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设设计范例6篇

四合院建设设计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1

关键词: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86-01

一、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多借鉴或照搬本、专科的培养模式,基础、专业、顶岗实习,这种分段式的培养,或者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学科背景的学分式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学习不能直接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在教学过程中趋于模式化、程式化,教学内容不能有效的与生产过程对接等。究其原因,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晚,大部分学校真正建校时间不过几年或十几年,还处在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在内涵建设方面,民办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无成功经验借鉴,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建立起实用性较强的适用于四川民办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各个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严重。随着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现状,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率也不容乐观。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的增长,专业领域的细分,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不凸显,也导致了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监管和师资队伍结构都有待改善。民办院校的身份特点决定了其始终处在自力更生的状态,在硬件投入上不高,软性建设不够。

二、创新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建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立足四川,面向西部,当前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职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四川民办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首先是立足和服务于四川,满足四川省经济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然后面向西南,再不断拓展至整个西部。艺术设计的市场是包括了设计开发与制作等一系列的综合市场,因此,四川民办高职院校在确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时应立足于市场的需求,走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化的道路。

(二)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实行的一项育人模式,培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企业的员工。在学徒制中,就学就是就业,学习的过程是工作的过程,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之后还可以得到报酬。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学徒制非常适合运用于艺术设计专业之中。现代学徒制不仅有利于学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实现专业的学习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还可以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学徒制运用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推进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运用现代学徒制,是时代的要求,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主要举措。因此,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高度重视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对学徒制的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全面提升四川省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的表现,当今的艺术设计不再是机械的再现和重复,而是需要创新和个性的体现。因此,四川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再现。艺术的生命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体现的,讲究顺其自然,水到渠成,除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外,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十分重要,通识、博雅、拓宽、犁深,基础与专业,专业与职业的对接与发展,课程的开发与完善等使学生后劲十足,不局限于初次就业的满足,为学生提供更高、更广的发展空间。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课题名称:四川省民办高职 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标”研究项目编号:14SB0564。

参考文献: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2

【关键词】“以人为本,患者至上”;流线简洁;病房家庭化;宾馆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这种快步进入小康生活的步伐中,人们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健康,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新建、改扩建医疗建筑的热潮。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各大医院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内地一些城市的动态,在医疗建筑的建设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进行新建和扩建。几年工作中,在许多老师的帮助教导下,有幸参与医院的方案设计投标和施工图工作。设计中有机会向医疗界领导专家进行学习和请教,在设计中摸索总结了几点体会,可能有所片面,希望能和大家探讨。

一、合理的功能组织

搞设计的同行都清楚,医疗建筑是公共建筑中功能较复杂的类型。以医院为例,通常医院从功能上分为三大区:医疗区、医技区和后勤供应区。新建、改扩建医院均应进行合理的总平面规划,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晰,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在具体设计中着重处理好病人、医护人员、后勤供应及污物尸体这四个部分的出入口。避免各交通流线的交叉,使各部门联系紧密,工作便捷。

传统的医院以多层为主,但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其大多数医院的改扩建不得不向高层发展,我参与设计的几个医院均为高层建筑,在布局上一般都将门诊、急诊放在低层部分,病房和手术室可往高层部分安排,通过合理的垂直交通组织好病人、探视者和医护人员的人流关系,最终满足了医院方面的功能需要。

【摘 要】现代医疗建筑设计应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设计中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考虑:合理的功能组织;宜人的就医环境;人性化的设计。

【关键词】“以人为本,患者至上”;流线简洁;病房家庭化;宾馆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这种快步进入小康生活的步伐中,人们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健康,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新建、改扩建医疗建筑的热潮。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各大医院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内地一些城市的动态,在医疗建筑的建设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进行新建和扩建。几年工作中,在许多老师的帮助教导下,有幸参与医院的方案设计投标和施工图工作。设计中有机会向医疗界领导专家进行学习和请教,在设计中摸索总结了几点体会,可能有所片面,希望能和大家探讨。

