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例6篇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1

1.1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传统教学是先由教师把非常系统的知识讲完,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然后再应用某些知识点进行练习训练。“计算机工程制图”授课一般是先课堂授课,黑板板书加上一些PPT课件和教学模型展示,布置作业,而后是AutoCAD授课与上机练习,最后是零部件测绘实训。并且未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这样教学的弊端是学生在毫无目的地被动接收,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1.2课程实践性不够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但当前多数学校制图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而且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使在校学习的内容与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脱轨严重,没有很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因此很难培养出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

2.课程建设思路

通过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企业实际生产调研,结合部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课题组明确了建设《计算机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的思路。按照“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组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教师培训与再教育,建设一支教学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学手段先进、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完善教学设施;完善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

3.课程建设内容与成果

3.1教学内容

课题组认真研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要求,进行了岗位需求调查,并且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发现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等工科类专业学生就业主要从事制图、产品检验与研发、机床操作、技术改造、设备管理与维修等职业岗位。2000年以前,我校的《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软件》课程分别单独设置,计算机绘图课程安排在学习完工程制图课后开设,总学时14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占总学时11%,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严谨性。2000年后合并为《机械制图及AutoCAD》,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改,适当降低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部分内容的难度要求,开始注重生产实际需求,高度重视读、画工程图样能力的培养,总学时调整为124个学时,实践学时24,占总学时19%。2003年,我们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软件课程整合,编写完成了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计算机工程制图》、《计算机工程制图实训教程》,获我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我们以我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为契机,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零部件测绘》有机整合,并注重“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强化了实践教学,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总学时变为128学时,实践学时62,占总学时49%。2009年,我们编写出版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工程制图与测绘》和《计算机工程制图与测绘实训教程》,内容选取力求与工作岗位的需求紧密相连,比如实训项目———减速器全套图纸测绘的主要学习任务就包括螺纹画法、轴类零件画法、箱体类零件画法、装配图画法、计算机绘图、公差知识及测绘方面知识的使用等,该教学内容的工作对象包括机械零部件、设计方案、要绘制的工程图样和三维造型等,运用CAD/CAM软件、绘图工具及仪器、测绘用工量具等各类工具。教材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和手段

3.2.1教学模式设计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企业生产实际,提出各种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比如利用常用的减速器模型,提出减速器的某个零件属于哪一类零件,如何表达绘制该类零件图,零件图上哪些尺寸是重要尺寸,哪些表面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零件图有何用处等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效率。课程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邀请工厂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由企业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与课程相关的任务并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在生产实境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深切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读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工学结合应该是课内结合与顶岗实习等相结合,课内结合应为最终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测绘、计算机绘图及其它任务,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开展了创新设计大赛、计算机绘图竞赛,参加《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网站开发的建设等实践性环节,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3.2.2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讲授制图基本知识部分(体上的点线面、基本体与组合体),大量运用模型演示与动画模拟,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思维训练。同时讲解计算机绘图(CAD)的基本操作和绘图命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2)按工作过程导向讲授机件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对学生进行机械制图基础训练。打破章节界限,采用幻灯片、模型、零部件实物展示台和台虎钳等真实零部件进行教学,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加以操作演示,同时讲解计算机绘图(CAD)的零件图、装配图、标注等内容。模拟了生产工作过程,也提高了直观性与趣味性。(3)测绘实训教学。针对具有工程意义的减速器、台虎钳、齿轮泵等做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制草图能力训练,再利用计算机软件把全套工程图样绘制出来,而后总结撰写测绘实训报告。这样提高了学生动手和构图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3.2.3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可增加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课程组教师制作了集图片、动画、flash和声音为一体的《计算机工程制图》教学课件,建立三维模型、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全部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并结合其它方式。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依托校园网,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将《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教学视频、三维模型、实训项目、练习题库等相关资料全部上网,实现开放式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满足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

3.3教师队伍

我校极为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制订师资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理论进修和企业顶岗学习,每年完成不少于一个月到企业单位顶岗,以提高生产实践经验,增强职业能力。同时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支持其参加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学习,以增强其执教能力。经过几年的培养,教师队伍中全部具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专任教师全部是“双师型”教师,在企业中担任技术服务。部分教师为河南省成人制图学会成员,教师教学理论及实践水平大幅提高,教学观念新颖、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手段先进。已经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较为理想的教学队伍,且各自所学专业形成交叉,知识结构很合理。组成了不同知识层次和年龄的教学梯队;教学队伍中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6人(其中3人兼带实验),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4人;校外兼职教师4名,均系工学结合单位的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了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制定,负责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3.4教学条件

