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研究中英文学术期刊出版的比较

中亚研究中英文学术期刊出版的比较

中亚五国地处欧洲和亚洲之间,是连接欧亚两大洲的桥梁,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很深的渊源。1目前中亚地区是我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向西陆路交通的第一站,其地缘位置极为重要。2013年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肇始。此后许多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中亚国家。2中亚五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独立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和社会制度,但目前还处于政治和社会转型期,民族宗教问题较为复杂,有许多跨境民族,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与我国接壤,影响着我国新疆自治区和西部其他省份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中亚研究至关重要,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国家安全都具有极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学术期刊是“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3连接着“作者、读者和评价机构”,4是学术研究体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个学科专业学术期刊是该学科学术成果的最集中的平台,传播和评价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该学科的发展和方向,5这些专业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和变化是该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格局最直接的反映。中亚研究专业期刊是中亚研究成果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本文研究中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的出版和发展,分析各期刊出版的定位、内容特点和主要的研究议题,探讨中亚研究学术期刊发展变化的原因,并通过中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的比较提出对我国中亚研究期刊和专业学术期刊出版的有益启示。

一、中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我国与中亚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创办较晚,第一份期刊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的复兴时期,此后另外一些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期刊陆续创办。虽然最早创办的是中亚史研究专业期刊,但是总体来说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以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为主,整体数量较少。另外,学术集刊作为“与期刊互补的一种学术出版方式”,目前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学术评价体制,6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从2005年就开始收录学术集刊,因此本文将集刊与期刊同等对待,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中国的中亚研究刊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中亚研究期刊,另一类是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中亚学刊》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中亚研究刊物,是由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创办的“不定期学术杂志”,7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第1辑,第2辑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为联合主办单位,此后一共不定期出版了6辑,发表了78篇论文。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于1979年,作为成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际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为发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靠近中亚地区的地理优势,该协会于1990年在乌鲁木齐市设立秘书处,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代管业务,8《中亚学刊》是其会刊。该刊主编马雍是西域史专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的编委,陈高华和余太山亦是精研西域史、古代民族史和中国古代中外关系史的历史学者。《中亚学刊》所关注的古代中亚和西域之地理范围涵盖现在中亚五国的领土,9-109故该刊认定的中亚范围要大于如今的中亚五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大中亚地区,该刊所刊发的文章以西域、中亚古代史为主,同时包含古代中外关系史,多数论文偏重考据,涉及文化、语言、考古、艺术、交通、军事和政治等领域,季羡林、荣新江和刘迎胜等著名学者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自第六辑出版后,《中亚学刊》再未继续出版。1999年余太山教授又主编了另一个“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欧亚学刊》,到2018年底已经出版了18辑,每期会刊载若干研究中亚史的论文。《中亚研究》是另一本中亚研究专业刊物,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该所所长杨恕教授担任创刊主编。该学术集刊创刊于2014年,创刊时计划每年出版两期。2014年底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辑,从第三辑开始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共出版了六辑,每辑刊登10篇左右的论文。