一、合理的功能组织

搞设计的同行都清楚,医疗建筑是公共建筑中功能较复杂的类型。以医院为例,通常医院从功能上分为三大区:医疗区、医技区和后勤供应区。新建、改扩建医院均应进行合理的总平面规划,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晰,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在具体设计中着重处理好病人、医护人员、后勤供应及污物尸体这四个部分的出入口。避免各交通流线的交叉,使各部门联系紧密,工作便捷。

传统的医院以多层为主,但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其大多数医院的改扩建不得不向高层发展,我参与设计的几个医院均为高层建筑,在布局上一般都将门诊、急诊放在低层部分,病房和手术室可往高层部分安排,通过合理的垂直交通组织好病人、探视者和医护人员的人流关系,最终满足了医院方面的功能需要。

为满足院方每个护理单元均达到45床的要求,将“L”形较长的东西向一翼设计为单廊布局,给病人相对较好的东向,相对不好的西向则给医护人员。较短的南北向一翼设计为双廊布局,充满阳光的南向给病人,无自然通风和采光的中间部分则安排了医护人员工作区,两个护理单元共用了中间的交通和休闲空间,使有限的资源可以共享。

手术室的设计是医院设计的难点,设计时应把握“四区四线”的设计重点,即“污染、半清洁、清洁、无菌”四区与“病人流线、医护流线、洁物输入流线、污物输出流线”四线,做到流程合理,流线清晰,分区明确,手术室设在与ICU同层,并用连廊贯通,病人手术后需进行特殊护理,可直接通过连廊进入ICU。手术区分为两组手术室,两组手术室之间为交通及洗手、器械等辅助空间,病人由单独出入口进入手术区,大厅布置家属等候区。医护人员经更衣室进入手术区。污物通道与污物出口连接,靠近污物出口设洗涤、打包等辅助用房(图二)。

二、宜人的就医环境

医科大第五附属医院的内科综合楼在平面均为“L”形布局,这点除了顺应规划要求设计, 领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建筑沿周边布置。努力给医院留出尽可能大的绿化空间,形成中心花园,让患者更多的享受阳光、绿化,这无疑会给患者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其工作效率。设计中有意将门厅向外扩出,加至通高两层,配以通透的点玻幕墙,用意正是将室外中心花园的绿色引入室内,完成空间上的渗透,满足人与自然的融合。

提起生病住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以往的老式医院狭窄的走廊;噪杂的诊疗空间;拥挤不堪的多人病房.......。这种情况随着各大医院的改扩建在乌市将会逐渐成为历史。我参与设计的医院住院部走廊的宽度都为3米,病房均为带卫生间的标准间(必要时可加至3人间)。房间均配有电视和设备带,有些甚至配有先进的院内广播系统和互联网系统,可与星级宾馆相媲美。病人在如此“享受“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对病人的康复效果显然是有益的。

对于住院的病人来讲,他的治疗、康复大部分时间是在病房内完成的,所以病房设计的是否方便、舒适、科学是医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的这几个医院病房:按卫生间位置的设置,又可分为卫生间的内置型、卫生间外置型和卫生间穿插布置型。

卫生间内置型是指将病房内的卫生间设在靠走廊一侧,与一般宾馆标准间的布置类似,这种设计在大多数医院中得到应用,它的优点是将病房内最好的空间留给了患者,使患者得到了最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它的缺点是:卫生间无自然采光和通风,医护人员从门外观察病人时不太方便,但这一点我在自治区胸科医院病房楼设计中将卫生间切去一角,使其医护人员从门口的观察窗可观察到每一位病人。

卫生间外置型是指将病房内的卫生间设在靠外墙一侧,这种布置的最大优点是:进入病房给人很开阔舒畅的感觉,解决了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观察问题。卫生间靠外墙可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有利于提高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它的缺点是:病房内的自然采光相对受到局限。在医科大第五附属医院内科综合楼单廊病房的设计中,将外置卫生间悬挑出0.9米,并在内外部都做了切角处理,有效的弥补了采光和视觉两方面的不足。在医科大第五附属医院内科综合楼双廊一侧病房的设计中,利用特殊的柱网将相邻的两个病房卫生间进行穿插设计,将两个卫生间的管道井设在中间,巧妙地将电视嵌入式设置,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空间,有效的解决了上面两种布置形式的不足。但这种布置形式在实际设计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儿童医院建设,提高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决策和工程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儿童医院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为儿童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以及审批、核准儿童医院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儿童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