《计算机工程制图》是我校机电、化工、建筑等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保证该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已建设了良好的校内教学与实践环境。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河南中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焦作科瑞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焦作市迈克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满足学生企业认知实训、课程实训和生产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

4.课程建设成效

《计算机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符合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很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与一体化教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清华大学著名教授王先逵在听取了《计算机工程制图》的教学汇报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门课程的改革力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走在了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前列,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尝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教学质量。近5年,在《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中,学生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良好水平,平均得分97.75分,并多人次获得“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称号,均评为优秀,同行专家及我校督导组听课评价较高。根据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5届毕业生回访调查,毕业生认为《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对自己的读画工程图、计算机绘图、协作能力等多项能力帮助很大,课程教学体系使自己学习了生产技能、团队意识,为尽快适应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通过对近20余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制图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毕业生的制图功底较为扎实,识图能力很强,进入角色较快,适应能力强,基本达到了毕业能直接上岗的要求。目前有约60%的毕业生从事与设计、维修和测绘等相关工作,满意率达到95%以上。

5.课程建设完善思路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2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重这一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删减有些过时不用的章节,让学生自学或进行大概讲解;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打破常规,采用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动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测量仪器更新快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参与实践操作。

针对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经过几年的测量教学实践,随着教材内容、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笔者就目前测量教学情况得出几点体会,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了该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课、自学、讨论、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习题课、演示课、实训等,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种教学方式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针对测量课时少、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场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这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挂图、仪器并用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使用,学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识信息量大;对于图表多、计算公式多的情况可结合挂图、投影仪;对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有机会带学生现场参观实际放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上,应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

(1)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仪器使用教学,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就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

(3)现场教学——在讲授“施工测量”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测量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测量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测量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安排一周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根据测量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测量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但各校的测量教学仪器基本上还是“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由于测绘仪器发展较快,目前这些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相当少,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测量: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原先的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因此,各校应加大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

测量实验应有一个典型的实习场地,地形比较丰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校实习场地不固定,由教师临时决定,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四、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

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测量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综合培养,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3

近十年来,基于项目的教学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过认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不断探索,项目教学逐步由困境走向成熟。以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为例,在项目选择、项目实施、项目展示与评价层面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应用;反思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被广泛推广,但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项目教学,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一些基础课,或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等学科体系课程很难采用这种方法。项目教学法可以理解为“通过具有真实应用背景的模拟(或真实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生产型的、设计型的或综合型的,让学生了解项目对象(设备、产品、商业活动、管理系统),提出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再进行实质工作,最后形成物化的或非物化的产品的教学活动。”[1]因此,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以典型的产品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的项目课程最适合项目教学。以往机械制图课程后的测绘实训,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因此在测绘实训中,学生并不能够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只是机械制图的一项课后综合训练。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是知识重构后的项目课程,是以工程实际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背景,通过真实(或模拟)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并从中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

1项目的选择

1.1项目类型的选择

项目类型分为封闭式或开放式、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单项项目或综合项目。封闭项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及清晰的成果形式;而开放的项目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确定工作计划及工作过程。由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班级人数较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所以,项目的类型可选择封闭式的项目。真实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真实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受时间、内容、教学条件等限制,因此,可选择具有实际和教学双重含义的模拟项目进行教学。综合的项目适合职前的教学,学生已经储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任务,而机械零部件测绘是围绕着局部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所以项目的类型可选择单项项目。

1.2项目逻辑关系的确定

“教师需要分析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对接模式,依据工作任务自身的逻辑体系,确定项目开展的顺序,如由易到难的递进式、相对独立的并列式、对应工序的流程式等。”[2]此门课程以工程实际中真实的减速器为载体,最终要完成减速器的测绘,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把这个项目分为减速器拆装与装配示意图的绘制、输出轴的测绘、齿轮的测绘、箱体及箱盖等零件的测绘、装配图的绘制等小的项目,每个小项目都具有相对完整性,都有物化的成果,学生做项目的过程就是工程实际中测绘的真实过程。因此,依据课程性质,项目的逻辑关系可以采用对应工序的流程式。

1.3关联知识点

选择模拟的项目,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融入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原有的知识如何加以巩固,要做好知识、技能与项目的衔接,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应该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有:螺纹紧固件、键等标准件的选择、画法及尺寸的确定;齿轮参数的确定及画法;零件测绘方法及步骤;尺寸公差及几何公差的选择;装配图的绘制及零件的测量方法等等。内容主要涵盖原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形体的表达方法、形体的尺寸标注等原有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

