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秦腔;合作原则;违反;主题

一、引言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一切文学作品最后都要归结到语言上。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就是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应社会生活。为了刻画典型人物,就需要作者把典型人物有限的话语赋予一个或多个意义,并对原有语句进行一定程度意义上的违背,才能使之更好的为反映作者的语用目的、凸显文章主题服务。小说《秦腔》就是通过对中国历史转型时期清风街村民琐碎生活和大量的日常对话来塑造多元化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城市化对中国农村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秦腔》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

二、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的演讲中指出,为了会话的顺利进行,人们在谈话中都遵守这样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是自己讲出的话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交际所需要的。”

它包括四个范畴:

A.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B.质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是说的话是真实的。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清楚明白。

(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要简练(避免啰嗦);(d)要井井有条。

合作原则是对会话者的基本要求。会话者应该共同遵守合作原则,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和交际目的的圆满实现。这是对合作原则的积极利用。但在实际交际中,除了有些会话者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意违背合作原则之外,还有的会话者利用人们对合作原则的信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借以实现自己的某些意图。虽然这是对合作原则的消极利用,但却是造成言外之意的一种手段,如果使用得当,有助于意思的适切表达。

三、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一)量准则的违反

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规定了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的信息量,不应该多说也不应该少说。对量准则的违反主要是通过夸大叙述和低调陈述两种手段。君亭提出发展清风街实际就是指要建农贸市场,这与夏天义以及大多数农民发展农业的传统方式相违背。赵宏声也很有意见,但没有直接反驳君亭,而是历数清风街过去干部的贡献以及现在衰落事实。这是赵宏声通过委婉的方式,劝说君亭放弃建农贸市场,提供了过多的信息量,违反了量准则。而君亭为了说明自己的想法可行有效,也没有直接陈述,对宏声的话进行了一一辩驳,也多说了信息量,违反了量准则。他们这种夸大叙述,分别表明赵宏声与君亭虽同是新一代农民,但二者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赵宏声愿意接受现代农业的变化,但他仍然希望传统农业得到应有的尊敬与珍惜,所以他在不否定君亭的前体下,费了大量口舌说要为“二叔(夏天义)立庙”。相反的,君亭虽没有否定传统,但也没有肯定,而是坚持要抛弃传统改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他是想用语言来证明自己的“用心良苦”。

(二)质准则的违反

说话人常常通过使用一些反语、隐喻、缓叙、夸张等修辞表达手段,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让听话人推导出语用含意。

夏天义因君亭要拿七里沟换鱼塘,拿着引生写的小字报找君亭对质。

夏天义说:“看看群众的意见,几十年了,清风街还没出现过手大一片传单哩,你君亭倒摊上了,大字报上墙了!”君亭说:“是小字报,不是大字报。”夏天义说:“小字报就光荣啦!”君亭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他引生是疯子,疯子的话你能听得?”夏天义说:“引生的话你不听,两委会上那么多人的话你听不听?”君亭说:“民主还有个集中哩,都民主了什么事还能干成?你当年於地…

夏天义开始就为了避免公开的、直接的揭露君亭的“阴谋”而故意的违反质准则,用“大字报上墙”的隐喻,向君亭证明事情的严重性。而君亭听出了夏天义的会话隐含意,于是承接他的话语“是小字报,不是大字报”意指:事情没你说的那么严重,而且我不在乎。夏天义又承君亭之言“小字报就光荣啦”,意指:即使是事态不严重也说明人民对你有意见,有意见就说明你这支书当得不称职。于是,君亭又用“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来搪塞夏天义的指责。

从上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君亭是一个“语言巧手”,用隐喻性的话语给夏天义以有力的“还击”,然而正是他这种故意的隐喻性“违反”,达到了作者的语用目的,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精明、圆滑、激进的基层干部形象,与夏天义的忠实于群众利益的老一辈基层干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品主题。

(三)关系准则的违反

关系准则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而实际中人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如:不愿“合作”,避免冲突等,而故意说与话题无关的事。

夏风因为在省城写作出了名,县里和村里各大领导或想让他帮忙的人都想认识他,但夏风因“文人”的清高不想沾染这些世俗关系,并一直对此表现的很反感。一次白雪所在剧团的的一位邱老师想认识夏风,在夏风家里等着。可夏风故意迟到。

