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分析

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分析

摘要:为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和BIM技术应用技能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本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另外,在充分明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并且提出了建设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总体框架、创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以BIM技术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等课程建设策略,以期为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课程建设

目前,BIM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10年前,相关部门就已经提出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领域相关行业发展的重点,并且将其作为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在工程领域中,从新项目的确立到勘察设计,再到施工和维护等阶段,均合理应用了BIM技术,并且集成应用BIM的项目已经占总项目的90%以上。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尤其需要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中积极引入BIM技术,从而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工程造价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速度较为缓慢。国家对从事与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改革,并且取消了各个省份的造价员资格考试,但增加了二级助理造价师的考试。这一政策对工程造价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执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还需要具有熟练使用BIM技术和各类软件的能力。在这样的人才需求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

1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意义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是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开展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学习习惯,将不同的课程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更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当前,工程造价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及课程建设都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主体,学生只能够通过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BIM技术是一种以三维模型作为主要内容,实现多种信息的融合,并通过模型的方式对各类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现的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有利于全面优化工程造价程序;利用BIM技术建立的数据库,有利于实现多方的协调合作。BIM技术能够进一步推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引入BIM技术具有积极且重要意义。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课程内容框架,梳理课程相关内容和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教研人员应当从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且逐渐使学生从狭义上的造价人员转变为广义上的成本管理人员。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中熟练应用BIM技术。因此,BIM技术教学往往从微观角度来关注计算机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建模能力以及分析、处理海量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应用BIM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在课堂上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共享。目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综合性较强,其建设难度极大,并且BIM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建设的效果。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传统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的学时设置不合理。以工程造价管理为例,该课程共有23个学时,引入BIM技术的相关课程后,课程内容逐渐增加,进而造成理论课的课时逐渐缩短,基础知识无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也无法将基础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当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BIM技术的融合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将BIM技术融入课程建设中是一大难题。一些院校采用了两部分分别授课的方式。其中,前半部分是理论课程,后半部分完是计算机操作培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BIM应用能力,但它无法教会学生利用BIM技术解决工程造价问题。以上问题使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既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也无法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保障。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3.1建设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框架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教研人员需要构建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框架(见图1),并且将其作为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依据。专业课程可以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研人员应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从建筑识图、施工组织、造价管理、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运营管理七个方面出发,开展BIM技术应用教学。同时,教研人员还需要划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将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在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时,教研人员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将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建设核心,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手段,从而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3.2创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在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总体框架后,教研人员需要从教学模块改革方面出发,优化课程建设。教研人员应将价值共创作为重要前提,积极引入数字孪生理论,实现课程建设的数字化。在工程领域中应用BIM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研人员可以合理应用BIM技术来推进数字化建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课程展现的可视化,从而达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针对课时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教研人员应从课程教学进程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来合理分配总学时(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课程内容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合理分配,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在总学时中的占比相同。在上述学时安排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社会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3.3建立以BIM技术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教研人员需要在上述课程建设策略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的需求,并且根据当前院校现有的条件,将BIM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教研人员应开展与BIM技术有关的课程,并且删减以往课程中不必要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教研人员应积极应用BIM技术及相关软件来合理划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且分解造价专业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要点。另外,教研人员还必须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中,以确保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同时,教研人员除了按照上述思路来设立BIM课程以外,还可以增加计算机仿真软件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深入了解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而实现BIM技术与该专业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逐渐朝着深层方向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其肩负着艰巨的历史重任。为了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本文详细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三个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策略。在实际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时,教研人员可以按照本文思路来实施建设策略,从而提高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效果。

作者:成春燕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