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发展特色

观光农业发展特色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西方国家已经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发出了传统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型休闲观光农业、奇异型休闲观光农业等多样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观光农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但是,近年来国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发展模式。四川省成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起点高、创意多、发展快等特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无限的发展潜力。   一、有关休闲观光农业研究文献的简要梳理   (一)有关休闲或观光农业的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多学科的话题,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以往研究中关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观光农业的内涵。丁忠明(2000)、赵春雷(2001)以及郭焕成(2000)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的新兴产业,兼具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功能,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周晓芳(2002)、杜江(1999)等学者则认为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以旅游者为主体、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生产的好奇以及对农村风光向往的旅游活动形式。   2.考察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孙艺惠、杨存栋(2007)等学者认为我国观光农业类型在增多,总量在扩张,功能在拓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同时,宋金平(2003)、李君茹(2004)、宋红(200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观光农业在旅客旅游动机、项目开发、客源市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   3.着眼于观光农业发展的功能与效应的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梁伟军、易法海(2010)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全国部分省、市的实证研究,得出旅游农业发展有显著的优化农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效应;郑铁(2006)则对旅游农业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农业具有扩大就业、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等功效;李德明、程久苗(2005)则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析,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化发展与持续发展。   4.展望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沈和江、沈绍岭(2007)等学者以杭州为例对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李晓颖(2010)、申庆涛(2007)等学者则具体对农业观光园模式的创新性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建议;古红梅(2005)、黄学群(2005)、胡卫华(2009)则分别以北京、天津、深圳为例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与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地方观光农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包书证(2010)、朱邦耀(2007)等人则对日本与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并就其发展的经验对于国内观光农业发展的启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供了建议性发展对策。   (二)关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都市就十分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成都地区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自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以往对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姜太碧(2006)、李泽生(2010)等对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传统的人文休闲文化积淀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之外,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这一成功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谢翠萍(2010)则从成都作为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角度对成都起点高、运作手笔大、发展速度快的现代观光农业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此外,姜太碧(2006)、王永志(2008)、何景明(2005)等学者还对成都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深入考察。   2.探讨成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彭明勇、王占峰(2005)等学者通过对成都市以及成都地区部分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的实证研究发现,成都观光农业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点辐射性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对策;朱华(2006)、黄萍(2006)等学者则对当前成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尤其是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在此视角下对相关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3.分析成都市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成都市人民政府2009年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中对观光农业从产值、吸纳劳动力到结构优化等维度提出了全面的规划;罗晓彬、王汝辉(2005)则从产品创新、促销口号、促销活动等方面为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量身定制了营销策略。   综上所述,以往对于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对个别景点进行个案考察的基础做推论或展望,针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状况的研究较少,对于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发展模式与发展特色更是缺乏总结性研究成果。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体扫描,从而在总结成都经验、为其它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性建议。   二、成都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优势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天府之国”的核心地带,为川西平原的腹地,是我国的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平原广袤的土地、密如蛛网的河流体系、温和湿润的气候、始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灌溉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集市的形成。丰饶的物产却因地理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闭的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难以发展川外贸易,于是消费土地的丰腴赐予便成为了主要的选择,也就促成了川西人尚奢好玩、工作与游玩交汇、界限模糊的风气与民俗。[1]33历史上,成都平原集市贸易繁荣,加上物产的富饶,使得这一地区游乐之风得以滋长和形成,茶馆文化、麻将文化、饮食文化的沿袭和渗透培养了成都人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和雅致的生活品质。节假日全家出游、周末到乡下踏青、观花赏草、钓鱼喝茶、打麻将听散打融进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都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p#分页标题#e#   进入新世纪,成都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成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园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大力推行;而城市的发展为反哺农业、农村提供了可能。2010年福布斯的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中,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成都市总人口1125万,其中市区人口400多万,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   在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又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这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迎来更加长远的目标。“田园城市”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之后,“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就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带;“六个走廊”则是串珠式发展的副中心或卫星城,空间布局是走廊式的。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提出也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由此,良好的经济基础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为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天然的秀丽风光、一流的农业发展基础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自古形成的节假日休闲游玩的文化底蕴以及成都人悠闲的处世态度又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便捷又多样的交通方式在加强城乡紧密度的同时又为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新的游览项目与旅游卖点;再加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宏伟蓝图提出后成都市政府更为积极的总体规划与大力开发,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   三、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特色   (一)总体规模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无到有,由弱变强,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布局合理、效益凸显的总体态势,并显现出了一定的集聚规模效应。