白雪有所埋怨,夏风说:“你们吃你们的么。”白雪说:“你得陪陪邱老师呀!”夏风:“你们吃你们的么。”白雪说:“你这是啥话!人家也想和你认识认识么,你看你不理不睬的样子,是给人家难看还是给我难堪?”夏风说:“他想认识我,我不想认识他么。他那副模样我看着都别扭!”白雪说:“你欣赏人家的艺术,管人家……夏风说:“又犟开了不是!戏剧已经没落成啥样了,还指望什么名堂吗?本身成了泥牛,你能入江过海?我给你邱老师说去,就说你不到他演出队了,你准备着调工作呀。”白雪就急了,说:“你敢!”白雪一急,眉额上就显出一道红印。夏风看着白雪,突然一仰头笑了。白雪说:“你笑啥的?”夏风说:“我想起书上写的一个故事了。说是有两个女人她是公主,可公主只有一个,谁是真公主谁是假公主,就在十八床被褥下放一颗豌豆让她们去睡,能睡着的就是假公主,真公主她睡不着,嫌豌豆硌哩。”白雪说:“我知道我是贱命,……”

话语开头,夏风就表现出很明显的反感情绪,他确实非常不想见所谓的“邱老师”,所以说一些“你们吃你们的么”、“他还没走”这些可说可不说的话,但当白雪还是把这件事提出来的时候,他为了刻意地回避就把事情扯到与认识邱老师毫不相关的相貌上来“他那副模样我看着都别扭”,这是夏风为了拖延时间,故意说出的话,不是不想与白雪“合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合作”而回避敏感的话题。并且这句话的隐含意还有一层:我真的不想见邱老师。而白雪虽没有“合作”,继续与之谈这件事,但可以明显看出,白雪是认为自己“合作”了的。下文的“豌豆公主的故事”也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害怕白雪真的生气,夏风突然提及与“调工作”无关的“豌豆公主”,希望白雪可以因觉得故事有趣而笑出来。通过下文我们知道白雪并没有“合作”。这便是作者需要的语用效果。夏风是大学生,在省城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都比白雪深刻。而白雪虽上到了高中,也随剧团到处走动过,但一直保留着农村的传统思想。因此,夏风的故意违反“合作”而促成“合作”进行的言语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白雪的“不合作”呈现给了读者一个纯朴的农村姑娘形象。同是在历史转型的大背景下,同辈人对城市化的接受是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品主题。

(四)方式准则的违反

方式准则所关注的是所说的话语或信息是否清楚、明白,即要求所说的话必须简明扼要,有条不紊,不能晦涩、啰嗦、混乱、有歧义。

白雪因剧团解散而下岗,听到夏天智放秦腔,在房中抹眼泪。

夏风说:“不至于吧,生我气还剩这么长时间呀?”白雪说:“谁生你气了?我听爹放秦腔,听着听着就心里难受了。”夏风说:“咦,咦,你爱秦腔,秦腔咋不爱你呢?到现在了,人都下岗了,你还不恨它!”白雪说:“你说这秦腔再也唱不成了?”夏风说:“你以为还有振兴的日子呀?!”白雪说:“我十五岁进的剧团,又出去进修了一年,吃了那么多苦,不唱秦腔了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呀?”夏风说:“你错过了调动的机会,这怪谁呀?”白雪说:“我恨夏中兴哩!”夏风说:“你很这人家干啥,调动不调动还不在你?”

我们看到,例子中白雪对方式准则做了两次违反。首先是对自己学习秦腔经历的说明多给了信息量——对第三条次准则的违反。作为丈夫的夏风肯定知道妻子的经历的,何况又是同村。白雪可以不说这段话的。但白雪这样有意的违反恰恰是为了强调:我舍不得秦腔,我热爱秦腔。回答了夏风对“恨不恨秦腔的提问。其次是对第二条此准则的违反。夏风提到白雪不肯调动工作而让她下岗。白雪却说“恨夏中兴”,作品中的夏中兴曾为秦腔振兴做过一些事,但那只是为了自己升迁而做的面子工程,白雪说恨他,其会话含意是指责他没有振兴秦腔。但夏风不知道这一层含意,于是产生了歧义,误以为白雪真的恨他,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就又把话题说道调动工作上面。白雪的对方式准则的故意违反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新一代的秦腔爱好者(老一辈秦腔爱好者代表是夏天智)。与夏风对传统文化的抛弃,追求新的物质文明的新一代形成了强烈对比。表明了作者的语用目的。她告诉读者,即使是在充斥着物质文化的历史转型期,农村还是有这么一批年轻人热爱着传统的乡土文化,并在社会中挣扎着守护这份文化传承。体现了作品主题。