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是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下设机构,是以“国际政治学科为支撑”的智库,10因此该刊所发表的论文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兼及民族、历史与宗教问题和与中亚紧密相关的阿富汗等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中亚研究》和《中亚学刊》都没有加入中国知网(CNKI)等期刊数据库,亦未被CSSCI收录,发表的单篇论文不易被检索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刊载文章的传播和期刊的影响力。还有两种以翻译和整理外国学术资料为主的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它们都以内刊或增刊的形式出版。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主办的《中亚研究》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内刊。该刊的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苏联中亚研究资料》,1983年改为《中亚研究资料》,1985年出版过一期增刊,名为《中亚民族历史译丛》,1986年改名为《中亚研究》,以季刊的形式一直出版到1998停刊。从1981年创刊到停刊,该刊共出版60期,发表了近1000篇文章,包括论文、译文和资料等,总字数约700万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问题。11改名为《中亚研究》后的12年间,出版了40余期,共245篇,1990年前以译文为主,1991年主编潘志平研究员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刊物进行了改革,开始以发表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兼顾国外资料的披露和信息交流”。12但因为该刊是内部发行,未被数据库收录,目前已很难找到。1983年创刊的《中亚史丛刊》,由当时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项英杰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翰笙教授题写了刊名,第1期以内部交流刊物的形式出版,第2期到第7期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从创刊到1988年终刊,刊发的文献约250余万字。《中亚史丛刊》主要刊登外国中亚研究著作的中译文,第一期刊登了苏联学者帕·波·伊万诺夫的著作《中亚史纲》,还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论关于中亚的论述》、《日本中亚史研究动态》等文章。在出版的7期中,《中亚史丛刊》刊载了译自英文的中亚史研究著作6部,译自俄文的两部,译自日文的1部,还有13篇论文译自《不列颠大百科全书》和日文学术期刊《史学杂志》。13这份期刊亦未被期刊数据库收录,目前已较难查找。另外,有两种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如今仍然在出版。《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创刊于1981年,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创刊时名为《苏联东欧问题》,为双月刊,1981年出版了3期,以后每年出版6期,一直延续到现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相继独立,《苏联东欧问题》1992年第2期改为《东欧中亚研究》,继续保持双月刊,主要刊载研究苏联、俄罗斯和东欧中亚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主要关注现实问题。1996年,《东欧中亚研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收录,1998年被CSSCI收录。2002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3年第1期又改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一直延续到现在。该刊的内容主要以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为主,但俄罗斯政治研究的论文占大多数,比如2017年刊登中亚研究相关文章仅9篇,2018年有7篇,平均每期不到两篇。该刊目前是CSSCI扩展版(2019-2020)来源期刊,属于政治学类。《今日东欧中亚》创刊于1983年,原名《今日苏联东欧》,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在1981年联合成立的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14为双月刊。1992年改为《今日前苏联东欧》,1995年第1期又改为《今日东欧中亚》,主要刊载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述性文章。该刊的独特之处是每期会有“研究资料索引”栏目,列出国内期刊关于东欧中亚问题研究的最新文章目录,供研究者参考。2000年该刊改为季刊,同年被CSSCI收录。2001年第1期改为《俄罗斯研究》,2007年改为双月刊,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刊名中已没有中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该刊从2014年开始设置中亚研究专栏,每年会刊载一些中亚研究或与中亚相关的论文,2017年刊登了6篇,2018年6篇,平均每期一篇。这比改名前的状况有所好转,在改名前的1999年到2000年,该刊只刊发了两篇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文章。《俄罗斯研究》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也是CSSCI政治学类的来源期刊(2019-2020)。最后,还有涉及中亚研究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原名《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6年由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创办,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4年第1期又改为《欧亚经济》。目前仍会刊发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章,平均每期有一篇。还有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和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中亚信息》杂志,主要刊登中亚各国经济贸易相关的商业信息,偶尔刊发研究型学术论文。这两个期刊已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但没有被CSSCI等带有评价性的引文索引收录,所以影响力较小。总之,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刊物较少,其中大多数创办于“我国现行期刊体制形成”的1980年代,15当时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生产力的提升,催生了专业学术期刊的产生和发展。