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教育范例

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范文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但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财商教育的不足,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被骗的事件,让社会震惊。本文立足于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青年教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结合成都城区的高职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情况,调查研究了目前在校大学生财商问题现状及存在的原因,由此提出适应大学教育体系的财商教育,以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素养。

关键词:

财商;教育;实践

一、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财商的现状

财商,最早是在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所著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出,解释为金融智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商一词在公众视野中频频出现。一个人的财商是个人在市场经济中对财富的认知、获取和管理的表现,所以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财商的教育。但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作为我国将来市场经济发展接班人的大学生们,其财商素养却令人堪忧。2013年3月13日,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创新型的金融模式,表示支持以科技促进金融发展,央行会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探索给予支持。自此,掀起了金融改革的狂风,各种模式P2P平台、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新型网络小额贷款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上市,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门槛较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投资和资金需求渠道,增加了参与者的可支配收入,颇受民众青睐,但由于市场监管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金融的创新发展,使得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和涌现。这些平台产品良莠不齐,新闻中频频出现在校大学生被不良互联网金融平台骗贷的现象,尤其是在2016年出现的大量校园贷、“裸贷”现象,不仅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对他们的家庭造成了的伤害,影响深远,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讨论,这充分显示出在校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匮乏和财商教育的缺失。鉴于此,课题组对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及周边兄弟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出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达100%,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了解到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现状:首先,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金融产品,在校大学生有所耳闻或参与,但对这些金融产品的实质、风险管理了解的学生只在少数。问卷调查中有60%的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及网络贷等有所耳闻,部分学生参与到了“余额宝”的投资中;20%的学生家长有参与过P2P、网络贷等的经历,且父母们在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收益率和贷款利息,从而也深度影响了学生们对这些平台的关注点。但在校大学生们对“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平台理财产品及网络贷等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投资方向、运作模式,以及可能带来的本金和收益的损失均不甚了解,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带来的风险毫无意识。其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薄弱。90%学生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64%的学生会将每个月的零花钱花光,他们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投资理财规划意识,没有考虑过将多余的零花钱存起来或用于理财规划,以增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36%学生每个月会将生活费余下一部分,存在银行卡里面,或者存入“余额宝”。

二、造成在校大学生财商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们对网络上的新闻报告和回收的调查问卷做了深入分析,对造成大学生财商素养匮乏,理财安全意识薄弱,互联网金融安全认知不足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金融市场监管与发展不匹配,在校大学生对新型金融产品认识偏颇。

当前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快速,在校大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适性的财商教育,所以很难透过表象看本质,对于很多金融现象、金融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区。自2014年来大量的P2P平台跑路等,3M平台等庞氏骗局平台频繁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套住了大量的参与者,可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下,更多的参与者们前仆后继。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以及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粘度,这种追求高收益而忽略投资风险的偏颇认识在在校大学生中风靡开来。部分有富余零花钱的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甚至不惜借款投资。当风险来临时,有些人侥幸逃脱,也有人被困其中,社会催债者频繁出入校园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在校大学生缺乏基础系统的财商教育

从家庭方面来说,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身处在一种缺乏正常财商氛围的环境中。例如,在对四川华新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时,了解到有27%学生家庭成员积极的参与了P2P等各种平台的投融资,金额不等,甚至有学生父母参与了3M平台的投资,3M网站曾因资金链和监管等原因一度停运后复运,但并未引起学生家长对风险的警惕,甚至带领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其中。此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对金融产品片面追求高收益,而无视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过程中,这些学生并未真正的去了解这些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而只会一味的比较哪种金融产品收益率高,就投哪种金融产品。而另外73%学生父母投资理财意识趋于保守,家庭资产大部分躺在银行存款上,或对投资理财完全没有认识,觉得是空泛的东西,或认为投资理财风险太高,视金融产品为洪水猛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片面的财商意识。在对这些学生调查交谈中,当问及是否有理财想法时,他们的答案可以归纳为投资理财会造成较大亏损,所以家长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亦或是家中没有理财环境,所以也没有意识去了解投资理财方面的信息。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教育设计也不够系统和完整,也是造成学生的财商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中各专业分类细致,除了经管类专业教学中会涉及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外,其他专业的学生除非特别感兴趣去旁听,一般很难了解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类知识。此外,校园内对经济金融类的宣传媒介也缺乏,校园橱窗、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牌中很少出现金融投资和风险的教育。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货币的运动和其增值的原理,不了解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理,不了解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随时暴露在金融风险中。

三、大学教育中提升在校大学生财商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课题组基于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财商的建议:

(一)学校应拓宽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的渠道

1.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增加普惠财商教育

各学校应该拓宽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的渠道,可以在学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交流会或公益宣传活动等。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除了开展经济金融方面的全校性公选课外,学校的各种机构团体还可以为学生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和交流会,邀请相关金融机构的专家、金融企业工作人员莅临学校,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介绍金融市场基本运作方式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区域内的兄弟院校也可以通过开展跨校区的金融类公选课,既节约学校教学成本,也可以强化学生中间的交流和影响。多次的讲座和交流会,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拓展视野,辨别真伪,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商,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接触,避免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理财类竞赛活动,例如金融小知识竞赛,辩论赛,“大富翁现金流游戏”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意识,营造端正的金融氛围。

2.校园内创建普惠财商教育的硬件条件

目前,各大学有较多的宣传媒介,学校应该利用各宣传媒介,通过财商教育的硬件建设,创建端正的财商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橱窗文化专栏、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户外广告牌等硬件设施,开设普惠财商知识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专栏,并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实时更新,使学生在畅游校园时,也能感知财商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育,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学生财商素养

1.加大专业实践开展,丰富专业实践方式

在专业教育尤其经管类专业中,建议深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实践活动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学生整体的财商素养。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证券与期货专业为例,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串联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为更好的开展财商教育,系部架设了金融类专业的“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并开辟了“财商教育”专栏,凡在校学生均可随时登录校园网浏览该专栏。在“财商教育”专栏通过多种形式,视频、ppt、文字、新闻链接及财商小游戏等形式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参与,深化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财商,形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2.开展校企合作,深化财商教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活动的开展,深化财商教育。仍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为例,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和知名金融企业校企合作,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建立了“金融服务社团”,以社团为基础,邀请校企合作的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来为学生组织交流会,让学生了解金融企业的运作及最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及监管,与未来就业岗位接轨,并为学生讲解适合大学生的金融产品,提升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另外,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还带领学生在校外开展“金融投资知识送温暖”、“投资风险管理轻松辨”等等活动,为其他专业学生及周边社区群众提供财商教育,既在校园内起到了带头作用,也体现了社团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课余时间,校企合作的金融机构还组织学生前往证券、保险公司参观学习,除了了解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状况,还开展投资者风险教育,让学生对金融市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薛珺,李雅柳.高校学生的财商教育研究[J].商业经济,2014.

[2]邹晓涓,严飞.大学生投资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

财商教育范文2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脱离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的模式,按市场需求培养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施“以岗为纲”的教学方向已被普遍认同。然而现实状况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更谈不上准确的定位。学生本人选择该专业要么是听从家长的安排,要么接受学校的推介,要么是凭自己的一时冲动。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毕业去向、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感到迷惑茫然,甚至后悔当初选错了专业。问题的症结不是商务英语专业不好,而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次要适应开放的外向型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英语通、业务强”,既能运用所学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又能直接用英语同外商开展业务活动的复合性人才,具体来说定位于国际商务业务员、外销员、跟单员等具备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上岗资格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学生在进校时就确立了从业所需要的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内容和要求,并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职业意识,进行有效的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在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克服和战胜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校园营造的积极求索氛围中,找到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在岗位职责的鞭策下,不断探求完成实现职业目标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于学习过程中在接受已有的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到应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和创造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直至达到一旦走上社会,进入企业职业岗位就能胜任自如的境地。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作为商务专业人才,至少必需具备“三能”,即国际市场营销、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语交流和国际交际活动的能力及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等专业素质。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称职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必需开设四个模块的专业课程群:(1)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口语等,并配置强化听、说和业务交流等训练的音像资料。(2)国际市场营销模块: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商务礼仪等课程。(3)国际商务模块: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商品学及国际商法等课程,并配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4)电子商务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操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网络营销技能等。四个模块的课程整合,以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商务英语为主线,构成较完整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   三、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组织   (一)商务英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   高职院校承担的是学历和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强调“双师”型,即教师除具备高等学历外,还应该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具有较丰富的实际业务工作经验。如果职业教育的教师自己都弄不懂具体的业务操作或似懂非懂,又怎能培养出“英语强、业务通”的合格学生;而现实状况是,商务英语的教师较普遍地存在着把商务英语当成公共英语语言课来上,采取解释词汇,疏通语法,翻译课文的通用步骤。至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表达技能,如何同外商进行交流,妥善解决和处理商务问题却往往缺乏。   (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商务文书、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属于业务英语,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国际商务情景,设定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商务活动的角色中,用已有的商务知识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表达,又以英语语言知识去深化理解和学习新的商务知识。这是一个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相辅相成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要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设计学习情景,选择恰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与同学团结合作的学习策略去分析、处理和解决情景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案例材料的选择和编辑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商务内容、文化背景和语言的难度等,均应适合学生的程度,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新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还要考虑到运用已掌握的商务知识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要促使学生钻研、拓展新知识,实现创新学习的目的。案例选定了,在组织教学时,一般可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或实况模拟等形式,必要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信息收集,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商讨,商量对策,制订方案等,以期达到深入解决问题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就是实际教学法。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商务情景和问题的解决实例中去完成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英语知识、商务知识,通过团队协作,相互启迪,取长补短,交流与沟通,实现“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去做”,以掌握新的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技能。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听、说、读、写”等具体的商务英语的应用行为,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增强自信心,勇于挑战,朝着更高、更强的目标追求。   商务英语教学推行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关键。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是核心。学生应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教师不再是中心,不是主角,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削弱的,反而必须大大加强。这尤如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在著名导演的精心策划执导下,可产生出巨大的社会震撼力与感染力。教师在组织实践性教学中以导演的身份,部署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时刻或遭受困难时给予必要的点拔,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极高的责任心,每节课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要做好非常充分周密的教学设计,要付出比一般课堂讲述方式更多的心血。#p#分页标题#e#   教师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任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要学生明确本次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应达到的目标。在组织学生开展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又要倾听他人的见解、评论,进行反思,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提高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指导教师应及时提示、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每项任务由于环境、条件、影响的因素的多样性及影响的程度差异,甚至有些条件的模糊与复杂性,处理问题的方式、路径和措施可有多种选择,不可能是唯一的结论,只能相对地选择最佳答案。要培养学生形成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须知任何一人单干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学习任务的共同体之中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善于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博采众长,努力索取更多的新知识。   (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要尽可能实施“双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教学。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师除了具备十分熟悉的国贸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商务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双语”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内容,使商务英语与国贸专业课程相互之间形成有机结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使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从而实现“英语通、业务强”的培养目标。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此,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教学,要摆脱单一的从书本到书本的状况,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无疑会给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效果。利用计算机软件教学,声像、图文并茂,形象逼真,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进入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的条件,增强了趣味性、效率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深入市场和社会进行参观、实习、市场调查、开展商务营销等机会。   通过写调查报告、专题论文、设计营销策划方案等,提高实际业务能力。创建专业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现场观摩、请专业人员作报告,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并把对学生的参与社会活动的表现和能力,作为考核及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五、注重专业技能实训教学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员的教学目标,要求业务员必须具有熟练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务实等业务都必须动手操作。其中内容单靠课堂讲授是不可能掌握的。专业技能靠操练,业务是做出来的。所以,加强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模块在完成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任务之后,都要组织学生集中进行1-2周的技能实训,并依据实训考核的成绩作为评定专业课学习质量的标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动手操作性很强,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尢为重要。

