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城乡社区建设会发言

市长在城乡社区建设会发言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建设经验,推广先进典型,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工作。刚才,大家参观了城市社区现场,观看了农村社区建设专题片,听取了经验介绍,表彰了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这次会议得到了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副厅长专程参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明晰方向,针对性和指导性都非常强,我们深受鼓舞,也增强了信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已经成为促发展的基础、保民生的依托、抓稳定的源头。对党来讲,巩固政权的根基在社区。党的方针政策,无不通过社区贯彻落实下去,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培育社会协同主体、调动公众参与等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肩负着夯实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对政府来讲,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在社区、反映在社区,社区建设成果也直接关系到群众幸福指数。只有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建设水平,才能更好地增进城乡居民福祉。对全社会来讲,维护稳定的重心在社区。“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社会矛盾苗头最先在社区反映出来,社区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充分发挥好社区“减压阀”作用,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总之,社区建设与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国家和省对社区建设高度关注。去年,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把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省委省政府将社区建设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抓手,年、年连续出台社区建设相关文件。去年8月和9月,国家和省还分别在和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和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这些都说明国家和省对社区建设都十分重视,各地也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力、人力、财力和物力推进社区建设。   从我市看,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社区建设达标率、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不断提高,区打造农村“五型”社区,成为全省典型,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发展、等21个社区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区,市和区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县。但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还面临许多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可概括为四方面矛盾:一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社区管理水平滞后的矛盾。随着改革深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更多“单位人”成为“社会人”,给社区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城市面貌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一些社区及居民小区环境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二是居民多元化需求与社区公共服务不足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性趋势,从单一的生活需求,向公共治安、生态环境、医疗保健、公用设施、文体活动等综合需求转变,而社区服务跟进不及时,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三是管理服务拓展与社区能力建设落后的矛盾。当前,社区管理和服务任务日益繁重,有些属于职能部门的工作也硬压给社区,加上目前社区综合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社区的工作开展和服务水平,居民对社区也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政府机构改革与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的矛盾。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政府的一部分社会职能转移到社区,但职能部门在向社区交办工作时,没有赋予社区相应权利和必要保障,存在社区工作“责权利”不对等问题,社区与政府相关部门、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之间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理顺。   总之,社区建设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紧迫,特别是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期,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加强社区建设意义重大。前不久,我到区调研时看了6个社区,总体感觉区农村社区建设抓得较好,城市社区虽然起步较早,但硬件设施有的还没有达标,其他县(市)也存在这方面问题。因此,我们要突出硬件设施,推进社区建设,实现提档达标。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区)城市社区66%以上要建成达标社区,建成1个以上精品社区和1个以上示范社区,70%的村要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下面,我就如何抓好社区建设,讲五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确保、两个提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有处议事。办公和服务用房是社区建设的载体和依托,没有这个硬件,社区建设就失去了基础。总体上看,我市城市社区基础建设明显加快,19个社区达到了省级和谐社区标准,并形成了一批养老型、平安型、文明型、互助型等特色社区。但一部分社区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办公和服务用房还很紧张,老年活动场所也严重不足。目前,只有市建成了几个精品社区和示范社区,其他地方都没有。刚才,我对今年社区建设的达标率,以及精品社区和示范社区数量都提出了具体目标。各县(市、区)要树立“穷尽一类”思想,竭尽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城市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标准,将社区公益用房和服务场所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新建的住宅小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社区用房一次性规划到位,要求开发商预留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并及时移交给社区。规划、建设、房产等部门要严格把关,对没有完成社区用房建设的住宅小区,坚决不予验收。同时,搞好室外活动场所、健身器材及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的城市社区,要在提档达标和设施配套上狠下功夫。现已达标的社区,在完善公共服务大厅和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区图书室、日间照料室“一厅四室”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慈善超市、便民服务室、法律援助站等场所,新增一批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社区,10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社区。未达标的社区,要通过新建、改建及调剂置换、购置合并等形式,加快社区“两房”建设。在这方面,市探索出了好经验。近年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19个城市社区全部达标,建成了4个精品社区、4个示范社区和一处4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区今年也加大了城市社区用房建设力度,计划完成6个社区的建设改造任务,其他地方也要结合实际,多想办法,集中力量,新建和打造一批精品和示范社区,尽快实现提档升级。#p#分页标题#e#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我市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有的地方还选派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但按照《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和新修订的《村民组织法》,社区工作人员仍然不足,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一是选齐配强社区工作人员。近年来,各县(市、区)都招聘了一批社区工作人员。以区为例,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18人,其中高校大学毕业生21名。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2%,取得国家社会工作师职称人员占40%,平均年龄37岁,基本实现了年轻化、专职化。