儿童医院建设,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装备适度、安全环保、经济适用。

第五条

儿童医院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方便患者,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并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

第六条

儿童医院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镇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

第七条

儿童医院建设,应对院区统一进行规划,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八条

儿童医院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九条

儿童医院床位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200床以下、200~399床、400~599床、600~799床、800床及以上五种类型。儿童医院的床位规模应根据当地城镇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服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儿童医疗资源和服务需求等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

第十条

儿童医院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用房和院内生活用房等(详见附录1)。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停车场、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处置处等。附属设施包括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

承担预防保健、医学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儿童医院,还应包括相应的预防保健、科研和教学设施。

第十一条

磁共振成像装置、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等大型医用设备用房和中、西药制剂室等用房,应按照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根据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用房面积单独计算。

第十二条

儿童医院配套设施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城镇公共设施。

第三章

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三条

儿童医院中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用房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基本用房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儿童医院七项基本用房床均建筑面积指标

建设规模

200床以下

200~399床

400~599床

600~799床

800床以上

面积指标(m2/床)

88

93

97

100

102

第十四条

儿童医院七类基本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儿童医院七类基本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用房类别

各类基本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急诊部

4

门诊部

22

医技科室

18

住院部

42

保障系统

7

行政管理

4

院内生活

3

注:使用中,七类基本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第十五条

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每位预防保健人员20m2增加。

第十六条

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以副高及以上专业人员总数的70%为基数,按每人32m2的标准增加科研用房,并应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中间实验动物室。

第十七条

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用房配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儿童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2/学生)

医院分类

附属医院

教学医院

实习医院

面积指标

8~10

4

2.5

注: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

第十八条

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可参照表4。

表4

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指标(m2)

项目名称

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

磁共振成象装置(MRI)

310

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PET)

300

X线计算机体层摄像装置(CT)

260

X线造影(导管)机

310

血液透析室(10床)

400

体外震波碎石机室

120

洁净病房(4床)

300

小型(1~2人)

170

中型(8~12人)

400

大型(18~20人)

600

直线加速器

470

核医学(含ECT)

600

核医学治疗病房(6床)

230

钴60治疗机

710

矫形支具与假肢制作室

120

制剂室

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执行

注:

1.本表所列大型设备机房均为单台面积指标(含辅助用房面积)。

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医疗设备,可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

第十九条

儿童医院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设施。停车数量和停车设施的面积指标,应按所在地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需建设采暖锅炉房(或热力交换站)的儿童医院,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二十一条

设置健康体检设施的儿童医院,其建筑面积应依据实际需要报批。

第四章

选址与规划布局

第二十二条

儿童医院建设项目的选址,应满足医院功能和医疗环境的特殊要求。建设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地形规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二、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四、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第二十三条

儿童医院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流程、管理、卫生、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等进行综合设计。

第二十四条

儿童医院的规划布局与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

二、洁污流线清晰,避免交叉感染。

三、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四、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房屋建筑可相对集中布置。

五、主要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病房宜获得良好朝向。

六、应有完整并符合儿童特点的院区绿化与室外活动场所。

七、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第二十五条

儿童医院出入口不宜少于二处。

第二十六条

设传染病门诊的儿童医院,应合理布置,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十七条

停车场宜设在门诊部、住院部出入口附近。

第二十八条

儿童医院绿化率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儿童医院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三十条

儿童医院建设容积率,宜为0.8

~1.5。

第五章

建筑标准

第三十一条

儿童医院的建设,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建筑标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