财商教育范文3

[关键词]商业英语;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英语的地位在国际性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活动中逐渐提升。商业英语教育对于国际经济文化活动顺利开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现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商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注重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翻译、交际等全方面能力培养,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商业英语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市场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转变,经济活动对商业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要求商业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业务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英语为商业服务,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通用专业词汇、写作以及汉英互译等能力。对商业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方向大概可分为:文化交际人才、对外贸易交易人才和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积极响应,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成为经济发展路程上最根本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语言交流以及风俗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阻碍了文化交融的进程。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合作、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资本贸易、信息贸易与知识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为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培养熟悉资本运转,信息文化贸易以及优秀的对外贸易人才成为当下商业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培养熟练应用英语通过网络平台相关消息,管理国际网站,在线客服实时沟通,以及利用外贸专业技能开展跨境电子交易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商业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1课程体系单一

学校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充分注重商业英语的行业需求,忽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在商业洽谈和平时工作时难以体现良好的专业水平。学生过于注重商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没有深入挖掘各地域文化知识,难以在各种文化领域进行顺利交流。商业英语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展开学习,但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具体的专业实践。

2.2脱离市场实际

以经济类学科和语言为主的商业英语教学,导致学生的实际业务知识能力方面缺乏相应认知,无法满足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上,没有将市场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2.3理论实践脱节

商业英语专业教学现阶段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体系中,在实践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缺少长远的教学目标规划,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了解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将自身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一些商业英语专业课程开发没有针对实际岗位就业需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发现缺乏众多的职业能力。在校内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导致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较差,进而影响商业英语专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2.4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的工作经验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实践指导教学,造成教学理论和工作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在实际工作工程中,学生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3市场人才需求视角下商业英语教育有效途径

3.1改善商业英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在商业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展开教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商业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3.2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社会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商业英语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英语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更要将实施技能与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培养。商业英语教学应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统的商业英语教学内容,由于课程时间和教学计划的设置,导致学生的复合能力得不到进一步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将传统课堂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拓宽学习路径,打通商业英语动态学习通道,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国际市场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

3.3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

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实践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了市场人才需求,真正实现商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联系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积极拓展办学方式,扩大企业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力度。

3.4培养商业英语双师型教师

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校本培训,对商业英语教师进行长期系统性培训。商业英语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校可开展校外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高校顺应市场人才需求,应当全面深化商业英语教学改革,结合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不断总结经验并且深入探究,创新优化商业英语教学方式,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双师型培养模式,为促进国家对外经济稳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金秀.专业认同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48-152.

[2]李琳.学科融合视角下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新提升——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5):6.

[3]谢晓琼.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1):66-70.

