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化教学范例

板块化教学

板块化教学范文1

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主要包括索赔谈判、装运谈判、付款方式谈判、保险谈判、包装谈判以及价格谈判等内容,该课程性质符合板块化教学要求,因此,采用板块化教学模式进行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如何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版块,是板块化教学中的重点。板块化设置的前提是明确教学任务,且要求教学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及开放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任务板块化

在确定教学任务后,即可进入教学任务板块化阶段。如何合理拆分教学任务板块,关系到教学活动质量好坏。因此,在进行板块拆分前,必须全面认识、了解教学任务,掌握教学重点。

(1)资料收集:可以将商务英语谈判教学任务分为资料收集、制定谈判目标及策略、英语运用以及实践演练等四个板块,其中,资料收集指的是收集贸易相关信息,如贸易双方立场、市场信息等,英语运用指的是英语知识的实践过程。应充分了解贸易商的文化特质、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其信用程度等,了解贸易中买卖商品的市场前景、属性及规模等,包括双方在此次交易中的利益点及损害点,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增加谈判胜算。应以搜集到的信息作为谈判的理论依据,提高谈判说服力。

(2)制定谈判目标及策略:应根据收集来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制定谈判目标,并通过灵活的谈判策略,实现该目标。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应倾向于创造双方共赢的局面,而不是一味地压倒对方,获取自己的利益。因此,应制定具有层次性的谈判目标,可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优先,第二个为次优,最后一个为底线。这样一来,在谈判过程中,若对方提出的要求在谈判目标底线内,就算达成谈判目的,且可通过层次性目标,使对方感觉到我方的合作诚意,促进双方达成合作协议。谈判策略指的是通过谋略和计策,达到谈判目的。应根据双方实力,对谈判全局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谈判策略,以此作为谈判指导方向。

(3)英语运用:英语运用板块在商务谈判中十分重要,在英语运用过程中,应注意表达方式及谈话技巧,明确表达谈判意思,清楚传达此次谈判的意图,且注意表达的专业性,选择精准的商贸专业词语进行商务谈判,并通过不同的句型表达谈判内容,使对方认同自己。

(4)实践演练:实践演练指的是学生经商务英语谈判学习后,采用已掌握的英语水平及谈判知识,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商务谈判,实践所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参与商务谈判实践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构思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谈判的逻辑性,避免出现逻辑脱节,或转折太大等现象,以免影响谈判。

三、结束语

板块化教学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财会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应用型人才就不仅体现在需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会计电算化实现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操作的融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因此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当中的问题,完善教学过程,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特点

(1)会计电算化课程注重实践,是在财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实践教学。这门课程将财务会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课程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之内整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背景之下,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课程开设的落脚点必然是实践性为主导,加快学生们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2)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性较强。顾名思义,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必须要依托于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其中包含了基础会计实训(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也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另外还会涉及ERP的专业课程知识,因此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可以进行操作,与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整因为这样的课程特性,也使得本门课程的开设,更有助于提升财会类专业的同学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3)会计电算化课程综合应用性较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因为其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作为基础,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综合应用型综合性强。会计工作本身就是注重整体性的,不论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需要与其他部门有机地结合。同时会计工作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在理解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之上,更容易掌握课堂上的操作,因此这门课程也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学生学习方面

(1)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年龄在18-22周岁,大部分属于90后,95后,甚至有部分00后,他们所成长的年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的生活模式日趋深入,最显著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95后是互联网使用的大军,即便在电算化的课堂上,有专业的财务软件支撑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他们也依然习惯于使用手机来进行学习,搜索甚至是脱离课堂内容。这样的现状就致使了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深入工作具有一定的障碍。同时也因为他们对于互联网以及电脑的操作熟练程度甚至会强于任课教师,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这也会让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2)对于民办本科类院校而言,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相对薄弱。这不仅体现在本身的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弱,更体现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因为高考失利等特殊原因而选择三本院校,这样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会使课堂上的教学进度无法统一,影响教学质量。对于小部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同学来说,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可能会无法跟进教学进度,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2教师方面

