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

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耳源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眩晕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眩晕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比较护士及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干预期间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入院时和干预1周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的情绪性得分(DHIE)。[结果]出院时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病人跌倒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干预1周后DHI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对耳源性眩晕病人实施精准护理,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

关键词:耳源性眩晕;分级护理;跌倒;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满意度;评估

耳源性眩晕是耳部疾病导致的眩晕,占眩晕疾病的70%左右,常见疾病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等[12]。眩晕的发作期和缓解期对病人的功能、情绪及躯体影响不同,采取的护理措施也不同。但临床护理中没有针对耳源性眩晕的不同时期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未实施分级护理,造成病人对护理措施的依从性较低,发生跌倒的概率较高。本研究对60例耳源性眩晕病人所处的不同时期进行科学评估并给予分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耳源性眩晕病人120例,其中男47例,女73例;年龄21岁~65岁(45.80岁±5.19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3例,梅尼埃病25例,前庭神经元炎18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24例。纳入标准:①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标准[35],前庭神经元炎诊断符合耳科学(第2版)[6]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75岁;③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使用耳毒性药物、前庭抑制剂或抗抑郁焦虑药物;②既往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内耳疾病、精神疾病等病史;③无法完整完成量表。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21岁~63岁(45.61岁±3.12岁),文化程度为小学者7例,中学38例,专科及以上15例;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3岁~65岁(44.18岁±5.1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者5例,中学41例,专科及以上14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眩晕护理,入院时使用我院的跌倒护理单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使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单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遵医嘱用药治疗,做好眩晕发作的护理,落实预防跌倒的各项措施,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78]。

1.2.2试验组采取眩晕分级护理,具体如下。

1.2.2.1确定眩晕功能水平分级标准

参照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听力与平衡委员会制定的眩晕功能水平分级标准[9],结合临床治疗护理中病人主诉眩晕对其生活和活动造成的影响,确定本研究的眩晕功能水平分级标准,具体为:眩晕时必须停止活动片刻,但眩晕很快消失,可恢复活动,不需要因眩晕而改变任何计划或活动为1级;眩晕时必须停止活动片刻,但眩晕会消失,但必须改变某些计划和活动为2级;眩晕导致不能工作或不能完成绝大多数平时常做的活动,甚至一些必要的活动也受限制为3级。

1.2.2.2确定眩晕对病人造成影响的程度

使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izzinessHndicaapInventory,DHI)[10]评估眩晕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病人造成的影响。该量表共有25条,从躯体(physical,P)、情绪(emotional,E)和功能(function,F)3个方面来评价眩晕对病人造成的影响,根据病人主观情况给出分数。每个问题均有“是”“有时”“无”3个答案,分别计分4分、2分、0分,分数越低,残障程度越小。用总分(DHIT,满分100分)、躯体性分(DHIP,满分28分)、情绪性分(DHIE,满分36分)、功能性分(DHIF,满分36分)4个分数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残障程度越大。眩晕残障程度分级标准[11]:0分~30分为轻微障碍,31分~60分为中等障碍,61分~100分为严重障碍。入院当天以及病人治疗后1周眩晕症状改善后由经过训练的护士进行DHI量表调查,保证量表调查的同质性。

1.2.2.3确定病人的眩晕分级

根据眩晕功能水平分级标准,结合DHI评分情况确定病人的眩晕分级:眩晕功能水平1级及DHI评分0分~30分为眩晕1级;眩晕功能水平2级及DHI评分31分~60分者为眩晕2级;眩晕功能水平3级及DHI评分61分~100分为眩晕3级。如功能水平分级和DHI评分不在同一标准,以高的功能水平分级或DHI评分高分者确定眩晕分级。

1.2.2.4制定并落实眩晕分级护理措施

①眩晕1级护理:由专科医护人员指导病人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头动平衡训练、视物平衡训练等眩晕康复训练;同时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情绪控制,避免情绪波动诱发眩晕发作。②眩晕2级护理:包括跌倒风险评估、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落实防跌倒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并教会病人眩晕发作时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③眩晕3级护理:护理人员或家属陪伴在病人身边,给予生活照顾;采取合适的体位,闭目平卧、床边端坐位或背靠椅子位;呕吐剧烈者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或止吐剂,监测病人血压、呼吸、心率;保持环境极度安静,避免声光刺激。护理治疗集中完成,减少对病人的打扰,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根据病人的眩晕症状的改变及时进行PHI量表调查,根据评分情况及时更改眩晕分级护理,落实相应级别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方法

