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典籍里的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谈典籍里的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摘 要】2012年2月12日,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正式开播。截至第四期《本草纲目》播出,该节目视频全网播放量已达2.5亿,微博平台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2亿,斩获近60个微博热搜,豆瓣评分已达9.4分,抖音平台正片剪辑的播放量达1.1亿。该节目聚焦中国传统优秀古籍,运用5G+4K/8K+AI技术和“现场演绎+矩阵传播”的新型传播方式,通过对古籍内容的全媒体平台传播,使古籍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得以活化和弘扬。本文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通过对其创新传播形式的分析,指出其对传统古籍保护及传承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其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古籍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价值

一、“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传播方式

(一)媒介空间建构——戏剧化演绎实现“身临其境”

尼普曼曾指出媒介具有构建“拟态环境”的作用,目前新媒体更加注重运用沉浸式传播构建特定媒介空间实现预定传播效果。“典籍里的中国”每期通过一位核心人物的故事讲述一部典籍,邀请如倪大红、李光洁等演技派演员对核心人物与典籍之间荡气回肠的故事进行演绎,使得以往被束之高阁的文化典籍在故事中“活过来”,让观众身临其境体悟典籍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节目将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作为第一本典籍进行介绍[1],以孔子介绍《尚书》的初衷这一场景化叙事引入,透过演员的表演,我们看到了伏生之子以命相搏护《尚书》的周全,看到了伏生被“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请到了图书馆,看到了孩子们在阳光下背诵“满招损,谦受益”,见证中华文化代代相传。这场由演员演绎与技术加持的场景式传播使得广大观众泪洒现场,也让该节目一经播出便收获“《尚书》与伏生”“倪大红式伏生”等近10个热搜,在更多的国人心中埋下了阅读典籍的种子。

(二)技术加持——5G+4K/8K+AI等助力传播效果最大化

保罗•莱文森曾说过,“技术是时代的坐骑”,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成为现实。目前VR、AR、AI以及5G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介越来越朝着智能化、人性化以及融合化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正积极运用各种新兴技术实现节目形式的嬗变。资料显示,“随着央视总台高质量发展的启动,‘5G+4K/8K+AI’的战略布局已全面铺开”[2]。“典籍里的中国”运用AR、实时跟踪、环幕投屏等技术带领观众穿过时光隧道,见证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目睹两人“天下富足,禾下乘凉”的梦想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得以实现,体悟中华民族实事求是、致知格物的科学精神。

(三)矩阵传播——全媒体平台成就巨大媒体音量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我国正在打造以“全员媒体、全时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平台,因此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打造自己节目的媒体矩阵,才是融媒体时代取得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央视总台的强大资源,不断开发节目形态,借助传统电视、抖音短视频、微博故事、B站短视频等不断拓宽传播路径,在坚守节目品质的同时,不断打造衍生综艺、新媒体互动产品等,实现“大屏+小屏”的完美互动。如第二期《天工开物》在抖音平台就有近2000个相关视频,其中人民日报的宋应星与袁隆平的“世纪握手”片段更是收获了495万点赞、3.2万评论。“典籍里的中国”以品质为基础,以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为渠道,精准对焦目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的需求,打造了一款真正为华夏儿女满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节目。

二、“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助力

(一)故事性演绎实现内容的生动传播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3],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财富,但如何使典籍中晦涩难懂的内容“走下神坛”为更多人所知一直是困扰学者的一大难题。“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手法,将典籍中的故事和核心人物搬上舞台,用现场演绎的故事带领广大观众在特定的历史情节中感受典籍的魅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传播使历史与现实握手,让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好学的年轻人来了一场直接碰撞,爆发出了文化创新性传承与发展的火花。

(二)古今对话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从《尚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华典籍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经世致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从炎黄时期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一直都滋养着炎黄子孙成长成才,成为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精神指引。“典籍里的中国”运用AR、环幕投屏、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了宋应星与袁隆平的“世纪握手”,也让《尚书》护书人伏生看到了如今孩子们研读经典的感人场景,更让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我们看到了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是如何通过一本本典籍的记载与传播而代代传承的,让这条曲折的民族精神传承之路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贤者引路推动古籍保护的实践活动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先贤为华夏培养了无数的英才,不仅如此,“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个人的成长成才也离不开良师的教导与陪伴。“典籍里的中国”每期邀请3位与典籍相关的资深读书人,让他们在访谈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解读视角。在读书人的讲解中,观众会进一步体会到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根据节目专家的建议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投身到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中。在第二期《天工开物》开播后不久,就有网友在节目官方微博下留言称自己通过节目的介绍在学校图书馆自习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有点破损的古籍,并将其修护好了,“感觉我也为古籍保护做了点什么,真的好开心鸭”。

三、“典籍里的中国”传递的文化价值

(一)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新的参考模板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指以解读、传播及传承文化为目的,内容表达与信息传播均与文化相关,具有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的知识性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形式上强调互动性和时尚性,内容上着力展示文化内涵,而承载文化内涵的载体可以是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家风、文物、建筑装饰等。随着观众审美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文化类综艺节目正逐渐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市场发展前景开阔。如今,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井喷式发展,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国家宝藏”“声临其境”“上新了•故宫”等,开创了文博、配音、探寻、非遗等多元文化题材。然而,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打破原有禁锢,增强节目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亦成为当下文化类综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透过“典籍里的中国”,我们看到了希望:专业制作团队作为节目品质的保障,新兴故事演绎模式精准对标受众需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节目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矩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用户思维的改变、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平台的传播矩阵都是央视“融媒体”建设的重要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广阔的未来。

(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子孙后代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4]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履职尽责,用新的传播方式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5]。“典籍里的中国”从一本本典籍出发,在穿越古今的讲解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当代年轻人能够以更清晰的视角看待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现状,明确自己的责任担当,并将文化传承与发展付诸实际。

(三)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珍宝、人民之灵魂。文化典籍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和记录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到文学、史学、哲学,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字里行间体现着华夏的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最好见证。“典籍里的中国”从蜚声中外、名留千古的中华文化集大成者入手,甄选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让沉寂在典籍里的故事获得新生,帮助人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巨大力量。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我们更能明白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代代先贤为民族发展不懈的奋斗中,发展于每位炎黄子孙为华夏复兴的不懈拼搏中,也更懂得新时代传承民族精神于个人、于社会、于国家的重大意义,代代华夏儿女也将与各族兄弟姐妹携手共赴民族精神传承、民族复兴的大业。

作者:李雪 杨孔雨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