(1)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堂教学多数是由教师讲授及演示与学生们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因此,教师的讲授时长与学生的自主练习的时长分配问题就成为了这门课程设置之初的重点环节。目前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对于理论讲授占用过多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练习,查漏补缺。而《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注重的就是学生们的实践操作也就是动手能力,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的话,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今一般的高校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先进行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之后由学生自主练习,根据资料信息完成相关的课程作业,达到学习的目的;另一种是老师通过控制学生的电脑进行统一的演示操作,让学生先观摩完整的操作流程,随后再由同学们根据演示的操作流程,自主进行练习,有具体的问题再由教师个别解决。但是这两种方式实际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学习的深入开展。(2)由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需要将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进行融合,因此对于小部分接触计算机较少的教师来说,熟悉计算机操作,解决计算机本身的问题已经相对困难,这样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

2.3财务软件方面

大部分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选取的是用友或者金蝶公司的财务软件,财务软件本身就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产生的,因此更新换代的频率相对较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首要的就是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及时了解最先进的财务软件,了解相关的发展,否则就会与社会需求脱节。

3解决对策

3.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学术水平

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电算化教师,需要同时具有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巧。扎实的财会知识是基础,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用来解决在课程操作当中的一些软件方面的问题。高校电算化教师同时需要了解各种财务软件的特点,及从安装到中期应用到后期维护的相关操作,并能够对学生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个性及共性的问题及时解决。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从以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水平:第一,增强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才能在根本上适应变化的形势。第二,高校可以多进入企业进行调研学习,也可以与一些财务软件开发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能够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3.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互联网生活模式虽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取代传统的生活和教学方式。计算机和手机等只能是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让学生们首先了解到,手机不能取代计算机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会计电算化》课程里Excel在会计财务里的应用、会计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等,都是需要电脑才能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并不是手机可以解决的。同时需要让他们了解,课堂的讲授所传达的知识与信息,也不是单纯的手机和计算机就能达到的效果。意识到课堂的重要性,是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3.3改进教学方式,顺应社会发展

民办的本科应用型学院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定位,就决定了教学工作一定是从学生实践出发的,尤其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提前熟悉一些业务流程,为将来进入社会缩短适应期做准备。因此《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以此为出发点,课堂上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辅助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是自行讨论等方式解决,待确实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从中指导,而带有共性的难题则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梁少林,杨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05).

[2]黎奇.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教育科研,2018(06).

[3]王勋.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途径的研究[J].才智,2015(12).

板块化教学范文3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总复习课;教学方法;课堂质量

现阶段,“板块式教学”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有代表性的是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初中生物总复习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初中生在复习阶段容易出现情绪烦躁、没有头绪、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等问题,不利于生物备考。“板块式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攻破生物教材中的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一、“板块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板块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是在初中生物总复习课中,根据每个章节知识点的特点和联系,将所有的生物知识划分成几个板块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而板块内部的知识点联系紧密,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板块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具有层次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层次性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难,是一种递进式的学习方法。二是具有兼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的兼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三者兼顾。“板块式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传授,保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复习任务。其设计方法简洁、明了、实用,所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统一,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总复习课堂中,如何应用“板块式教学”安排复习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如何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所有知识点的记忆,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板块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总复习中的作用

“板块式教学”的复习模式对学生来说十分新颖,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复习,其主要作用有: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复习效率

“板块式教学”简单、有效,容易被学生接受,改善了乏味、枯燥的课堂复习气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督促自己不断进取,解决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有利于他们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过的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

2.把握生物学规律,明晰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其实验性较强,与生活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对学生来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记忆。在生物总复习中,学生要理清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和功能,还要掌握生物圈、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等。此时,便可发挥“板块式教学”的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将相关联的基本名词、术语和概念划分成块,对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学生由掌握基本的生物单位到总体把握整本教材,掌握了生物学规律,明晰了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三、“板块式教学”在生物总复习课中的应用

1.归纳分类,确定专题

在初中生物总复习中,教师要制定科学、严密的复习计划。如果复习一直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记忆的迟缓,甚至对复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教师在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试重点之后,应用“板块式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归纳分类,划分成几个板块,并为板块确定专题,将会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如七年级的生物知识分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四个单元,教材在编撰的过程中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复习时,教师可以打乱这个顺序,将频繁出现的考点或关系紧密的知识点划分到一个板块中。如以“生物实验”为命题,囊括要考试的所有实验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进行统一复习;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为命题,包含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人的呼吸作用等内容,总结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参与作用的细胞器不同,植物和人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不同等,避免学生出现记忆混乱、模糊不清的现象;以“循环系统”为命题,包括人体如何通过呼吸器官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如何通过消化器官获取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人体如何通过排泄功能的器官将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体外,以及人体有怎样的血液循环、有怎样的内分泌激素调节等内容。诸如此类的命题还有很多,这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完善知识体系,帮助理解记忆

