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文化下传统农贸市场改造

市井文化下传统农贸市场改造

【摘要】传统农贸市场在空间环境、配套设施、食品安全与管理等方面一直给人“脏、乱、差”的印象。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多数传统农贸市场面临消失或者改造成超市的窘境。文章指出在国家大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当下,像传统农贸市场这样具有地域特色和市井文化的建筑空间应该保护与更新,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化,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提升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相应的空间品质。

【关键词】农贸市场;城市更新;农改超;市井文化

1引言

传统农贸市场多位于老城区人口相对密集的社区,是旧城活力的体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大量的旧城农贸市场面临拆迁和整改,一定程度上,这些措施使整改后的农贸市场更加有序整洁,但是同时也丢失了它原有的市井文化与生命力。

2背景与历程

2.1市井文化的定义。市井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活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具有通俗性与人文性。它是指产生在街巷社区的一种具有商业倾向、生活气息、通俗浅显的市民文化。具体体现在街巷社区中低、底层居民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传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文化现象,是一种融于普通生活的小市民情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井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体现了对淳朴原始生活方式的怀念与向往。

2.2农贸市场的发展历程。集市的功能早在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市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并且占地面积与当时的朝廷宫室相当。宋朝时期,里坊制的废除和民间商品贸易的繁荣加速了市集的发展,这使得城市的商品交换更加活跃,并逐渐形成了街道农产品的交易场所——农贸市场的初级形态。上世纪50年代以前,农贸市场主要以个体的占道经营为主,“场”只是个体户集中经营的地点,当时还没有普遍修建专门的农贸市场。解放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占主导的形式下,农村合作社与农贸市场合作进入市场,并按计划给市民发放农副产品,国有农贸市场取代了原先自发形成的集市,这种集中式的市场建筑构造也比较简单,以大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农贸市场的发展模式由按计划分配转变为批发市场主销,各农贸市场分销。促进了商品经济下的农产品流通[1]。21世纪以来,随着“农改超”、“菜篮子工程”等政策的推动下,超市化成为农贸市场转型的趋势,一些沿海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了超市化改造。这种在外部形态、内部功能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全面整改使原本农贸市场的形象发生巨大变化。

2.3当今社会市井文化对于农贸市场的意义。农贸市场是商品的交换、人与人交流的空间,是城市活力的具体体现。在当今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顾客—商品—卖家之间的近距离互动和它带来的一种原始淳朴具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值得传承和保留。这种生产者直接将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是美好的,让参与产销环节的人和产品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市井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并且焕发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农贸市场建筑设计问题上,万晖在农贸市场的立面外观、组织流线、功能分布等方面提出了设计建议[2];何瑞彪结合改造实例结合农改超政策从平面选型、建筑功能流线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策略[3];胡双婧则将农贸市场归纳为集中式、连续式和附属式农贸市场,并从功能结构、交通流线组织、物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4];邢诚通过对合肥六家农贸市场现状分析及研究,从交通流线和功能布局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5];向睿从微观角度对分区及摊位提出环境设计指引[6];罗素娜阐述了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的改造,从而提高环境的意识[7];张成业通过对南京玉桥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深入探究了市场建筑的空间改造,总结出对老旧市场的改造策略[8]。农贸市场规划布局上,李众、陈福涛、于年认为传统农贸市场设计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和短期需求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做到系统化与合理化,并将规划与景观相结合[9];万晖从外部空间规划、平面布局和内部环境等方面对农贸市场提出规划设计建议,指出传统农贸市场不应急于超市化的观点;盛强通过对不同农贸市场的调研分析,利用模型量化分析了市场空间布局、城市街道层级、城市街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农贸市场发展模式方面,我国与二十一世纪初出台了“农改超”政策,对于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观点,主要分为三个观点:农贸市场应该尽快实现超市化;农贸市场不应该超市化;农贸市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向超市化过渡。而第三种观点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王宇和武拉平通过分析对比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现状和前景,认为两者并存更符合社会的发展[10]。农贸市场历史文化问题上,唐艳香、褚晓琦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入手,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追溯了农贸市场作为近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产物的演变过程、管理机构及条例、冲突事件以及农贸市场里人群的活动状况[11]。

3.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在农贸市场的改造设计问题上,李F.K.米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加拿大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设计进行研究;马克弗朗西斯与卢卡斯格里芬两名学者从社会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了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间的关联性,探究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农贸市场的外部交通与景观和内部功能区的特征。在农贸市场的历史文化方面,海伦特吉雷斯对西方传统农贸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八个种类,主要为占道市场、露天市场、临时大棚、移动摊贩、独立式市场、附属式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罗宾逊梅特卡夫从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研究了伦敦最古老的农贸市场,提出了农贸市场的生命周期理念。关于传统农贸市场复兴的研究中,布拉特对位于约翰拉巴特中心的伦敦花园市场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城市催化剂的农贸市场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传统农贸市场改建来复兴城市[12];苏珊帕翰对伦敦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研究,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指出市场的发展历程对城市复兴的意义。

