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生态管理系统构建

海事生态管理系统构建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概念已扩展到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人们发现生态规律不仅限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的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本身,都需要用生态学的原理加以审视。生态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按生态规律进行管理,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促进组织(单位)与相应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海事管理机构作为社会成员,一方面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因子,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与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海事管理机构本身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子系统,系统内各组织机构和各要素之间协作、融合、竞争、制约,形成生态平衡。海事生态管理,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全面、系统、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海事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优化外部生态环境及内部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索海事行政管理和内部管控的最佳途径和最优机制,促进海事系统的安全、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管理的内涵   生态管理,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90年代逐渐兴起,其内涵极为丰富,由于自身的复杂性,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在发展中,研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生态管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生态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偏向于宏观研究,强调通过生态管理,力图平衡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另一类则偏向于具体管理,强调用生态世界观和生态学知识来指导管理活动,实现组织(单位)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也是从偏向具体管理的角度,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组织(单位)是有机生命体。   在传统的管理学看来,企业、单位和组织仅仅是社会生产或管理的工具,没有“生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其基本管理策略就是命令与控制。这种管理策略在某些特定的阶段也确实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当组织(单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时,这种管理策略就开始禁锢单位发展的活力。生态管理借鉴生态学理论,认为组织(单位)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命有机体,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和“微循环”系统,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与社会环境进行资源、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会有自身“能动”反应,同时它也遵循着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因此,生态管理将组织(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来进行管理。组织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必须融入社会生态系统,不仅要“强身健体”,配置好内部资源,抓好内部管理,增强生命力和耐抗力,还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生态大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   (二)尊重被管理者具有独立价值个体的存在。   人类建立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根本目的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使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从生态学发展而来的生态管理,其核心目的也是要提升人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组织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支配、控制、从属的关系,虽然经过多次改良和变革,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人的幸福感却没有太大的提升,少数人甚至会感到压抑和失落。美国生态学者艾伦•杜宁曾说:“生活在90年代的人比他们的祖父平均富裕四倍半,但他们并没有比祖父幸福四倍半……”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方乐于发号施令,一方疲于奔波应付,作为个体的人必然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甚至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生态管理意味着管理者要把组织中的各类要素,特别是人(被管理者)看作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体,使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从对立关系转变为合作与协同关系。在这样管理中,个体感到自身价值与组织的成长紧密相连,组织与个体成员之间相互融合,但又相互独立,人的心灵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三)在运动和变化中寻求组织(单位)内外生态的动态平衡。   生态学理论中最重要的规律就是动态平衡规律。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当受到外来干扰时,这种平衡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恢复。但是,当这种生态平衡被恶意打破时,就会造成相当恶劣的生态灾难。人类的管理活动同样必须追求平衡,无论是对资源的控制,还是对人的管理,都是在构建一种健康有序的秩序。生态管理强调用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来通盘考虑各项工作,倾向于在运动和变化中寻求组织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使整个组织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生态管理所追求的平衡绝不是死气沉沉的静态平衡,而是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平衡,它需要不断打破旧平衡,再构建起新的平衡,在这种调整的过程中,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管理确立的机制就是要确保这种打破平衡的过程是可控的,一旦出现失控的趋势,强制修正机制能有效介入,使之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   二、将生态理念融入海事管理的积极意义   海事管理机构作为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和口岸管理的国家机关,海事管理涉及到国家主权维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等多个方面,管理对象众多,各种利益关系纵横交错,面临的社会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同时,随着海事自身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内部管理的矛盾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适时引入生态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一个健康平衡的内外生态环境,必将对海事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   引入生态管理理念,绝不是管理方法的简单改进,而是一次思维方式革命和深刻的管理创新。它超越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思维下,海事部门将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同时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实体,而是与地方政府、社会群体、监管对象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海事机构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监管对象之间,不再是单一的监督与被监督、强制与被强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荣、互相促进的关系。不仅如此,海事机构还将监管对象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管理,这将促进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更容易得到监管对象的理解和配合。这种良性生态关系一旦构建,就会生成一个无形且稳定的推动力,形成一个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p#分页标题#e#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呼唤。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管理一样,都起源于生态学,但又都超出了狭义生态学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这也与生态管理的诸多要义不谋而合。当前,地方政府抢抓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总是希望能突破一些管控的框架,从而获得竞争的优势,但无序的竞争必然带来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过度开发、重复浪费,甚至是毁灭性破坏。海事部门代表国家实施监管,必然会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实施制约。这种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客观矛盾往往又是十分复杂的。如何妥善处理这种矛盾?贯彻生态管理的理念,将有利于我们在管控和支持发展中寻找到一种良性平衡,从而将这种加快发展的“愿望”引导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是指在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状态下,使最大多数人都能得到自由表达、公正对待、充分保障和实现个人发展的权利。生态管理尊重人作为“具有独立价值个体”的存在,十分重视人的需要的全面性,注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活力和创造性。