姜是安丘市重要的农业品牌,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就其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安丘生姜产业化存在问题分析

(一)生姜总产量虽高,但是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率偏低

安丘生姜种植面积每年达20万亩,总产量超过8亿公斤,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又建有全国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姜蒜之乡”。由于生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比较严重,有些农户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安丘生姜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率不到生姜产量的四分之一,绿色认证率还有待提高。

(二)没有合理使用“安丘大姜”的这个国家地理品牌

“安丘大姜”虽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也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姜蒜之乡”,但是由于缺乏对地理标志价值的认识,在生姜生产、流通、加工、销售、推广、物流服务等环节,很少有企业或者个人合理使用“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标志,就造成了“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品牌的使用和推广的局限性,缺少应有的品牌效应。

(三)生姜产品大部分停留在初加工阶段,深加工程度不够

安丘生姜目前大部分处于初加工阶段,也就是作为初级农产品的保鲜姜简单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农民获利较低。而作为深加工的调味姜片、姜油、寿司姜片、脱水姜、腌渍姜等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生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较少,也限制了安丘生姜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生姜产品供应链耦合度差

生姜需要经过育种、种植、储存、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各个供应链环节,安丘生姜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以生产农产品的单一农户为基础,生姜一体化经营程度低,供应链各个环节耦合度差。生姜产业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阶段或者各个部门之间联系松散,不能真正实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模式。

(五)生产、储存及流通加工的标准有待规范和提高

生姜的种植环节有还是以单一农户的生产技术为基础,缺少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储存环节,各个农户还是处于最原始的采用地窖的方式,缺少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储存方式,经常会出现生姜腐烂等问题。在生姜的流通加工环节,要去除生姜表面的泥沙,还要不破坏生姜表皮,由于清洗技术不规范、不统一,大部分加工企业都是比较简易的洗姜作坊,符合标准的生姜产成品率相对较低。

二、加强生姜供给侧改革,提升安丘生姜产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生姜的生态化种植,科技化改造

在种植环节采用生物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用有机肥料,加大有机生态化种植,打造循环农业,进一步提升生姜的品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进一步提升农场规模,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社、农场模式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减少单一农户的小规模生产数量,以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提升农场规模,采用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优势生姜产品。对生姜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植、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

(三)进一步提升“安丘大姜”的品牌效应

品牌在产业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生姜生产、加工企业要充分、合理利用好“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牌,生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要做好品牌的合理使用,提升品牌效应,带动整个生姜产业的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做好引导宣传,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四)做好生姜供应链优化工作

最近几年的生姜市场波动较大,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姜产量的稳定性,要做好生姜供应链优化工作。生姜生产龙头企业要积极拓展市场,采用订单生产、契约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各个方面,稳定产品价格和产量,优化生姜供应链,保证农民生姜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做好生姜产业的物流优化工作

生姜产业物流环节主要包括储存、流通加工、运输等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生姜的储存环节应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的冷藏模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流通加工环节,要引入标准化的加工流程,制定加工标准,提升产品品质。

三、结束语

安丘生姜产业化水平目前虽然还不是很高,随之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的提升,安丘生姜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必将带动安丘生姜产业的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安丘的农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明钊.山东平度“仁禾”大姜经营模式经验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

生姜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生姜;高产栽培;加工技术

生姜既是鲜食蔬菜,又是调味佳品,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以姜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有祛痰、健胃、驱寒、解毒的功效[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姜多功能、多用途的不断开发利用,生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种植生姜一般可收生姜37.5~45.0t/hm2,产值7.5~12.0万元/hm2,经济效益良好[3,4]。现将生姜高产栽培及其食品简易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高产栽培技术

1.1精细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背西或稍荫蔽的砂质土或壤土地块种植。播种前15d左右,先深翻20cm左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2~165cm,高19.8~23.1cm,畦沟宽约30cm,四周开通排水沟。

1.2选种消毒

选择双排姜、肉姜等高产品种,留粗壮饱满的姜块作种,严格剔除表皮脱落、姜肉变色的病残姜块。晒种3~5d,晒至姜皮稍皱,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种消毒10min。捞起晾干,按姜芽的位置切好姜体,每块保持1~2个粗壮芽,重50g以上。姜体愈大,姜苗愈壮,产量愈高。

1.3适时种植

较暖地区在春分至清明下种为宜。种植规格,坡地行株50cm×26cm,植穴深13~17cm。下种时芽头向上,芽向统一朝南。播后用草木灰1 500kg/hm2拌细土盖约2cm厚,再铺放1层稻草保湿,并抑制杂草生长。