①病人出院时采用满意度测评表测评护士对两组病人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测评表内容包括护理方法的指导性、护理措施的针对性、护士工作秩序、护理工作量、病人依从性、总体效果6个方面,总分30分,每个方面包括满意(5分)、基本满意(3分)和不满意(1分)3个等级。②病人出院时采用满意度测评表测评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测评表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工作秩序、对病人关爱情况及心理支持5个方面,总分25分,每个方面包括满意(5分)、基本满意(3分)和不满意(1分)3个等级。③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期间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评价内容包括病人下床活动的时机、下床活动的方法、有无陪护、有否离开医院外出4个方面,1项不符合为不依从。④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病人眩晕症状改善后分别由经过训练的护士对两组病人进行DHI量表调查,把DHI量表评分中DHIE(总分36分)分数定为<10分、10分~22分、>22分3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比较(见表1)

2.2两组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3两组病人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DHIE得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给予耳源性眩晕病人精准护理,提高护患满意度

临床上耳科收治的耳源性眩晕的病人多为发作期,但也有小部分缓解期病人,眩晕的发作期和缓解期对病人的功能、躯体移动和精神情绪影响不同。常规的眩晕护理没有根据病人的症状及病情明确界定分级护理及护理措施,护士给予的护理措施凭个人的护理经验实施,与护士的资历、专业知识水平、评估预见能力有关。临床护士为预防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病人因眩晕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入院时除了落实眩晕发作的常规护理外还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防跌倒教育等,导致护理工作量增加、护士满意度降低,进而导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入院后通过对病人进行DHI量表调查,结合病人的眩晕功能水平分级,科学、客观地评定病人的眩晕分级,对病人实施相应的眩晕分级护理措施,对各层级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有指导作用,达到对病人实施精准护理的效果,减少在病人眩晕发作期对病人不必要的干扰,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3.2眩晕分级护理能提高病人对护理措施的依从性,有效预防病人跌倒发生

耳源性眩晕是维持平衡和感知运动的前庭系统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症状,可导致病人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发生率呈增长趋势[12]。眩晕发作时病人卧床,而且大多数病人有专人陪伴并给予生活照顾,发生跌倒的风险较低。经过治疗后眩晕症状减轻或缓解,病人能下床活动和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但病人仍有平衡和感知运动障碍,此时病人的主要安全隐患是意外跌倒。护士采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对病人再次调查,结合病人的眩晕功能水平分级,再次评定病人的眩晕分级,重点落实眩晕2级护理的防跌倒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此时病人的精神状态、接受能力较好,自我防护意识较强,对防跌倒等一系列措施依从性高,发生跌倒的风险降低。表2结果显示:试验组55例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依从(其中5例不依从前庭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跌倒。对照组病人入院时护士通过询问症状及病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防跌倒健康教育,但受护士的个人知识限制,同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此时病人多为眩晕发作期,病人对防跌倒知识及护理措施接受较差,仅41例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依从,19例病人防跌倒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跌倒6例,两组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依从率和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耳源性眩晕病人进行眩晕分级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措施的依从性,防止病人跌倒的发生。

3.3眩晕分级护理能及时甄别存在心理障碍的病人,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眩晕发作对病人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外周性功能损伤可进一步造成前庭神经核团形态及其功能的改变,同时也能造成蓝斑核、中缝背核及其他情绪相关核团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提示外周性眩晕可以诱发情绪障碍[13]。20%~60%的病人可出现抑郁、焦虑及孤独等情绪改变[14]。Ferrari等[15]研究发现:合并负面情绪的病人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加重眩晕严重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引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针对因眩晕导致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DHI的DHIE得分甄别有不良情绪的病人并及时给予心理护理。表3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病人的DHIE评分>10分共105例(试验组52例,对照组53例),表明眩晕对病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应加强心理护理。对试验组病人反复进行支持鼓励、疾病知识教育、分享治疗成功经验,治疗1周后随着眩晕症状减轻再次进行DHI量表评价,58例病人DHIE得分治疗降至10分以下;而对照组病人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周后39例病人DHIE得分降至10分以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能及时甄别因眩晕导致心理障碍的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避免病人对眩晕的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在病程迁延的过程中引发精神障碍。

作者:谭雁红 林棣华 陈丽婵 罗钻华 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