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对自然二分问题的批判

怀特海对自然二分问题的批判

 

自然二分问题的形成最早来自于古希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受到了古希腊哲学中实体观的影响,造成了在科学研究中“实体”与“属性”的分离。近代以来,笛卡尔提出了“我思”这一牢固的思维起点,却也进一步将人们的感觉排除在获得真理的道路之外。经过笛卡尔的推导,物质唯一的本质属性就只剩下了广延。牛顿的光学理论认为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由于光线,光线是粒子构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颜色,因此颜色这种属性并不是物质真正的属性,而只是我们感觉到的属性。这也为二分的自然提供了论证。洛克与康德也不能逃脱这种放弃直观转而寻求事物根本属性的困扰。洛克将自然分为第一性、第二性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代表,康德也认为存在着现象与物自体,人们认识到的只是现象,而现象背后真正真实存在的是物自体。关于人的感觉并不是物质真正属性的问题,造成了人们在认识上的困扰。   近代哲学与科学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思维上的习惯,这种习惯总是引导人们忽略人的感觉而去寻找感觉背后的根本属性。对于这种分裂自然,从抽象的对象中寻求自然规律的做法,20世纪的许多哲学家都提出了批判,其中包括柏格森提出的宇宙的一切都是有活力的生命哲学的观点;詹姆士提出的宇宙的本源是纯粹经验的观点;以及梅洛庞蒂提出的世界是“肉”,世界上的全部事物是一个统一整体,我们是在一个整体中思考问题的观点。分裂自然并对抽象自然进行研究的态度与做法无益于科学、也无益于哲学的发展。怀特海的过程关系哲学将宇宙描绘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在他的哲学中对自然二分问题的批判是十分彻底的,本文通过研究怀特海对自然二分思想的思考与批判,试图为更完整的理解和建设自然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自然二分问题溯源   自然二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实体概念的提出。实体是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一个概念,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这一概念,近代的笛卡尔丰富了这个概念,包括牛顿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默认了这个概念。在这些巨大而耀眼的光环的环绕下,实体似乎成为了最真实的存在。从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史“将自然存在物视为更加根本的东西,称之载体(substratum),而把因素视为这些存在物的属性,这样原本统一的自然被分成了两个部分”[1]16。物质作为根本的形而上学出现了,自然被看做是物质的历史。古希腊思想在对“实体”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概念,而这些概念长期以来已经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这些关于科学的哲学思想传统迫使自然进入一种统一的模式。寻找自然的终极存在物这种思想方式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对实体的研究在哲学史上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他认为哲学就是对“有”进行认识,而“有”具备其必然的本质和偶然的属性,偶然的属性并不是所有事物所共同拥有的,因此要对事物进行研究就必须研究事物的必然本质。他认为事物的必然本质包括:“实体、性质、数量、关系、主动、被动、处所、时间等等”[2]123-124。既然这些是必然的本质,那么这些范畴在任何一个事物身上都必然存在。一个“有”具备很多意义,比如“健康”,一种东西是从保持健康这个意义上说的;一种东西是从产生健康这个意义上说的;另一种东西是从表示健康这个意义上说的;还有一种东西是从能够健康这个意义上说的。但这些都与一个起点有关,这个起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实体。哲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有”的学问,而既然那个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体,哲学就必须掌握各种实体的本原和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因此也被称之为实体哲学,而哲学对实体的研究,也形成了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将自然分离为本质的自然与属性的自然,从而再对本质的自然进行研究的态度。   近代以来,笛卡尔哲学中对实体的探讨又可看作是加剧自然二分形成的代表。他的哲学从我思出发进行推理,得出了自己的真理观。他说:“在我思故我在中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使我确信我说的是真理,只是我非常清楚地见到:必须存在,才能思想;于是我就断定,凡是我们十分明白,十分清楚地设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不过要确切地看出哪些东西是我们清楚地想到的,却有点困难。”[2]370人们对蜡块的认知,不是来自于蜡块的形状、香气和颜色,而是我们的心灵。即便它的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却还可以辨别得出它是原来的蜡块。因此“即便是形体,真正来说也不是为感官或想象力所认识,而只是为理智所认识,它们之所以被认识,并不是由于被看见或是被摸到了,而只是由于被思想所理解了”[2]373。