复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板块式教学”的复习方式便可以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将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无序的、孤立的、容易被混淆的知识加以再现和整理,将其串联成线、连接成网,形成一个大板块,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生物与生物圈”这部分内容时,涉及到的概念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环境因素和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类型,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等。由于这一模块的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从点、线、面三个阶段进行性地掌握所有概念,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将记住的知识熟练化,将死板的知识灵活化。如左图所示:

3.创新出题方式,重视题目之间联系

很多学校在中考之前都会让教师独自出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教师出题的顺序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题目中包含的知识点也仅仅局限于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板块式教学”的启示下,教师要创新出题方式,重视题目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性,重视每个题目包含的知识和侧重点。例: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学校要求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同学回家休息。请根据题干填空:(1)从传染病的病因来看,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患病学生在家休息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其他预防途径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从免疫功能来看,腮腺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请简述该免疫的基本过程。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关于传染病、病毒的基本结构以及人体免疫功能等三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强。虽然三者属于不同的知识板块,但是关系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出一系列题目,检测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查找弱项,做进一步的复习巩固。中考的很多题目涉及到实验,教师也要在出题时穿插实验流程、实验注意事项等。综上所述,“板块式教学”的应用对初中生物总复习课堂的意义颇深。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板块式教学”复习计划,帮助学生的生物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晋生.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启示[J].晋中学院院报,2009,(02).

[2]刘璐.“板块式教学”的模式研究和发展趋势探讨[J].文学教育,2013,(06).

[3]潘行知.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院报,2010,(10).

板块化教学范文4

在针对小学英语综合板块进行拓展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可以围绕相应的话题展开对于语篇阅读的拓宽,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丰富知识教学,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尝试,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关键词: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拓展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本中,综合板块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多方面展开有效锻炼。针对综合板块的教学,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好的教学拓展活动,知识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符合综合板块对于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能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发挥综合板块的教学价值,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围绕特定话题,丰富语篇内涵

在针对综合板块教学设计拓展活动时,教师应当遵循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侧重。首先,教师可以尝试针对教学话题进行拓展延伸,丰富语篇内涵,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课本中对于很多主题的探讨并不是完全深入,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与开发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好的教学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教学延伸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在丰富语篇内涵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选取的资料要和课本知识有紧密关联,同时,拓展的知识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被学生理解与接受。这样才能实现拓展活动的教学目的。6AUnit7《AtChristmas》的A板块语篇是围绕Jim一家在圣诞节互赠礼物展开的对话,主要谈论物品的归属,E部分则是一篇《NewYear'sDay》的日记。虽然中国孩子已相当熟悉圣诞节,常把圣诞节与圣诞老人送礼物联系在一起,但对于西方的Christmas和NewYear之间的联系及其所涵盖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还不甚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语篇拓展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丰富学生对于这两个节日的认知,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资料的渗透让大家对于圣诞节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便是拓展活动一种很好的设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拓宽。

二、创设教学活动,丰富拓展内容

在拓展活动的设计中,对于拓展的内容教师要有合理选择,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具备可行性。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教学活动对于知识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能感受到这种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所起到的显著功效。然而,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一些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活动过程很难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尤其是在拓展活动的设计中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科学合理,丰富拓展内容。如6AUnit5《Onthefarm》F部分的教学,首先可以通过Who、What、When的提示词,以游戏形式滚动呈现人物图片、事情画面和时间状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看图描述人物过去所做事情。然后以巧妙的过渡进入Doasurvey的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Whatdidyoudolastweekend”,合作调查并作report。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具备可行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参与空间。

三、深化语言应用,提升学生能力

在针对综合板块进行拓展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要点。教师应创设更多能让学生展开语言应用的拓展活动,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才是更为高效的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拓展活动教学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结合知识要点创设一些能够充分活跃学生思维的活动,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展开对于语言的灵活应用。拓展活动在设计时只有关注这样的设计要点,才能充分实现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这也是提升知识教学成效的核心所在。在5AUnit2《Anewhouse》综合板块H部分的教学中,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谣后,教师可以对于知识教学进行延伸,可以透过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教学拓展活动。首先,在屏幕上给学生呈现一组图片,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教师对大家说道:“Doyoulikemyhouse?Here'sthebedroom,there's…,thereare…Here'sthestudy,there's…,thereare…”学生在欣赏教师的卧室和书房的同时,个个跃跃欲试,于是顺势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卧室、书房、客厅。这便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应用。