四、结语

本文研究的是语言学与文学之间的彼此跨越,以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以《秦腔》为文本个案,探讨虚拟小说话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是如何体现作品主题的。通过话语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正是作者有意识的在表达自己的语用目的。通过话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更加准确的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使小说的典型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使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这不仅证明了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小说话语应用研究中的有效性,更为我们鉴赏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87:195,197.

[2]李时薇.贾平凹小说《秦腔》方言土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神话;时代;对抗;阶级

中华文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代,然中华文明的源流却要远远早于商代。商代以前的中华文明,除能见证于考古之外,绝大部分还要考察现在的文献和大量存在的口头神话传说。在中国,许多人认为“绝通天地”神话所产生的时代便代表中国社会在组织上开始有了一次明确的、意义重大的分工,阶级划分从此之后便日益成熟。但是,这中间具体包含了哪些阶级的因素,却不见详述。本文致力于此,予以浅析。

与“绝通天地”神话有关的文献记载主要有以下几条:

“皇帝……乃命重、黎绝通天地,罔有降格。”(《尚书・吕刑》)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山海经・大荒西经》)

“古者民神不杂。……及少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事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国语・楚辞下》)

从上面有关“绝通天地”神话的几条记载,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究:

几乎没有时间概念的反映,只有事物发展逻辑上的一点先后顺序。其中,“古者”二字只可看作后人追述的常用语。

在整个事件中,都有“帝”、“皇帝”出现,并有有文字以后帝王的地位和形象。然而,它的来龙去脉没有述及。

“绝通天地”的当然前提是天地相通,“有降格”者(能上下于天地的人)或世人皆可上直于天地是自然的事。然而,这种推理与神话中“民神不杂”的故事叙述相矛盾。

古者民神不杂-九黎乱德-重、黎分司天地-复旧常。这是整个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说是“绝通天地”神话的逻辑。然而,在每个环节都会发现问题:九黎乱德之前是否“有德”地和睦处世?在九黎乱德之后,帝为什么直接采用合重、黎分司天地的办法,而不采用其他的方法?采用了重、黎分司天地这样简单的办法就可以恢复“旧常”了吗?复旧常以后的九黎处境如何?

经过重、黎分司天地,整个世界或社会的秩序便会永远安定下来了吗?

“绝通天地”无论是作为一个神话事件,还是作为其寓义所包含的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事件,要弄清它在整个历史中所代表的意义,首要的是确定它所处的时间或时代。

我们可以参照与“绝通天地”共生同存的其他神话来确定它所处的时间或时代。下面是最早的中国神话“与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石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

这是后人对前代的追述,因此,其中有反映后人概念的词句是在所难免的。但考察其中的数量表达,有精确的“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等,有较精确的“万八千岁”,还有模糊的“极高”、“极深”、“极长”,这中间的哪些数量表达才是属于先民的呢?这些神话中还有一个隐蔽的数量:神话的主人公所经营的工作的量十分庞大。庞大的工作量借助于精确的数字来表达,是一件艰巨的事情,更会造成一个新的庞大的工作量。这一点,先民是没有意识到的,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以简注繁的表达,他们所要传递的是一项艰巨、庞大的工作由某人做了;进一步说,他们希望能把他们认为的艰巨、庞大的工作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仅此而已。遍查整个中国的上古神话,就会更坚信此点。那么,神话中出现的精确数量表达当是后人添加的,但它与模糊的数量之间没有解释,构成了神话中的一个矛盾。这也说明上古先民没有精确的数量概念。因此,“绝通天地”神话及其他上古神话中几乎没有时间概念的表事方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没有较精确的数量和时间概念的时代是一个发展程度极低的时代,但那个时代的神话中竟也出现了“帝”、“皇帝”。“帝”、“皇帝”是中华文明进入文字时代以后慢慢发展才有的结果。“绝通天地”神话中的“帝”、“皇帝”也的确行使了后世帝王的权威。这是“绝通天地”神话中又一个值得探究的矛盾。

