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与罗城煤砂陶工艺比较探索

织金与罗城煤砂陶工艺比较探索

摘要:贵州织金煤砂陶与广西罗城煤砂陶都是一种以煤和泥为原料的陶制品,二者的原料、制作工艺以及烧制技术基本一致。由于罗城煤砂陶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而织金煤砂陶经过积极改良和创新,发展兴盛。通过对贵州织金煤砂陶与广西罗城煤砂陶工艺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地煤砂陶业发展迥异的原因,为传统工艺的守本和创新问题提供新的案例和思考。

关键词:罗城煤砂陶;织金煤砂陶;传统工艺;守本与创新

0引言

煤砂陶是中国传统陶器中的一朵奇葩,因原料中含煤而得名。煤砂陶原料与工艺都极具特色,国内只有少数地区生产这类陶器。北方的河北蔚州[1]、内蒙古赤峰[2]和青海大通桥[3]等地存在煤砂陶;南方的贵州织金[4]、四川荥经[5]和广西罗城[6]也有生产。从技术史、民族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煤砂陶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贵州织金和广西罗城两处地理位置接近的煤砂陶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目的是记录煤砂罐较为特殊的陶器工艺技术,并通过对两者的制作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传统工艺的守本与创新问题,深入理解传统工艺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1贵州织金与广西罗城煤砂陶的历史与现状

目前,贵州织金煤砂陶与广西罗城煤砂陶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代表性项目。然而,同为煤砂陶传统技艺,两者的发展却天差地别。根据调查发现,广西罗城煤砂陶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如今,当地煤砂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煤砂陶制作失去了其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制作煤砂陶的作坊也开始倒塌,罗城民间能熟练掌握整套煤砂陶制作工艺的师傅寥寥无几,煤砂陶制作技艺濒临失传。贵州织金煤砂陶起源时间尚不明确,早期由于人烟稀少,生产量小、品种也很单一,且制作粗放,仅以煮食炊具为主,尚不引人注目。但目前织金县成立了多家煤砂陶公司或制品厂,如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增荣建立的增荣砂陶厂,已经传承发展到了第四、第五代。在继承其曾祖王安坤、祖父王星武、父亲王正达等先辈传统砂陶技艺的基础上,经过赴外考察学习和潜心专研,对织金煤砂陶进行了多方位的改良。改良后的煤砂陶不仅造型美观,还具有强度高、品种齐、方便实用等特点,极受人们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年均销售煤砂陶产品30万件,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2两地煤砂陶工艺比较

2.1制作、成型工艺

广西罗城煤砂陶的制作工艺是将采集到的白泥和熟煤①用木碓舂成粉状(见图1),用竹筛将舂好的白泥和熟煤分别筛成粉末,再将煤粉和泥粉按1∶1的比例混合,最后加入适量的煤夹粉②,搅拌均匀后兑水开始和泥。煤砂陶的制作工具也是比较原始的慢轮(见图2),需要人工安装慢轮,并固定好陶车,能平稳地旋转。然后在车盘上撒适量湿润的煤炭灰,在车盘上找准中心,再将原料泥团准确地放在中心上,逐渐拍压成泥饼。将需要做的器型模具倒扣在车盘中心,把拍成泥饼的泥料放置在模具的底部,并逐渐拍拉成型。像这样原始的制陶技术在仫佬族地区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贵州织金煤砂陶不再使用原始的慢轮和双层陶模的手工方法成型,而是采取现代技术与传统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在制作器物主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现代的粉碎机打粉末(见图3),用压膜机制作主坯(见图4)(只有“瓢”“茶缸”“花瓶”才是全手工制作)。主坯由现代机器制作完成后,再经过晾干。晾干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手工加工,也就是制作器物的二次加工。经过技术工人娴熟的手工操作,一件做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砂坯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2.2装饰工艺

广西罗城煤砂陶在制作完成后,用撩煤块(见图5中竹质器物)简单地在罐子画上纹饰。罐子经过阴干、晒干或烘干后,直接拿到炉窑上烧制。由于煤砂陶没有上釉,罐子非常粗糙。同时,罐子也没有做过多的雕刻和纹饰,罐子整体上非常单调,且不精致。对比广西罗城仫佬族煤砂陶的粗糙,贵州织金煤砂陶在装饰上非常丰富和精致。例如:在砂陶雕刻各种各样的纹饰,特别是增荣砂陶厂还利用当地特有的低温蜡质土作为釉料,将釉料用于砂陶的内部,并在砂陶的底部画上花纹,使得砂陶更加细致、光滑、精致。同时,增荣砂陶还吸收现代创新技术的观念,运用民族元素创作,如在“瓢”上雕刻当地苗族的刺绣图案,以及制作出融合了贵州傩面(穿青人)造型,并雕刻带有穿青人特色的纹饰等(见图6)。