16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在创刊初期多以内刊的形式出版,以中亚历史研究和中亚各国情况和资料的介绍为主,中亚历史研究具有极强的学科导向,主要由老一辈学者完成。在苏联解体前,我国学者对中亚的政策性研究,“实际上是在对苏联整体研究的前提下,针对其中中亚部分的研究”,在中亚国家独立后,才转变为对中亚国家自身“内生性”问题的研究。17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和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刊发的论文以中亚五国国别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现实问题为主,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学科导向。曾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主的刊物都在不久之后停刊。好几种学术期刊(集刊)在创刊后由于稿源不足等原因改名或停刊,这也能反应我国中亚研究的学术成果产出量较低的现状。

二、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英文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有较为悠久的学术传统,学术期刊亦创办较早,二十世纪初就创办了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此后各个时期都有学术期刊创办。大部分英文的中亚研究期刊为典型的区域研究(areastudies)综合性期刊,因为区域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集合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法,通常由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完成,18所以这些期刊所刊载的文章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学科。另外也有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包含了中亚研究方向,也在本文的论述范围。英语学术界最早的两种中亚研究专业期刊都产生在英国。《皇家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RoyalCentralAsianSociety)是英文学术界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由位于伦敦的中亚学会(CentralAsianSociety)在1914年创办。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对统治中亚地区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统治,经济上加紧了物资掠夺,19英国的中亚研究学会在这一年创办学刊更有特殊的意义。中亚学会创办于1901年,学会的章程中写到,鉴于当时伦敦还没有一个完全以“中亚问题”(包括政治、地理商业和科学各方面)为主题的学会和研究机构,因此发起者希望成立一个学会为曾到中亚旅行或对“中亚问题”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所谓“中亚问题”是指几乎整个19世纪,英国(英属印度)和俄国在中亚地区持续的政治和外交冲突,因此,中亚学会许多创始成员和核心成员都参与了英国和俄国在中亚的“大博弈”(greatgame)。20该刊原名《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CentralAsianSociety),前身是中亚学会发表海外会员对所在国时事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报纸及发表来学会演讲学者演讲稿的不定期公报(Proceedings),1931随学会改名为《皇家中亚学会学刊》,一直延续到1969年。在此期间,每年出版三期,共出版了56期,主要发表研究中亚和整个亚洲的论文、研究综述和书评,比较特别之处是每期都会刊发一些极为简短的书评(shorternotices)。也会发表长篇的书评,原书的作者会做出回应,产生了几次极为激烈的学术争论。该刊出版后影响力逐渐扩大,获得许多学者和政要的好评,除会员之外订阅机构遍布全世界,1922年有11家机构订阅该刊,1948年增加到89家,1958年达336家(其中美国120家,中国31家,苏联17家,日本7家),1964年更是增至454家(其中美国135家,伊朗35家,印度23家,巴基斯坦25家,中国14家)。21但随着学会研究范围的扩大,1970年该刊改名为《亚洲事务》(AsianAffairs),不再是中亚研究专业期刊。《皇家中亚学会学刊》创刊初期,主要发表一些中亚及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农业和社会考察研究的文章和学术动态,此后逐渐转向关注政治、社会等现实问题。《中亚评论》(CentralAsianReview),创刊于1953年,由位于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alAsianResearchCentre)出版,该中心由著名的中亚史学者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创办,并与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苏联事务团队(SovietAffairsStudyGroup)保持合作关系。《中亚评论》的全名是《中亚评论:苏联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发展动向季刊》(CentralAsianReview:AQuarterlyReviewofCurrentDevelopmentsinSovietCentralAsiaandKazakhstan),主要刊登苏联出版物文摘的翻译,以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在当时由于地理和语言的原因,中亚研究一直被忽略,该刊的出版意义重大,“突破了知识障碍,填补了空白”。22从1953年到1968年,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担任该刊主编,他是十九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英国最重要的两个中亚研究专家之一,出版过《现代苏联中亚史》(TheModernHistoryofSovietCentralAsia)、《苏联中亚的民族》(ThePeoplesofSovietCentralAsia)和《苏联穆斯林亚洲的种族问题》(RacialProblemsinSovietMuslimAsia)等著作。他曾在英国海外军队和情报机构任职多年,1961年到1965还担任过《皇家中亚学会学刊》的编委会主席,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由他在1953年创办,并任主任。231968年杰弗里·惠勒不再担任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和《中亚评论》主编,该刊在第二年与该中心出版的另一个国际研究期刊《平衡》(Mizan)合并,已不再以中亚研究为主,后在1971年停刊。非西方国家的大学也有中亚研究期刊出版。