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作文范例6篇

家乡名人作文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1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一变过去那种对幽独淡雅的咏叹,而是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另类品质的。没有作者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诗歌的作者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

至今,我们菏泽市区还有多处黄巢的遗迹,以供后人瞻仰,人们对黄巢的事迹也是津津乐道。

据史书记载,黄巢出生于唐末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就有很大的抱负,文武全才,但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却断绝了黄巢的仕途。有一年,天下大旱,老百姓民不聊生,可是黑暗的政治制度却不知道体恤民情,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家居山东菏泽的黄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武装力量。黄巢起义战全国各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给苟延残喘的封建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可是后来另一位义军首领不思进取,想享受荣华富贵,投降官府,被黄巢严词拒绝了。

虽然起义军暂时没有投降,却埋下了后来分崩离析的种子。尽管起义军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可由于受到农民领袖的思想局限以及内部的分裂,最终失败了,但是这次大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家长辅导)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2

他,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他,一位忠于共党的老人;他,一位充满爱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户晓的爱心老人——姜达敖爷爷。

姜达敖爷爷是一位长相平凡却又充满创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着朴素、脚下总是穿着一双旧布鞋的普通农村老人。要说他的传奇经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那!2001年那年,宜兴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华的农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姜达敖得知这起悲惨的事故后,立刻带着3600元钱和慰问品,来到杜水华的家里。他坐在杜水华的床头边,含着眼泪牵住杜水华的手,抚慰道:“水华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千万别往坏处想啊!有共产党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呀!”为了帮助助杜水华摆脱贫穷之苦,姜达敖还帮杜水华办起了一个小商店,毫不犹豫拿出5000元作为小商店的启动资金。杜水华对姜达敖爷爷感激不尽,还特意把小商店命名为“爱心商店”。店面开张后,姜达敖爷爷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爱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会花上100块钱买口香糖,与同事们分享。这不仅让同事们开心,也让杜水华伯伯有更多的收入。2008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达敖爷爷就第一时间到达红十字会,捐了1万元。事后,他还没停止他的捐款行动,又率先交特殊党费5120元。

有人看到姜达敖捐钱这么大方,便气愤地说:“钱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给别人用!”有些没心没肺的人认为:“想出名吧,花钱让媒体关注你?”也有好心人劝告他:“捐少点,钞票捐光了,万一以后不发退休金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对于人们的劝阻和不解,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坚定地说:“没有党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回报党对我的恩惠,我要和党一起帮助贫困的人们。”

家乡的名人数不胜数,丁俊晖,徐悲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姜达敖的爱心事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年级:陶珂涵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3

这本书在封底的醒目位置写着:“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十分凝炼地道出了这本书的主旨。

第一次拿到《谈故乡》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卷首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因为这是由冰心、巴金、季羡林、牛汉4位著名作家对故乡论述的精华“组合”。

冰心欣然写到:“对于我,故乡的‘绿’,最使我倾倒……”巴金感激地说:“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这22年来你养育了我。”季羡林思念地说到:“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牛汉留恋地写到:“故乡现在也许没有绵绵土了……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原谅我吧。”

打开书的目录,我十分惊讶,因为在目录里,大部分是我熟悉的著名作家的名字,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许地山、林语堂、郁达夫、茅盾等,这是各位大家用思乡之情写就的一道道“精神大餐”:《故乡的野菜》、《想起东长安街》、《梦里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故乡的风采》、《家乡情与家乡味》等,这些故乡的乡情民俗,是我们心灵的依托。走一走《故乡的桥》、《小城大街》、《老北京胡同》、《小巷人家》;看一看故乡的《江南的冬景》、《黄浦江》、《乌篷船》;听一听故乡的《乡音》、《乡曲的狂言》;说一说《家乡话》、《故乡近事》、《蛇的琐事》,还《说乡情》、《说扬州》、《说笋之类》、《说说故乡平原》;唱一唱《故乡的戏曲》、《社戏》、《元宵戏》;闻一闻故乡《北平的“味儿”》、《乡土》、《家乡味》、《绵绵土》、《故乡的泥土》;吃一吃故乡的《藕与莼菜》、《故乡的烤红薯》、《故乡的山梨》、《佐茶的鱼》;喝一喝故乡的《酒》、《闽南功夫茶》、《鲜鱼浓汤》;这些都是我们的愿望,不由得勾起了《故园之恋》,感受到了《乡土情深》。