2项目的实施

2.1项目的准备

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项目所需实训设备、仪器的购买,课程学时的确定,教学设计的准备等。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新建两个零部件测绘实训室,购置真实减速器30台,游标卡尺、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测量工具30套,并设计适合测绘用的学生桌椅,按小组形式布置。组织课程团队编写项目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等。

2.2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的组织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学设施及学生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2.2.1教学情境的创设与项目的呈现

企业体验: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直接带到企业实际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所做项目的操作流程及实际应用价值。此种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所要做的项目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难忘的记忆。但此种方式受企业生产现状、教学内容及课时量等因素影响,教学秩序很难与企业的工作流程相匹配,因此,实际教学中难以实现。场景借鉴:教师在开课之前深入企业,对与课程相关的场景进行拍照或录像,或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媒体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并完成由企业项目到教学项目的迁移。如企业技术人员对任何零件或部件的测绘都会对学生要完成的项目有所启示,教师可引导学生,无论何种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都是相同的,都会对所做的项目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实物展示与任务布置:结合现有实物,教师布置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最终的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了解项目的意义、目的及内容等。三种呈现方式对此课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如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与合作企业保持联系,当企业进行现场零部件测绘阶段,及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场景借鉴、实物展示与任务布置可以应用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中。

2.2.2项目的组织

引导与交流: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刚刚起步,因此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引导,特别前面几个项目,教师要讲解和说明的内容会多一些,每一个项目都是原有知识的延伸,新知识的开始。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完成,学生会掌握了基本的完成项目的方法,因此,最后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独立完成任务。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项目完成中可能性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如刚开始的减速器输出轴测绘,教师可提供以下引导问题:为什么要对零件进行测绘、零件测绘的步骤、画草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常用轴类零件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技术要求包括哪些内容及尺寸公差如何确定等等。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采用师生互动方式理解答案的正确性。实战与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引导性问题,掌握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接下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虽然学生对理信纸和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但面对新的项目也会不知所措,教师要恰当地给学生提示知识与技术难点。如学生在画草图时,往往一开始就用尺测量零件的大小,教师要强调画草图的要点是目测徒手绘制,“目测”很重要,图线到底要画多长,要靠目测零件的真实长度和所要采用的比例确定,线的长度并不要求绝对准确。同时,教师要把握好项目完成中理论知识讲解的时机,在进行标注尺寸时,要及时引进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封闭尺寸链等理论。每个项目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任务,要多让学生动手、动脑。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引导、提示,有些教师预知的困境,可以让学生先做。这样,对于有些爱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想得较完全,通过完成任务,会解决一个一个困难,达到学习目标;而对于不爱动脑,做事情马马虎虎的学生,会由于一时的疏忽,走很多弯路,这样会更加锻炼他们的意志,得到更加深刻的经验与教训。

总之,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适合高职教育教学,应广泛加以推广应用,做为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将项目教学做到实处。

作者:刘哲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

【参考文献】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由于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测绘生产单位急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发展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测绘生产单位一线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的最佳途径,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应从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量,突出专业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等方面推进测绘高职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各项与测绘专业密不可分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因而各行各业对测绘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只要搞建设,就需要搞测量。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测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有生力量。许多建设施工企业如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石油管道工程等各大工程生产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测绘高职技术人才。近几年,我们把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各类建设施工单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拓宽测绘高职人才的就业渠道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对高职测绘人才就业市场进行探讨。

