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大学跨文化教育研究

中加大学跨文化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张 捷、魏小军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格兰特·麦科文大学亚太管理系

一、加拿大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

加拿大大学在每个学期第一个月内自由选课。最多只能选5门,每一门课都有不同的价格,按照选课来付学费。专业必修课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必须要修的,大概有3门,每门课3分。选修课由学院、学校列出一栏,有两门课,每门课3分。课程体系是很清晰的,比如说读了微积分,才能修线性代数,课程相互之间有联系,在选课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修过这门课要求的课程,那你就不能选上这门课。因此你不能打乱顺序或是选择了你不该上的课。整个体系给你很大的自由,同时又把你严格的限制在一个框框里,让你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自由。课外活动也有要求。兴趣小组、社团要求至少参加一个,学校会推荐一些他们认为不错的社团给学生。这个也与招聘有关,没有参加过志愿者或没有社会经验的人不会被录取,对进公司有很大影响,因此学生都会参加一些志愿者团体,而且这些志愿者团体通常都很正式,有系统的组织机构,有详尽的计划等等,以HWO为例。

二、加拿大的教育重视课程的质量超过教授课程的数量

虽然一个学期最多只能选5门课,但是这5门课能够让学生学到很扎实有用的知识。每门课老师都不完全按照书本来讲,而是结合自己的讲义和案例来讲,每个学生打印出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加起来有几百页厚。他们的学生作业量都相当大,而且这些作业都不是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或是在网络上搜搜就行的,必须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才能解答。而且教授的考试成绩不是只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的,通常分为4个部分,作业,两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有的个别课程还把出勤情况作为一个考察因素,但大多数课程没有,因为国外教授认为如果你自学可以完成所有工作的话,那你是天才不来上课也可以。)最后加权得到最终的成绩。因此上每一门课都是一个浩大的工作量。如果一个学期上5门课,对于一般学生就是很吃力的了,一般情况下是3-4门。相比于国内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很多,但是每门课都学的不精,国外大学课时量相当大,以管理工程学课程为例,一个星期有一次理论讲座,对应的有四节习题课(习题课老师有时候和上课老师不是同一个人)温习学过的内容。交通工程这门课一个星期两次讲座,两次实验课。课时量大,而且他们的课程内容都是最新的,前沿的,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的。讲课的内容非常细致。在管理科学这门课中,教授学生用EXCEL做季节指数法预测,这一个方法就讲了一次课,一小时二十分钟,又配合四节的习题课,而国内一般这个方法只用20分钟就讲完了。所以在加拿大,每一门课学生都能学到扎扎实实而且非常实用的专业知识。因此,从课程设置体系来说,我们的课设置多,但大多课时少,讲的不够深入,对学生要求相对简单,只要期末考试成绩过关就可。因为学的不够深入,学生就总有没有学到知识的感觉,到了工作岗位也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

三、加拿大大学对学生自由而又严格的管理

加拿大大学学生不分班,也没有班主任。学生是自由选课,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哪些是选过这门课才能选,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不需要按照班级来管理。至于学生的个人安全,生活等方面,因为发达国家法律规定学生满18岁就有了人身自由权,不需要去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任何事情只要学生签字即可不需要见家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去管学生了,而是有一个专门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顾问,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切问题。当然,他也不是万能的,他就相当于一个中介,如果你有心理问题找他,他就会给你联系一个心理方面的专家。你有学业安排上的困惑,你有学费贷款的问题,你有法律方面的问题,你要投诉,你要怎样,都由这个顾问为你解决,他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通过各种各样的专家解决。顾问都非常热情,而且非常体贴周到,就像一个服务员一样谦卑的态度。教授有时候感觉很威严,但顾问通常就像你的朋友。

四、加拿大大学里学生学习风气很浓源于毕业生的区分度

加拿大的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课后的各项活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在哪里?答案是区分度。约有50%的学生拿到毕业证,60%的学生拿到学位证,10%的学生拿到荣誉学位证。拿到荣誉学位证的学生会由学校推荐到很好的公司实习锻炼。90%以上的几率会被录取。而且学生分数的高低还会影响到选专业。比如说,第三年达不到第一、第二年的基础课平均分就不能选工程类专业。因为工程学院比较难,所以要求的学分比其他专业多。一般文科专业学习特别好的3年半就能毕业,通常4年。而我们所谓的理工科一般都要4年半或5年甚至更长,最长期限是不能超过六年。在六年内完成全部课程修够学分才能毕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不好的就要推迟毕业,甚至拿不到毕业文凭。这种区分给了学生极大的动力去努力学习,以早日毕业,找到理想的专业工作。

