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文化归属研究

流散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文化归属研究

摘  要:近年来,在西方文艺理论和批评界逐渐升温了一个概念“流散”,从“流散”的视角重新审视华裔美国作家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化归属问题。由于华裔作家的双重身份、双重意识,因此作品中所使用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经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符号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三位著名华裔作家为例,探索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归属问题。

关键词:流散;华裔美国文学、文化归属

    一、文学视角下“流散现象”的含义

    “流散现象”是近百年来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这种现象的出现造就了流散写作的诞生。流散或散居(diaspor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iaspeir,意思是“离散”或“散落”(speir: scattering),原是植物学名词,描述植物种子在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散布。后来有人借用以描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或人种)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如犹太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散居族裔与当地居民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适应、冲突和融合等问题。(引自张冲:2007)依据“流散”的含义,是指在外部的或散在的生活分布、与某种文化中心的疏离、边缘化的处境、状态或人群。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处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边缘的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散”视角下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之所以方兴未艾,其一体现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处于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叉研究之列;其二华裔美国文学自身位置的边缘化与美国主流文学之间的差异使得华裔美国文学能够挑战主流文化与霸权文化,为赢得华人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因此,流散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成为热门课题。

    二、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的文化归属研究-----以汤亭亭、谭恩美和赵健秀为例

    1.华裔美国文学的兴起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面上课题《流散视角下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12146

    在美国定居的华人移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旧中国19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淘金热”的出现而赴美并在那里定居的大陆移民及其后代。另一部分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由于他们的外貌、语言、文化、习俗都与白种人大不相同,因此始终没能被美国主流文化所接纳并认同。在美国人眼里,他们是少数民族,基本丧失了话语权。这些流散者尽管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白人的认可,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一方面渴望完全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结束漂泊不定的无根状态;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处又渴望保持自己华人的民族文化传统。因此,这些华人流散者在身份与文化的认同上陷入一种困惑与尴尬的境地。

    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华人作家已经开始构思利用自己独特身份表达自己的心声,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该书详尽地叙述华人在美的生活,巨细无遗地讲述如何料理中国菜、中国生活习俗等细节,整部书扮演的是人文资讯的提供者,,因而这部小说取悦了美国人的阅读口味,迎合了他们对异国风俗、人文及食物的好奇心,故而博得了美国人的好感。在美国人眼里,黄玉雪这样的“顺民”就被立为华裔的榜样。其实黄玉雪在作品中对华裔的形象进行了正面的宣传,她这样做只是为了顺利地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然而,该小说却被美国主流文化当作奇异文化的样本来赏玩。同时代的自传体华裔小说所宣扬的华人形象虽然取悦了美国人的猎奇心理,但是正是这种东西方的差异使得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变得形象“刻板”和“模式化”,被更多的读者 (接受者) 贴上了“劣等”的标签。

    2. 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归属研究

    1. 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化特征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开始涌现出一批书写华人历史与情感以及展示两代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冲突的华裔作家群。他们是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出生于美国,受到美国的良好教育,因为父母影响而又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凭借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优势,以其特殊的选材与视角介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话题,这些华裔作家中,其影响力较大的有汤亭亭、谭恩美和赵健秀。

    2.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归属研究

    2.1汤亭亭作品中的文化归属特征及其代表作《女勇士》

    汤亭亭的写作身份是第二代美国移民,他们的心理特征是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白种人的认同。一方面,由于他们与白种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自认为是美国人;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与自己的华裔身份而感到苦恼与困惑,没有归属感。于是在她们的作品中有一种身份的疏离成分。《女勇士》是汤亭亭的代表作,她通过使用中国文化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有的读者从中国文化角度审视这部作品,认为此书有篡改中国传统文化之嫌。但是我们有只要分析一下汤亭亭这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许这种嫌疑不攻自破。由于作者出生在美国,成长于美国,接受的是美国西式教育,远离中国本土文化,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并没有接受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教育,汤氏的中国文化知识来源于母亲口头民间故事的叙述和广泛意义对中国文化的阅读,然而这些知识有时并非准确。因此,她只能以虚构的方式来表达她所想象的中国生活。再者,汤亭亭本人也承认既然小说是文学作品,那么它们难免就会涉及到根据作者写作的需要而有关虚构的问题。