财商教育范文4

(一)外贸函电写作教材阶段

外贸函电写作教材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写作教材内容以函电写作为主,主要根据当时的外贸工作情况来设计和编写的,当时比较热门的教材主要是《外贸函电》,在该教材应用的基础上,又相继编写了如:《国际商贸函电》、《实用商务书信》等。这些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商贸工作的需求,以当时的工作需要作为教材的编写主要角度。基于这种情况,这些教材的编写主要以商贸活动中常用的术语和句式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以讲授语言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正确的文法、格式及专业术语撰写商务篇章。这类教材的编写框架完全以商务活动中的事件为主,教材的构成一般以询价、答复、报价、推销、运输等具体贸易活动细节为主。在这一阶段,商务英语写作的教材主要集中在信函、电报、电传等有限的几种体裁。体裁种类还是以信函写作为核心,这与当时的技术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阶段的教材编写为后来商务英语学科和商务英语写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外贸函电写作的学习,人们逐渐意识到商务英语写作的独特之处,包括对商务词汇、结构和语言特点的认识等。

(二)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材阶段

在90年代中末期至21世纪初,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主要以“应用文写作为主”,这些教材包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翻译》、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商务写作高级教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国际商务英语写作》等。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在该阶段发展迅速,这些教材主要以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常见体裁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应对工作场合中出现的各种写作。这些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不仅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时也作为经管专业学生使用,也是商务领域工作人员的自学或培训教材。这些教材中的写作体裁以信函为主,涵盖种类较多,比50年代教材中的体裁更加丰富,除了信函外增加了报告和备忘录等。章节内容以英语为主,必要的地方也加入适当的汉语作为讲解,便于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学习。教材内容主要是对范文进行学习,分析文章中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概括语言的写作策略,引导学习者针对不同的交际目的选择合适的商务体裁并撰写正确的商务文书。除此之外,每个章节还有相应的商务词汇方面内容的专门讲解并附带常用商务词汇表。每章节后面都有总结并设计相应的联系供学习者操练。这一时期,也有一些教材的内容包括:段落的主题句和段落的提纲、段落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求职信和留学申请信等具体体裁写作,也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往来的写作,如便条、通知等。教材编写者也会设计一些商务事件,为学习者模拟一个简单的商务情境,并给出写作中需要的相关地名、人名及一些固定句式。这些商务事件总的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很少涉及专业知识,为了防止学习者对商务英语术语的困惑,一些教材如《国际商务写作高级教程》还会对给出的写作范文附有翻译,供学习者以此为范本来使用。与之前的教材编写相比,这个阶段的教材内容开始涵盖更多领域,如经济、法律、金融等。随着教材涵盖领域的拓展,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也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商务专业知识在写作中的意义。但这个时期的教材还是以语言为核心,重点培养语言的使用,写作体裁较之前有所增加。写作学习还是以学习语言策略,强调语言本身的使用为核心目标。

(三)商务沟通教材阶段

21世纪初至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商务英语写作是促成贸易活动顺利展开的润滑剂,人们对于写作的认识不再是语篇构成,而是把商务英语写作视为一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沟通活动。这一阶段的教材既有引进的,也有我国自主编写的,其中引进的教材有,如:《商务沟通》(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卓越的商务沟通》(北京大学出版社)、《实用办公室英语》(上海教育出版社)、《商务英语写作手册》等。我国自主编写的如:《商务沟通》(科学出版社)、《商务沟通实战教程》(科学出版社)、《商务沟通(双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商务沟通原理与技巧》(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以写作为主,还包括一些口头表达,如:口头报告、工作面试等,教材中介绍这些商务活动的口头表达方式,同时也讲解如何撰写发言稿,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影响。这些教材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很多的篇幅内容是与社会文化、工作场景、商务事件等相关。如:沟通基本原理、商务工作环境、多元文化对沟通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写作修辞差异。甚至还有一些教材以专门介绍这些内容为主,而关于语言的内容主要是以如何构思、修改、完善为主。语法、词汇及翻译基本没有。这个阶段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不仅探讨了语篇层面的意义,更多地探讨了语篇构成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写作的学习并不是从语言的学习开始,而是先从社会习俗、规约、文化、专业知识等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的构建。对于语言策略的分析,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还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好的篇章的评价标准以能够实现有效交际目的为核心。在这个时期的写作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务写作是一个社会交际过程,不仅仅包括语言的创作,还包括专业知识的运用、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等,人们更多地探讨写作的意义和目的。在这些教材中,商务英语写作体裁仅仅依赖于常用的商务句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写作的需要,写作要根据不同的商务情境应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如金融、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理论。这些教材虽然撰写角度发生了转变,更加贴进现实的商务活动,但内容大幅度增多,语言难度也大大提高,与传统的写作学习差别较大,尤其是国外引进的教材,学习者往往会感到难以适应。