1.4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腐熟猪牛栏粪肥45t/hm2、过磷酸钙225.0~262.5kg/hm2作基肥,拌匀施于种植穴底部,再覆土下种。及时追肥,姜芽出土7~10cm时施淋稀粪水15.0~22.5t/hm2,不宜施用化肥,以免发生烂芽烂种。6月是发芽长苗期,施尿素112.5~150.0kg/hm2,或硫酸铵225.0~262.5kg/hm2,或粪水22.50~26.25t/hm2。7月是块茎长大期,施复合肥300kg/hm2,并结合除草培土,以利姜块肥大和防止露出地面。播后3~4d浇1次水,苗高10cm左右时,用腐熟粪水淋施,既可促苗又可防旱。生长期内要保持土壤湿润,以表土不发白为原则,遇干旱要浇水或灌跑马水,8~9月是生姜枝叶与姜块生长旺盛期,必须经常浇灌,以黄昏或8时前浇灌为好,如遇大雨要及时排除渍水。

1.5病虫害防治

生姜易得姜瘟病和受钻心虫危害。姜瘟病防治上,严格剔除病姜,实行轮作,防渍水,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代森铵1 000倍液,或石灰3kg、退菌特0.5kg、水100kg,揽匀淋洒,每隔2~3d喷洒1次,连用2~3次。防治钻心虫可用2.5%敌百虫15~30kg/hm2,加细泥粉450~600kg/hm2拌成毒土,在露水未干时撒施。

1.6适时收获

用于加工的生姜可在旺盛生长期收获;用于调味和药用的生姜最佳收获期在大雪至冬至,其肉质根茎老熟,养分充足,产量高。

2简易加工技术

2.1白糖姜片

将新鲜姜洗净去皮后,切成3~5mm的薄片。按生姜50份、白糖32份、白糖粉4份、柠檬酸溶液,同姜片一起加热至沸,捞出姜片漂洗干净,沥去水分。再配制62%~65%的浓糖液,并加入0.15%柠檬酸煮沸使糖全部溶解,滤除杂质后放入姜片再煮,煮至糖液浓厚、滴液成珠时即可停火,把姜片捞出。捞出的姜片,撒上白糖粉拌匀,摊晒1~2d或置烘烤房中,在40~50℃下烘4h左右,即成白糖姜片。

2.2蜜渍生姜

把新鲜饱满的鲜姜洗净去皮后,切成1cm×1cm×1cm的方块。按1份生姜加4份水煮开,捞起沥水。再按1份生姜加2份蜂蜜置于锅内再次煮开,撇去泡沫,即制成甜辣可口的蜜渍生姜。

2.3艳红糟姜

取鲜姜100kg、食盐20kg、红糟13kg,将鲜姜洗净去皮,放入缸中。把食盐加入清水35kg烧沸,冷却后加入红糟汁以淹没姜体为度。密封腌30d后,即可食用。

2.4糖醋嫩姜

将新鲜嫩姜洗净去皮,切成1mm厚的姜片,放入缸中。取1份白糖、1份醋和1份酱油,混合煮沸后即为糖醋液,再次煮沸,冷却后将此液倒入姜缸中,以完全淹没姜片为止。姜面上用竹网盖住,并用石块压好,以免生姜片脱卤。然后密封缸口,腌渍15~25d,即成鲜嫩适口的糖醋姜片成品。

2.5酱制姜片

选用新鲜嫩姜,漂洗干净。然后按100份姜用10份盐,

1层姜1层盐在缸内腌制。隔5d翻缸1次,经过15d左右即可腌制成咸姜坯。将腌好的咸姜切成3mm厚的姜片,装入布袋中,每袋2~3kg。按姜片100份、优质面酱50份,将其投入酱缸,每天打耙2次。经过7~10d的处理,即可制成色泽深褐、咸、辣鲜、嫩、脆的酱制姜片。

2.6甘草姜片

配方为鲜嫩姜6.5kg,白糖5kg,酸梅汁20kg,甘草粉4kg,丁香粉200g,苯甲酸钠100g。鲜嫩姜片先用5%~6%的热碱液浸泡,再放进流动水中搓洗去皮、洗净,依横径切成0.5~0.7cm厚的斜片,加适量食盐拌合腌制3~4h后,投入浓度3%~5%的石灰水中浸泡4~6h。然后取出投入沸水中烫3~5min,捞出沥干待用。按配方量称取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搁置48h,期间翻拌3~4次。然后加热煮沸,微沸8~10min,适当浓缩以提高糖液浓度,再静置48h。烘烤分2次进行,期间要注意通风排湿和倒盘整形。第1次烘烤时,将姜片沥尽糖液,摊放于盘中稍干后送进烘房,在60~65℃烘6~8h;待含水量降至24%~26%时取出烤盘,适当回潮整形后再重新烘烤。第2次烘烤温度55~60℃,时间4~6h;待含水量降至18%左右,手摸姜片不粘手时即可出房。若室内湿度很高,外界风大,可将进气窗及排气筒交替打开。一般通风排湿3~4次,每次15min为宜。烘房内各处的温度不均一,烘烤时要注意调换烤盘的位置,翻动盘内姜片。倒盘在第1次烘烤结束后进行,同时用手将姜片适当压平。用印有商标的食品袋作100g、200g、250g等不同定量的包装,密封后放阴凉干燥处存放,即可上市销售。

3参考文献

[1] 赖国荣,袁建华,陈志赋,等.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5):59.

[2] 肖敬东,廖庆华,曾苑.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