因此任何凭借感官为媒介而得知的一切东西,都需要以观念或思想的模式呈现在人的心灵中。   笛卡尔认为实体是被别的东西作为主体而直接寓于其中的东西,或者是某种东西由之而存在的东西。[3]146存在绝对实体与相对实体。上帝是绝对的实体,他将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和关于自我的观念都放入心灵,保障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并行。相对的实体有两个,即独立的精神实体和独立的物质实体,它们依靠上帝而存在。物质实体唯一的本质属性就是广延,即占有空间,它遵循自然规律而运动。精神实体唯一的本质属性是思维,根据自由意志而行动,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   在笛卡尔物质实体观的影响下,近代物理学以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物质实体的唯一形式就是机械运动,是一个物体从此到彼的动作。由此,近代科学将物理学的研究视为对物质根本属性的研究,将物质粒子和运动视为事物存在与变化发展的原因,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出现了近代哲学更为极端的洛克的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划分。   二、自然二分问题的加剧   西方哲学在洛克之前的讨论大多集中于万物的实体与真相,洛克指出我们应该首先知道我们的认识能力,才能够知道我们是否能够了解事物的实体与真相。这个问题从此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近代以来的自然二分问题的加剧,开始顺着洛克对认识自然能力的研究的方向发展蔓延。#p#分页标题#e#   在洛克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还保持着柏拉图的传统,心灵被设想为先验地认识一切种类的事物,认为我们最可贵的许多知识并不来源于经验。洛克则提出:“我们的观念出于两个来源:(一)感觉作用,(二)对我们自己的心灵的活动的知觉,这可以称作‘内感’。既然我们只能借助观念进行思考,既然所有观念都是从经验来的,所以显然我们的任何知识不能先于经验”。他说,知觉作用是“走向认识的第一步和第一阶段,是认识的全部材料的入口”[4]295。   他倡导的这种认识完全依赖知觉作用,是一个大胆的革新。但是他对观念的研究却将自然二分的问题导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形式。洛克学说是从反对笛卡尔的天生观念说开始的。他认为人的心就是一张白纸,经验是写上去的字迹。一切观念都是从经验上来的,洛克认为,“人们能够认识自身以外的事物以及自身的认识活动是心灵的活动,心灵在其一切思维和推理方面除了有自己默省或能够默省的各个观念之外没有别的直接对象。所以我们的认识只能和这些观念有关。”[4]296   观念无非是以两种方式进入人的心灵,一种是感觉,来源于外界;一种是内省,来源于内界。内感外感而来的经验是单纯观念(simpleidea),由单纯观念组织配合起来的是复合观念(complexidea)。事实上,“单纯观念近于具体的观念(concreteidea),而复合观念则近于抽象观念(abstractidea)”[5]98。比如广延就是单纯观念,而距离和位置则是由广延复合而来的。在复合观念中有一个观念是长久以来存在的,即实体(substance)的观念,这个观念也是从单纯观念而来的,因此这个观念是支持一切性质的架子,它的性质我们不得而知。洛克提到人的简单观念与人的复杂观念,以及最终极的复合观念“实体”,尽管洛克承认人的认识力是有限的,认为我们可以知道本体是这样的一个支持者、却无法言及它的性质,但洛克仍然没有抛弃“实体”的存在。   洛克的观念指的是心灵在自身中知觉到的东西,而那种能在我们心中产生任何观念的能力,则称之为具有这种能力的主体的性质。例如,一个雪球使人所产生的白、冷、圆等观念的能力,雪球中让我们产生这些观念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性质。这种存在于物体中的性质有两种,第一种是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它都决不能和物体分开的,这种性质感官经常可以发现它,心灵也发现它与每一个小到不足以单独被知觉到的物质粒子不可分。比如一粒麦子可以把它分成两份,每一部分仍然具有体积、广延、形状、可动性等等,无论把它分割多少次,它依然具有这些性质。这种性质洛克称之为物体的原初性或第一性的质,其中包括:“体积、广延、形状、运动或静止、数目等简单观念。还有另外一种性质,它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中,而是一种能力,可以借物体的第一性质即借物体的各个不可见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比如颜色、声音、滋味等等,这些称作第二性的质。”[2]453洛克认为第二性的质让我们心中产生甜、蓝、温暖等观念,这些在物体里面则表现为不可见的某种大小、形状和运动而已。大小、数目、形状和运动确实存在于它们之中不论你是否感觉得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实在的性质,而冷、热、白、光如果取消对它们的感觉,如眼睛看不见,舌头不尝滋味就会消失无存,因此需要还原成它们的原因,即各个部分的大小、形状和运动。虽然我们看到的是颜色,然而颜色这种属性并不是物质真正的属性,而只是我们感觉到的属性。洛克的第一性、第二性的观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们的感觉并不是物质真正属性的问题造成了人们在认识上的困扰。近代哲学许多理论支持这样的观点,而忽略人的感觉去寻找感觉背后的根本属性。   康德继续洛克对人认识力的研究,认为应该检查经验论与理性论中是否都有真理存在,他采取了先验的态度。先验的态度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心理的,因为不论物理学还是心理学,都是预先假定有了知识然后去研究知识的内容。