二、国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方法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也不断与时俱进,从50年代的商务函电到现在的商务沟通,我国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方法从业务流程导向编写法过渡到涵盖多种体裁,今天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更多借鉴语用学和语言教学的一些理论,出现了基于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一)业务流程导向从早期的外贸函电写作教材,至今常见的如:《英语外贸应用文》、《实用商务英语书信》、《外企商务文案与实务宝典》等,这类较教材主要侧重于业务流程,根据业务流程的顺序来设计教材的内容,所针对的学习者往往是缺乏商务专业知识或缺少工作经验,通过这些业务流程一方面向学习者介绍商务工作的情景同时将写作内容渗透进来。这一类教材强调工作场合中的语言,主要帮助读者尽快适应商务情境,了解商贸活动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语言。(二)多种体裁混合通过对国内15本2008年至2011年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调查发现,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主要涵盖的体裁包括信函、简历及简历附信、会议纪要、会议日程、口头报告、广告、报告、年度报告、合同、问卷、项目建议书、备忘录等。这些不断出现的写作体裁与经贸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编者试图尽可能多的包含工作场合中的各种体裁,以确保学习者能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工作。正是这些不断出现的体裁使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开始转向多体裁的写作,不再局限于单一模式。(三)ESP理论指导下的教材编写ESP教学理论主要是针对在工作场合中使用的专业语言教学,商务英语教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有所借鉴该理论,例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也注重对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的教学。王永祥在其2009年编写的《商务英语写作教程中》,在其前言中也专门提到了“培养商务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随后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中也加入了一些语言之外的内容,如社会文化因素,基本的商务知识等,但这些教材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编写模式和理论依据,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课堂上,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写作课堂授课为主。

三、我国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存在的问题

贸易的繁荣增多了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到2004年有四百多所本科院校办起了商务英语方向的专业;到2007年底已有78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到2009年已有7所本科高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方向或课程的本科院校则多达近七百所。迅速扩大的教学规模推动了对高质量商务英语教材的需求,通过对我国现有国内外商务英语的编写和使用的调查,发现现有国内编写的教材种类和数量繁多,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编写理论不足

教材的主要用途在于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因此教材的内容、编写模式和难易程度应与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相吻合。一套科学的编写理论能够使教材与教学大纲相符合、能够明确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然而,我国目前教材编写理论严重缺位[6],目前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更多把实际商务场合的工作情况和编者的经验作为撰写的基础。王立非和温建平的一些研究也指出我国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理论少有创新,更多是直接套用或者模仿西方的写作理论来编写,教材缺少系统的理论框架。西方的理论更多应用于二语习得环境,在这种情境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习者尽快适应本国的语言环境利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而我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典型的外语学习情境,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与外国沟通。因此,直接套用西方理论来编写教材势必会为学习者带来困惑,导致学习目的模糊,影响写作能力的培养。宗宝麟很早就已经明确指出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应具有理论性,这些理论应与我国的教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来指导教材的编写。教材不应拘泥于一本纸制的书本,应参考不同的教学材料角度来编写和设计,在探讨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时,当前的很多研究都指出有必要以交际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为立足点编制商务写作立体教材,这些教学材料包括视频、音频、网站开发、参考用书等多维度的设计,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不同需求[10]。我国目前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编写缺少明确而有效的理论编写框架,一些对教材的研究也主要是对直接经验的描述和总结,缺少实证性的研究。随着商贸环境的发展,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应与的商务活动情境、商务交际目的、语境、多媒体教学技术、商务英语教学理论和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大纲等的研究有效结合,从而形成系统的编写理论。

(二)需求分析不足

虽然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很多依赖于编者在工作场合下的工作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缺少科学的实证论证。写作教材的编写不仅仅要结合教学大纲、教学理论等,教材内容和任务的设计只靠思考是不够的,应与实际的需求分析相结合,了解教材编写的具体目标,减少学和应用的差距。缺少需求分析就会导致教材编者无法了解真正的工作场合,是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轨。应用于课堂语言教学中的真实的材料即那些现实世界中真正应用于交流的材料而非特意为英语教学而准备的材料。但目前的调查的教材中,来自真实的商务活动或英语母语环境中的材料仅占有13.7%[13]。很多研究认为,目前教材缺少需求分析是因为“教材编写者自身接触商务文本的机会十分有限”[14],同时“许多公司不愿意让外人旁听他们的会议和谈判”。另一方面“许多教材编写者不知道实际工作场合沟通中使用的真实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放弃需求分析。然而需求分析的调查并不一定要全部都深入到每一个具体的商务工作中,调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和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同时,商务英语写作的需求分析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调查范围也要尽可能多地涵盖不同的工作场合、工作人员并进行跟踪调查。