作者:还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剑英.小学英语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看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板块化教学范文5

在《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中,无论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单元,都由welcometotheunit,reading,wordpower,grammarandusage,task,project和self-assessment这七个部分组成,而且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独立成篇的,看起来虽然每个部分之间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又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互相检测、互相巩固和互相训练。特别是Task板块的教学,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各种任务型教学方式来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巧顺利地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从而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然而在每一个Task的主题中都有三小部分的详细划分,不要小看这三小部分,它包含着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Task教学板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要求教师在讲解和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时候,能够运用其中的知识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对学习有帮助的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因此,这一板块在英语教学课堂乃至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作用,我们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具体分析Task板块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形式

(一)教学结构分析

在每一个Task板块中都具有三个steps,并且在每一个步骤里都设有固定的教学任务,通过一些技术和技能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例如,步骤1中大都是一些听或读的任务,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读或听的能力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步骤2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型学习活动,通过各小组之间的讨论和对话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合作沟通的能力。步骤3让学生重新整合获取的英语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及处理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整个Task板块中各步骤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逐渐加深对学生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独立的英语思考方式和判断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内容分析

在整个Task教学板块中,有帮助学生训练听力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各种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各种时间、任务、地点等说法,同时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通过绘制图画的形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形式的演讲、新闻报道或人物采访等。而在阅读环节中有更加有趣的各种重大事件的描述,能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产生通过写作表达情感的意愿。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定位Task板块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ask板块的教学作用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便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每一个教学板块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认为,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定位。(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一)运用活动联合形式以及合作学习形式全面提升和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

整个Task板块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凸显出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每个小组甚至到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调动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学习情感,让活动氛围更加和谐及友善,推动整个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地指导和安排,首先明确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明确自己的听、读的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取有效的英语信息。其次,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辩论等形式来展示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轻松地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学生付出努力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引导学生把自己获取的英语知识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传递给大家,然后再把自己的情感体验用英语进行记录和表述,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联系实际,渗透英语文化,促进课堂知识的多元化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学习内容或活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一切活动项目和活动任务都要从学生周围的事和物引入,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美好,注重关爱他人,热爱社会发展,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体会英语语言魅力的同时感知国外的文化情感,开拓自己的眼界,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强化对英语语言的运用意识。

四、总结

板块化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重要路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那么,合作探究法究竟该如何运用呢?合作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概念及规律、实验教学板块及习题与复习板块等内容而展开,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各个板块的积极性。一方面,这样能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另一方面,这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一、合作学习法在概念及规律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教材中设计诸多有关物理概念及规律方面的内容,如摩擦力、质量、密度、运动等。在教学这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在概念及规律类教学中灵活运用合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一个系统性的全面认识。在具体采用合作探究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估,了解他们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掌握程度,明确他们在物理概念及规律学习中的薄弱点,清楚他们的上升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上“浮力”这节课时,笔者将本节课的合作探究任务设置为“观察并分析木块与铁块在水面上的状态”。笔者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再让各组学生针对这一论题展开探究。有的学生观察到木块是浮在水面上的,而铁块是沉在水底的。他们就认为只有木块在水里才会有浮力而铁块没有。然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压强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笔者在学生合作探究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之后,为其设计了浮力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并在自主观察之后,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从自身已有错误观念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深度学习,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法在物理实验教学板块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现如今学生发展的需求了。这对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就应该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让实验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使其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内化物理公式和定理,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伙伴进行头脑风暴,共同为了实验目标而努力。这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其合作意识的过程。[2-4]例如,在教学“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这一知识点时,教学思路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本上的实验,即利用开关控制灯泡。这一实验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首先,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商讨出实验方案,并共同设计电路草图;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记录整个过程,针对各个实验环节和内容进行沟通与探究,相互交换观点,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最后,小组发言人负责论述自己组内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三、合作学习法在习题与复习板块中的应用