这些都不是研究知识自身,在研究人的认识力的时候不能够采用任何自然科学的方法。先验的方法指的是,人的认识力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种格式,凡是知识就都是这个格式。康德认为人是可以发现这种认识力的,比如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由于我们的任何感觉都具有时空性,因此事物必是依靠于时空,而不是时空由事物产生,“时空既不是先于事物而自存的一种东西,又不是存于事物间的一种关系,他们乃是感受性上先验的方式(aprioriform)”[5]107。   既然感受性上有这种先验格式,在理解性上也是有的,这种能力可以把所与加以综合,他认为这是一种自发的能力,这种能力所制造的就是所谓的“概念”。而概念中最根本的就是范畴。范畴就是思想上的先验格式。我们有了这种先验的格式才能够去认识对象。我们先用感性的先验格式对对象进行第一次加工,再用悟性上的先验格式来进行综合配列。经过这两次加工,我们认识中的对象已经不是那个东西原来的样子了,康德将这个并非原样的东西称之为现象(phenome-na),而那个东西原来的样子,则是事物的本身,即物自体。   通过现象与物自体,康德将事物的本来模样与我们看到的事物分裂开来,在这个二分的自然中,外部世界指造成感觉的素材,但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却把这种素材进行整理排列在时间和空间中,并且借以来了解经验中的各种概念。物自体是我们感觉的原因,但是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由于空间和时间都是主观的,是我们知觉的结果,因此它不存在于事件或空间中,它也不能用范畴中的任何一个一般感念来描述。康德认为,“事物的原样,是不可知的,好像我们天生戴了一副有色眼镜;凡是所见必须经过这个眼镜。事物要被我们所知则必须经过我们认识能力所具有的格律作用。所以事物不被知则已,一旦被知必是变为'现象',而不复是原样。”[5]109如果我们老是带着一副空间的眼镜,那么我们看到的东西就一定是在空间中的,因此几何学才能适用于我们经验到的一切物体,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设想与几何学类似的什么学能够适用于我们没有经验到的物自体。因此我们看到的自然是什么样子的,是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的。#p#分页标题#e#   三、怀特海对自然二分问题的批判   怀特海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是一种终极的载体,不再作为其他任何事物的谓语。这种顽固的假设习惯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在现代科学中建立物质的概念和以太的概念都是因此而来的”[1]18。哲学把思想上的纯粹抽象存在物变成了自然中这些因素的形而上学载体,因素变成了属性;其次科学家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种载体为前提,将其作为仍然处于时间和空间中的那些属性的载体。这样就产生了近代科学以来研究对象的混乱。怀特海认为近代哲学中产生了三种二分自然的方式:   (一)极端的二分方式   与洛克的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划分方式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心理附加(psychicadditions)的方式。所谓“心理附加”是指一种把心灵自己的东西附加在感觉—意识为知识所提供的事物上。比如青草,感知给予我们的是绿色的草,这是自然中的对象,是第二性的质,而经过心理附加理论,这种绿色的性质就会被看成是感知的分子和辐射的能量,成为了原初性的质。通过这种心理附加,自然就变成了两个实在的系统,一个是存在物,它们是思辨物理学的对象;另一个是为知识而存在的实在。我们所知道的是第一种存在,而第二种存在是不可知的。自然也就变成了两个自然,一个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这个自然是事实的自然,它包含了绿色的性质;而另一个自然是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这是科学家们推测出的自然,拥有分子和电子的系统。影响心灵的就是这种系统,心灵受到这个系统的影响在意识中产生了显现的自然,作为原因的自然变成了流入物,而显现的自然成了流出物。   (二)折衷的二分方式   洛克的这种划分还产生了一种较为折衷的形式,就是我们承认只有一个自然,但是自然有两个性质。就好像洛克说的理论一样,当红色的台球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位置、再具备恰当的硬度、并在恰当的惯性下发生恰当的运动及产生声响,那么红色和咔哒声就是心理附加的东西。怀特海认为:“这种区别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在一个时代,物理科学走在了其他科学的前面,它告诉人们对力的感知是传送的结果。”[1]41因此在生理学上借用了这个观点,认为对颜色的感知也是传送的结果。那么如果台球的红色是传送的终点,那么对力的感知也是传送的终点;如果红色是附属的性质,那么力是不是也可以被取消?怀特海认为,“对肌肉张力的感觉让我们产生了力的感念,但并不表明力就比颜色更实在,我们如果把自然中优越的实在性派给力,就没有理由不派给颜色和声音。只要实在性受到关注,我们所有感觉—知觉的处境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更为重要或更加根本,这种公平的态度才是在科学研究中要达到的”[1]42。   (三)微弱的二分方式   还有一种更加微弱的主张,认为只有一个显现的自然,而原子和以太的概念不过是计算公式中用于逻辑术语的名称。怀特海认为,“计算公式必须假定它对自然事件来说是真实的。就好比2+2=4,是指取来两个存在物,再取来两个存在物,合起来有四个存在物。这种公式不可能导致原子概念的产生也没有公式断言有原子这样的概念。