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经验对文化发展的启发

佛罗伦萨经验对文化发展的启发

一、桂林与佛罗伦萨的相似之处

1.长期同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桂林自有县政后一直是县、郡、州、府、省等地方各级政权的治所,从北宋初到中华民国近一千年为广西首府,岭南政治军事重镇。佛罗伦萨12世纪初发展成为独立城邦,19世纪中叶,一度为意大利王国首都,今天为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首府。

2.同为区域性交通枢纽。桂林地处中国南疆,自秦代开凿灵渠后更成为联结中原和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今天拥有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和国际空港,为湘黔桂三省区的交通枢纽和大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佛罗伦萨位处该国中部,是阿尔诺河通航的地点,也是欧洲各国从陆路到罗马的必经之地,是意大利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要道,建有佛罗伦萨国际机场,具有海陆空交通便捷优势。

3.同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自古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旅游发展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旅游业已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旅游业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均在十分之一左右。桂林旅游目前仍以山水风光游览为主。佛罗伦萨文物古迹丰富,再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气候宜人,从而成为国际性著名旅游胜地。佛罗伦萨旅游主要是文化旅游,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已成主导产业。

4.经济技术在本地区都相对发达。桂林在秦以前为蛮荒之地,随着政治军事的开拓和中原文化包括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传入,工商业和城市日渐繁荣,南宋时被誉为“西南会府”。今天除旅游业和传统工业农业外,高教、高新技术产业都有较好发展,市区有8所高校、22个科研院所,是广西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而佛罗伦萨在中古时代就已成为欧洲著名的贸易中心,发展到15世纪工商业和金融业都已达到很高水平。同时还建立有近700年历史的世界著名高校佛罗伦萨大学。目前,除了工商业外,旅游业、服务业、高教科研也相当发达。

二、佛罗伦萨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佛罗伦萨各式各样的古建筑让人目不暇接。据有关资料,市区仅博物馆、美术馆就有40多座,还有60多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和许多大大小小教堂、广场以及钟楼、桥梁,其中许多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兴建的古建筑。佛罗伦萨各个博物馆、美术馆还珍藏有数以万计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名雕。有人估算仅乌菲齐宫就珍藏着世界一半数量的名画,馆藏规模及数量质量可与法国的卢浮宫相媲美。这些建筑物和名画、名雕塑都是佛罗伦萨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精华。佛罗伦萨还是一个古董收藏中心,每年引来大批参观和交换古董、古玩的收藏家。长期以来,科学保护好这些文化,发展和利用好这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是佛罗伦萨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对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1.对文物古迹实行严格有效保护。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意大利国家有法律、有专门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垂直管理。为确保国家文物古迹保护法规的彻底贯彻,国家还组建有一支专门负责文物保护的宪兵部队,随时准备处置文物古迹保护方面出现的紧急情况。此外市本级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也有十分具体的措施。比如,古建筑属于国有的前提下,私人可以购买室内使用权,但不得擅自进行内部改造,就是正常维修也要依法进行。又比如,为防止过度商业化对文物造成损坏,并明文限制开放时间和参观的批次人数。再比如,为确保每年文物古迹管护所需资金,政府采取财政拨款、发行和发动民间募捐等办法进行筹措。总之,由于采取了各种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佛罗伦萨的文物古迹得到最为有效最为完好的保护。

2.重视新建筑的建设和旧建筑的修复。两千多年来,由于风霜雨雪的侵袭和遭受战火兵灾,佛罗伦萨不少文物古迹坍塌毁灭。于是历代当权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扩大城市建筑规模:一是新建扩建。如1293年该市爆发了反对贵族的行会起义,于是当局就兴建了一座主教堂,以作为起义中平民取得胜利的纪念。在15世纪中叶,这个城市就大力兴建了一批教堂和宫殿。二是恢复重建。如在11、12世纪就新建改建了一系列教堂。20世纪二战后重建了那些被战争摧毁的殿堂、桥梁和重要广场,如共和国广场、君主广场。由于不断新建和修复,才使佛罗伦萨的建筑达到今天的规模和壮观场面。

3.城市建设中不随意毁旧建新。据说佛罗伦萨最早是罗马军队驻扎区,发展到15、16世纪经济文化已相当发达,城区也形成了规模,尤其是文艺复兴留下了许多大师的建筑、雕塑杰作,今天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充满艺术珍品和瑰宝的大博物馆。虽然历代为了现实需要会新建一些建筑,也会对被毁坏的建筑进行修复,但在这类建设中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绝不随意搞破旧立新,更不搞中国式的大拆大建。上世纪初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为缓解地面交通拥挤也只好选择修建城市地铁。因此,今天的城区可以说看不到一栋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仍保留了罗马殖民时期的基本布局。