合作探究法除在概念及规律类教学、实验教学板块中发挥作用之外,也是提升习题和复习板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习题和课后复习的积极性。首先,在习题板块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习题引导方式,如自编题目、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等等,旨在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了解多元化的解题方式,充分启发他们的思维,一改以往固化的解题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水平;其次,在复习板块运用合作探究法,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新知识的记忆,并与旧知识进行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物理知识体系。在习题与复习教学板块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和话题渗透其中,让学生对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5]例如,在学习电能与机械能的相关知识时,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油烟机的运作原理进行探究;在学习凸面镜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汽车的后视镜为例进行探究。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在习题和复习环节形成认知。这样一来,他们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对其巩固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为此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通过探究更为科学、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形式,能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从而实现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文山.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9(31):88.

[2]李永国.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93.

[3]王健.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偏差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0(34):60-61.

[4]闫茂萍.合作理念,教学提高: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才智,2017(35):204.

板块化教学范文7

关键词:服装CAD;服装工程;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受艺术教育影响较大,重艺术、轻技术,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市场意识淡薄。随着专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不同高校专业侧重有所不同,有的以设计为重点,有的以营销为重点,有的偏重技术,因而服装有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就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各个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服装工程技术,从教学理念到体系建设再到课程设置上,都逐渐向技术倾斜,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服装专业的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服装产业的发展速度,即便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服装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有较大差距[1]。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服装技术人才?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艺术和生产共存的交叉型学科,既有艺术类教育特点,也兼具工科类教育特点。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为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开设一般包含几个大的板块,一是绘画基础课程,二是设计类课程,三是结构类课程,四是工艺制作类课程,五是专业延展课(见图1)。这种课程设置比较均衡,相较艺术类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没有体现出专业的特色与优势(见图2)。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般招收理科生,学生的手绘设计能力往往赶不上艺术生,但课程设置上又没有特别突出工程技术,造成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尴尬。西南大学等学校相继取缔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很多服装企业的反馈意见是需要服装技术人才,尤其是上岗后能立马上手的技术人才。中国的服装产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构建以服装CAD系统为平台的教学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服装CAD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升级,其发展更加迅速,二维到三维,数据库,云储存,虚拟试衣……由于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负荷,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等方面的卓越成效,已经广泛用于服装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服装CAD系统已经比较全面,功能强大,有款式设计功能、面料设计功能、试衣功能、结构制板功能、放码功能、排料功能、辅助生产功能等,并向三维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人性化持续发展。虽然服装CAD系统已经覆盖从构思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但不少企业技术人员对服装CAD的掌握并不全面,通常只熟悉其中某个模块,从而导致CAD平台的利用率降低,使用环节没有融会贯通,与国外同行差距较大[2]。为了缩短这种差距,贯通服装CAD在各个环节的使用,从培训专业人才抓起成为了必要手段。而作为培养服装工程专业人才主力军的各大服装院校,改革服装CAD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成为了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在高校多年从事服装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结合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的情况,通过走访与交流,了解到目前在大部分服装院校里,服装CAD系统仅仅用于服装CAD课程学习,偶尔用于服装结构类课程演示,可以说使用率较低,并没有贯穿服装工程专业的各个环节。而现实是,服装CAD系统已经可以完全涵盖设计、结构、工艺———服装专业的三大重要板块。培养服装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综合实践技能是核心,而服装CAD系统对应了服装工程专业需要培养的主要技能,因此以服装CAD系统为平台,以工程技术为核心,改革服装工程教学体系,贯穿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2.1设计类课程板块改革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理科生,有些学院也文、理科兼收,通常都不是艺术生,因此没有绘画基础,在效果图手绘能力上肯定不及艺术类招生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3]。有的学校在大学低年级时开设绘画课程,从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等课程入手开始训练。但这种进度既无法赶上专业对手绘能力的需求,也体现不出任何优势。服装CAD的设计模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只需要运用CAD在海量的局部款式数据库中,搭配出新的款式即可。因此完全不需要绘画基础课程,像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没有开设绘画课程,手绘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来弥补。据不完全统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类工作的较少,与其花大量精力培养手绘能力,不如把时间放在如何培养审美情趣和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及软件的应用上。