但“绝通天地”中的“帝”、“皇帝”在文中看来不是明显的凡人,因为他可以命令、宣任有神力的重、黎。徐旭生先生把“帝”字释为“神”(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应劭也在《风俗通义三皇》中训“神”为“信”。可见,“绝通天地”神话中的“帝”、“皇帝”的确具有神格,对于社会现实来说,他们具有宗教身份,并且是其领袖。宗教是现实生活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因此,“绝通天地”时代的现实社会中已经有了具有权威的领袖。文中出现的地位、身份相当的颛顼、少被指明其神或人的身份,但因“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和“及少之衰也,九黎乱德”,可知他们同是具有神和人的双重身份,而且在世俗社会中是领袖──这也说明人、神是混杂着的。这又与“古者民神不杂”的语句有矛盾。那么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先看几条关于“绝通天地”以前的天地交通神话: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山海经・海内经》)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楚辞・九思》)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淮南子・地形训》)

“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龚自珍全集・壬癸之际胎观第一》)

天地既然可以交通,神与人自然可以交往、混杂。可见,这是后起神话为否定较早神话的主题而引起的矛盾,在“绝通天地”神话中,它要否定的是神、人不分的主题,要建立的是神、人相分。

但是,神、人未分时,为何要分称神与人呢?袁珂先生认为上古神话应分为两个阶段,即活物论时期和万物有灵论时期(袁珂《中国神话史》)。前一阶段是把外界万物视为同自己一样有生命,后一阶段是认为自己和外界万物都存在着灵魂。这是人类思维的进步,更是人类与自然接触加深以后的产物。灵魂观念与宗教的产生是同步的,而“神”便是灵魂这个在其时代的人的观念中具有万能力量的东西的寓所。神自然是具有非凡的能力。袁珂先生也说:“‘神话’一词,本来不过是故事或传说的意思,只因它和宗教的关系密切,宗教奉祀的神多有神话为之传述行迹”,“早期神话中并没有出现后世概念中所得的神”(袁珂《中国神话史》)。所以,应劭训“神”为“信”对古人的现实世界来说是很恰当的。上古先民创造神话、赞扬神迹,是“信”神所做之事的一种表述。这样,就能明白“绝通天地”以前虽神、人分称,但他们是同质的,都属于人事,“神话”是叙述一种特殊的人事,其中的主人公是神。神、人分称是神话表述的需要,实质是宗教产生的标志。神话中所谓的“人神混杂”或“民神不杂”,说的是神格与人格的相互关系,即二者结合与否。

“神”的宗教独立于社会中,那么以前共管神、人的“帝”、“皇帝”就应该一分为二。因此,颛顼、少神、人二格的分裂与在神话中的矛盾体现在逻辑上也就成立了。

“帝”、“皇帝”在神格上的权威是宗教发展的结果,那他在人格上的权威,即他所映射的世俗社会中的权威自然不是后人描述上古神话时据其当世添加的,而是有着现实的历史渊源。

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代表了一定时期的中华文明发展程度。应劭在《风俗通义・三皇》中列举了三种三皇说:伏羲,女娲,神农(《春秋运斗枢》);伏羲,祝融,神农(《礼号谥记》);伏羲,燧人,神农(《含文嘉》)。三说虽有差异,但在上古神话中,所述各人都出现过,并且所述的他们事迹都是关于与自然斗争而谋福于人的。徐旭生先生认为盛行的五帝说有二,分属古时东方的齐鲁学者和西方的秦人学者: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炎帝、黄帝、少、颛顼。徐先生解释二说有异的原因时说,前者是出于来自西方的华夏集团之手,后属于东夷集团中迁往西方的秦人手笔;这二说皆是战国时在学术、政治等背景下提出的(徐旭生《中国上古史的传说时代》)。这二说显然有对立的意味。的确如此,商周入主中原以后,为了瓦解东夷集团,把其中一些部族迁往他方,秦人便是在这时被迁往西方。而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太、少是东夷集团公认的贤德者,而且在商周兴起以前就被其他部族传颂;而在“绝通天地”神话中出现了“及少之衰出也,九黎乱德”这样的故事情节编排,当然,这是商周以降的事。