《中亚》(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大学(UniversityofPeshawar)的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区域研究中心[AreaStudyCentre(Russia,China&CentralAsia)]主办,创刊于1979年,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83期。该刊编委由来自巴基斯坦、美国、中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学者组成,24刊发的文章主要关注当今中亚五国及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等问题,因为巴基斯坦与中亚地区接壤,所以不少文章关注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每期十篇左右,篇幅通常在10页上下。虽然该刊未被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但文章已经开放获取(openaccess),可以在该刊官方网站下载2007年至今的所有文章。美国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中亚观察》(CentralAsianSurvey)创刊于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目前是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中央欧亚研究学会(CESS,CentralEurasianStudiesSociety)的出版物,不过现任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英国学者,书评编辑是美国学者。编委中有8位美国学者,5位英国学者,同时有来自丹麦、加拿大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各1位。《中亚研究》是一份多学科期刊,涵盖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多个方面,是北美洲第一份中亚研究期刊,创刊时针对中亚研究分散在各个学科的状况,该刊申明旨在“连接不同学科的中亚研究”,针对的阅读对象不仅是专家学者,还包括学生、政策制定者和对中亚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25的同时还刊发书评,还会不定期设置专刊,比如2019年第3期(Vol.38,Issue3)就是“传统化在中亚的实践”(PracticesofTraditionalizationinCentralAsia)专刊。《中亚观察》主要关注中亚五国和南北高加索地区,同时关注中国新疆、蒙古和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及它们与中亚国家间的关系。该刊曾是全世界中亚和高加索研究领域唯一的一种同行评审(peer-review)的综合性期刊,2019年开始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还有一些中亚研究的期刊创刊时间比较短或已经停刊。《中亚研究学刊》(The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1996年创刊,由印度的克什米尔大学(UniversityofKashmir)中亚研究中心主办,目前为年刊,已出版24期。26该刊每期刊发五篇左右论文,同时刊发书评和研究评注(researchnotes),期刊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旁及周边国家,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议题。1996年,位于美国的高等中亚研究协会(AACAR,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CentralAsianResearch)27亦创办了名为《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学术刊物。该刊原计划每年出版两期,由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中亚研究专家鲁埃尔·汉克斯(ReuelHanks)担任编辑,但是出版了7期后于2002年停刊。《中亚事务》(CentralAsianAffairs)创刊于2014年,是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欧洲、俄罗斯和欧亚研究所主办的同行评审期刊,每年出版四期,目前已出版17期,每期发表五篇以上的论文和一两篇书评。主要关注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大中亚地区当代的政治、经济事务。《中亚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真纳大学(Quaid-i-AzamUniversity)的中亚文明研究中心创办,在1978年出版第一期,1997年停刊,一共出版了20期。《当代中亚》(ContemporaryCentralAsia)创刊于1997年,由位于德里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eforCentralAsianStudies)创办和出版,每年出版一期。从2004年开始由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下设的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CRCAS,CentreforRussianandCentralAsianStudies)主办,每三年出版一期,现已出版了18期,该中心每月亦出版研究通讯一期。28这些期刊除了印度出版的《中亚研究学刊》被数据库EBSCO和ProQuest索引外,都没有被国际英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亦未被SSCI或A&HCI收录,所以影响力很有限。另外有一些多语种中亚研究期刊,会刊发英语的中亚研究文章。《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创刊于1955年,由德国的哈拉索维茨(Harrassowitz)出版社出版,主要关注中亚前现代时期的语言、历史、考古和宗教等问题,近年也会刊登一些近现代中亚文化研究的文章,29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61期,仍在继续出版,目前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该刊是多语种期刊,除了刊登英文和德文论文,还有中文、法文等语种的论文。《中亚研究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由韩国的亚洲文化和发展研究所(IACD,InstituteofAsianCulture&Development)主办,1996年创刊,每年出版一期,目前已经出版21期,刊发英语、俄语和土耳其语等多语种论文,主要关注当代中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及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问题。该刊大多数文章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30最后,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涵盖了中亚研究方向。美国中央欧亚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央欧亚研究评论》(TheCentralEurasianStudiesReview),2002年到2009年共出版了8期,发表了不少中亚研究论文,目前已停刊,但论文都可以在该学会的网站直接下载。