(三)重复现象较多,实际涵盖内容有限

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体裁重复较多,但包括的写作体裁数量却十分有限,在对2008年-2011年出版的15本专门用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材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15本教材中共涵盖了14种体裁,没有一本书能够完全涵盖这14种体裁。出现最多的为信函,几乎所有的教材的主要内容都是信函的撰写;其次为报告,约有三分之一的教材出现了对商务报告的讲解;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教材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如何撰写商务合同,其他11种体裁出现较少,大部分都不到10%,个别一本书会出现一次,也不是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的外资企业商务英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在这些地区常用的商务英语写作体裁主要包括报告、项目建议书、年度报表、数据描述、新闻稿、行政摘要等。通过问卷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认为对写作环境、写作目的、写作过程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市场上的写作教材和之前学习使用的写作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很少。还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写作的主要难度是语法、词汇量和内容的构思。

在对这些工作人员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都把写作视为一项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的工作。在现有的写作教材中,很多内容比较陈旧,讲解单一,例如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当今商务工作场合中的主要沟通方式,但对于电子邮件的写作讲解更多是附在信函讲解之后,而对于电子邮件中所涉及的格式规范几乎没有讲解。写作教材中涉及的体裁也比较单一,从基础写作到应用写作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从50年代起,课程的教材以后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各种版本的教材比比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基本沿用50年代《外贸函电》课本形式。蔡莉和温建平认为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重复度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明显。由此可见,目前的教材不仅使学习者在实际的商务工作中难以学以致用,也制约着商务英语写作教材自身的建设与发展。针对问题,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发展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教材的编写之前应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目前的写作需求状况;第二,为确保教材编写内容丰富,涵盖更多知识,在教材编写之前和编写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语料,建立专门的商务英语语料库;第三,构建教材编写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与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大纲、当前的教学理论和我国商务英语需求状况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明确商务英语写作的本质。

财商教育范文5

【关键词】跨境电商;俄语人才;教育研究

一、山东俄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一)俄语毕业生可从事的职业类型

1.外贸业务员做外贸对于学习俄语的学生来说是个常见的就业选择,以潍坊为例,主要有:汽配业、雕刻机、化工材料、啤酒和轮胎等行业是俄资企业,其中以汽配行业最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国外汽配行业对中国的汽车配件需求加大,许多传统的汽配公司开始开展外贸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因此小语种学生也多选择外贸行业作为职场生涯的第一站。2.职业翻译我省很多高职类院校的俄语课程设置都会对学生进行笔译,同声传译等翻译能力的训练。随着中俄两国友好贸易往来,中俄许多公司都有贸易往来,语言不通将会影响双方的发展,正是这一缺口使得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增,也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途径。3.高校教师或培训教师高校老师也是很多俄语学生的就业选择之一,但是随着高校对人才学历要求的日益增高,选择这一方向就业的学生需要在结束本科或者专科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深造提高自己,深造途径往往会选择国内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之后会选择进入各大高校,有些也会选择当语言老师,比如山东省菏泽等地的高中就有对俄语教师的需求。而且随着中俄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势必会使更多的人学习俄语,这样一来,俄语培训行业也会有更多对俄语教师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招聘中对俄语人才的要求

1.学历要求。山东大部分对俄企业在招聘中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是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而对一些想当教师或者翻译工作的同学来说,俄语水平及高学历是衡量就业的关键指标,尤其是事业单位招考条件要求毕业生是研究生学历。2.主要专业证书:英语四六级,俄语专业四级以及六级考试证书。企业在招聘俄语人才时仍然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因为在工作中往往是英语、俄语共同作为工作语言。因此英语等级证书和俄语等级考试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等级证书,此证书是就业毕业的必备证书。3.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外语阅读及书面写作能力。无论是哪种工作岗位,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尤其在外贸行业中更是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尤为看重。此外掌握商务贸易知识对于在外贸行业就业的学生而言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4.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重视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全部企业都选择了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格,可见企业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格品质,这也与很多毕业生工作频繁变动,工作态度浮躁等有关。

二、俄语人才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目前俄语就业属于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中俄两国的交往密切,尤其近几年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导致很多俄国企业纷纷转向中方市场,因此,俄语人才的需求较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增加,但是每年大学俄语毕业生数量并不大,造成许多岗位空缺的现象。俄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现在各高校俄语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导致很多学生可以熟练读写却无法张开嘴流利的表达,加上许多学生没有过多的社会实践经历,无法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性别也是俄语学生就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岗位特点很多企业更倾向招男生,而学习俄语的男生数量比女生要少的多,所以在找工作时这方面会占一定优势。

三、如何解决俄语人才就业问题

跨境电商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更加全面的综合考虑,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要学成“哑巴俄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其次,从学校方面来看。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制定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加强学生的商务实战能力的培养。在跨境电商课程专业课(俄语)设置方面,实施“教与学”“学与用”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此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导师加强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和帮助,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业和择业,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与学校教师交流,通过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商务实战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下一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加强与高校的沟通联系,可以深入到高校中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对学生的要求状况,并不定期开展专业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识。总之,中国和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当前,山东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在潍坊、威海等地建有中俄、中乌、中白科技合作园区,每年跨境贸易巨大,对跨境电商俄语人才的需求旺盛。

参考文献:

[1]张谦.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7(12).

