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下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1+X证书下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摘要]本文从研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内涵入手,对目前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分层分类培养教师、加强“行校企”协同合作、健全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要相结合,职业院校要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纳入职业院校教师相关培训规划中。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的实施和“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全局性、战略性发展的重点,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打造职业教育强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索以1+X证书制度改革为契机的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路径、形式及保障激励机制,对于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突出的实践价值。

一、1+X证书制度下“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内涵

1+X证书制度是指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1是学历教育,X是将职业技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职业选择相结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1+X证书制度改革突出了对教师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及专业实践能力的侧重,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层次要求。同时,1+X证书制度的试点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教师个体难以完成,需要教师团队整体计划、实施、培训和评价。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创新团队对1+X证书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为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双师”结构的教学创新团队不同于“双师型”个体教师,是对教师这一教学群体的一种表述,其最终目标是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队伍。一是指团队里的个体教师在知识、能力、水平三方面具有组合关系。要合理配置团队成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教学经验及企业实践经历等因素,形成高水平的教学梯队。目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智能化、集成化和高端融合化的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企业更青睐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态势,教学团队必须进行调整,改变以往的单一专业组队模式,形成以专业群为单位的,多专业、多学科联动式教学团队。二是指团队整体的专兼职师资结构。专任教师虽具有厚实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大多较弱;兼职教师来自企业、行业、社会机构,他们的工作经验丰富,对于1+X证书要求的行业规范、技能操作明确清晰、实践动手能力高强,偏向现场操作教学,熟知专业技能鉴定标准,但理论知识体系薄弱。因此,教学团队成员需科学配置专兼比例,只有校、政、企三方协同,才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融入教学项目和教学活动中。三是教学团队要组成协作共同体,通过资源与经验的共享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和创新力,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将新形态、新模式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学团队还应具有高水平的开发新课程、新实训的能力。在1+X证书制度中“X”即未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参与技能等级的鉴定,这就要求教师团队能够自主开发对应的“X”课程及培训,以满足学生的技能学习需求。

二、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发展面临的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团队发展缺少导向力

首先,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未达到教育部要求,且来源较单一。截至2019年10月,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双师型”总量为45.56万人,其中,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48%;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0%,这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还有明显差距。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直接录用的,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比较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经历。虽然各个学院都大力倡导教师参加各类企业挂职锻炼、培训等,但由于缺乏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践和培训都浮于表面,而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又不强,在校参与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教少,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其次,团队缺少“领头羊”,专业领军人物和技能大师、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最后,教学团队年龄结构比例不协调,两极分化,断层严重。

2.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团队建设缺少促进力

由于校企双方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目标不同,行业缺位、校企错位,导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浮于表面,缺少长期规划,不能深入,呈现出实践教学“零散化”、实训基地“形式化”、学生培养“相同化”的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针对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教学生产等,难以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导致多数校企合作基本处于企业解决生产用工、职业院校解决学生实习的状态。

3.团队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团队成员缺少创新力

教学创新团队要求教师对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有超高的运用能力,需要团队成员能够长期且规划性保持对本领域先进技术、新专业规范、新工艺的敏感和跟踪,团队成员能够通力合作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创新团队培养缺少过程性动态激励机制,对于教师个人的素质培训和提升计划基本处于停停走走的状态,没有长效的提升机制保障。同时,教学团队建设的内部保障机制也不健全,教学创新团队中缺少能够协调沟通的角色,致使团队成员目标达成度较低,在工作过程中也易造成任务分工不明确、协作效率低等问题。

三、基于1+X证书制度改革的职业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1+X证书制度将“教育性”学历证书与“职业性”的劳动证书衔接与融通,本身就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我国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是职业院校,实施主力则是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因此,着力打造满足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融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夯实1+X证书制度实施的条件,是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1.分层分类进行教师培养,优化高水平团队教师结构

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建立全新的专业教师岗位标准,改变专业教师传统的“书本化”素质与能力结构,使其把提升重点放在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教育背景,设立不同的能力培养计划目标,按专家阶段教师、成熟阶段教师、胜任阶段教师3个层面从专业发展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证书及竞赛指导能力等5个方面,精准、分层培养教师并设定标准(见表1),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养提高计划。

2.“行校企”协同合作,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

无论是在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及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中,还是在实训教学中,要想引入行业最新技术,都不能缺少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力支持。因此,行业、学校、企业三方协同合作是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首要支撑条件。“行校企”三方应协同共享区域内的行业资源、共建技术研发团队,使行业、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达成共赢,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建专兼职师资团队,不仅能为行业、企业提供产业新动态和新技术信息,还能指导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等。“行校企”协同合作可以有效拓展教师的企业培训途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打通了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新渠道,从而确保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方向、人才供给能切实适应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行校企”协同育人组成命运共同体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3.健全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良性循环保障机制

针对以往教学团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合作性、动态性、激励性不足等问题,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基础,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以及企业兼职专家引进、评价的全链条管理工作机制;制订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所需的管理制度、研修培育制度、动态调整循环制度和阶段性奖惩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一套从成员选拔、培养、考核到晋升的教学团队循环体系。教师发展中心应负责持续观测、指导团队结构的优化,以保障团队建设能够健康有序成长。人事部门要主动创新工作思路、搭建平台,建立切实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全方位保障“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的轨道。

作者:李呈琛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