31《区域: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区域研究》(Region:RegionalStudiesofRussia,EasternEurope,andCentralAsia),创刊于2012年,由韩国外国语大学(Hank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俄罗斯研究所主办,每年出版两期,会刊登少量中亚研究文章。《东欧和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EasternEuropeanandCentralAsianResearch)创办于2014年,是开放获取期刊,每年出版两期,现已出版六期,由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University)主办,主要关注中亚商业和国家政治经济问题的基础性研究。32另外,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亚》(InnerAsia)每年出版两期,每期会刊登不少中亚研究的论文和书评。33英文中亚研究的学术期刊较多,早期创办的期刊有东方学(OrientalStudies)的背景,目前以中亚区域研究的专业期刊为主。西方的区域研究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以某个区域的问题为导向,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的,34所以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主要关注现实问题,很多期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亚国家独立后创刊,绝大多数对中亚历史(特别是古代史)关注较少,《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是唯一的例外,其他对中亚历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历史类的期刊上。这些期刊主要由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学术团体主办,巴基斯坦、印度和韩国也有相关的期刊,但影响力较小。英文学术期刊的数量和刊发文章的丰富性反映出了英文学术界中亚研究的产量较大,同时主要关注现当代的中亚问题,很多文章是政策导向,具有较强实用性。

三、结语与启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持,因此中亚研究极为重要。我国的中亚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专业学术期刊缺乏就是表现之一。与英文学术界相比,我国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较少,专业性不强,较有影响力的是政治学类综合性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作者和编委皆为我国学者,关注焦点在中亚五国的政治、民族和国际关系问题。英文的中亚研究专业期刊较多,影响力较大的是中亚专业研究期刊,作者和编委遍布世界各地,论文研究关注的范围较广,涉及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广大周边地区,关注的议题也较为多样,不限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不过对当代中亚问题的关注是共同点,目前中英文中亚研究期刊所刊载的文章都是以现实问题和政策导向的研究为主。在中亚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早期中国学者对中亚地区历史的研究是具有强烈的学科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后对中亚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具有政治学的学科导向,这首先是因为政治和国际关系是中亚研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现实需要,同时还因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是政治学学科下国际政治的一个分支(国内大多数中亚研究机构都附属于政治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学科导向,中青年中亚研究学者主要受政治学的学术训练,而随着老一辈学者故去,中亚历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人才变得极为缺乏。这就形成了如今中国中亚研究期刊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为主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学科对中亚的研究。区域研究和学科研究之间的本身就存在“普遍化”和“特殊性”的张力,35区域研究注重对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区域进行研究或深度描述,而学科的研究希望发现真理或一般性的结论。如何弥补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在于学者研究的自我取向,也需要学科设置方向和学术期刊定位来解决。虽然英文学术界区域研究的产生有冷战的特殊背景,是为了解决当时美国对非西方国家历史和政治认识不足的问题,36因此英文中亚区域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章多以问题导向为主,不过越来的越多的区域研究学者更为认同自己的学科身份。37总之,我国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较为缺乏,目前仅有国际政治类的集刊《中亚研究》一种。在学术期刊中,综合性期刊有其自身的优势,但综合性期刊主要与“本机构、本地区优势学科的作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38而专业期刊的学术联系范围更广,“传播目标更准确,传播频率(互引)更高”,39可以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发表平台,也更利于不同学术机构学者的交流。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亚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对“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的国家安全保障和软实力(softpower)之提升都极为重要。40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中亚区域研究,不仅限于政治、经济问题,更应该研究历史、文化等基础问题,相应的也应该创办更多的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不限于中文期刊,还应创办英文和多语种学术期刊),为中亚研究学者提供专业和充足的学术发表和交流平台,也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向世界传播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