财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商业英语;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英语的地位在国际性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活动中逐渐提升。商业英语教育对于国际经济文化活动顺利开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现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商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注重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翻译、交际等全方面能力培养,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商业英语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市场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转变,经济活动对商业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要求商业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业务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英语为商业服务,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通用专业词汇、写作以及汉英互译等能力。对商业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方向大概可分为:文化交际人才、对外贸易交易人才和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积极响应,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成为经济发展路程上最根本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语言交流以及风俗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阻碍了文化交融的进程。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合作、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资本贸易、信息贸易与知识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为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培养熟悉资本运转,信息文化贸易以及优秀的对外贸易人才成为当下商业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培养熟练应用英语通过网络平台相关消息,管理国际网站,在线客服实时沟通,以及利用外贸专业技能开展跨境电子交易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商业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1课程体系单一

学校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充分注重商业英语的行业需求,忽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在商业洽谈和平时工作时难以体现良好的专业水平。学生过于注重商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没有深入挖掘各地域文化知识,难以在各种文化领域进行顺利交流。商业英语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展开学习,但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具体的专业实践。

2.2脱离市场实际

以经济类学科和语言为主的商业英语教学,导致学生的实际业务知识能力方面缺乏相应认知,无法满足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上,没有将市场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2.3理论实践脱节

商业英语专业教学现阶段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体系中,在实践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缺少长远的教学目标规划,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了解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将自身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一些商业英语专业课程开发没有针对实际岗位就业需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发现缺乏众多的职业能力。在校内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导致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较差,进而影响商业英语专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2.4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的工作经验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实践指导教学,造成教学理论和工作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在实际工作工程中,学生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3市场人才需求视角下商业英语教育有效途径

3.1改善商业英语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在商业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展开教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商业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3.2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社会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商业英语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英语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更要将实施技能与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培养。商业英语教学应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统的商业英语教学内容,由于课程时间和教学计划的设置,导致学生的复合能力得不到进一步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将传统课堂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拓宽学习路径,打通商业英语动态学习通道,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国际市场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

3.3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

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实践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了市场人才需求,真正实现商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联系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积极拓展办学方式,扩大企业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力度。

3.4培养商业英语双师型教师

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校本培训,对商业英语教师进行长期系统性培训。商业英语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校可开展校外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高校顺应市场人才需求,应当全面深化商业英语教学改革,结合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不断总结经验并且深入探究,创新优化商业英语教学方式,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双师型培养模式,为促进国家对外经济稳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金秀.专业认同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48-152.

[2]李琳.学科融合视角下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新提升——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5):6.

[3]谢晓琼.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商务英语“4+1”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1):66-70.

财商教育范文7

关键词:“一带一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问题;教育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动,不仅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国家“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并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往来关系,对外经济贸易呈现逐渐增长趋势。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

(一)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过程中涉及多个沿线国家,这些国家存在着与我国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文化背景,需要对这些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贸易活动。但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业务的不断增多,要求英语人才在具备专业英语能力的基础上,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向“英语+业务”方面发展[1]。通过这一分析,能够明确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更大,高校作为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需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势,充分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贸易形势,立足于“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战略调整,保证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良好

在“一带一路”建设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会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往来、国际贸易以及企业投资等多种合作,是未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贸易的互利共赢。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贸易经济发展形势,确立人才培养方案,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和人才需求并不匹配,导致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呈现出匮乏状态。所以高校方面应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改革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策略,从而为专业人才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推动英语专业建设和改革,以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二、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开拓了广阔空间。为了适应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急需大量掌握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使其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当前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存在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对“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市场需求的重视度不足,并未将其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2]。继而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度注重理论知识掌握,导致学生商务英语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二)专业教学过度注重理论

现阶段,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视度极高,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相对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匮乏,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层面,专业教师缺乏创新思想理念,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偏低,无法积极参与和融入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未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且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知识的过程中,缺少真实的语用情境,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3]。

(三)师资力量无法满足要求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均是由高校英语教师转型而来,自身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其操作能力相对不高,无法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有效的指导。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对商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商务技能,现阶段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很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之所以教师水平难以得到显著提高,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度不足有较大的关联,并未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同时教师缺少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影响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教育策略

(一)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结合战略要求和规划,对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及时更新,立足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自身的办学体系,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是高校确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依据,高校应基于此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转变以往过度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课程体系,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大学生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并且高校应将视野放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上,了解其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继而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对人才培养手段和方案进一步规划,增强其细致性和全面性。同时,重新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可以在商务英语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与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并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扎实英语功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风俗、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能够为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开展提供支撑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实现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增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个体能力的综合发展。结合高校确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专业教师在编制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一味的理论灌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热情。并且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身份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和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和融入课堂,促进教师所讲解的商务英语知识入脑入心,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商务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其一,运用情境教学法,针对一些具有极强实用性的商务英语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内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完成整个工作流程,在情境下进行商务英语演练与表达,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以致用[4]。其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选取企业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小组之间共同探讨分析并形成各自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监督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差,使学生在探讨与研究中明确重难点知识。