在三皇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到是他们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而被推为“皇”,没有叙及其他;到了五帝神话传说中,除了说他们有德于人民之外,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他们可以号令人民、其他神及权威地安排身后事等。张振犁先生通过系统考察中原地区流传至今的黄帝神话,向我们展示了黄帝作为“帝”的世俗权威。那么,处于同时代的其他四帝自然能够在人世间拥有同样的权威(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

在众多的黄帝神话中,文明如文字、历法、桑蚕等的发明创造往往被归功于他,这当然与我们已知事实不符,但根据文明发展的规律可以得知,那些神话传递的信息是:黄帝时代,已经有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后来,宗教这种精神统治工具的独立才自然反映在“绝通天地”神话中。社会中精神文化的对立开启了端倪。

这样,上文由分析“绝通天地”神话所提出的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便有了答案:

上古时代的先民只有模糊的时间概念是一种事实,它在神话中的反映形式被独立出来的宗教利用,被后人利用作为一种模糊的逻辑渊源来论证统治者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帝”、“皇帝”虽没有真正出现,但社会中的确出现了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威,尽管它被人反对着。

民神杂与不杂的矛盾说明了后来者想把强迫的改变解释成自然的事情。

“绝通天地”神话发展中逻辑的混乱脱节再次表明了神话创造者一种强制的姿态。

重、黎分司天地后,固有矛盾被完全对立到了人世间,而秩序与混乱一次次被重新书写。

这一切都是对抗的表现,是只有在压迫开始出现后才有的对抗。中国古代有文字的文明社会中,企图利用宗教来让世人坚信其现世秩序的合理性,皇帝绝对的专制权威、利用一种学说来压制异己说的蛮横,采用政治手段分化压制反对者,等等,这些阶级斗争在精神和政治上的表现,都可以在“绝通天地”神话中找到萌芽的痕迹。

“绝通天地”神话便是如此全面展现了以对抗为表现内容的阶级社会即将到来时的气象。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全新的“话题作文”形式是从1999年开始的,一个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打破了以往作文的格式,给作文注入了一股活水,开创了作文的新局面,这的确是值得举世关注的,是高考作文命题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话题作文的开放度、自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作文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这无疑是一场作文领域里的“革命”。这场“革命”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手脚,给了学生作文以巨大的自由空间,真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情状。事实上,以往作文,很少见到过满分作文,而自从进入话题作文时代,满分作文就频频登场亮相了。这倒不是说其他格式的作文不能得满分,而是作文形式变革后的确带来了作文内容的变化、作文尴尬局面的改观。

还有一个现象不能不提及,那就是2001年(含2001年)以前,作文都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不存在多个作文题,最多是统一命制的两选一的两个题目。而从2002年开始,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单独命题(该年的北京卷是话题作文:规则。上海卷是命题作文:面向大海),与全国统一命题并存,出现了多家命题的格局。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分省命题得到空前繁荣,2007年更是达到了分省命题的顶峰,有16个省市区单独命题,加上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再加上江西命题作文的二选一多出的一个,竟然有19个作文题之多,这是高考作文命题史上前所未有的。(2008年、2009年均多达18个作文题之多)

以上是就历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概述,下面我们具体再作些分析解说,或者说是启示吧。

一、“命题作文”重振雄风

传统的“命题作文”一度受到冷落,2004年更是跌到了一个低谷,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语文试卷16个作文题中,只有北京卷的“包容”和上海卷的“忙”两个命题作文,其余大多是“话题作文”。2005年,“命题作文”只增加了一个,一共3个。2006年增加到了5个,2007年却猛增至7个,占了该年总共19个作文题中的三分之一强。2008年、2009年均为6个。这的确说明了“命题作文”威力依旧,雄风再振,说明“命题作文”有着恒久的魅力,是一种检测作文的较好的命题方式。

二、“材料作文”卷土重来

为什么又说“材料作文”卷土重来呢? 2004年无“材料作文”,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是3个、4个、5个、9个、8个。“材料作文”也是一种旧有的作文形式,也依然有着其生命力,同样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一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含2006年)以后的材料作文与之前的材料作文,是有区别的。为了区分,我们一般把2006年后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而把之前的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可以任选材料的一个角度作文,而“旧材料作文”只能是该材料的核心意思作文,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新材料作文”更进一步放宽了写作的限制,是更人性化的一种命题。