去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和省委书记吉炳轩来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各地要在按照程序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形式,把具有一定素质、热爱基层工作、善于联系群众的同志,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吸纳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同时,要通过开展“双岗双责”等活动,鼓励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社区兼职,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和搞好服务。二是抓好社区工作者职业培训。要建立健全培训培养制度,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社区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的本领。要实施专业化社工服务工程,推进综合性社区服务实验基地建设,培养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人员。三是切实关心社区工作者。广大社区工作者长期工作在基层,是社情民意的第一知情人,是化解矛盾的第一协调人,是反映诉求的第一联系人。他们干的是“小巷总理”的活,管的是千家万户的事,非常辛苦。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宣传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困难,真正让社区干部感受到工作有责任、干好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三、加大社区资金投入,确保有钱办事。年以来,我市社区基础建设投入8000多万元,社区人员平均补贴标准也有所提高,在全省各地(市)处于中等水平。这次会议出台的《意见》提出,提高社区工作者补贴水平,落实各项保险待遇,完善经费和人员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为社区工作正常开展创造条件,各县(市、区)及财政、民政、人事等部门都要认真落实好。一是提高社区工作者补贴标准。近年来,区在提高补贴标准的基础上,相继为社区工作者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我市发展起步晚、底子薄,现在还处于爬坡阶段,但也要下决心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标准。今年,各地都要按照社区主任每月不低于1300元,副主任和委员不低于1200元,社区工作者不低于1100元的标准,兑现社区人员补贴待遇,并根据财力状况逐步提高。要建立绩效考核考评等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良好和达标的社区工作者,要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同时,人社部门要参照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标准,为社区工作者解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问题。二是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标准。区、县社区经费标准相对较高,分别为每年2.7万元和2万元,其他县(市、区)都在1万元左右。从今年开始,各县(市、区)每个社区每年办公经费都要达到3万元,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加大“以奖代补”投入力度。省财政今年设立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5000万元。市政府今年也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于奖励城市精品、示范社区和农村样板社区。各县(市、区)也要按照100万元标准,设立“以奖代补”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创新意识,提升满足居民需求服务水平。服务居民是社区的最基本功能,也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有效途径,创新社区服务的内容及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一是实施市场化运作。社区服务属于生活性服务业范畴,发展潜力很大。要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走“以服务养服务”的路子,有条件的社区要成立服务中心,把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团体、社会零散服务力量,以及有技术、有特长的下岗职工进行有效整合,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居民提供家庭护理、餐饮配送、管道疏通等多样化的有偿低偿服务。县在社区成立了特色服务队,根据居民医疗陪护、幼儿托管等需求上门提供服务,并实行评星定级的方式优先向居民推荐,以可靠的质量、公道的价格受到了普遍欢迎。各地都可以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探索实践。与大城市社区相比,我们辖区人口数量小,各种社会资源较少,资源整合也相对较难,但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社区管理方式,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钱随事转,责随事走,认真研究责权利相匹配的管理方式。二是拓展延伸服务领域。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关键是以居民需求为根本,居民需求什么,社区就服务什么。比如养老服务,我市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1.6万,占总人口的12.3%,而且空巢老人及鳏寡孤独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需要社区服务的最大群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和老年人的需求,把老年人活动场所和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鼓励社区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高龄及失能半失能、生活贫困老人提供餐饮配送、医疗保健、日间照料等服务项目。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优惠减免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建社区养老等服务设施,开展便民服务。三是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基础工程,省里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要搞好网格划分,配齐配强“格长”。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居民分类档案,为社会管理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按照省规定标准,落实定额补贴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逊克要抓好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为创新社区管理提供经验。四是发挥社区志愿服务作用。志愿服务是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宣传部、文明办、共青团、妇联是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和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主力军,要把社区内的热心居民、共建单位及社会爱心志愿者广泛组织起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节假日学生课程辅导、健康保健培训等服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把志愿服务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五、密切协调配合,提升社区良性运行保障水平。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落实责任,密切协作,上下联动,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一是明确责任。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社区年度目标考评制度,市政府也与各地签订了责任状。各县(市、区)要将社区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腾出精力,将社区建设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推进。市和县两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社区工作“协调中枢”作用,做好指导、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完善体制。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不是职能部门的办事机构,不能随便派活,但一些职能部门却经常需要社区提供材料、报表,到社区进行检查,严重影响了社区正常工作。要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权责关系,建立准入制度,职能部门委托社区办理的事项,要经政府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才可进入社区,并为社区提供相应费用。另一方面,社区也要发挥与居民和谐共处的情感优势,支持配合政府开展房屋征收、小区绿化等群众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三是部门联动。做好社区工作不仅仅是民政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参与。要继续组织中省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帮资金、帮项目、帮培训,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帮三送”主题活动。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共同研究制定加快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其他职能部门、驻区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要为社区建设出人、出钱、出力,有实力的部门可以“一对一”包扶社区建设,形成多方面投入、多主体承担、多部门发力的共建共育发展格局。#p#分页标题#e#   同志们,社区建设事关人民幸福,事关社会和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科学谋划,创新实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包容理解、温馨幸福的美好家园,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