五、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

加拿大没有讲师,最低的是助理教授。教授不讲书本知识,课本是帮助你自学的。课前教授会发提纲,或是告诉你多少页到多少页要预习。或是把下次课的PPT提前放到ECLASS(ULEARN)网络课堂里面供你提前预习。每个学生一天平均作业时间是4个小时,一般是4门课,一门课的作业一个小时大概能写完,每天都要写。教授一般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比例是1比2,也就是1小时上课,就要有2个小时的作业。学生作业也是同样的严格,如果发现作弊就会被开除,涉及到诚信问题,因此抄作业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作业分数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打分而不是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期中或期末考试教师并不简单判卷,而是根据试题难易程度给学生打分。比如50%的学生考及格,成绩分布合理,此次考试有效。如果70%不及格,就是难易度有问题。教师会相应的调整分数或加权比例。

1.实行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目前我国高校虽然都实行了学分制,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实行“弹性学制”,以至于这种学分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这就是所谓的“弹性学制”,也就是“完全学分制”。从道理上讲,“学分制”应该与“弹性学制”一脉相承,实行学分制,就应该以学分作为衡量一名大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而不应再以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作为衡量标准。大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固定的学习年限,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又有些浪费时间。而实行“完全学分制”,每个大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或早或晚地修满学分,提前或滞后毕业,这其实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实际上,在许多教育发达国家,都实行的是“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有些大学生甚至可以中途到社会上工作几年,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中断了学业,几年后仍可以复读,只要他们修满了规定的学分,照样可以毕业。这样的教学管理方法,更加人性化。我国高等教育早已实行了收费制,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允许学习成绩好、学习进度快的大学生提前毕业,少交一两年的学费;让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进度慢的大学生延迟毕业,多交一两年的学费,恰恰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实行完全学分制,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学生,也有利于学习成绩好的大学生,既可以给学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又可以以此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困难在于要学生选专业,必须要有充足的师资和足够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要学生选课,必须要有大量高水平的课程资源;要学生提前毕业,必须要有方便可行的提前毕业途径。”另外,实行学分制,不只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还涉及人事制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方方面面要整体配套,否则完全学分制就难以推进。#p#分页标题#e#

2.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传授者的灌输作用。教师和学生处于知识的两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测试得到学生掌握水平的信息反馈。学生被假设为知识的需求方,对今后职业生涯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都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需要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加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各种技巧。这一假设在信息资源不够丰富,或者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学能力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更高的效率完成知识的传播。但在当前,信息传播从传统的单向媒体时代(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朝着双向传播和网状传播模式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面临着一次时代的变革。知识或者信息也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现在,更重要的是产生知识的能力,即如何创造和利用知识。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不再是记住若干的结论,而是发现如何达到这一结论的途径,并且寻找出最优途径的方法。外国学生对老师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问“why”,但是中国学生问问题只会问“是什么”和“怎么做”,很少会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差异可能就是中国近年来在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上欠缺的重要原因。

3.创新教学方法

以管理工程学和物流管理这两门课为例。管理工程课用计算机软件EXCEL来做经济的预测与决策。一堂理论课就要配一堂实验课(也就是计算机上机课),甚至考试都是上机考试。掌握了理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熟练的应用它。学期末课程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可以熟练地EXCEL做各种生产计划,销量预测,各种方案的决策等等。而在国内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种问题。一种问题是教师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及计算机应用的实用性,但由于学校大纲要求,有量化性的指标来要求这门课,所以这种无纸的考试难以存档,也难以达到学校的要求。因此,教师只能淡化上机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去自学。在考试的时候,考查学生对公式的记忆程度,而忽视了学生是否会使用最快的方法算出公式中要求的数据。而且有的老师,循规蹈矩,没有创新,完全按照课本的理论来讲,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却轻描淡写。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教育都从务实的角度入手,开发学生应用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也要改进教学方法。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是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课,但其内容与中国的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几乎完全相同。在讲到看板管理,拉动式管理和推动式管理异同的时候,教师上实验课,让学生分成5人一组,发给学生做飞机的积木,让学生先按传统的推动式生产方式做若干个飞机。记录下成品的残次品率,完成率等等。接着,按照拉动式的生产方式,体验什么是看板管理,重新进行流水线生产。结果发现,几乎没有缺陷品,生产率也大幅提高。这个实验立刻就让学生亲自实证了拉动式生产方式的先进性,比空洞的理论讲述效果好很多。因此,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西方是以实务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环节。其主要体现就是采用了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一般是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采用相似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与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以训练学生的战略观点、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决策,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最新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就业率最好的内容来教。无疑,这样不局限于教材,而注重于实务的开放式教学更易于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赶上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