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柔性化智能生产研究

服装企业柔性化智能生产研究

摘要:传统服装制造业拥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服装需求的不断增大和电商模式的普及化,小批量、多款式、周期短等已成为目前订单的趋势,原有的大批量生产设备与管理应用到小批量订单,会增加成本与降低效率,而柔性化智能生产在生产效率、库存管理、反应速度和缩短交期方面都会比传统服装生产方式更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服装企业转型;柔性化制造;智能生产系统

由于国内劳动成本上涨和用工荒等实际问题,以低成本、薄利多销取胜的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开始将工厂外迁至东南亚国家,中国境内服装产业开始往智能制造、定制化制造、高品质小批量等方向发展。如今消费者对于服装定制的认识逐渐提升,消费需求以及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直接推动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升级,小批量个性化的服装将会成为服装发展的趋势。个性化服装制造是小订单快速反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需要促进下游的面辅料采购、设计与生产等环节做并联,大幅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转速度。此外,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产品价格优势、规模、质量之外,在生产模式上也开始相比拼,为了适应现在的订单模式,很多企业开始调整生产线,以往的刚性生产不能适应目前小快反的订单,大批量生产设备与管理应用到小批量订单中,增加生产成本,过量库存堆放、市场反应灵敏度低等等。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以电商渠道为主,款式变化快,批量小,个性化需求比较强,其对上游生产制造产生了很多的压力,迫使服装制造业转型,寻求适应当下订单的生产模式。而拥有服装柔性生产智造化模式则可以解决这些难点,柔性生产是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使生产线效益更大化。

1965年,英国Molins公司首次提出针对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概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去升级生产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敏锐度,还能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因此,相比刚性生产,柔性生产更能适应目前的订单模式。在服装行业中,服装柔性生产智能化系统主要是指生产过程模块化、柔性化,部门(大工序)连接无缝化,并通过IE系统、精益生产、智能排产、智能人机排位(小工序),实现服装行业多款式、小批量、周期短的快速生产方式。若有实现智能化转型,服装企业需要先从设备入手,引入数字化、自动化设备,在软件升级方面上,要开发人机交互软件系统,实现从制造驱动向智能数据化驱动的转型,将智能数字化运用在服装设计、生产、品控、物流等环节,能精准把控与追踪生产过程。服装企业实现柔性智能化生产,需要企业具体强大的能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体系;模块化、智能化的产品生产体系;高效性的配送与交付体系等。服装柔性生产智能化系统包括服装订单生成系统、服装制造计划系统、裁剪管理系统、服装打版系统、服装缝制系统、服装RFID吊挂系统、服装整烫系统、服装分拣系统、服装仓储系统等。但很多传统的服装企业还处于落后的生产水平,如服装打版环节,保留着人工打版方式,没有计算机CAD软件系统,无法实现信息传输与快速智能修版;服装裁剪环节,还停留在人工电动裁剪,没有自动裁剪系统或激光裁剪;服装生产环节,无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电脑控制吊挂流水作业,无法实现数字网络链接等。以下梳理了服装企业柔性智能化生产的各个系统。

1服装柔性生产智能订单生成系统

服装企业接到订单业务后,使用智能数字化全方位实时管理订单,智能优化订单顺序与生产流程,实时分析订单生产进度,不仅仅是简单的报表分析与研讨,而是以数据为企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科学与智能的方式提高整个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

2服装柔性生产智能裁剪管理系统

随着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兴起,可用于单量单裁的单层或小批量刀式自动裁剪系统需求量将大增,裁剪加工单元在以往自动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感知、智能识别、智能信息传输等功能,这些功能能够自动扫描布料印花图案、条格图形、面料材质和纱线方向,经过识别后再进行裁剪,提高了裁剪系统的智能感知功能。此外,自动铺布裁剪单元具有自动贴标签功能,先贴后裁,能够感应刀具温度、速度和位置,随工况变化自动调整的的裁头,直观的操作向导软件,快速更换磨刀石,并拥有两个钻孔器,以及读标器。铺布系统和裁剪系统能与CAD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数据集成共享排料信息,加快生产效率,还能为操作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用于分析和改进的裁剪操作的关键数据。