1关于测绘高职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

测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测绘生产部门培养中高级测绘技术人员,而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就要看测绘市场对用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用人情况,笔者先后走访了几家测绘生产单位,并与一些单位领导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一些测绘生产部门的用人情况,同时请各测绘单位填写了用人情况调查表(见表。此表共发出份,收回7份,其中具有甲级测绘资格的单位5份,具有乙级测绘资格的单位2份。通过对调查内容所占比例的技术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从表1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第1项中的各个内容与其他部门相同,测绘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占50%左右,对于第2项“学历层次情况”,大专及中专人员平均占70%左右。这说明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是测绘工作的主力军。在第四项调查中,需要掌握数字化成图技术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为最多,占所调查单位的85.7%。而大地测量专业类型的技术人员需求者较少,几乎为零,这可能与调查的单位有关(在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大地测量队)。对于航测和制图专业的人才,需求者差不多,当然这也与调查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关。在第5项调查中,对于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较强的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需求者为最多,达到100%,组织管理人才次之。通过4,5项调查可以看出,掌握先进工程测量技术的业务人员最受测绘生产部门青睐。第6项主要调查教育部门从哪些方面对在校学生加强教育。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和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应加强,几乎占所调查单位的100%。除此之外,基础知识理论学习也不能忽视,此项占调查单位的57%以上。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知测绘生产部门的基本用人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测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多数用人单位都需要引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的学历层次在目前来看有些偏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又不安于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单位还担心留不住人。所以大专生比较适合生产一线工作。他们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应该成为测绘生产一线的主力军。那么如何培养具有优秀才能的高职生呢?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2关于测绘高职教育的几点建议

2. 1加强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生、研究生其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条件。但是他们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1)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所以对教学规律、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高职教师,仍需要对教学理论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学校可采取组织考核或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学习。

(2)提高学历层次。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提高学历层次,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师资队伍结构改善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的需要。

(3)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的迅速更新,测量方法与手段的增加和改进,促使高职教师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扩大知识视野。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的知识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

(4)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由于高职教师多数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锻炼,而高职培养出的学生要迅速适应测绘生产的需要,则必须有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教师,所以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十分重要。学校要安排教师不定期地参加工程实践,使其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理论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生。

2. 2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

如果说高职教师的水平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软件,那么实习设备无疑是硬件。由于测量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必须加强测绘教学的硬件建设,为教学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对于工程测量教学来讲,各种精度指标的全站仪,单、双频的GPS卫星定位接收机,成图所用的绘图仪、计算机等设备应充分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根据调查可知,数字化测图已经逐渐取代了常规的平板仪测图,所以在教学实习中,要多进行数字化成图实习,把用于数据采集的全站仪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仪器。因此全站仪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同样,在控制测量中,GPS接收机已经在测绘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加大GPS卫星定位技术的控制测量实习,像常规经纬仪所测的三角网或导线网测量等传统实习可以适当减少。从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表1的第4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掌握数字化成图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方向的学生需求量最大,所以在教学中更应加强这两方面的实习量,使高职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从事野外实际生产。

另外,测绘高职教育也可以实行“双元制”教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测绘高职教育的学校可以和一家或多家测绘企业实行联合办学,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的实习经费,又可以帮助单位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2. 3突出专业点,加强基础知识理论学习

现代测绘设备的迅速更新和改进、野外测绘方法的不断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光学经纬仪、光学平板仪等逐渐被淘汰,因此在授课时应减少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增加新设备、新的测绘方法的内容。例如在地形测量中,以数字化成图代替大平板成图,以全站仪光电图根导线代替图根线形锁;在控制测量中,以 GPS卫星定位控制网逐渐取代常规的三角网、导线网;在平差基础中,以计算机计算取代手工计算,把手工计算的实习量转移到计算机平差计算中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各种平差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用全站仪的放样代替光学经纬仪的放样;在制图测量中,以计算机制图取代手工制图,等等。

总之,专业课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学以致用。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先进的测量技术。测绘高职院校只要时时刻刻以掌握最现代的测量方法和最先进的测绘仪器为宗旨,处处以测绘市场为核心,就能避免“学校学的内容在生产中用不到,在生产中用到的知识在学校里又没学”的现象发生,也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需要的优秀高职人才。

培养优秀的测绘人才,除了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使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从调查结果分析表1中可以看出,超过57%的单位建议教育部门对学生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课是指高等数学、大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等课程),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专业理论。事实亦证明,各著名的高校之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强于其他院校,也主要取决于他们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基础知识在将来的求学深造、生产科研、软件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测量平差理论研究、平差软件应用与开发中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园林测量;教学改革