三、“话题作文”强势不再

在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其来势凶猛,2004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总共16个作文题中,它就占了13个,几乎全都是“话题作文”。正当人们看好“话题作文”,卷卷几乎都喜欢命制“话题作文”,人人几乎都喜欢写“话题作文”的时候,“话题作文”却显现出了其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出现了很多假大空文、套构、俗作,甚至拼凑文、抄袭文,尽管“话题作文”有可以让学生自由构思立意、自主拟题、自行选择文体等的诸多优势,但较多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写作者的生命体验等,又让人们看到了其检测功能的不足之处。于是“话题作文”明显地在降温,由2004年的13个降到了2009年的2个,并且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四、排除“诗歌体裁”的声音越来越明确

2004年有4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5年有5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6年增至有8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7年却更多到有9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8年有8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2009年有7卷的作文限制“诗歌体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文命题明确要求不写成“诗歌体裁”呢?绝大多数的高考命题专家的看法是,诗歌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写诗要有一定的文学积淀,更要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恰当的表现形式,莫说高中生目前难以达到,就是大学生目前也没有达到写诗的水平。当然,这里说的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当然不排除少而又少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也有写诗的水平和才能。再加上诗歌好坏评判的标准很不一致,真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高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写又难评判,当然就有理由限制写了。我也基本上赞同专家们的这些看法、观点。同学们轻易不要用诗歌体裁作文,除非是十分有把握,否则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五、“关系型话题作文”已走到穷途末路

在“话题作文”盛行的年代,“关系型话题作文”是最走俏的,命题者动不动就命制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题。2004年是“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鼎盛之年,16个作文题中就有9个是“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占了一半还多。可是到2007年只剩下了1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只有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仍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题),2008年、2009年均无“关系型话题作文”题了。“关系型话题作文”已然穷途末路,寿终正寝了。

六、半命题作文姗姗来迟

2009年之前,根本没有“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身影一直徘徊在中考考场上,高考考场难觅其倩影。值得庆贺的是, 2009年终于见到了其芳容。有两省出现了“半命题作文”:湖北卷(站在___门口)和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

七、各省命题已然成熟大胆创新

2004年,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呢?主要是因为各省刚刚开始试行单独命题,没有经验,命题者为了求稳,不出现重大的偏差和闪失,都纷纷跟着“老大哥”(全国卷)走,所以都命制出了相似的“关系型话题作文”题。只有北京、上海两个“尝试者”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盲从全国卷,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格。而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各省市在几年的单独命题后,已经成熟了许多,有了很多实践经验,所命之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态势,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庆幸并关注的。到了2007年就有很多套试卷命制出了非常优秀的作文题,比如: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话题)、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命题)、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命题)、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话题)、江苏卷的“怀想天空”(命题)等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成熟之题,有创意之题,好评如潮之题。2008年、2009年更是如此。也确实,2007年后的作文题已显示出了稳健、成熟的风格,自然、理性的内蕴,为写作者着想的人文关怀等等。

对未来作文命题的展望:

1.“命题作文”、“材料(或看图)作文”大唱主角,“话题作文”改头换面――未来的作文命题,将是“命题作文”和“材料(或看图)作文”的天下,这两种命题形式一定会唱主角的。

(1)“命题作文”的优势在哪里呢?“命题作文”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题目简洁明了,它有着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写作者在同一个标题下立意成文,可以很准确地检测出写作者的作文水准,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在同一题下很明显地显现出来,区分开来。“命题作文”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一直走到了今天,而且不止是中考、高考采用“命题作文”,可以说只要有考试的地方,就有“命题作文”的身影。我认为,在2010年的高考中,“命题作文”的数量将会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是说,2010年的高考作文,将有超过6个的趋势,将有一半以上的省市会出现“命题作文”的形式。所以我们平时复习迎考中一定要加强对“命题作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2)“材料(或看图)作文”也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命题模式。“材料(或看图)作文”增加了一层难度,这就是审读材料的难度。如果说“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直接形式的作文题的话,那么“材料(或看图)作文”就是一种间接形式的作文题了。它首先要求考生要能够准确地理解材料,提取材料的核心意思,再进行构思、立意,因此很多命题者钟爱“材料(或看图)作文”,往往命制此类作文题。比如2007年全国Ⅰ的看图作文“摔了一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作文题。看图作文将有所增加,这也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3)“话题作文”尽管已走向末路,但是还会偶尔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在这一两年里明显地显现出了其天然的缺陷和不足,引起了人们的一片非议、斥责之声,但由于“话题作文”的自由度和开放性的无可替代,所以“话题作文”仍然是一种作文命题的模式,且有可能出现变种,仍然不可忽视。