4.在保护的同时发挥文化的作用。佛罗伦萨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在对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有两点做得十分成功:一是开展文物古迹的展示活动。就是把文物古迹包括珍藏的名画、名雕像向游人开放,参观文物古迹成了旅游者的主要目的,使每天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二是经常性推出诸如电影节、戏剧节、音乐节以及各种艺术品展览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使游人在参观欣赏文物古迹的同时又受到其高雅艺术的熏陶。佛罗伦萨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也相当发达。就文化而言,建立有美术学院,文学研究院等机构,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持。

5.以文化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佛罗伦萨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赢。利用它的文物古迹开展旅游,每年引来有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旅游者。一座仅有4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年却接待了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而桂林市区人口约70万,包括12县共有530万之众,但到2012年接待入境游客只有180多万,仅为佛罗伦萨三分之一强。在这里旅游业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而旅游业的发达又壮大了城市经济,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财力支持,使文化走向了一条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对比佛罗伦萨,桂林在文化上的主要差距

桂林与佛罗伦萨在文化上的比较,既有文化硬件的先天不足,也有文化运作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5个方面:

1.虽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但缺少供人观赏研究的古建筑古街区。桂林从建县以来的两千多年,几乎建置过中国历史上所有类型、所有称谓的行政区,几乎驻节过中国历史上所有地方职务的军政要员。桂林又是明靖江王府地,还是多位皇帝(宋高宗、元顺帝、南明永历帝)和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或任职或巡视驻跸过的历史名城。这样完整的行政建置和突出的军政地位,在广西历史上绝无仅有。桂林城池经过历代多次大规模营建扩建,自隋唐开始逐步成为岭南重镇和政治军事要地。但与佛罗伦萨城区比比皆是的古建筑群相比,桂林城有“历史”的建筑物屈指可数,且都不是大型建筑。据查《桂林文物古迹览胜》,现在市区完整保存的古建筑仅有木龙洞唐代石佛塔,明代所建的象鼻山普贤塔、小东江塔山寿佛塔,崇善路清代清真寺,七星公园清代重修的花桥和民国后期修建的省立艺术馆,以及少数名人旧居。桂林缺少古建筑的重要原因:一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历史上桂林除了靖江王府外几乎没有高大恢宏的建筑和建筑群;二是屡遭战火兵灾。如历时20年修建完善占地18万平方米的国内“第一藩王府”———明代靖江王府,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之际就毁于一炬。抗战期间日寇的狂轰滥作,则几乎把桂林所有街区夷为瓦砾场。古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现在游人如不游王城王陵,不认真研读摩崖石刻,几乎感觉不到桂林还竟然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2.虽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但以完整实物形态存在的古迹稀少。桂林市区三万年前就有早期人类活动。自有行政建置以来,随着政治和军事开拓的需要,历代积聚和留驻了大批官吏、文人墨客、商贾、使者、僧侣以及中原移民,他们与当地民众共同努力,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桂林历史文化。但这些文化大多是见诸历史文献记载或以文物遗址残留于世。承载桂林历史的文物不谓不多。据文物部门统计有550多处,其中列为“国保”“省保”单位的有70多处。但是在市区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又是以完整实物形态存在的古迹,不外乎是摩崖石刻、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靖江王府城墙、靖江王陵、李宗仁等名人公馆或旧居、革命烈士和名人坟茔等。文艺复兴运动为佛罗伦萨留下大量富丽堂皇的古建筑,而桂林作为著名的抗战“文化城”,人口曾一度由7万多增加到50多万。但今天看到的文物只有“省立艺术馆”和《救亡日报》社遗址。

3.虽有一定的文化硬件,但缺少供人游览欣赏的大型文化设施。目前桂林在市区建有公立的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剧院、书店等文化设施。但总体上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特色,都无法作为文化旅游景点,按市场运作向游人开放。反观佛罗伦萨,仅博物馆和画廊就有40多座而且气势恢宏。如建于16世纪的乌菲齐宫,仅第三层的翡翠画廊就有展室45处,收藏了几万件14-18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刻,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游客。