(三)改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形成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更关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着力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促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一方面,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方面,重新设定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实践课程。立足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在保证理论教学学时能够满足基础知识讲解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实践,在实践练习中锻炼学生商务英语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实际的业务场景,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场景训练中,形成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商务英语学生的实训。第一,应不断完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训室。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打造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参与情景模拟和仿真训练提供良好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模拟实践训练使学生面对不同环境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灵活自如地进行英语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第二,需不断推进商务英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校可以与企业构建长期合作关系,由企业方面出资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打造专业化实训实习基地,并派遣专业人士作为导师,指导学生针对性开展实践锻炼。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或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企业方面能够引进专业化商务英语人才,而且学校方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双方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方面可以借助自身的诸多资源优势,为高校开展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为高校提供“一带一路”发展的相关信息,双方协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学科交叉复合性的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是重要的保障,直接决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综合质量不高的现实问题,需深度剖析其内在原因,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对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教师开展培训培养,使其能够承担“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为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首先,高校应定期在学校内组织商务知识培训会和学术会议,以及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竞赛、公开课等活动,引导广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维度,积累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积极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发展能力。其次,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学校可以为其出资,使教师有机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而且有助于优化整体的队伍结构。再次,高校应鼓励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到当地的外贸企业开展实际工作,可以采取兼职形式定期参与企业的各类商务活动,促使广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对真实商务情境下英语语言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商业英语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最后,高校可以从外贸企业引入人员,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兼职教师,这部分教师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践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总而言之,高校应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使广大专业教师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并着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培育更多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选用多样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并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际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陈钧.国标导向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2):74—77.

[2]易明勇.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探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1,23(1):127—131.

[3]魏乐琴,王波.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升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20,39(7):90—95.

财商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育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为构建各国间有效交流的桥梁应运而生的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科。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商务英语专业则属于英语语言同商务技能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强调英语语言在商务情境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这与高职院校旨在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契合[1]。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用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育是该学科的本质要求,也是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学科价值的必然选择。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充分结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让学生打好理论知识根基,同时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融合,最终实现对商务英语专业应用人才的有效培育。立足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际,展开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及探寻优化教学实效的路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培育现状

1.人才培育目标缺乏科学性

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根本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使学生夯实语言根基、拓展商务知识视野、增强商务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为基本教学准则,以培育兼具实战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商务人才为根本目标[2]。然而,在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化上。首先,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培育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于传统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育缺乏重视,而且必修的本科课程在高职课程中被压缩减少,对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培育不足;其次,过度强调专业技能培育以及学科实践性,导致学生学科理论知识薄弱,没有充分的知识架构来支撑岗位实践工作需求,不利于学生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全面而扎实的发展。

2.缺乏高质量适用性教材,教材内容亟须优化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普遍采用本科类教材,缺乏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的教学材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源于缺乏高职类商务英语的相关教材,或是现有高职类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在编撰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一些能够满足商务英语教学实用性要求的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缺乏必要的衔接,由此增加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此外,社会经济是持续发展变化的,商务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内容应体现时代性,以切实满足当代商务交往活动所需,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展现自身专业价值。

3.双师型教师不足,师资力量仍需提升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力量。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优秀的学科实践能力,而双师型教师则是实现培育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具有实际商务工作经验的教师十分稀缺,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作指导,不利于商务英语综合型课程的开展,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培育应用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措施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为社会培养输送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应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商务文化环境为引领,进行综合考量以确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能够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事务的沟通协调。在知识架构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还应具有系统全面的商务知识,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等课程知识。高职院校应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加快进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推进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育,以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应用型课程的设置

鉴于当前高职英语专业教材方面存在的滞后性问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可以协同校外优秀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先进性教材的编写,以切实满足教学需求,帮助教师更加高效高质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本专业教师应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将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进行充分合理的融合,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实操性[3]。在进行传统英语基本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注意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学中加强对国际贸易、单证报关、电子商务等实务课程的开展。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是落实高职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大力鼓励教师参加职业培训,通过院校之间开展的学术交流会,让教师领略感受国家经济新形势带给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冲击和变化,进而影响教师树立新教育观,主动进行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教师打造优质应用型课堂。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与优秀的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互动,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将自己锻造为双师型教师,实现教师理论知识素养和实操经验能力的双线提升,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育,为学生成长、为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撑起明灯[4]。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进行教师人才队伍的扩充,聘请理论文化素养较高的企业家以及从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以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高职院校只有进行教师结构队伍的优化,教师专业技能的升级,方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全面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伟佳.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粤东地区某高校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6):52—54.

[2]曹舒婷.“一带一路”背景下沧州市地方高校外贸英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12):94—95.

[3]赵娟.“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4):87—88,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