(4)以上三种形式的作文命题,会出现一些变化,这就是“命题作文”与“材料(或看图)作文”会多起来,而“话题作文”将逐步减少。

2.半命题作文是个新成员――半命题作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命题作文形式,尽管她姗姗来迟,但其一定会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关注,更值得我们去加强训练。

3.体裁限制将可能有所放松。尽管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诗歌除外”的限制逐渐增多,2007年达到顶峰,有9个作文题明确标明“诗歌除外”,但事物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就像“话题作文”一样,2004年大家都命制“话题作文”,很快就都觉得其不新鲜了,“话题作文”数量锐减。更何况,每年还会出现一两篇诗体满分作文作榜样,所以限制性将逐步放弃,让人才大显身手。

4.“文体意识”要加强。自从文体放开以后,的确出现了一些“四不像”的作文。高考作文自选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自己自由选择一种文体,选议论文、选记叙文等等都可以,总之是一种文体。但有的同学就不是这样,写出的作文,根本就看不出是哪一种体裁。据此,有的命题者干脆就在题后附上限写的体裁,比如2005年北京卷的命题作文“说‘安’”,就明确说明要写成议论文体,而湖南卷的更是,2005、2006、2007、2008、2009连续5年都限写文体,只能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能写成其他文体。无论说不说明文体,都要有文体意识,这是考场作文最起码的要求。

5.一字二字题极具魅力。从2004年到2009年,仅这6年里就出现了很多一字二字作文题。这些题让人一看到就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琢磨,不像那些长长的材料题,光读完材料都要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例如:2004年上海卷的“忙”、2005年江西卷的“脸”、北京卷的说“安”、2006年湖北卷的“三”、安徽卷的“读”、四川卷的“问”……都非常简洁,只有一个字。再如:2004年湖北卷的“买镜”、北京卷的“包容”,2005年广东卷的“纪念”,2006年辽宁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2007年广东卷的“传递”、辽宁卷的“我能”、福建卷的“季节”,2008年上海卷的“他们”、四川卷的“坚强”,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广东卷的的“常识”、四川卷的“熟悉”……也都非常醒目,只有两个字。简洁作文命题也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1998年~200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连续3年,命题只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如,1998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今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一类“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是对僵化的“叙—议—联—结”的写作模式的大反拨。从今年的阅卷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也是“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从内容来看,有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有的描述对美的不同的感悟,有的呼唤各逞风采的个性……从文体来看,有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等等,甚至还有写得很好的戏剧小品和诗歌,还有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鞭辟入里的议论,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意味深长的叙述,有含蓄深沉的抒情。每天都有许多佳构妙作,引得阅卷教师拍案叫绝,击节赞赏。然而,也有许多学生对这种“话题作文”很不适应,用的仍然是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写法。有的硬从材料中抽象出一个哲理加以论证,这种写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显得有点隔靴搔痒,空洞浮泛。有的对学者叙述的关于4个图形的这道题目本身进行评论或解释,显得思路局促,没话找话。有的根据这4个图形乱加比附,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人只是对“材料”作了简单的扩写。今年的高考作文,第一次采用基础等级加发展等级的评分方法,诸如此类的作文不但得不到发展分,在基础等级中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往者以逝,来者可追。素质教育必然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而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这种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的考生必须掌握这种“话题作文”的写法。“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并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的“材料”

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的规范,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大。今年的考题中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就符合题意。”“话题作文”为你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就尽情地在蓝天绿海中飞跃吧!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2006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最强,这也是它同其它两类作文的差别所在。如2005年北京的《说安》、湖南的《谈意气》,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指向――议论文,其它文体就难以吻合题目要求。而2006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之所以倍受好评,原因也正是它在文体方面显示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作家梁晓声认为: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北京的符号》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有悟性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落脚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材料作文是富于思辨的成人