《园林测量》课程在高职园艺专业、设施农业等专业的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由于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这些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目前设置《园林测量》课程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如培养学生对水准仪、经纬仪及平板仪等三大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力;具有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园林工程测量的施工放样等工作的能力。由于目前测量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用人单位针对目前测绘领域的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测量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同社会对测量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目前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有必要结合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高职教育《园林测量》课程的特点,对《园林测量》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园林测量》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教材体系仍沿用普教的教材体系,这些教材虽然版本不同,但其基本教学内容大致相同,都普遍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渗透,测绘行业岗位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含量比重不断加大,如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应用和发展,使常规测绘技术方法和手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些现代测量技术在有的教材中写的不多,有的教材只把它作为课外读物介绍,甚至有的教材根本就没有编写。目前教材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材内容不够新颖。由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传统的控制测量现被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所代替;传统的大平板仪测图正逐步被数字化测图所代替等。但在目前的高职《园林测量》课程教材中,对地形图的测绘,仍以传统的光学经纬仪或光学大平板仪测图方法,即白纸测图为主进行介绍,目前很多生产单位都已不采用此方法。第二,教材出版周期较长。正是由于测量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和调整。而现在的教材大多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这样的教材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实用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对测绘工作的要求。第三,教材内容偏多与课时数的矛盾。现行的高职《园林测量》的教材过于强调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教材内容普遍偏多,而目前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总课时数一般为72学时。在这个课时数内完成教材所安排内容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2 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园林测量》课程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学生则记笔记、背书和背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于没有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空,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这种教学方式自然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测绘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测量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尤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够,教学效率不高,这就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3 仪器设备和教学实践方面

高职《园林测量》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快、应用广的技能之一。并集中体现在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尤其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较快。而新仪器的价格相对而言比较昂贵,要使学校的测量仪器设备一起更新换代,对于一般学校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就造成教学仪器落后陈旧,数量不足,如电子全站仪、电子水准仪、GPS、测量常用软件和专业应用软件等,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中其数量和种类都显不足,有的高职院校目前甚至没有。这使得在《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常规测量仪器水准仪和光学经纬仪以及平板仪的使用、测图则以纸质测图、经纬仪加钢尺的角度和距离放样等主要内容为主,与测绘生产中已普遍采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和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等现状极不相符。由于教学仪器陈旧落后,数量不足,必然直接影响《园林测量》课程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实践能力下降。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职业道德品质,也都将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比如本院,在进行《园林测量》课程教学实训时,就没有固定的实训场地,每次实训都得重新布点,这就导致每次实训的数据都不完全相同。《园林测量》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实训内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在同一块区域内进行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及水平角观测这些基本的测量工作实训内容,都可以同导线测量实训课的实训内容联系在一起;在距离测量中,对同一段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方法和全站仪测距方法,可以反映出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量技术的差距。没有一块适合《园林测量》课程实训的固定场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训效果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改革与设想

1 调整教材教学内容,应对现代测绘新技术的发展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测量技术的发展,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删除部分陈旧的内容,降低《园林测量》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要求,补充一些新技术知识。加大应用性知识特别是新技术应用的比重,强调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突出园林类专业特色,使其结构更符合生产现状的要求,具有现代化与系统化的特点,为后面的专业课提供基础。例如,距离测量中原有的钢尺测距可作适当的删减,增加电磁波测距或全站仪测距;由于现代化园林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对园林测量中的测距、测角和测高差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对误差理论这一章节作适当的删减,不作详细介绍;再如地形测量学中解析图根控制测量一章,由于光电测距仪的普及应用,对传统的“测角定点”方法,应部分删去。而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中,对于白纸测图的方法,如经纬仪测图法、平板仪测图法等内容,过去是测量的核心教学内容,但随着数字化测图方法的普及应用,可以降低白纸测图方法的要求,把重点放到数字化测图方法上。改进后的教材,应加强数字化测量的概念,增加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数字化测量仪器的介绍。并且要结合现代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尽可能地使教材具有对专业的实用性。如在园林测量工程中,学生除了掌握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之外,必须学会测设方格网的方法。应适当增加

