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立体化工程实训平台建设探析

多维度立体化工程实训平台建设探析

摘要:对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维度立体化工程实训平台建设展开研究。本研究围绕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以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平台,探索了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多维度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立体化实践环境的建设,以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在有效推动双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为实现工程实训平台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以及工训中心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维度;工程实训

工程训练中心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对工程实训平台的内涵以及外延建设,应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态势,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助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围绕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以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为实现工程实训平台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以及工训中心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双创理念下多层次的工程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于创新,关键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工程实训系列课程定位于工程意识深 化的基础,工程能力训练的平台,工程思维培养的环节和工程素质内化的载体。基于课程的定位,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向本科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工程伦理与工程认识课程,属于通识性的基础实训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强化其对工程要素及相关伦理知识的认知。面向大二、三年级理工科专47业学生开设工程实践课程,该课程由传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等15个训练单元构成,属于工程能力训练的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工艺知识,体验工程过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大三、四年级理工科学生开设工程综合课程,属于工程思维培养的环节,以无碳小车竞赛和工程综合竞赛为牵引,开设机电类、电控类两大训练模块,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面向大四及研究生开设工程创新训练模块,以创新创业类的各种竞赛为依托,进行个性化、订单式的辅导与培训,属于工程素质内化的环节,工程素质包含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即工程设计与工程创新能力。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分层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工程训练多层次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双创目标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工程实训系列课程秉承以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拓展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转移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为基础,实施基于“一核三H六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一核”:以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核心。“三H”:采用“Head—Hands—Heart”的头手心协作实践教学模式,即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构建“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情感沟通”的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确保知识被顺畅地传递,确保技能被有效地掌握,确保素养被切实地提升。“六化”:充分利用实践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多维度举措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实现思政育人同向化、理论知识碎片化、操作技能全面化、项目选择开放化、同伴互助高效化、教学环节新颖化。

3双创驱动下立体化的工程实训实践环境建设

3.1实训环境的标准化建设。工程训练中心是学生体验工程技术的主要途径,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纽带,是贯通理工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桥梁。在实训环境建设方面,一直追踪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充实现代化的机械、电子加工生产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工作环境。同时,注重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以展板、挂图等方式营造严谨的学术氛围。

3.2实训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为了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及电子仪器仪表的原理结构、使用操作规范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至互联网,并将相关学习内容的二维码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所要完成作品的图纸、所需操作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3实训设备的虚拟化建设。虚拟仿真技术是实现教学设备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决实训场地空间和设备数量的局限性,针对部分实训设备启动了虚拟仿真项目,为学生交互式体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渠道,也为设备的高效利用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4结语

近年来工程训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殊荣,成为“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未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优化实训环境等方面还有待系统性地改进和提升,以期达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长久有效地推动。

参考文献:

[1]吕汝金,魏德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2):216-217.

[2]杨眉.高效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J].南都学坛,2018,38(04):122-124.

作者:王志文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