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状态

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状态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虽然,甘肃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企业职工将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转向依靠社会保障和在职期间的工资积蓄。所以,企业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他们老年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程度。   一、甘肃省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现状   (一)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据统计,甘肃省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无论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替代率上低于国内其他省份。并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比较公务员退休金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是最少的。企业退休人员只能拿到约为相同工龄的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三分之一左右。鉴于这种情况,他们的养老方式主要依赖于在职期间的工资积蓄和依靠子女养老。还有一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在职期间的积蓄本来就少,所以他们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退休后的养老金。综上所述,甘肃省的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再加上近几年物价的飞速上涨,造成大量的退休工人的生活艰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二)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   甘肃省仍然按照国家规定实行“退休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统账结合、以个人缴费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替代率约为60%,其水平处于国家各省平均偏下的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国家财政作保障的非缴费型退休保障制度,机关单位退休金以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为基数,事业单位依据其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替代率达80%~90%。所以在保障制度方面,退休工人的待遇无法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相比。这也就造成了退休工人的生活水平远远无法与退休公务员相比较。从全省来看,社会保障水平与甘肃省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不相适应,基本养老保险只能部分保障退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不能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甘肃省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样式单一   甘肃省的退休工人的保障主要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退休工人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随着甘肃省养老制度的改善不断的提高。但仍然相对单一,没有建立其相对多样化的保障局面。   (四)退休工人对社会保障依赖性较高   甘肃省的工人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原来家庭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家庭负担也较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职期间没有积蓄多少自己退休以后的养老的储蓄,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甚至在退休之后还要负担后代的生活成本,这些都能造成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下降,更说不上是老有所乐了。况且,近些年来,CPI居高不下,这种无形中造成的货币贬值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五)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工人要离开工作岗位,很明显,这种趋势将会加重企业的养老负担。企业将会为自己工作过的退休工人支付更多的养老金的总额。这些增长的养老金花费将会限制企业的中长期发展。2007年,甘肃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6.03万人,比2000年增加68.19万人,年平均增长6.30%,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9%,但是甘肃省经济发展落后,在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基本上属于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程度造成社会和企业的养老抚养比上升,企业的养老负担加重。老龄人口增多,导致企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削弱经济增长的潜力,将会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率的降低。   二、甘肃省退休工人保障现状的原因   (一)甘肃省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是制约甘肃省退休工人保障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甘肃省深处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到自然环境和地域的影响,相比较与东部和中部的省份而言经济总量偏低和经济结构合理性程度都偏低。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呈正性相关。虽然甘肃省最近几年GDP增长速度稳定在10%左右,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落后造成了GDP的基数较小,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甘肃省的经济水平和中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然而甘肃省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速是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甘肃省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社会保障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趋势是由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造成的。由于甘肃省的经济总量的差距将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投入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甘肃省近年经济增长势头是良好的,然而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这使得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民众的自我保障能力都不够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趋于适度,但还没有落入适度区间。   (二)社会保障制度是约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   退休金“双轨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并延续至今,主要是指,企业人员和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实行两个政策:企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由国家统筹发给退休养老金,而公务员则按照在退休前按岗位工资高低发给退休金,全部由财政负责。我国的这种把公务员和工人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区分对待的制度,造成了公务员退休之后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是最高的,其次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最差的就是企业的退休员工了。企业员工退休之后还拿不到与他们工龄相同公务员的三分之一。国家的这种养老金发放制度严重的影响了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使他们的待遇远远低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社会公平性原则的,国家应该拉齐或者至少减少这种差距。   (三)退休工人长期以来生活水平不高和家庭负担偏重 #p#分页标题#e#   由于历史的原因,甘肃省的工人大部分来源于偏远农村,他们家庭原有的生活水平本来就不高,经济压力大。甘肃省的退休工人大部分还要依靠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去供养年迈的父母和子女。他们在在职期间工资待遇也是偏低的,生活的积蓄基本上是很少的。况且,随着物价水平的飙升,现有的养老金已无法支撑日益扩大的生活资金的需求,家庭经济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他们现有的经济水平是无法抵抗一些家庭的突发事件的,比如家庭成员中有人罹患重病。   (四)不同企业之间的效益的差异是造成退休工人养老金差异的一个因素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的社会保障策略,逐步开始在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年金的建立还有赖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情况。相比较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而言,建立了企业年金的企业退休人员会享受到企业年金运行所带来的实惠。在甘肃省,金川公司就已经建立起了惠及三万多员工的企业年金制度,会使金川公司的退休工人平均每人每年受益2200元左右。而对于大量的没有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退休职工,则他们的退休待遇和个人保障和以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提高。这也无形中造成了不同企业职工的退休保障的差距。   三、解决甘肃省企业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的有效途径   (一)努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着力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甘肃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大部分的省份。最近的几年,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的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1.1%。快速发展的经济也给甘肃省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保障提高提供了基础。甘肃省也在最近几年,参照国家的政策,着重考虑本身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屡次上调退休工人的退休待遇。但是,甘肃省非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在2010年要低于全国水平的7.54%。因此,工人的保障待遇也没有多大的提高。况且,最近几年甘肃省的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的增长率要高于其GDP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造成的。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甘肃省的社会保障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这种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本省的社会保障的灵活性。所以着力于发展本省的经济水平,才是提高甘肃省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性的办法。只有本省的经济总量和层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工人的社会保障才会有更好的保障。最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的企业年金制度是对退休工人保障改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否与办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发展本省的经济是提高退休工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性措施。   (二)政府积极主导,逐步建立较为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   毋庸置疑,政府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逐步建立一个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政府机关退休人员相同标准的养老金制度。甘肃省政府可以在他们职权的范围之内,在权衡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有利于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针对于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可以积极鼓励企业创造适合于本省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给即将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给予指导,给已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给予财政上适当的补贴或者降低企业税率。政府也应该积极倡导整个社会参与,提高在岗在职人员的社会保障的意识,鼓励他们加大对自己日后养老金个人储蓄的投入。建立一个,政府用心指导,社会积极参与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局面。   (三)企业积极配合,注重本企业的退休工人的生活状况,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当然,企业作为一个主体在提高本退休企业人员的待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执行国家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一部分企业应该承担的职工养老保险;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在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其次,可以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更好的生活保障;再次,还可以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优势,增强企业和个体的自主性;最后可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育。   (四)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对退休工人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   商业保险是一种缓解政府养老压力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为退休职工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可以任由个人的意愿自由买卖,所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企业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购买适合他们自己的养老保险类型。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金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能够保证退休职工由于经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养老风险。商业养老保险更加能够满足寿命较长职工的养老要求。并且,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帮助退休职工抵御疾病等生活意外事件带来的冲击。   鉴于各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如此特点,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让在职企业职工建立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投入的意识;政府相关部分也应该制定出针对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努力促进个人商业保险的良好发展;在保险公司方面,应该积极拓展和发展个人养老保险的种类,使其多样化,并要加强对保险条款的制定使其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