第三十二条

儿童医院的各类用房,应符合国家有关结构安全的规范规定和抗震设防的要求。

儿童医院急诊部、门诊部、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的房屋建筑,宜为多层建筑,结构形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和改造的可能性。

第三十三条

儿童医院房屋建筑的空间设计与室内外装修、装饰及环境景观设计,均应有利于儿童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活泼的特点。

儿童医院的建筑色彩设计和室内照明,在考虑儿童特点的同时,还应符合卫生学的要求。

第三十四条

儿童医院二层及以上的病房与儿童活动用房,不宜设置阳台;因功能需要而设置阳台的,应设有相应的防护设施。

其他与儿童密切接触的各类用房与相关设施,均应设置符合儿童安全要求的防护设施。

第三十五条

儿童医院的建设,应配建具有童趣特点的候诊区、活动区和相应设施。

第三十六条

儿童医院的建设,应设置哺乳室、无性别卫生间、婴儿整理台等设施。

第三十七条

儿童医院的候诊区等人群聚集或等候时间较长的区域,应充分考虑空间的设置并采取吸音降噪措施,以保证相对安静的诊疗环境。

第三十八条

儿童医院病房床位设置,宜以2床/间和3床/间为主,不宜超过6床/间。儿童医院病房区域应配套设置儿童活动空间,并考虑陪住亲属的空间需求,宜设置壁柜式储物空间。

第三十九条

儿童医院的建筑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四十条

儿童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当地有关无障碍设施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

儿童医院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医疗业务用房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十二条

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选用坚固、安全的材料与设备,不应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

二、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具。

三、内墙墙体应不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

四、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

五、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难玷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

六、儿童活动区域的门窗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四十三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第四十四条

儿童医院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

第四十五条

儿童医院的绿化用地中,不应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不应使用带有尖状突出物的围栏。

第六章

建筑设备

第四十六条

儿童医院应设置不间断的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第四十七条

儿童医院的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并宜设置自备电源。院区内应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

第四十八条

儿童医院应设置安全的冷、热水供应系统和医用蒸汽消毒灭菌系统。

第四十九条

儿童医院的院区管网,应采用分区专线供应。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管道井并按需要设置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应采取防水措施。

第五十条

儿童医院应建设污水、污物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儿童医院应配置足够数量的电梯,以保证竖向交通的顺畅。

第五十二条

儿童医院应配置与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技术、医院管理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第七章

医疗设备

第五十三条

儿童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根据不同规模、功能定位及业务技术项目,合理配置。

二、配备水平应与其人员水平、开展业务项目及工作量相适应。

三、应满足儿童患者需求,体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第五十四条

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本着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儿童医院医疗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

第八章相关指标

第五十六条

儿童医院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设施的平均建安工程造价,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安造价的2~3倍确定。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其建安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第五十七条

儿童医院工作人员的编制,应按卫生部有关组织编制规定并结合医院的实际需要确定。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4

殊途同归 高技低技都为人本

多年来,福斯特建筑事务所闻名于世的作品中,无论是英国伦敦再保险银行、美国赫斯特大厦、德国法兰克福银行、大不列颠博物馆大厅,还是加里艺术中心、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设计――香港新机场,都强调地球生态的脆弱,力求在建筑中运用真正的高科技来倡导和引领整个时代的生态意识。

“这真是一个精彩的世外桃源。”Michael Gentz在参观过“零排放”四合院后不无惊喜地感叹道,“这个四合院看起来生机盎然,它在可持续发展设计上的探索值得我们尊重。虽然与我们惯常的设计相比,无论是宏观规划还是技术实现,包括细节处理都有很大不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中国有个成语叫‘殊途同归’,我想用在这里非常合适。而且我认为,这个小院的改造肯定曾在很多受限的条件下来达成期望的目标,难度会很大,因此我们更该恭喜这个项目的设计者,创造了这样一个令人舒服和愉悦的环境。”