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周边地区岷江、沱江和都江堰灌区等江河资源以及龙门山脉、邛崃山脉、龙泉山脉等自然资源,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田园生态景观再造以及观光旅游村镇建设,对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包装,初步构建起了以苗木花卉、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型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目前,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   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家乐、乡村餐饮点226家,其中规模以上农家乐72家。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逐步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独具川西民俗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成都周边乃至国内外游客。近五年来,全区游客总人数从2006年的161.6万人次(占成都总人数4%)上升到2009年的750.8万人次(约占成都总人数的13.6%),全区旅游总收入占GDP百分比由2006年的1.18%上升到2009年的4.2%;2009年,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三产业的比例从2006年的3.67%上升到2009年的12.8%。2010年温江区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9亿元,全区涉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②   根据《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预测,到2015年,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年经营收入将达到4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占旅游总收入的18?;休闲观光农业吸纳劳动力80万人,占全部农业劳动人口的30?。而到2017年,这些数据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再次被刷新。由此可见,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总体规模,并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模式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多样的具体发展模式。但就目前而言,最为主要的还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即以农民(或企业)自发经营为主、政府少量扶持为辅、农民自发分散经营围绕当地特色产品这一载体而提供食、游、乐等系列服务的发展模式。[3]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2010年全市农家乐旅游项目接待游客3825.288万人次,接待收入290171.3万元,农家乐总数3983家,农家乐从业人员30354.01人,纳税额18037.36万元。其次是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即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的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型的现代观光农业。[3]这种新模式有助于景点旅游项目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既体现了强烈的政府主动参与色彩、加快了产业发展速度,又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追捧,还能够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很多地方当前重点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体验、参与观光模式近年来受到城市消费人群的追捧。体验、参与模式是通过农民承包地流转,以“认种”方式吸引城市居民租种农民土地,以委托农民代管或者自己亲自耕种的方法种植蔬菜、花草、果木等,使城市居民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此外,成都市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以历史旅游资源为基础创新出古镇开发这一崭新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出了洛带古镇、安仁古镇等优秀的观光农业经典品牌,很好地将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糅合到一起,推动了地方旅游业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各种具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中,又因为地域特色的差异、目标人群的差异、服务依托载体的差异以及具体服务项目与服务程序的差异而又分为更为多样而细致的小模式。正是这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共同成就了成都市观光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三)主要特色   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概括而言,就是“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4]   一是政府积极引导,进行高起点的总体规划。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③建设时,市政府就提出了“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的科学规划思路。[5]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规划出重点镇和重点村,并在人、财、物上予以倾斜,全市各区(市)县在重点镇和重点村的发展中,以旅游为依托,以旅助农,以旅促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型村镇建设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6-2015年),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平原—丘岭—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集体运作,一般是以一个村或一个景点为单位有机打造整个观光农业的发展。如一些区县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型村镇。如锦江区“三圣花乡”、龙泉驿区桃源村、双流县大林镇等。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将川蜀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入到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之中,既增加了景区文化内涵,提高了品味,又为游览者提高了别样的情趣。“花香农居”、“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三是农户积极参与,寻求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规模效应的产生。在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很注重农户的积极参与,一是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与人力支持;二是农户的参与有助于在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更具“乡土气息”的同时,推进乡村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而大幅度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水平。此外,在“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基础上,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大型节会活动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与积极意义,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中国骄子菊花节”、“荷塘月色彩灯节”等盛大节会在吸引大量旅客、提升景区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促进景区向更高档次迈进。   四、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与发展瓶颈。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制约成都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为其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模式的单调性   多样而成熟的发展模式是休闲观光农业的生命力所在,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在积极创新发展新模式的同时,也客观存在模式单调、各种模式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的单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少,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欣赏品味快速提升的城市消费人群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在经历了最初的猎奇心理之后,到城郊农村休闲观光的旅客已经不满足原始状态的看花、看树、看果木,吃鸡、吃鱼、吃山珍,他们希望在繁杂的都市生活的空隙品味到更高层次的心灵的憩息。据调查,在成都地区,以解除疲劳、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休闲者所占比重增大,以游山玩水、品尝农家新鲜产品为目的休闲游客比重在下降。[6]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未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并很好地与之相契合,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展以及质量的提高。   二是现有发展模式严重不均衡,投资少、技术含量少、服务水平低的发展模式比重较大,现代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比重小,具体说就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占了大壁江山,而新型的、具有现代创意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尤其是受现代都市居民追捧的参与、体验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更是凤毛麟角,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总之,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目前还没有部级知名乡村旅游企业或产品品牌,没有在外地游客中形成影响力,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二)季节的依赖性   成都地区常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非常适合人居。气候条件也是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成都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呈现出了很强的季节依赖性。春季鲜花盛开,桃花、杏花、以及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成为城市居民争相观赏的美景;夏秋是水果的季节,吸引大量旅客周末或节假日到城郊果园尝鲜。