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办全年旅游工作指导意见

区政办全年旅游工作指导意见

 

年是区十二五旅游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全区旅游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第五次党代会议精神,抢抓省政府旅游业改革试点启动等有利时机,以发展大旅游、展开大营销、建设大产业,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施“一心两翼”发展计划(即围绕掀起旅游营销高潮中心,齐举产品开发和服务提升两翼),狠抓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加快“六个转变”,推进“四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国际化)建设,加快建设“三绿三宜”现代国际旅游区。主要预期目标是:游客接待总量97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7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主要景区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增长20%以上,湖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主要景区品位、旅游服务、品牌影响、综合效益等显著提升;旅游投资超过30亿元,旅游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围绕中心,合力掀起旅游营销高潮   围绕今年“大美圆梦地,盛境任君游”的营销主题,深入开展“旅游营销高潮年”活动。   ⒈推行全员旅游营销。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纳入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配套具体实施办法,着力整合各地、各单位资源和力量,增强全方位营销意识,完善联合营销机制,构建“旅游区大营销”格局。   ⒉旅游活动重点营销。搞活旅游活动举办机制,按照“镇有活动、月有亮点、季现高潮”的要求,合力办好湖系列主题活动、中国七夕情人节、茶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旅游节、美食旅游节、山野物产节等品牌节庆活动,争办汽车沙壶赛、世界旅游小姐华东赛区比赛等活动。积极承办摩托艇赛、铁人三项赛、门球赛,以及高规格的游泳、球类、棋类等体育赛事活动。精心组织参加国际徽商大会、市节、国际国内旅交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应时举办以“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为主题的节日专项活动。广泛开展社区、镇村广场文艺活动、群众性活动,增强面向游客意识,彰显地方、民俗特色,营造旅游区浓厚氛围。   ⒊拓展宣传营销手段。强化旅游“软”营销,提升“网络营销”。积极融入全市“智慧”旅游信息工程,精心实施区旅游网改版,丰富区政府网站集群的旅游宣传功能。加强与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和携程、艺龙、飞票网等知名旅游专业网站的战略合作,发动全区干部利用微博、博客、QQ、论坛、网络社区等开展旅游宣传。鼓励手机彩铃、名片、商品外包装等加挂旅游宣传内容。   ⒋强化各类媒体立体营销。紧盯“大台、大报、大刊”等主流媒体,强化以旅游为主题的宣传,争取上级支持,主攻省级以上卫视,力争旅游主题稿件在省级电视台上稿增加15%以上。安排专项资金在央视投放全区旅游整体形象广告,在重点客源地卫视品牌栏目加大旅游宣传,加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平面等媒体宣传,形成立体宣传态势。   ⒌延伸旅游“三进”营销。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机制,开展常规旅游“三进”营销140场次,支持与客源地三进目标结“对子”60个。细分客源市场和目标人群,实施“精准化”三进营销。扎实开展“两山一湖”联合促销及与合作的联动营销。加强“请进”营销,联系境内外400家以上大社前来踩线。深化与上海旅游热线联盟、自驾联盟及驴友组织、“夕阳红”、“老小孩”等新兴组织的合作。深化与日月潭、洞爷湖等景区合作,邀请台港、日本、新加坡等知名旅游媒体前来采风。   ⒍推进客源开拓计划。制定客源市场开拓三年计划,按照境内巩固省内、华东,深挖华南、华北,拓展东北、西南、西北;境外提升台港澳,壮大东南亚,培育欧美澳的总思路,分年有序深度拓展市场。针对长短程目标市场、不同目标群体推出特色产品线路,迎合游客休闲、时尚、个性等多元化消费特点,构建多元客源体系。中近程以休闲度假产品宣传为主,突出自驾市场展开营销,推动开辟旅游直通车线路;远程以突出、湖等高端观光娱乐产品营销为主,推动专列、包机发展。   ⒎突出湖宣传营销。专门制定湖旅游营销高潮实施方案,切实抓好以“五项措施、五大活动、五条线路”为主要内容的具体工作。强化湖龙头地位,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和各类营销活动,借助“两山一湖”、“山上山下”旅游合作平台,扩大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政策,集聚湖旅游人气。   ⒏加强营销支持保障。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营销经费不低于70%,力争带动企业直接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对在目标客源市场设立分支机构,营销成效显著的给予营销奖励。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落实旅游企业宣传广告费税前扣除等政策。   二、齐举两翼,全力强化服务提升和产品开发   开展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着力促进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导游员等从业人员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服务提升,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⒐深入推进精品景区打造。以启动湖5A创建为载体,加快湖龙头培育,全面提升景区软硬件。策应全市“亮点”工程建设,推动谷、瀑等老牌4A级景区升级提质,争取完成虎林园4A级景区创建,增添体验性游乐项目。促进“新业态、新概念、新领域”景点发展,加快摄影点等新业态景点发展;完成核心产区旅游开发策划规划编制,探索景区化管理体制,启动新概念景区打造。推动北街、普仁滩、金珠源、神仙洞等景点发展,丰富景点类型。   ⒑切实提高旅游企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大《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力度,促进旅行社规范化、标准化经营,培育若干样板型旅行社。抓好广告、合同和价格监管,遏制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违规行为。全面贯彻实施《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密星级饭店服务规范访查,在不同星级推出若干样板饭店。加强星级饭店创建前检查,执行星级饭店摘星退出机制。积极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评选样板农家乐旅游点。