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竞赛下建筑学专业教学探析

BIM技术竞赛下建筑学专业教学探析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内发挥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因此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也开始逐渐向学生讲解并教育BIM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在建筑学中的使用原则,并且该项课程中,所能够占有的授课资源越来越多,不过发现当前取得的效果较为一般。本文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竞赛的建筑学教育和教学改革工作的优势,同时研究了在这一方法的落实难点,在完成了该项之后分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1基于BIM技术竞赛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优势

1.1侧重实践,增进理论了解。建筑学的所有专业性课程学习过程,都会对个人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即使是对BIM技术本身的学习过程,也必须要求学生可以具备实践能力。同时对于竞赛式的教学方案推进过程中,实际上竞赛工作本身就要求学生能够完全根据当前所保有的相关资料和各类资源,实现对所获得各类理论知识的全面综合应用方面,最终所能够得到的结果中,除了抬升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反向让大量学生针对各类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了解,因此可以说,通过使用竞赛式教育方法,一方面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借助当前已经掌握的各类理论知识全面投入到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教育的模式反过来刺激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所以两者之间就形成了具体教育方法和教育思维方面的闭环教育策略,从而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准大幅提升。

1.2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投入。在高校的教育过程,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压力反馈机制,或者形成竞争性氛围时,那么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学习过程,而并非是其他方面。基于BIM技术竞赛教学过程的实践,一方面如果可以让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到对这类竞赛性质的教学项目时,那么这类学生就很可能带动其他的学生同时参与到竞赛项目内,使得整体的教育氛围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竞赛式的教育过程,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一种转变,因此可以说,大量的学生可以获得这类专业性的知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实现所有信息和数据的发掘,此时学习的环境也可以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基于BIM技术竞赛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难点

2.1难度确定困难。如果要能够落实基于BIM技术的竞赛教育机制,那么教师为了能够取得专业的教育成果,就必须向所有的学生以及学生团体内分发相关的研究项目资料,并且让学生给出结果,但是无论该过程中考虑何种方法,都无法建立和学生之间的1对1技术交流渠道,尤其是在整个班级内同一套课题时。不过一些学生很可能针对BIM技术本身的掌握效果较差,但是针对其他知识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解,但是另一些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很可能与另一部分学生相反,那么当此时教师的课题中,无论是侧重于BIM技术的使用,还是侧重于建筑学内各类基础性知识的学习,都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此时教师很可能会考虑如何将这两类教学内容进行侧重重点方面的合理调整,但是从取得的结果上来看,很难真正实现BIM技术以及建筑学内其他知识之间的难度配比完全相同。

2.2体系建设困难。如果要全面铺排竞赛教育模式,那么就意味着现有的教育方法、教育体系和教育准则必须全面革新,这是一个过大的工作量,同时新的体系推行过程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修正,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制定了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时,那么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小,但是如果教师初始阶段采用的方法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要求和掌握水平相隔甚远时,那么就意味着很可能教师会利用某一个批次学生以验证新的教学方案是否合理,该批次的学生很可能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大幅下降,甚至会对后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防范该问题,大量教师会倾向于采用保守型的方法以建立新的教学方案,但是此时又无法暴露新型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3基于BIM技术竞赛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3.1竞赛思想引出。要建立基于BIM技术竞赛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法,教师的核心工作是要能够真正引出学生的竞赛思想,本文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在当前采用的普适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建筑学知识掌握水平,并且对整个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理解,之后在课堂提问中要可以只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让不同的学生参与解答,此时教师要能够建立针对所有学生给出答案的评分机制,此时就无形中强调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并把这类评分设定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设定标准。这一操作时间可以维持一个学期到一个学年,实际上学生在长时间的竞争性思想影响之下,就能够对当前自身在知识掌握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关的问题作出有效的修正和处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模式的全面推行。学生完成的竞赛作业如下:

3.2授课方法选用。在授课方法的选用中,由于考虑到竞赛过程会挤占学生的大量时间,因此在课堂教育阶段,本文认为主要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每次授课之前,向学生相关的理论资料,而这些理论资料要能够与学生当前的平均课题研究进度对接,同时这类研究资料也可以适当快于学生当前的研究进度。比如针对建筑学中的消防通道设计,就需要考虑烟雾扩散、密封性、消防通道中的指示灯设计等多项任务,此时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平均研究进度是,如何确保在消防通道的建设中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对烟雾的格挡作用。教师发放的资料为烟雾在建筑物内部的扩散规律、烟雾可能对建筑内部钢结构所造成的影响等,从而在课堂上以案例的形式或者与学生讨论的形式,对这类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同时一些学生很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发放的理论资料已经能够对应其当前的研究进度,所以学生可通过这类资料的直接使用取得相应的设计结果。

3.3竞赛课题设定。建设课题的设定中,本文认为要能够根据学生当前的研究进度和研究成果设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按照上面中提起的方法,教师向全班同学一个全班内完全相同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过程,要能够和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过程对接,而教师只是分析学生在日常的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信息。第二步则是在完成了所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教师要可以让学生基于BIM技术,以小组的形式建设带有相关明确功能要求的建筑物,此时每个小组内所的课题不同,同时教师不再对其指导,通过该方法,让学生直接可以自行完成所有资料的查阅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工作。此时让各个小组自发选择某一个部分的建筑,并借助BIM技术取得建筑施工策划案。第三个步骤则是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一个竞赛式的研究课题,当然该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发提出,教师只是对研究难度、研究可行性进行评估,认为可以得到有效的结果之后让该学生实施,教师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学生给出方案的结果质量、研究效率、针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等。

3.4教育资源投放。教育资源的投放要包括课程性资源的投放以及非课程性资料投放两个方面,对于课程性资源的投放,可以采用学生在当前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所需要获得的各类理论信息和实践信息,同时要根据学生当前的竞赛课题研究进度和研究方法给出相关的数据和结果,基于此让学生可以更好完成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非课程性的信息,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当前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可能获得的资料,另外也可以使用这类资料,辅助性讲解相关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思想。对于内部空间不再进行介绍,此时要求学生给出的结果是,使用BIM技术建模,并分析内部空间的设定方式、人力资源的投入方法、各类施工设备的调配模式等,让学生以专业报告的形式提交最终结果。

3.5体系建设方法。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本文认为在现有的教学阶段内,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不宜直接采用竞赛教学制度让学生参与学习,而是要能够建立传统教学方案和竞赛教学方案之间的有效对接机制。其中两者的融合模式是,在传统教育阶段内,采用翻转课堂教育方法,实现对于各类研究课题的投放,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平均研究进度投放资料,当然对于平均研究进度的相关数据取得过程,主要是教师通过使用建立的讨论小组,让所有的学生直接上传并说明当前整个小组内取得的进展,之后对不同的小组做出评分。当然对于后两个步骤,则可以完全根据竞赛教育机制践行,因为此时已经完成了理论知识讲解工作,在授课方法上资源的投放方案与选用的方法可更加灵活。综上所述,基于BIM技术的竞赛式建筑学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难点包括资料的投入难点、方案的制定难点等,这里难点的存在都会可能导致相关教育方法很可能无法起到应有作用。基于对这类教育工作质量升级过程的工作方案,要实现对现有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并实现对相关资料的合理投放以及对于竞赛课题的科学设定。

作者:刘慧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