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存在物,那么关于它们的任何陈述怎么能用于自然。就比如月亮上的绿乳酪,这个断言在任何科学推论中都不能作为前提。”[1]42-43   洛克与康德的理论造成了人们的困惑,为什么总是会感觉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而现代科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不相信我们感觉到的事物,而总是去寻求事物背后更加根本的东西。对自然的二分就是企图把自然科学表示为对知识事实的原因的研究,怀特海认为这种理论是不对的。在考虑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消除心灵之内和心灵之外的限制,我们只能描述知识是什么,而不是解释知识为什么。我们能够分析知识的内容和它内部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知识。这种理论之所以影响了科学哲学是因为近代以来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出现了这样的困难:一方面是我们的感受比如红色,另一方面却是原子、分子电子、以太等物理学的概念,二者之间需要一种联系,而自然二分的理论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所谓的“原因的自然”是形而上学的怪物,这种二分并不能根本地解决人的认识问题,相反这种二分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后果。贝克莱用“存在就是被感知”打破了这种对本质属性的执著追求和由此带来的认识谜团,他认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感觉,感觉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所谓的第一属性只是无谓的妄想。尽管贝克莱的学说有其可取之处,但是自然的位置却被心灵和观念所取代,因此他的理论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对关于自然的研究来说同样没有益处。   怀特海和贝克莱一样都认为应该抛弃物质学说的现有形式,但是他认为贝克莱没有找到一个东西来填补物质原来的位置,而任何基于形而上学的讨论都是不利于科学哲学的,因此他也不予讨论。所谓形而上学的解释,在怀特海看来都是对思想和感觉—意识怎样超越自然和为什么超越自然的论述,因此任何把形而上学解释注入到自然科学的哲学中去都是非法的。在科学哲学中,我们寻找运用于自然的一般观念,这是我们在感知中意识到的一般观念,因此科学哲学是感知到的事物的哲学,不应该和既包括感知者又包括被感知者的形而上学混淆起来。因此怀特海尽管认可贝克莱抛弃物质实体的观点,却反对在科学哲学中设立一个能指导知识对象的观念来解决问题。他认为感觉意识既然是关于某物的感觉—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关注所观察到的某物的一般特征,而不是去找寻感知者或感知过程。他反对把心理的东西附加到感官所知的对象上去。在关注人的认识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怀特海反对康德的“人的认识力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在认识自然的时候只是在遇见已经存在于那里的东西,认识行为并没有把任何东西加在经验之上,康德的观点在怀特海看来就是用心灵的方式构成了它所遇见的世界。至于康德提到的“范畴”,康德认为它是一种先验的格式,有了这种格式才能够去认识世界,而这些格式是不变的。怀特海则认为,“范畴作为航海图和指南针,能够指引人们去发现新大陆,但航海图却不是新大陆,相反倒是新大陆的疆界随时在修正航海图”[6]47。#p#分页标题#e#   关于自然和思想的关系,怀特海认为我们可以思考自然,却不必思考到思想本身。怀特海提出尽管人的认识力不能够穷尽自然,但是人并不只是“异质地”想到自然,人也能“同质地”想到自然。这里怀特海主要是指人具有一种感觉—意识,感觉—意识是直接指向自然的,而不指向人的关于自然思想,怀特海认为这个时候人是在同质地思考自然。怀特海提出“虽然自然可以独立于思想,但我们却可以同质地思考自然。”(这里怀特海主要指出两点:首先自然是整体的、自足的;其次思想是指向自然的)[1]13在现在的哲学与科学中,人们将解释心灵所知道的自然与心灵处理什么样的自然混淆了,造成了科学和科学研究中把自然与心灵的关系问题转变成了肉体与心灵的相互作用的问题,怀特海认为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限制在自然本身,不超越在感觉—意识中显露的存在物。科学是关于自然的,应该关注自然物而不是寻找感觉和感觉的过程,他反对这种把心灵的东西附加到自然中的观点。   自然的二分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将我们看到的自然与科学家推测出的自然分开来的观点。自然分为了原因的自然和流出物的自然,科学家们的推测变成了自然的原因,而我们看到的自然却成为了心灵的产物。对于科学哲学中出现的认为原子仅仅是观念上的,关于它的理论在自然里可以适用于其他事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怀特海认为,科学的定律如果是真的,就要涉及存在物,如果存在物不是在自然中发现的,关于它们的陈述就与纯粹的自然事件无关,当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电子的理论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假说。至于用观念搭建的体系,由于使用了不存在的事物进行断言,是不能传达真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已经不是指向真正的自然,而是指向了形而上学的产物。我们对事实的科学表述已经陷入了可怕的形而上学的迷宫中,当我们去掉形而上学,重新开始对自然进行无偏见的考察时,就会对统治科学、指导进程的许多基本概念提出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