2.2结构类课程板块改革

服装结构类课程运用CAD是最为广泛的。因为CAD最早解决的也是关于制板推板的瓶颈问题。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讲授结构制图知识,都是运用CAD进行操作。而服装企业制板,也基本采用CAD完成,以便保存、修改和调取再利用,这方面高校与企业的步调是基本一致的。即便学校与单位的CAD品牌有所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软件界面和局部操作方法。运用CAD制板,效率高,节约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接触更多不同款式的服装结构。

2.3工艺类课程板块改革

目前很多高校的工艺类课程就是动手制作服装,通常是制作半截裙、裤子、衬衣、西服等经典款式,运用的设备多是工业平缝机、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粘合机等。但现在很多中大型服装企业早已引入模具生产,例如口袋的模具、衣片的模具等,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保证生产品质。模具的制作也可以通过CAD来实现和完成。也就是说,工艺类课程不仅应该学习怎么样做衣服,还应该学习制作辅助的生产模具,如果学校有条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CAM的流程。

3重组以服装CAD系统为导向的实验平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强调动手能力的一门技术性专业,因此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包含了实验内容[4]。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验是分散的,没有连贯性,如果以服装CAD系统为导向,重组实验平台,将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连贯起来,相当于模拟现代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助于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3.1CAD系统模块

服装CAD平台涵盖服装设计到制作整个流程,是一个完整的既满足生产又满足教学的成熟体系。整合了多种硬件,包含的七大系统模块实现了服装从构思到生产的过程,更涵盖了行业所需的各种流程。

3.2以模块为导向构建实验平台,模拟现代服装企业工作环境

基于服装CAD平台的实验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服装设计板块、服装结构板块、服装工艺板块和综合项目。服装设计板块主要进行款式设计系统的实验,如果有条件可加入量身定制系统实验,为高级定制技术服务;服装结构板块在学习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用打板系统和放码系统完成各类服装制板实验;服装工艺板块可以采用排料系统排料、裁片,并在工艺设计系统中生成工艺单和制作流程,然后按流程进行服装制作。如果有条件,最终的成衣可以通过试衣系统反馈效果,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并加以修改。以上三个板块刚好对应课程体系的三大板块。最后的综合项目即要求学生将每个模块融会贯通,发挥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实验平台,实际上是模拟现代服装企业的工作流程,将核心技术与教学实验紧密联系,对接服装行业,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实验体系。

4更新以服装CAD系统为载体的课程内容

建立以服装CAD为平台的教学体系,并不是推翻现有的教学内容,而是更新以服装CAD系统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例如设计类课程,包含款式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设计、综合运用方法等知识点。教师教学用CAD来演示,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用服装CAD实现各种实训练习,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手绘要求,也提高了出图质量。

5结语

板块化教学范文8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教学;计算机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平台与人才输送渠道,有责任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展开人才培养工作,故高校必须保障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但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传统,教学侧重理论,导致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因此高校理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当下受推崇的改革方向之一,该模式本身可以给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能与其他实践教学模式结合,诸如校企合作模式,这样能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故如何建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此展开相关研究。

1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由线上、线下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线上板块依托于网络,可通过网络平台展开教学,同时网络平台丰富的功能可以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使得师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诸如教师可以选择在线直播功能进行在线教学,也可以选择离线多媒体功能上传视频进行离线教学,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与劣势,互补互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教学要求灵活选择,能保障教学质量。反之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观看教师直播或者是视频展开在线学习或离线自主学习互动,期间借助网络社交软件,能与教师随时随地沟通[1-2]。

第二,线下板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但混合模式下借助线上板块,线下板块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以往线下板块要同步负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但混合模式中理论教学转移到了线上板块,因此线下板块可以专门用于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多为实操项目,教师也不会过多的讲解理论,而是以实操指导或建议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两个板块并不能完全诠释混合教学模式内涵,其中还有一个要点是需要教师保持重视的,这个要点就是“混合”,即线上、线下两个板块之间需要相互混合,保持合理的衔接关系,而这种混合一般体现在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上,如教师先在线上板块进行理论教学,教学内容要紧贴接下来的线下板块实操项目,同时教师要围绕项目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反之实操项目要具有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理论应用能力的作用,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在线上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这样线上、线下两个板块就相互混合,混合教学模式也才能完整设立[3]。