在这种管理思维下,“以人为本”理念将得到根本确立,单位将把人作为最核心的资源,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人的发展,支持人的发展,海事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将更加强烈,能够主动做到与海事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   (四)现代海事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海事经过多年的发展,到“十一五”末期,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海事监管水平,正处在向世界一流海事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着力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建设,部海事局党组提出“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四型海事建设,这对现代海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现代海事,不仅需要一流的监管装备和手段,更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管理理念,其中一流的管理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它两个方面的发展。遵循生态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海事管理的生态化正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管理方式,对推进现代海事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生态管理的实施途径   生态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维,最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实践,也就是要将生态学理念贯彻到海事管理的决策、组织、控制、执行、反馈等各个环节,用生态化的管理过程来最终实现管理的生态化。   (一)明晰“生态位”,是实施生态管理的前提。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大自然中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没有生态位就意味着“不存在”。与自然界相类似,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因子也有着自己的生态位。   1.单位的生态位。海事管理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是国家机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海事管理机构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法定的,并没有选择的自由。但生态位的宽度,也就是生态空间却又是可以拓展的。实施生态管理可以有效拓展海事管理机构的生态空间,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   2.个人的生态位。这里所指的个人生态位,专指海事干部职工在组织内的生态位,暂不考虑其作为独立的个人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海事管理机构内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子系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当然也有着不同的生态位。与自然界不同,这里的生态位通过竞争和主动选择是有机会改变的,这种竞争也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追求“多赢”,这种竞争合作机制正是生态管理要研究的内容。   (二)营造适宜稳定的外部生态气候,是实施生态管理的条件。   外部生态气候是指海事管理机构面临的各种外部关系的综合体。适宜的外部生态气候,对单位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海事管理机构的外部生态气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海事管理机构由交通运输部实施垂直管理,但作为一个具体的海事局(处),其发展与所在地的地域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海事部门只有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所作为,才能赢得地方政府的尊重,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南通海事局积极推动江苏海事局和南通市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推动江海开发的同时,也为自身构建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2.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海事管理的对象是广大行政相对人,这也是海事管理机构存在的现实基础。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行政相对人实施必要的管理,从这种角度来说,行政相对人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群众满意是海事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海事部门必须贯彻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的“三个服务”要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做到热情服务、超前服务、真诚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监管与服务的辩证统一。监管与服务的矛盾是海事管理机构普遍面临的难题,也是影响海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监管,不服务,会制约发展;只服务,不监管,会使发展失去应有的秩序。我们应当看到,监管与服务不是相互孤立、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不可或缺。海事部门必须准确地把握好两者的科学内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两者的统一。#p#分页标题#e#   4.媒介关系与舆论支持。媒介关系,是社会组织与新闻界的关系。新闻媒体传递信息快,影响力巨大,可以左右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也被称为“第四大权力”。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博的发展,全球信息几乎同步传播,人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环境内,一举一动都会受人关注。同志明确提出“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因此,海事部门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媒介关系平台,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于理性引导网民意见,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舆论支持环境。   (三)构建活力健康的内部生态环境,是实施生态管理的核心。   相对于外部生态气候,内部生态环境是影响海事管理机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的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环境并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客观存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   1.科学的发展战略。战略是前进方向,是远景目标,发展战略对海事的发展是一种全局性的影响。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单位就像一艘漂浮在海面上无人掌舵的船,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科学的发展战略,不能仅着眼于集体的发展,还要使全体海事干部职工共同受益、共同成长,从而形成生态链上的良性循环,使单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公认的价值观。人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从事活动,并按照这种价值观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海事管理机构要长久不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上下公认的价值观,也就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使职工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海事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愿意与海事同甘共苦、共同命运。   3.阳光的民主决策体系。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贯穿在整个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就是决策的力量。科学的决策能使单位充满活力,兴旺发达,反之也可以使单位陷入困境。决策要透明、民主,根本还在于制度建设,只有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并将之固化,做到程序规范、信息透明、民主集中,才能把科学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4.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残酷的生存法则。羚羊生活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只有跑得快才能生存,正是这种优胜劣汰,增强了其生存的能力。我们讲究和谐,但并不排斥竞争,而是强调达成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建立起一种“赏罚分明、责权明晰、竞争合作”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物质、精神激励和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鼓励竞争、鼓励创新的生动局面。   5.适度的差异包容性。生态系统是多样性的,正是这种多样性、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海事系统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应该有着适度的差异包容性,在主体价值观念得到认同的基础上,承认人与人之间在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客观差别,强调多元发展,鼓励创造,宽容失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体现宽容精神,注入人文关怀,营造良好氛围。   6.努力实现人性价值的最大化。人类的管理活动,从最终意义上说,都是为了在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实现人的更好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贡献力量,还在于通过劳动和创造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组织,我们在鼓励干部职工奉献的同时,要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干部职工在物质、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满足人对于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也就是提升劳动技能的需求,从而在多个层面实现人性价值的最大化。   7.文化的润泽。一个成功的企业或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将深深地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管理背后一只无形的手。海事管理机构要积极培育有海事特色的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品牌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引领人、感染人和凝聚人。经过多年锤炼,南通海事局初步形成了“忠诚、负责、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南通海事精神,这对推动单位跨越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