2.3烧制与渗碳工艺

广西罗城在烧制煤砂陶时,一般都是罐子和罐盖一起烧制的,并且一批能烧大体型3至4个罐子,小体型10多个罐子(见图7)。烧制一批煤砂陶的最佳时长一般为15min左右。当罐子烧好后,将刚烧得火红的罐子放到釉井里,高温的罐子顿时使釉井里的干松枝燃烧起来。然后把铁盖盖上,一般一次时间为15min左右。釉井内充满青烟,而这样的烟给刚烧制好的煤砂陶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黑釉③。贵州织金在烧制煤砂陶时,是将一个砂陶先倒放在炉子上煅烧(见图8),烧制5min左右(阴干的坯),盖上炉罩后再烧制5min左右。如果器具已经晒干到可以直接烧制的的话,只需要烧制3min左右,再盖上炉罩烧制5min左右。过后将炉罩挑开,挑起烧得火红的煤砂陶,并倒扣在已铺上适量木屑的釉坑上,盖上一口大铁锅,这时刚烧好的煤砂陶立即点燃木屑。盖上铁盖后,锅内充满青烟,焖上10min左右,挑起大铁锅,一个乌黑发亮的煤砂陶就烧制而成。比较贵州和广西煤砂陶烧制和渗碳工艺可以看出,两地烧制与渗碳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2.4理化性能比较

陶瓷的化学组成、吸水率等是工艺技术水平的科学体现。贵州织金和广西罗城煤砂陶的原料煤都是经过一次高温燃烧后用作原料的,原料中都含有较高含量的硫。本文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发现,罗城煤砂陶成品中硫含量高于织金煤砂陶成品中硫的含量。本文还对两地煤砂陶各15个样品进行了吸水率测试。结果显示,两地煤砂陶吸水率相差不多,都在20%左右。而不同的是:广西罗城煤砂陶的吸水率分散性比较大;而织金煤砂陶的吸水率分散性较小。根据调查发现,贵州织金煤砂陶对于原料的选择要求较高,如贵州增荣砂陶厂用的原料煤砂都是优质低硫煤。而罗城煤砂陶用料相对粗糙。原料的选择与制作的精细决定了化学成分和吸水率。研究表明,贵州煤砂陶的含硫量和吸水率等理化性能更优。

3传统工艺的守本与创新思考

通过对贵州和广西两地煤砂陶工艺调查与比较分析发现,最初两地煤砂陶都是传统手工制作,两者在成型、装饰与烧制工艺十分相似。然而发展到今天,两者工艺有了明显不同,广西罗城煤砂陶仍然遵循前辈们的传统做法;而贵州织金煤砂陶在原料、成型工艺以及装饰工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市场,他们使用现代机械、融入现代和民族文化,并且在营销策略上也花了很大功夫。可以说,广西、贵州两地煤砂陶工艺体现出了典型的守本与创新,也导致两者截然不同的发展局面。从传统工艺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工艺在传承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主要来自过去的传统手工艺如何融入当代社会,并使得当代人接受它们。传统工艺要适应当下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那么创新就成为关键。当下传统工艺的“守本”与“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矛盾,又密不可分的命题。针对这个命题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任何的传统工艺都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它们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因为其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作支撑。如果失去或脱离了特殊的文化语境,即便能够达到材美、工巧,但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7]。季中扬等[8]认为,传统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不能为创新而远离日常生活需要。传统工艺之所以为传统,其价值就在于“传统”二字,那么就不能脱离传统而只谈创新。王增荣以前在贵州织金县东门镇的砂锅街(现织金县东门古镇)做煤砂陶,从小就跟父亲王正达学习制作煤砂陶。他经过赴外学习和考察,2007年回到织金创办织金增荣砂陶厂。之后,他潜心专研,并对织金煤砂陶进行了多方位的改良和创新,烧制出许多造型古朴、做工精致的艺术品,但王增荣的创新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在烧制与渗碳等关键工艺方面,贵州织金仍遵循传统。他们的创新主要是利用了现代更高效的加工工具,结合当地文化特点,运用一些现代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再加上织金县政府也加大力度对传统制陶技艺的宣传和保护,使得织金煤砂陶在织金县乃至贵州省内广为流传,无人不知。“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9]。可见传统工艺并非是一个静态和孤立的,而是一个动态和群体化的过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蕴含着创新的因子。传统工艺的“守本”即“寻根”,就是寻找传统工艺其本身的身份。在寻求传统工艺根源的时候,要深入研究其地方文化,不断探索其蕴藏的文化、经济以及科学等价值。而传统工艺的“创新”就是沿着源远流长的寻根之旅,在追求传统工艺的道路上,使传统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并恰当地处理好传统与创新技术这一对矛盾的关系。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广西罗城和贵州织金煤砂陶的比较,证实了传统工艺在适应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一味固守传统。一味地保守,传统技艺难以发展,其最大的自身价值更难以发挥。但传统工艺也不能脱离传统只谈创新,而应该做到守本与创新相结合。这样使得传统工艺在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既得到发展,技术上也得到改良和创新。总之,传统工艺要顺应时代变化,融入时展的新价值观、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才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必然之路。

作者:谭宇羚 汪常明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