2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

2.1课时资源更多,课时分配更加合理

以往大学计算机教学的课时比较紧张,原因在于以往教学是单纯的线下教学模式,故比较依赖现实物理时空,因此教学的课时资源有限,但教学必须遵从“先理论,后实践”的基本流程展开,而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使得大部分课时都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比较少,说明教学课时比较紧张。这一基础上大学计算机教学暴露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问题的形成虽然是不得以而为之,但也确实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提升,说明该模式存在缺陷。反观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中的线上板块可以突破现实物理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而学生也能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发挥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遇到问题能通过网络联系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方式更适合用于理论教学,因此线上板块能承载计算机专业的理论教学任务,故理论教学基本不再占用线下课时。在线上板块的作用下大量线下课时被腾出,使得教师拥有充足的课时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计算机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4]。从这里不难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计算机教学的课时资源更多,课时也得到了合理分配,因此能提高教学质量。

2.2功能更加丰富,优化师生体验

混合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计算机教学与网络接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中开发各种教学功能,借助功能能够让网络平台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学生,即在教师方面,可开发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使得平台自主帮助教师搜集学生学习数据,并分析出数据图,该项工作如果让教师负责完成,会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反之借助平台来完成这一工作,就能减轻工作压力,让教师专心于教学,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提高教学针对性;在学生方面,可以开发作业自检功能,该功能可以让学生自主检测作业正确率,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学习方向。由此可见,混合教学模式给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服务,且功能均具有针对性,因此师生体验良好,这是以往教学中难以实现的。

2.3降低内容资源获取难度

以往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普遍会遇到教学内容资源不足的困扰,即教师想通过更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但现实物理时空的限制导致教师很难获取丰富资源,高校也难以给教师提供有效帮助。反之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通过网络获取针对性资源,高校可以借助网络与其他高校或资源拥有者建立资源共享中心,加强资源流通,各项资源教师均可轻松获取,转而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

3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方案及方法分析

3.1方案框架与思路

本文着眼于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实践环节,提出了“混合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该方案的框架主要由网络平台、线下课堂实践、线下企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思路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理论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概念,同时做好网络平台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课堂实践的衔接工作,实现线上下混合,保障学生在校学习质量,随后将剩余的线下课时用于校企合作模式,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实践强度,推动学生朝应用型人才发展,同时也帮助学生就业。该方案包含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全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2方案教学应用方法

在本文思路下了“混合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教学方案的应用方法可分为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当自主开发网络平台(条件不允许就只能选择第三方平台,例如雨课堂等),随后设计平台功能,这一步骤比较复杂,首先需要重点分析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需求,并设计相关应用功能[5]。诸如教师一般希望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就要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并且确认数据统计项目、完善数据分析逻辑等,而学生方面除作业检查需求-作业自检功能以外,可能还存在小组交流、资料下载等需求,高校也要设计对应功能。其次要完善平台内置功能,诸如数据库、多媒体功能,这些功能是应用功能的支撑,不能存在缺陷,这样就成功构建了线上教学板块。

第二,教师需要设计线上理论教学流程,其中要注意两大要点。首先是教学模式与方法,建议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诸如引导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因为学生是主导者,所以拥有充足的能动性空间,思维得以充分发散,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通过提问、情景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同步结合线上平台的相关功能了解学生学习问题,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解答。其次是教学形式,即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在线直播、离线多媒体对学生展开正式的理论教学以外,还能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荐一些先进学习资料,资料或其他同类资源来源于网络共享平台,高校要建立该平台。

第三,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计算机理论分为若干单元,每完成一个单元的理论教学之后,就要组织学生在线下展开相关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当由教师预先设计好,保障理论与实践衔接紧密。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每一项实践活动的难易度,如果难度较低、知识点单一,则让学生单独完成,反之则让学生协同完成,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消化之前所学理论知识,同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为最后的企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6-7]。另外,教师不要直接插手干预学生的实践过程,但要对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如果学生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进行指导,给学生提供思路,使其找到正确答案,反之如果学生没有遇到这一类问题,但也陷入了困境,则教师就要在活动结束后在线上帮助学生复习,并预习下一节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实现线上下混合。

第四,通过第三步骤的教学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实践能力,可以进入企业参与工作,因此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转变线下实践活动的内容,即组织学生进入企业(教师也一同进入)的某个项目小组,教师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学生为项目执行人员,随后教师对整个项目进行分解,设立项目单元与单元任务清单,要求学生依照单元及单元任务排列顺序完成工作,期间教师要对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指导,但不建议直接插手干预,尽可能保障学生独立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