《谈故乡》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读了《谈故乡》后,我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思维深处在众多著名作家的笔下纵横驰骋,一会儿,把我带到了鲁迅的《故乡》,鲁迅回忆起:“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一会儿,把我带到了叶圣陶的故乡,叶老回忆说:“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学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

读了著名作家柳青的《在故乡》,我内心深处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引起了思想上的强烈共鸣,柳青写到:“我离开这美丽的故乡,渐行渐远;但却时而回转头来,依恋地看看那些山水,树木和人家……”

著名女作家萧红又让我进入了《失眠之夜》:“为什么要这样失眠呢!烦躁,呕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吧。”

著名作家邹狄帆写道:“忘不了家乡,忘不了祖祖辈辈在那儿生活过的人,忘不了家乡味......”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4

【关键词】乡土历史 开发 激活 历史教学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就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那么如何有效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让乡土教材走进中学历史课堂呢?

一、利用乡土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尽管各地有地域性区别,但正是这种地方人文才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乡土历史教学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乡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让乡土教材走进历史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努力拼搏的宏伟志向。

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好乡土教材,将使您的历史教学锦上添花。

二、搜集整理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范畴。历史教科书是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核心资源,除此以外,乡土教材、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当地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甚至包括当地著名历史人物描写家乡的散文、小说等等都属于文字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非文字的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实物或活动的形式运用于历史教育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实物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表现形态多样,既有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有为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历史教具等。麻城市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在近代涌现出很多将帅奇才。全市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实物式的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活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历史教师等,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

三、广泛搜集名人事迹材料,让家乡名人走进历史课堂

1.开辟历史“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历史第二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乡土教学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办地方史兴趣小组,用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乡土史知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收集乡土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定西通渭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工部尚书赵荣、巴蜀名臣牛树梅等等。因此我们大力美化校园环境,处处充满“名人教育”的气息,使学校的教室、名人陈列室、黑板报、宣传窗等都能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我们组织读书兴趣小组,为使读书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时间,除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外,还让教室成为图书室,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并利用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从而引导家庭文化。

2.访名人事迹,接受良好熏陶。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德育基地,举办乡土史讲座和重大乡土历史纪念活动的图片文字展览。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考察采访活动,让他们亲自了解名人的业绩和在祖国、在家乡的影响,感受人民群众尤其是自己的长辈对名人的崇敬之情;组织学生瞻仰名人陵园,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具体了解名人生平事迹;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名人” 采风活动,追忆家乡名人的生平故事,感受家乡名人为学的刻苦与勤奋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指导学生收集乡土资料,写乡土史小论文和自办历史小报。学生对这些活动十分感兴趣,活跃了历史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开发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丰富了历史知识。

四、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5

【教材分析】

例文是一封信。小作者在信中小朋友描绘了家乡迷人的风光,介绍了家乡古老的风俗,其中赛马风俗写得具体、生动。

文后提示对例文要点做了简明概括,帮助学生把握例文和习作要领。

习作要求提示部分启发学生选择家乡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写作欲望。明确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信,信的内容是介绍家乡,方法是选择一两个方面写。

【教学目标】

1.能介绍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的特点;

2.初步领会写信的要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特点,能借助文字较生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中的乡土人情都大不相同。如果有朋友想了解你的家乡,谁能告诉我,咱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他?同学,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把握书信特点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合作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福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三、读懂习作要求,交流家乡特色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

2.齐读习作要求,参照例文小组交流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3.说说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家乡的图片提示)

小结:我们家乡的风景区:南恩瀑布、石门峡、茶马古道等。

戛洒的风俗:正月初三赶花街,五一泼水节,十一汤锅节等。

戛洒的特产:储橙、妃子笑等

板书:自然风光 风俗习惯 特产美食

四、练写片段,展示家乡特色

1.结合图片欣赏片段。南恩瀑布想一张白色的轻纱,被人遗忘在山上,给山谷增添了许多魅力。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冲下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般义无反顾。凸起的岩石被瀑布冲击着,溅起数不尽的水花,奔腾着,欢悦着。