识图、用图、竣工图测量和放线测量等实用性内容。

2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

(1)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高职教育不同于高校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主要的突出能力的特点。因而在高职《园林测量》课程教学中,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不需要过多地强调测量的理论知识,而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视距测量中的公式推导,可以精简其理论推导过程或者直接给出公式,重点掌握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特别是利用可编程序的计算器进行计算。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则可利用测量软件解决计算问题。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由于目前课堂教学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园林测量》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和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法和边讲边练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锻炼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向主动的发现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解水准测量原理时,怎样用已知点的高程,去确定出未知点的高程,可充分利用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课中不必把问题全部解决完,而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另一部分问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思考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权威性结论”提出挑战,并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园林测量》课程中的实际操作比较多,对于有些教学内容的在黑板上讲解效果或在室外示范教学都不够理想,并且花费课时。例如讲解水准测量方法这一教学内容时,在黑板上讲解不够直观,在课堂外讲,场面比较大效果也不太好。但如果将这一教学内容做成课件或测绘生产中的DV资料,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讲解形象直观并节省教学时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园林测量"课程教学中,要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应鼓励教师自行制作《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同时作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网络查阅与《园林测量》课程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信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目前还不可能替代教师,因此,在《园林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以及测量仪器配置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力求使各种教学手段的长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4)充分发挥《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组织好课堂外现场教学。由于《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除一些基本概念外,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在实地或现场师生共同对着仪器边讲解边实践。因此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内或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对测量仪器的性能、构造和操作这一教学内容,以往笔者都是在教室边讲边演示,讲了很多,也很详细,但是学生到现场拿着仪器却无从下手,不但如此,学生还容易将仪器损坏。后来笔者将这些教学内容放到室外进行现场教学,4~5人一台仪器,边讲解边做演示,学生则模仿老师的做法,边学边练,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感,这种现场教学法,学生很容易把仪器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好,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很好,并且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减少教学时间。如果在学校的附近有国家的高级控制点,可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一来让学生了解控制点的选点要求、建点方法和标志,二来让学生了解测绘管理及测绘法的有关知识。

3 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测量应用能力

由于《园林测量》课程是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其特点不仅基本概念与方法多,并且基本技能多,实践性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实践环节,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建立固定的《园林测量》课程实训场地,使《园林测量》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安排上着力组成一个有机实践体系的实践课,避免孤立安排,使实训内容相互脱节。学生可以在该场地内进行比较系统的单项技能训练,如高程测量、地形测绘、园林道路测量等。同时也可以与园林专业的其它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进行设计“校园规划平面图的测绘”、“生态园林道路测绘”、“生态园林树木种植点的定点放样”等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旨在使学生对园林测量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建立产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园林测量》课程生产实习具有双重性:一是测量的结果要用到工程建设上,因此,测量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二是使学生真正学到各种工作技能。正因为如此,产教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质量意识和较强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同时结合生产和测量技术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活动。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范文6

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范文一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习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习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习,归于实习。所以要付诸实习来检验所学。现在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对我们越发重要起来。刚结束的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大学四年来最辛苦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辛苦是因为刚踏上工作岗位,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快适应;而充实则是在这段时间里,在校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实习也给了我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谋求一份好职业打下了基础。现将这些日子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做个小结。一来总结一下经验,二来也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个系统的认识。

一、实习的位置、任务与要求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安排此次集中教学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组织计划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地消化理论,提高测量在相应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对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观测速度,重点为操作j6级经纬仪、s3级水准仪和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的能力;

4.树立执行《规范》意识,提高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设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及对测量成果、资料的管理能力;

5.提高技术总结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基本编写能力;

6.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后期的专业课程作好铺垫等。

本次实习的性质为集中教学实习,类型为综合类实习。

(一)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测区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测区主要建筑物有篮球场、足球场、跑道、台阶、教学楼、图书馆、铁栅栏、电线杆、井盖等。

(二)实习的任务、要求

1.实习任务

本次集中实习的任务比较繁重,工作量比较大,涉及内容较多,其中以组为单位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1.两台仪器(j6经纬仪、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一条图根闭合导线水准路线的数据采集;

3.方格网的绘制、展点与一副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4.一个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曲线等)的测设。

每位学生除了完成以组为单位的工作任务外,还必须独立完成以下几项主要任务,即:

1.12测回的水平角观测、12测段的水准观测;

2.一条图根闭合导线水准路线的计算;

3.12个点或一个工程建筑物的测设;

4.集中实习技术总结报告或实习报告的编写(含心得体会)等。

2.实习要求

每组、每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要求为:

1.能对仪器进行常规项目的检验,并能独立、快速、准确的操作实习中的各类测绘仪器;

2.各类计算数据采集合理、准确,记录格式正确、美观,原始记录无涂改现象;

3.各类计算准确、无误,一般计算能用fx-4500p或fx-3800p计算器变成或用计算机完成;

4.地形测绘内容无遗漏,各地物相对于位置关系正确,地形准确,并按《地形图图示》的相关要求绘制;

5.工程测设理论严密、方法合适、数据准确;

6.报告编写规范,内容详实,字迹工整,最好能用计算机打印输出。

二、实习体会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三、经验教训

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

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范文二

一、实习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实习地点:XXX公司

三、小组成员:

组长:XXX;组员:XXX

四、指导教师:XXX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七、实习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八、实习步骤:

1、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表示,即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p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v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W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4、绘图,如附图所示。

九、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十、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