#p#分页标题#e#   ⒒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依托旅游管理学校培训教育基地,切实加大导游员、服务员、景区讲解员等的教育培训;分类对旅游企业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轮训,力争全年在岗从业人员培训达到1万人次。继续举办技能比赛活动,以赛促训;开展行业(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优秀业务骨干评选,安排人员到品牌旅游企业考察学习。将旅游经济知识纳入干部在职培训教育范畴。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争创院校学生的实习、见习、科研基地。鼓励旅游企业公开招募引进外来中高级管理人才。   ⒓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丰富7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容,推行一站式服务。尝试在星级饭店、车站等集散区域,设立公共信息系统,适时旅游产品、交通、服务场所等信息并及时收集游客反馈信息。继续扩大旅游标识牌覆盖面,提高通畅度。充分利用“智慧”综合平台,力争进驻企业超100家;完善中国旅游网咨询服务功能;提升区旅委官方“旅游微博”人气,力争关注者超万个;支持旅游企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开展合作,鼓励开通网络预定服务,规范引导旅游在线服务。   ⒔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旅行社”等诚信创评活动,积极创评4A以上诚信社;建立健全旅游诚信档案,开通旅游诚信网,推行违规经营社会公示、失信曝光制度。建立旅游行风监督员队伍。聘请“两代表、两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开展各类形式的行风检查、督察。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旅游联合执法和旅游分局委托执法。   ⒕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落实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推进要求,推进文旅结合。策划启动山文化旅游开发;充分利用知青遗址,推出东知青文化体验性游乐精品;加强文化创意,丰富现有情爱文化内容;整合新明老区等地红色遗迹资源,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为核心,形成红色缅怀教育主题产品;结合“百村千幢”工程深入推进,加快故居、古村落等旅游开发利用,打造古色游亮点;依托寺、寺等佛教道场,加快实施园、寺扩建等项目,推动佛文化旅游发展;丰富艺术馆、民间艺术馆等馆所的游览内容。   ⒖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发挥好《全区乡村旅游总规》引领作用,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策划创意,打响爱情乡村游、亲子乡村游、民俗乡村游等系列精品。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促进旅游特色专业村发展壮大,加快打造“一村一品”。发挥区乡村旅游联合会、乡镇农家乐协会的龙头作用,推动协作化、公司化、集团化发展。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打造农林乡村游精品。加快桃花河、香林乡村等建设,打造休闲乡村游精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好九龙新村、城澜“农家乐”集中区、三合村综合整治等整村开发点,打造体验乡村游。结合乡村旅游创建、复核,促进现有星级农家乐增加游乐项目,提升品位。   ⒗开发专项旅游精品。顺应旅游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依托现有资源,着力发展专项旅游,重点推动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体育赛事、商务会议、户外拓展、摄影写生、山地运动、寻根祭祖、老年慢游等专项精品发展。合理布局湖沿湖观景平台、观光栈道,人性化设置滨湖休闲休憩设施,提升休闲度假品位;依托名茶产地等,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支持会议会务公司壮大,发展会议旅游产品;对接大中型企业,开拓奖励福利游产品;发展登山、探险、瀑降、野营、户外运动,兴办各类体育赛事,发展体育旅游专项产品。依托摄影点,发展摄影写生产品;借势之山、公墓发展寻根祭祖产品;依托五个拓展训练基地,发展户外拓展产品。   三、优化产业,推进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   年区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重点项目数量40个,年度计划投资不低于30亿元。   ⒘壮大优势项目。落实区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快发展高星级、特色酒店和旅游综合体项目,做好政策优惠、信贷支持、银企对接、土地调配等相关工作。推动十个酒店、两大现代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和一批旅游综合体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重大项目挤入省旅指委联系协调的重大项目序列。加快东大门旅游综合开发、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提速山庄改造、宾馆升级、中银中心建设、香格里国际会议中心等高标准酒店类建设。加大优势旅游资源、优质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招徕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新上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⒙扶持娱乐短板项目。丰富夜游产品,与“山水”观光错位发展,打造“两山”游客夜憩首选。鼓励品牌连锁休闲娱乐企业进驻,引导特色夜市壮大形成,开展“之夜—最佳玩处”遴选活动;加快旅游演艺产品的招商和开发。大力发展时尚、创意、健康的娱乐休闲项目,突破娱乐休闲短板。加快启动源鹿鸣谷旅游开发、基尼斯主题乐园、藏宝园等牵动性娱乐项目建设;加速温泉休闲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⒚推进旅游商品综合提升。促进茶叶市场、旅游商业街形成特色,吸引游客驻留;加快购物街、商贸城建设,发展一批旅游购物点;在湖、北大门区域合理布局大型旗舰型旅游购物场所,突出发展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商业游憩区。鼓励利用本地特色物产,研发生产“买得起、装得下、带得走、土得很”的旅游商品;适时举办旅游商品设计比赛,提高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包装水平。区经信委、科技局、工业园区、旅委、农委、商务局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积极招徕外来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生产,给予充分的优惠扶持政策。将地方特色强、信誉良好的购物网点列入精品推荐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