“零排放”四合院的总设计师、远洋地产设计开发部设计总监涂铮女士表示:“零排放”小院的设计思路在于,对目标建筑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在能耗和资源消耗等各方面挖掘可改善的方面。我们重点应用低成本环保技术,促进“小投入、大环保”的绿色节能技术在全社会范围的推广,例如:自然通风、活动外遮阳、庭院绿化等经济、便利的节能技术,使绿色建筑推广不再局限于业内专家的圈子,而成为全民参与的常态活动。

润物无声 远洋助推行业绿色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分院开工

本刊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分院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正式开工。锦江分院分三期规划建设:一期工程规划为500张床综合医院,建筑面积约84000m2;二期工程规划为1000张床住院部,建筑面积约65000m2;三期拟将作为急救与灾难救援中心,建筑面积约31000m2。医院总建筑面积180000m2,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前完成一期工程,2020年前完成整体建设。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西院改建工程启动

本刊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西院整体综合改建工程日前启动。西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央商务区,老病房楼是1932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并建造的,其功能结构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服务需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建将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潢上努力保持原来的英式建筑风格,同时在内部功能与设施上确保符合现代医疗服务需求。预计工程将在2013年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建门诊暨住院楼C座开工

本刊讯 7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隆重举行了新门诊医技综合楼和住院大楼C座开工奠基仪式。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总占地面积9500m2,总建筑面积90500m2,主体设计20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0层,东侧裙房7层,北侧和西侧裙房各3层。新建住院楼C座主要功能为住院病房、手术室、ICU、制剂室、配液中心、产房等,总建筑面积41500m2,主体设计17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17层,裙楼6层。

装备

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引进世界最先进的3.0T超高场强磁共振

本刊讯近日,海南省首台世界最先进的飞利浦Achieva3.0T超高场强磁共振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飞利浦Achieva 3.0T核磁共振系统的检查领域涵盖了BOLD脑功能成像、MR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血管成像、肌肉骨骼成像以及腹部成像等领域。与其他核磁共振设备相比,这台医疗影像设备具有扫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的突出优势。

竣工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竣工验收

本刊讯 7月20日,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二期工程正式竣工验收。该工程是香港特区政府在四川地震灾区援建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总投资16757万元。工程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36000m2,地下2层、地面14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大楼内包含了洁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供应室和计算机中心等,设置住院病床700张。

青海省玉树八一医院医疗综合楼封顶

本刊讯 7月27日,玉树八一医院医疗综合楼顺利浇筑封顶。该医院由军队和武警部队援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是玉树重建样板工程之一。医院占地面积18.35亩,总建筑面积为17457m2,建设规模为200张床位。其中,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12800m2,综合服务楼2943m2,传染病楼1414m2,其他用房300m2。

材料

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6

关键词:合院式民居;空间形态;当代建筑;延续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所具备的安全感、归属感和精神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合院式民居一直都是传统中国的理想居住模式,由于其选用空间处理手法,考虑到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灵活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间,创造出有序的居住空间,因此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今天,如何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延续我国的传统居住文化,提高人民的居住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了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空间形态,为当代建筑设计总结了重要的人性化设计经验。

一、传统合院式民居的设计理念及形态特征

我国传统合院式民居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并体现了我国别具特色的人文气息与社会习俗。传统合院式民居在设计理念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空间形态设置上也有着严谨的结构布局。

(一)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人类生命起源于自然,我们自己创造生活环境中,并在适应中与自然融合,我们不可能独立于自然生活。“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重要文化载体之一的民居建筑便传承这一思想理念。传统合院式民居采用庭院空间的布局形式,收纳阳光、空气、水源、土地,种植花草树木,重视环境绿化和生态平衡,顺应环境,尊重自然,在一方天井内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合院式民居通过合理布局,利用日光和自然风调节局部空间气候。合院式民居的院落空间安置在采光较多的中心建筑体前方,可以有效收集阳光,而且合院式民居的空间大小、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保障了阳光照射的合理性。在中国北方的寒冷地区,宽广的中心围合空间可以保证收集更多的阳光;而在中国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中,中心围合空间通常较为窄小,单体建筑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合理避免了阳光的长时间直射,使用单挑檐口的建筑形式也增加了对阴影的利用,有效控制热量。建筑环境的通风顺畅是健康居住的要求之一,流动的风环境使人们获得新鲜空气,增强舒适感。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设置通常采用门窗对开、窗窗对开的形式,有效地利用季风、地形风与主导风,使得自然风形成穿堂风,给住所带来清凉新鲜的空气。