4.文化建设虽有成效,但缺少经常性市场化运作的高品位的大型文化项目。这几年桂林举办有“漓江之声”、“百姓讲坛”、“百姓舞台”、“读书月”、《印象•刘三姐》及广场周末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以及书画展览活动,也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专业文艺团体创作演出的剧目在全区、全国以至在国际上近年来也屡获大奖。但就品位和影响而言,除了桂剧《大儒还乡》和阳朔《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外,相比佛罗伦萨每年举办的国际性的电影节、戏剧节、音乐节及各种艺术品展览等节展活动,就普遍显得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感染力不强。因此大多数市民及游人并未感受到桂林市区有浓烈的文化气氛。

5.文化与旅游缺乏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力度不强。桂林年接待旅游者已超过三千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180多万,但是这些游客主要以山水风光游览为主,除了组织观看阳朔《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外,可供参加欣赏的大型高档的文化活动则几乎没有,因此旅游对文化发展促进相当有限。由于文化与旅游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不但旅游业比佛罗伦萨有差距,文化产生的效益更是望尘莫及。近几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左右。

三、发展桂林文化的一些思考

桂林与佛罗伦萨在文化发展上的差距是明显的,桂林必须正视落后,奋起直追。但也必须充分认识两地长期处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且中西文化又有巨大区别,这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意大利是老牌的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前已实现了国家现代化。今天中国还处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而且桂林的文物古迹也并不是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古雕塑上。因此,桂林今后在文化的发展上不能也不可能复制佛罗伦萨的文化硬件,不能照搬也不可能照搬佛罗伦萨的做法,而必须是立足于国情、市情,借鉴佛罗伦萨的经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自己文化发展之路。为此对桂林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在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同时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桂林已被中央确定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桂林秀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独特的城市风貌是发展旅游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今后在规划旅游业发展中,要有计划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文化项目。比如继续打造一批诸如《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等文化演艺、文化观赏的精品项目。利用文物古迹富集和摩崖石刻数量质量举世无双的优势,组织扩大文化遗产旅游。增强现有部级省级文化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总之要在旅游发展中提升文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2.抓住临桂“撤县改区”的机遇,调整提升城区的文化功能。最近中央批准临桂撤县改区,市级领导机关和各职能机构及二层单位也将随之从老城区搬迁临桂新区,届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增加一倍。临桂撤县改区最直接的作用,是随着市级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批迁往新区,有效疏解了老城,有利于解决好目前城区功能混杂,各种产业难以形成优势的问题,为文化发展拓展了空间。因此在新区大规模建设文化设施的同时,要重新规划布局老城功能,有计划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基础设施,恢复一批历史上著名的古建筑,打造一批新的文化街区,新上一批研究、展示、演艺的文化产业项目,把老城打造成文化旅游区,以此有效提升老城区的文化功能。

3.利用历史文化的特点,形成桂林特色的文化优势。所谓特色优势,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桂林与佛罗伦萨相比在文化上有很大差距,但桂林也有佛罗伦萨不能复制的文化特点,利用好这些特点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一是有山水诗词、摩崖石刻构成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代山水诗词有近5000首,摩崖石刻有2000余件,是研究中国诗歌和石刻艺术发展的宝贵资源。二是有以抗战“文化城”为载体的桂林抗战文化,是研究中国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三是有以灵渠为载体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灵渠开凿,岭南从此纳入中国版图,而灵渠设计建设精当,历两千多年而不毁,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开拓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宝贵资源。四是有以靖江王府、王陵为载体的古代藩王文化,是研究古代分封制度和桂林古建筑的宝贵资源。五是有以桂剧彩调为载体的本土艺术,以少数民族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是研究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宝贵资源。同时,桂林古代科举教育发达,今天仍为广西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分专题有计划地组织国际、国内高挡次的研讨活动,以增强桂林对外竞争力。

4.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要根据桂林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质,每年有计划推出若干大型全国性或国际性的节展项目。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组织开展各类理论问题、学术问题的研讨活动,开展与桂林有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研讨、重大题材的创作活动。依托专业剧团集中、演艺水平高,且本土艺术特点鲜明的优势,开展地方剧创作、展演等活动。总之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既营造出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又极大拓展旅游空间,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相促进。

5.实行具体有力的鼓励扶持政策,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当前,文化既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事业,又是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的经济产业。因此,政府要制定鼓励扶持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以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要扶持文化硬件建设、现有文物古迹的保护或修复、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解决发展文化在用地、融资和人才引进等实际问题。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文化改革,鼓励吸纳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文化建设,以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

作者:陶燕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