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单位财务管理

基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单位财务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预算会计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希望能对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预算会计;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将充分体现财政资金在各部门的作用,可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安全和经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各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新的会计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1.现阶段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经济模式的适用,将我国的社会经济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了独自的预算会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提供指导和参考标准,促进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财务工作,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只有结合我国的国情,才能有机地与市场经济体系相结合,有效限制员工的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促进社会资产的构建。加强预算会计系统改革,启动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系统要求的预算会计系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合理使用资产。

2.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发展需要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临优化和变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变,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重要的角色。因此,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是全面转型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公共和公共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监管部门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监管,它还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系统。管理体制向服务体制的转变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对公众适当公开,使公众能及时充分地了解资金去向,确保相关制度的合理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能力是向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在发展社会服务业务时,这与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是整个转制的基础工作。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强调预算资金专款专用,主体部分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有力地抑制了腐败问题,行政机构的资金使用也变得更加透明,其管理服务能力也明显增强。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

在我国预算管理系统持续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预算正在逐步标准化,其覆盖了一般的社会保障、国有资本操作和政府资金预算。而且,它促进了完全预算管理的实现,确保了整个回合的预算完整性。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标准化的,预算之外的资金被取消了,而且所有的财政支出都有关系。为了避免与预算有关的一些棘手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收入和支出也包含在新预算法的预算规定中。在新预算法规定的特定预算范围内,具体位置和实际参考反映了在每一个回合确保预算的一致性和综合性预算管理的创新方向。它还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系统。

4.规范债务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需要

首先,在界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债务的具体应用时,将其确定为公共支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只能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扩张,不能对其他债务进行有效担保,必须合理控制可能直接计入债务的风险问题,也可以促使其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其次,为债务预警系统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还款措施,制定一定的限额,对风险进行具体评估,不得擅自发展债务。最后,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债务规模有一定的限制,对单位内部的风险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总体缺失,建立的管理体系与实际需求情况不相联系,个性化管理不足。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管理有根有据的重要前提,也是规范经营的重要条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总体缺失,内部控制缺失,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不健全,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业务层面没有内控制度。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内部控制仅对金融机构而言是足够的,后期财务管理活动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财务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总体缺失,员工缺乏持续的内部控制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风险相对增加。该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管理监督不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大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内容广泛,而且监督管理人员不专业,财务监督仍然依赖外部监督管理的权力,工作无法整体开展。许多外部财务监管工作都是岗位监管,而内部事务部是一个财务部门,并不十分重视事前监管和监管者。内部行政工作人员担任财务人员的角色,岗位监督员采取多项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方法,未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监督制度和内部审计处。部门审计部门必须独立设置,但由于独立性问题,如果独立性受到影响,任何方向或某些部分可能无法完全掌控检查内容,并且无法全面监督每笔资金的使用状态。内部检查是由于外部干预。一些行政实体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内部审查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些业务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存在独立性问题。

3.财务管理方法过于落后

从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财务管理方法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消除财务工作人员主观性发生一些工作失误。目前我国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很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处于信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状态,一些财务人员涉及的财务过程记录,对财务系统和财务机制的公开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不利于财务管理方式的优化,更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是对财务事务的划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可能负责多项工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设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跟进,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主体的内部控制是制度制定的过程,是预防和管理活动活动风险的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的资产采购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保证该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合理性,以及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目前,许多事业单位也都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经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实施得还相对缓慢。一些部门的内控管理制度与国家管理制度的规定有些脱节,个别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如何组织业务流程,重构流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际工作不符。合同签订与业务执行在执行时无法分离,虽然合同管理体系已经建立,缺乏对潜在财务风险的分析。

四、基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新的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资金,指导财务活动规范的发展。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业务制度和方法,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1.提高财务管理制度严密性

由于财务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发展和实施的重要指导原则,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业务的发展中,如果系统不合理,应立即进行调整和优化。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重日记账必须并行运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要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要在新会计预算制度的实施下开展财务管理业务,顺利分配工作场所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设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改进现有财务管理体系的应用形式,提高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严格性。这导致了改善财务管理的特点。会计核算由传统的余额实现制与费用产生权制和余额执行制并行转换,责任制对本部门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绩效管理得到全面改善,管理体系尽可能精简。

2.完善财务监管机制

第一,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内部财务监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识到监督机构在促进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建立了完整的财务监督机构,设立了相应的监督部门和管理部门,并加强了内部财务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估。为了适应业务功能实现的新要求,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控制实时监管,控制与外部监管力量正相关的各种内部金融业务。第二,促进财务管理整体平稳有序运行,确保监督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三,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进一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需求明确且与财权一致的情况下规划固定资产,理清产权关系,通过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财务软件处理财务业务,并在工作中采用智能化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清理、处置和补偿机制,并严格执行。促进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重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建设,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需求。

3.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的整合,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会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分析,准确传达和引导信息技术的应用理念。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更加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在日常管理活动的开展下,加强对各项财务管理项目的监督,确保固定资产不会流失。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必须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完成相应的工作网络。同时,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当分离、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例如,为了将大数据管理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实施科学的预算方法,注重三科费用的透明度,从而实现资金特定用途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率,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更好地落实绩效评价体系。

4.提高财务管理风险预控能力

首先,强化内控意识,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感受到良好的内控氛围,强化和保持内控意识。不仅加强了内部业务部门的合作与配合,还应该加强与财税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分析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对策。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与财务管理业务发展相关的风险管理项目较多,管理人员必须从理念和技术上实现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换。其次,必须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重点分析财务风险管理业务,细化财务风险管理的细节,紧密结合内部控制的需要。其中,财务人员作为内部控制业务的重要成员,更应该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预警机制的建设必须与部门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有可能更有效地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深入分析现有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管理的失误,提高财务水平,构建有效的预警机制。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计预算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加强财务管理是当前行政事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进一步强化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落实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预算会计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合理使用资产,才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统一、科学、规范。社会经济发展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增进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真正建立一个健全科学高效的财务内控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建立更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有的管理方法,制度和机制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体制方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棠.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中外企业家,2020(5).

2.侯丽英.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0).

3.林菁菁.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讯,2021(28).

4.李超.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8).

5.王娟.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今日财富,2021(13).

作者:程晓丽 单位:赤峰市红山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