    《女勇士》主要叙事策略是讲故事(talk-story)。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将个人生活经验和中国历史传说、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传统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去反映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精神和物质上的寻求和探索。《女勇士》中汤亭亭创造性地将男扮女装驰骋疆场的花木兰与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比方说,男扮女装驰骋疆场的花木兰是历史真实,而母亲在她背上刻写了“保家卫国”的字句,背上刻字的细节肯定与中国历史不符,但她想揭示的是早期的华人移民,当她们母亲相送她们时都有要他们勿忘国家、牢记家人的经历。从这一点说,花木兰所代表的美国华人的故事又是可信的。第二代美籍华人在自己生命的意识中必须要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语境,生活的需要和生存的现实使他们感受到被认同于西方文化的必要。小说中母亲的形象往往被冠以“他者”,因为她们的价值观念和作者本人是格格不入的,而小说的结尾,“我”长大后越过岁月的长河回顾母亲艰苦奋斗的一生,爱与理解才取代了“我”当年的不满与愤恨。究其原因,两代人的冲突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华裔美国人只选择其一而摒弃另一种文化与价值观都是片面的。唯一的途径是两种文化的共融,将处于两个世界的无归属状态转化为连接两个世界的力量,这就是多元文化中作者的归属问题。在《女勇士》中,汤亭亭本人就扮演一个渴望用写作去影响和改变美国社会对华人歧视、误解和排斥的一位“女勇士”。#p#分页标题#e#

    .2 谭恩美作品中的文化归属特征及其代表作《喜福会》

    谭恩美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是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对第一代移民母亲与其土生土长的女儿关系的关注,其二是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探寻。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通过母女关系的矛盾、理解与融合,展现文化冲突的对立与交融,借此回答华裔作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身份问题。谭恩美的小说中正是其借助母女关系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融合的历程,杂蹂了加诸母女身上的中西方文化的诸多元素,在文本效果上,引发了对独特华裔属性的研究。谭恩美所经历的时代正是倡导多元文化的当代美国。母亲属于第一代移民,而谭恩美是第二代移民,生长在美国,没有母亲那种坚定的中国信念,中国情结,所以谭恩美在美国成长的少年时代常常伴随着文化身份上难以定位的痛苦。

    《喜福会》是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自1989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多次获得部级大奖。小说着重描绘了四位中国母亲与四位完全美国化了的女儿之间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矛盾,从矛盾的产生到激化再到矛盾的消除过程中母女的心路历程。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巧妙利用“打麻将”的程序编排,结构类似中国传统的章回体结构。而中国的章回体小说如《西游记》和《水浒传》正是如此结构。整个故事结构次递循环,有始有终,大环套小环,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结构。《喜福会》这部小说包含着深刻的民族性与民族文化精神,这里的文化精神包括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价值观念与审美意识,以及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小说中母亲这一代人在背井离乡移民美国之前就已经打上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她们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她们难以脱胎换骨地被异域文化所同化。她们身上保存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积淀和对故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在美国的土地上,四个中国母亲用各自“心灵的沧桑”,总是想把自己的“美国女儿”塑造成“中国风景”,而美国的上壤毕竟是美国的土壤,无论中国母亲怎样努力,女儿们最终还是要长成美国式的。美国女儿们认为她们是地道的美国人,她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所受教育完全不同于她们的母亲。女儿极力融入主流社会,却由于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白人社会之间无法消除的距离。这一两难境地在心理和情感上为她们带来痛苦,造成了她们不同程度的精神或主体分裂。小说中的女儿们多是在母亲晚年时才终于达成和解,种种冲突和矛盾也都得到了融合,双重文化较力的痛苦也渐渐愈合,文化的理解使得女儿身上的美国性和中国性实现了统一,两个分裂的自我合二为一了。