3服装柔性生产智能IE系统

传统的生产模式是由样衣师分解每一步工艺流程,制成工艺单,流水线的员工靠样衣师面对面沟通传递工艺要点。柔性生产智能管理系统是由GST分解成一道道独立工序,通过MES及时下达给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人能快速获得生产操作步骤,同时也提高生产过程管理,优化流程,提高监管效率,更加适时准确地掌控工厂的生产进度,不再是依赖于个人的独立管理,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人与系统结合,形成智能化产业链。在服装行业,GST是指缝制作业过程,为作业员提供可能出现的动作资料库,每个基本动作已经预设相应的时间。GST按照省时省力的原则将每个操作工序分解成有效的动作流程,形成标准化的作业,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动作的时间,得到每个工序的标准时间。GST标准工时系统采取的建模方式,将所有的品类,板型工艺库,部件工艺库,工序工艺库,工艺流程,标准工时,质量标准,作业标准,人机需求等都建立起标准模型,细分到每个工序全面的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上。

4服装柔性生产智能缝制系统

服装柔性生产智能缝制系统,采用智能吊挂生产线,每个吊架内置唯一RFID标签,实现产品生产到存储等各个环节的身份认证。生产站点前后均设置读卡器,精确识别各个吊架内产品的加工状态,能精准识别与实时跟踪每块布料的生产进度与生产位置点,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面料可同时进入智能吊挂生产线,系统会自动识别后,按照订单将不同的面料分配到对应的生产缝制点或工人手上,可实现了一条生产线中同时对不同品种、多款式服装等产品的加工生产。人为取放吊架后仍能正常运转,实时统计生产进度,实时产能分析,生产即时调整,实时查看当前各工序、各员工生产数据[3]。连接“云智造”平台的系统已经实现了全智能调度:面对瓶颈工序等问题时,系统会根据工序的工种、设备、匹配职工等信息,在生产线智能查找可代替的工序站点,在不影响整体工序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让出现瓶颈的工序在代替工序上加工。实现工序内、工序间自动消除生产瓶颈,保障生产线整体高速运转。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纺服产品生产过程中用工多、效率低、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临时换款时,系统已经将传统模式及普通吊挂线所需要的6个小时甚至1到2天时间缩短到了2至3个小时,完美应对越来越多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要求,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应变能力。

5服装柔性生产智能配送系统

服装柔性生产智能配送系统是在服装完成前道工序加工后,按照款式、尺码、颜色等规格重新上线,由系统按照规格自动分配站点,充分提高后道整烫、挂吊牌等工序操作效率。智能分拣系统,用户按照装箱配比要求设置相应参数,生成各任务编号;机械设备将任务编号,进行自动分拣和传输,职工只需在指定工位,等待产品分拣完成后直接下线装箱即可。智能吊挂生产系统能与智能配送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无缝对接,包括吊架的连续性传输和管理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生产、后道、分拣全流程的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结论

服装柔性化智能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块式制造过程的工艺设备,升级为全新的生产线智能化、模块化的新型生产方式。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技术,搭建的服装柔性化智能生产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感器,实时监控现场生产状况,持续不断地更新任务完成情况,反馈至中央决策系统及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全程数据驱动,传统生产线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多款式、小批量、周期短的大规模生产。

参考文献:

[1]贾良伦.双模+柔性化单件流服装生产工艺组织模式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20(10):31-35.

[2]刘海.定制与大货服装柔性化生产的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52-53.[3]如何实现服装“智能制造”(上)[N].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2019-11-19.[4]如何实现服装“智能制造”(下)[N].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2019-11-19.[5]智造|闻力生:服装超柔性制造模式的构建(下)[N].中国纺织协会周刊,2018-11-02.

作者:陈明伊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