2.动笔写家乡特色的片段(可写美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风俗习惯等)教师巡视。

3.交流点评学生习作片段。

4.小结本节习作课,鼓励同学互相学习、修改习作。

家乡名人作文范文6

一般人都有家乡情结,为什么不少人反倒瞧不起自己的家乡呢?我认为其原因一是宣传不够,二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家乡的认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引领作用的发挥。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有着我们无法体验的美好,而忽视身边可贵的学习资源,久而久之,孩子对家乡的了解越来越少,影响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程度,身为家乡人的那份自豪感也随之慢慢消失了。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好本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呢?下面我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例谈一谈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在淳朴的民情风俗中寻找温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教完《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期间关注长辈“忙年”的情景,让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整理,然后形成文字材料,春节后在班上交流。如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讲到祭灶的风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晚上,人们烙糖饼吃,吃之前要先揪一小块放到灶火里烧掉,以敬灶王爷,祈望来年有好收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诵读欣赏”中列举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对联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春节期间自己创编春联、贴春联、读春联,感受春联与节日相映成趣的氛围;还可以带学生外出采集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然后归类整理,了解春联的类别和用法。

以泗水王国为体系的泗水文化是两汉遗风的重要标志,学生在参与民风民情的实践活动中,既复习了书本知识,锻炼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接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

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沉醉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是一个自由而亲切的空间。泗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洪泽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两岸风光旖旎;广袤的果园,四季美景各具特色。自然赋予家乡独特的魅力,使学校教育的触角得以自由伸展。在学习《乡下人家》《祖父的园子》《父亲的菜园》这类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菜园、果园走走,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带孩子们到田间地头走走,向农民伯伯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丰富见闻;秋天带孩子们去帮农民伯伯掰玉米、挖土豆、拔花生等,充分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身为农家孩子的乐趣。这样的实践活动无疑给单调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活水,孩子们自己布置的橱窗、板报、主题墙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学生走进自然,活跃于乡间田野、羊肠小道,不仅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还提高了认识自然的能力,促进了动手、思维、表达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增进了对家乡的情感。

三、在土特产品的滋养下感恩

洋河大曲、苏丝、八集小花生、洋河车轮饼、泗阳膘鸡都是泗阳远近闻名的特产,在全国市场很畅销。泗阳的桃雕,家喻户晓,其题材有八仙过海、凤戏牡丹、熊猫食竹、猛虎下山等。桃雕雕成之后,佩戴在身上或放在案头,有吉祥之意。乡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号。”土特产品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拓展的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尝、欣赏、使用、收藏、馈赠等途径感受土特产品对生活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参观走访,认识土特产品;可以开展校园贸易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向他人推销产品;还可以让学生写解说词、广告语,绘制宣传画,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特产给生活带来的实惠,从而对心灵手巧的家乡人民心生感恩之情。

四、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自豪

如今,村庄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拯救村庄文化,延续村庄历史,成了人们的共识。将农村历史文化世代延续下去,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县的来安小学成立了农耕博物馆,高渡小学成立了洪泽湖水产文化博物馆,泗阳实验小学以本土文化和教育有机结合作为课题长期研究,并编为校本课程,这些做法都是在将本土文化发扬光大。

泗阳历史悠久,三庄汉墓成群。2002年11月,三庄汉墓出土的文物有660多件,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出土于主墓室的“弩机”,镀银镶金,闪亮如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视为珍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县博物馆参观,通过图片、文字、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泗水王国的灿烂文化,感受先辈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自豪感。

五、在文化名人的感召下励志

我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文化名人灿若星辰。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张相文,编著过《泗阳县志》,他为近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泗阳县城南建有张相文故居。现任中国文联主席的孙家正也是泗阳人。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钱学森》等课文后,教师可以有机整合家乡名人资源,充分发挥名人的教育影响作用,让学生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为家乡和祖国作出的贡献,学习名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可以让学生收集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或他人;也可以开展“我与名人比童年”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胸怀理想,勤奋努力,小地方也能飞出金凤凰。

六、在公共场所的舞台上锻炼

乱用词语的现象在大街小巷的店铺招牌中随处可见,容易误导人,尤其是小学生。如装潢的“潢”,常被人们写成“璜”。在学习《仓颉造字》后,教师可以开展找找身边的错别字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大胆纠错;建议学生写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规范用字的呼声。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规范写字、用字的意识,夯实了语文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矿藏,它为我们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名人故居、公园等场所参观游玩,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鼓励学生在公共场所采集标语、公益广告语等信息,丰富语言积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公益广告语,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到家乡的知名企业参观,了解一些商品的生产流程,感受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劳动成果。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