(二)传统合院式民居空间的形态特征

合院式民居是中国汉族最为常见的一种传统民居。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形式特征是:构成围合空间的各个建筑互相分离,各建筑的门窗一律朝向院内,整个建筑的外侧用坚实的厚墙包围,院落空间一般较大,可以自由活动,并且可种植花草树木。夏季收纳自然风,适宜纳凉,冬季在获取充沛光照的同时也可以阻挡西北寒风。 北京四合院是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北京胡同是元大都的规划方式,北京四合院便分布在胡同之中。清代帝王对北京的规划也继承了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汉族建筑文化。北京四合院布局构造严谨,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属于三进围合空间,每一进围合空间都有东西厢房,正厅两侧都建有耳房,大门则一般设在院落东南角方向,沿院落南北轴线方向,房屋布局依次为倒座房、垂花门、正厅、正房、后罩房,每栋建筑都按照内外、长幼、贵贱的宗法等级观念设置特定的功能。例如:正厅为供家族内部议事使用的客厅;家长和长辈的居所是正房;子侄辈住在厢房;仆人使用后罩房,也做仓库或厨房等。

二、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空间形态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

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为现代化空间设置提供了经验,其别具特色的空间特征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不仅表现于外在形态上,更体现在设计理念及文化内涵之上,让传统民居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空间的私密性

合院式民居给人带来私密生活的踏实感,私密空间可以使人精神自由、身心放松。在现代化的社区单元中,我们传承了合院式民居的私密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居住定功能空间给个人创造的私密性;居住群体与建筑物之外的环境保证相对的封闭性;在社区公共场所中,通过建筑、植物、园林景观等元素建造私密性的活动空间。

(二)必要交往空间的设置

当今时代的城市化高速发展,以北京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现代化的合院式民居建筑极少存在,高层建筑群越来越多,在户型设计上也片面注重空间的密集利用,使得人们之间缺乏沟通交往的空间,疏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因此,为了营造现代化新型邻里关系,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现代化建筑中必要交往空间的设置。例如,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将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与现代居住群相融合,其院落组成形式在传统四合院厢房的设计形式上进行了突破,采用单元住宅的形式,把现代的生活模式融入到传统街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沟通与整合把传统院落空间要素与当代住宅的“交往单元”相结合,形成共享与独享结合形式的复合院落。围合空间的合理共享既方便了市民生活,又提高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此外,在集合建筑的三层以上建造公共的“类地面空间”,并且设置能够直接抵达此空间的垂直交通,也能够通过高层公共空间拉近高层居民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消除高层居民远离地面所产生的不安全感。

(三)人与环境的和谐

传统合院式民居的院落布置注重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合院式民居设计以“人”为核心,这一理念对现代住宅设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是改善环境,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现代化住宅在设计中提倡对环境的顺应和对生态自然的遵从。社区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既可以遮阳,又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植物可以合理划分空间,隔离休闲娱乐场所,并在其中设置石桌、石凳,池塘等元素,形成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景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以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历史积淀而成为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及空间形态特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还满足了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将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建筑设计内涵传承到现代化建筑设计当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

参考文献

[1]张春来,王芳. 浅析乡土建筑中合院民居的空间组织[J]. 华中建筑,2011,09:160-163.

[2]李俐,马瑞亚,吴文捷,刘霄峰,张军,关瑞明,聂兰生. 中国传统民居[J]. 中国住宅设施,2012,04:9-18.

[3]周立军,李同予,曲永哲. 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空间特点解析[J]. 南方建筑,2008,05:20-23.

[4]关瑞明,陈力,朱怿,王珊. 传统民居的类设计模式建构[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