    2.3 赵健秀作品中的文化归属特征及其代表作《唐老鸭》

    华裔女作家在美国文学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而赵健秀这位出生在加州的第五代华裔美国男作家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曾在华人办的中文学校读过书,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赵健秀曾在《哎---咿!》中指出汤亭亭创造性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一个“独特性”的好范例。但在《大哎---咿!》他重点批评了汤亭亭,提出华裔作家绝对不应该让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变形。同时以华人英雄男子汉形象来对抗华裔女作家中华人男子气概的缺失以及白人作家对华人男子的丑化。

    1991年赵健秀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唐老鸭》(Donald Duck ),小说也如汤亭亭一样创造性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将美国种族歧视的现实、早期华工在美修建铁路这段曾被美国白人歪曲的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与华人习俗结合起来。他借助一个11岁小男孩唐纳德.杜(Donald Duck)由于他的名字和卡通明星唐老鸭谐音,因此遭到同学们的讥笑。他曾对自己的名字和中国血统而感到怨恨,不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但是在春节期间对他突然对自己华人身份的态度发生很大的转变。小说中用108盏飞机烟花灯代表了《水浒传》中108位罗宾汉式的英雄。而且小说的结尾寓意深刻,唐纳德一家在元宵节把108架飞机都送上了天,在唐纳德亲手放飞了他自己补做的“李逵”号时,发现父亲在机体上画上了那美国人人皆知的唐老鸭。父亲曾经说过做美国人不一定要放弃做华人,把两种语言、文化、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就是融合了两个世界的力量,那么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华裔美国人应该具有比任何纯粹意义上的美国人都要强。书中作者要宣扬的是中华男儿的英雄主义。因为在同时代的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作品中男性形象基本不是缺失就是缺乏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因此,赵氏的作品着力弥补了华裔男性形象的不足,目的是彻底改变华裔男性在美国人眼中的胆怯、懦弱形象。事实上,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品的确有异于中国文学的独特性,但它又割不断与中国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倡华裔美国作家的绝对独立或绝对继承既不可取也不可能。由于自幼所生长的环境和所受教育,华裔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基础也是独特的。因此,任何一位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归属都具有两种文化的深刻烙印。

    三、流散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归属特征

    四、一定意义上,散居族裔身份的形成与界定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寻根”,是对人类历史上种族迁移、冲突、共生和融合的反思,是跨民族、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散居族裔的跨民族、跨文化、跨国特征,他们身上经常体现着隐性的源文化、源意识与显性的现文化、现意识之间的分裂与冲突,体现着某种程度上的身份不确定性,体现着某种“双重身份”或“双重意识”。传统中国文化在华裔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 其作用更像是为了表示作者的族裔特点, 而并不代表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典型的例子就是赵健秀笔下的关公和汤亭亭笔下的木兰。中国文化被华裔作家用来颠覆美国大众文化中对华人的脸谱化形象。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公和木兰,在华裔作品中是建立在华裔在美国语境中耳濡目染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之上的, 其中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被消解, 在美国语境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文化身份根本就不是固定的,不能简单地把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看作是华裔作家与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在华裔作品中更多地是一种象征着中国文化的文化符号,而不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出双重文化身份的统一。#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崔少元.汤亭亭采访录,崔少元.后现代主义与欧美文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陈爱敏.流散者的困惑---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6,12

3.方艳芝.中国景象的异域书写,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

4.吴冰.20世纪兴起的亚裔美国文学,汪义群.英美文学研究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徐颖果.中国文化符号与美国的亚洲,国外文学[J].2006 年第3 期

6.张冲.散居族裔批评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J].2005年 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