因此,春夏两季尤其是春末夏初是休闲观光旅游的旺季。但是进入冬天,气温下降,田园凋敝,再加上四川地区独特的阴雨天气,使得休闲观光旅游门庭冷淡,甚至是进入“冰封期”。即每年的3-6月、9-11月是乡村旅游的高峰期,其间乡村人满为患,其余季节门可落雀。休闲观光农业这种明显的季节依赖性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全年客流量,减少了其直接经济收入,削弱了休闲观光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季节依赖性极不利于旅游要素配置和资源利用,由于旅游设施以及旅游工作人员的季节性闲置,造成了设施及劳动力的季节性浪费,最终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投入—产出的比例,进而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辐射的有限性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极大关注。这在于旅游业不仅自身在创造产值,而且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三个间接就业机会。[7]旅游业的这种对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同样,观光农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但是,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于相关产业的辐射性却比较有限。无论是对于周边地区之外的远距离目标人群的辐射,还是对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休闲观光农业都存在有限性。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人群主要就是成都市区以及周围一百多公里范围内几个交通便利的城市的居民,而对于远距离的消费人群缺乏吸引力。当然,这也与国际上就休闲与旅游的距离划分基本一致,如美国旅游数据中心就是将大于160公里的游憩者称为旅游者,小于160公里的即是休闲者。[7]但是,这样一来,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参与者就主要是近距离的周末或者节假日的短暂游玩,大多还是一日往返的自驾游,这在限制了游玩人数的同时,也使其对相关部门诸如食宿、交通等部门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辐射性。#p#分页标题#e#   (四)政府的扶持性   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政府扶持的色彩,从产业的总体规划,到具体项目的设计,再到土地的流转与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产业利益的分配与调控,无不凸显着政府权力的在场。当然,政府的扶持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为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当前体制下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最优选择。但是,如果一直依靠政府的力量来维持观光农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它制约了农民这一市场主体的地位以及主体利益的获得。[8]此外,政府权力的强力推进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会导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行政指令色彩,缺乏长足的发展后劲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会因为将来政府关注点的转移而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停滞乃至倒退。同时,政府的过度参与也使得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遭到侵蚀,削弱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导致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与集聚。例如,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参与很容易将一个纯经济问题演变为一个政治问题,增加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复杂性。   五、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探讨   (一)从传统走向现代农业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超越最初的猎奇心理与尝鲜品味,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这就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必须紧抓时代脉搏,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灵敏的市场嗅觉预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大力促进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模式的推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新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的创新,着力打造一批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符合现代旅游人群消费需求以及与国际观光农业发展脉络相一致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模式,用现代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如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的目标,全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普通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强化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的意识,使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缺少民居特色又与地形地貌和田园风光相协调。强调保留乡村记忆,珍惜“足下文化”,一颗老树、一口老井、或一间老房、一段道路都是乡村的记忆。同时,着力打造体验、参与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多途径增加收入的新路径,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参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平台。[3]   (二)从季节性走向常态化   季节依赖性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限制因素,它直接制约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后劲,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打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季节性依赖,使其发展由季节性走向常态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要在成都地区全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以及冬季仍旧山水清秀的优点,采取得力措施,建设一批反季节花果生产基地,发展一些反季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旅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花的海洋、瓜果的世界,从而吸引城市目标人群在阴冷的冬天到乡间找寻一份“春意盎然”;开发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以及植物“克隆”工厂,使旅客即使在严冬也能得到意外的惊喜与收获。[9]这样,就会充分将秋冬两季的消费市场搞起来,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全天候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大量增加休闲观光农业的总体产值;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相关设施与人员服务,避免设施与人员的浪费。   (三)从政府扶持走向市场主导   针对以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扶持性特点,必须重塑以市场为主导的准则,坚持市场在休闲观光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配置、项目的设计以及利益的分配。从而使得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政府的长官意志。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成都地区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区域配置与持续发展,甚至为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杜绝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力避因为政府换届等原因而导致的政府经济关注点的变化而对观光农业发展造成的危害,缓解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发生利益纠纷时所处的艰难境地;此外,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和完善民间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既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也为化解政府与农民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利益分配矛盾,[10]从而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角色在于协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业主)、投资主体的扶持力度,在水、电、气、土地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乡村旅游道路交通、旅游标识、管网、旅游环境整治等建设上给予资金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旅游农副商品的开发支持力度,不断激活农村的要素潜能、激励农民的创业热情,着力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以农业为载体走向系列化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想做大,就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使游客来了之后有得玩、住得下、舍不得走,从而创造出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以农业为载体的系列化发展就是一条可行的推进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以农业为载体,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以具体项目为基准,往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个产业链,从而在城市郊区形成一条条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进而形成系列化的休闲观光农业。游客既可以参与农业生产,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又可以加入花卉与果实采摘,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蕴;还可以参与产品的深加工,体会现代农业的高速便捷。另一方面,以区域划分为基本单位,统筹发展,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格局,使旅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9]从而在区域内培育系列化的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