材料作文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它思辨性强,并且符合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实际而备受命题者青睐。2006年高考Ⅰ、Ⅱ卷材料作文似稳重而博厚的成人,在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又走到高考作文的前台。

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是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是议论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最重要特征。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经过改编的拉封丹寓言,原来寓言中的乌鸦是个愚蠢、盲目、缺乏自知之明的被讽刺对象,而作文材料中“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多可爱啊。’”是命题者加的。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辩证意味,审题难度增加了,尽管题干中还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还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下,在对寓言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下,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体现客观辩证的态度,才符合命题者对主题思想的要求。

材料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同话题作文一样,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尽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甚至创造性地发挥。但如果是写议论文,试卷所附材料是必用的,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兼收并蓄,这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有很大差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在于“用”,话题作文的材料在于“引”,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出作文话题、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话题作文是跳街舞的青年

话题作文源于电视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三年来,独领,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它收放有度,便于发挥,如当今流行的青年街舞,传统与创新,流行与高雅,异彩纷呈。

话题作文的题目应是考生自拟的,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走与停的思想》、《三的联想》、《雨燕减肥的沉思》。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文章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留一点空白》。

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张伟明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话题才是话题作文的核心,要分析的恰恰应该是话题。材料不同于话题,材料的内容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容易离题。话题本身就是生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而材料是堆土,其中可能有无数颗可以长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过分分析材料,就可能选错种子,这就是过分留恋材料容易造成离题的原因。所以张伟明先生明确地说:“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下面,让我们结合实例谈谈“一句话开头法”在各类文体中的应用。

在记叙类文章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准备把文章写成记叙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文章写的是什么样的人,也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文章写的是什么样的事情。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他们都是好人。(高考佳作《他们》)

[例2]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在其举手投足之间即可得到充分的表现,施展就是一个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人。(高考佳作《举手投足之间》)

[例3]“孩子,你一定要挺住!会有人来救你的。”(优秀作文《我学会了什么是坚强》)

[例4]昨天,我们“探亲”去了,我是带着感动出发的。(高考佳作《带着感动出发》)

显然,这四段开头都只用了“一句话”。例1、例2交代的是文章中的人物及其特点――他们都是好人、施展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例3、例4交代的是文章所要叙述的事情――施救、“探亲”。

在抒情类文章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准备把文章写成抒情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文章描写的是哪些景物,也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作者的真情实感。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5]村后的那片小树林就是我的心中美景。(优秀作文《美景》)

[例6]最难忘那天的风雨,那天的虹……(高考佳作《难忘那天的虹》)

[例7]莫责怪秋霜的肃杀,莫责怪冬雪的严酷,且等春风吹来,绿茵茵的小草必将铺满大地。(高考佳作《又是一年草青时》)

[例8]如果说生活是一场连绵的雨,那么友情就是一把挡雨的伞。(优秀作文《友情如伞》)

这四段开头用的也都是“一句话”。例5、例6交代的是文章要描写的是什么景物――村后的小树林、那天的风雨那天的虹;例7、例8交代的是作者所抒发的是什么情感――赞美春天、讴歌友情。

在说明类文章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准备把文章写成说明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文章的说明对象,也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9]下面要介绍的,就是我眼中的城市。(高考佳作《我眼中的城市》)

[例10]“跳山猴”的制作流程是这样的。(优秀作文《怎样制作“跳山猴”》)

[例11]我的名字叫节能灯,我的最大特点就是节能。(优秀作文《节能灯》)

[例12]“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主要采用了电解原理和活化水技术。(优秀作文《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这四段开头也都各用了“一句话”。例9、例10交代的是被说明的事物――我眼中的城市、“跳山猴”制作流程;例11、例12交代的是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工作原理――节能、电解原理和活化水技术。

在议论类文章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准备把文章写成议论文,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文章的论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交代清楚作者的主要观点。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3]今天,我要专门说一说拥有一颗好奇心的重要性。(高考佳作《好奇心》)

[例14]人生在世,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高考佳作《生命最宝贵》)

[例15]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高考佳作《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例16]和谐社会不是“喊”来的、“看”来的、“等”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优秀作文《和谐社会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