4现阶段传统农贸市场的特点研究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农贸市场,是一个围绕着新鲜农产品,顾客与商家之间可以进行吆喝与讲价等充满生活味的产销活动终端。然而,这些自由散漫充满“烟火气”的消费活动也使大多数传统农贸市场给人一种“脏、乱、差”的印象。

4.1农贸市场的现状特点。通过对农贸市场的相关论文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农贸市场按照其建筑规模与空间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延伸建筑外的农贸市场延伸建筑以外的农贸市场指部分位于建筑内部部分延伸到建筑以外的农贸市场,这类市场大多设施陈旧,多见于老旧社区附近。由于市场建设初期未考虑人口的增加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原有空间无法满足消费人口需求是在主体建筑之外加建建筑以外部分,加建部分多以敞开式布局,与外界无明显界限,构造简单,一目了然。2)建筑内部的农贸市场建筑内部的农贸市场指的是大多位于居住或商业建筑的一二层空间内,多数是在主体建筑规划初期就考虑在内的设施。位于建筑一层的市场在临近人流较多的道路一侧会设立商铺,这些商铺有些与内部市场空间分隔,有些则与之相连。3)独立的农贸市场独立的农贸市场是指在指定规划用地内的集中式大型农贸市场。由于大城市用地紧张,这种独立的农贸市场多见于二三线城市。这类市场具有布局灵活的特点,其内部功能分区可以按照层数的不同布局,其出入口也采用自由式布局。

4.2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农贸市场的缺陷与挑战。当前传统农贸市场由于设计缺陷和长期使用,一般都存在以下问题:周边环境比较恶劣,影响城市形象;入口狭窄空间局促,缺少疏散场地和无障碍坡道,容易出现人流堵塞;内部缺少自然采光,完全依赖人工照明;缺少自然通风,异味不易排出;新旧建筑交错,内部流线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电商的普及传统农贸市场的模式也面临挑战。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各种生鲜超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干净卫生方便的电商超市,而不愿去设施陈旧,卫生条件较差的传统农贸市场,对于他们来说,价格已经不是他们首要的考虑因素,方便卫生的生鲜超市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对象。

5基于市井文化下传统农贸市场地域性改造策略

5.1硬件设施的改进。农贸市场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经营体,农贸市场不能仅是一个买菜的场所,灯光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是组成现代农贸市场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不同适用对象的需求,应该对原有设施及空间的尺度进行改进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条件,其中,老年人作为农贸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应该考虑农贸市场空间及相应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比如设置休息区和座椅等措施。由于近年来的一些传染病的流行,相对卫生措施不完善的传统农贸市场成为病毒传播的潜在源头,因此,在农贸市场的改造过程中应该设立专门的卫生消杀设施。

5.2功能业态的拓展。老城区里的农贸市场由于以下三点原因可作为社区中心食堂而存在。①老城区农贸市场多位于人口密集的社区附近,是居民就餐的方便理想场所;②以简单销售的新鲜农副产品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商品价值,在农贸市场提供就餐区域并对新鲜食材加工销售既可以给顾客带来便利也为商家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利润;③老城区景点丰富,游客众多,作为地方特色的农贸市场可以发展特色餐饮吸引游客。传统农贸市场应具有食品零售市场售卖空间的功能,通俗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菜市场。“菜市场”,顾名思义,是卖菜的场所,而“菜”不仅仅指蔬菜,还泛指果蔬生鲜等农副产品。因此,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农贸市场不应仅仅以单一农副产品售卖为目的,应当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丰富售卖产品的种类。而老城区的农贸市场更应该拓展其功能业态成为老城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的空间。

5.3市井文化的传承。传统农贸市场见证了旧城更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性建筑,而是蕴含着旧城传统特色和市井味的精神缩影。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传统农贸市场中的烟火气,因此,在对传统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市井文化的保护。以下例举了几点措施:1)空间设计提升在硬件设施改善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对农贸市场进行接地气的设计,例如入口立面、摊位招牌、立柱、天花等部分加入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尽量减少顾客空间与商户空间之间的阻隔,为顾客与商品和商户之间提供充足的互动空间,这些空间设计上的提升让农贸市场充满了故事与活力。2)布局与分区优化为了保留和展示农贸市场的市井文化,需要对原有的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分类整合和优化改造设计,将市井文化意向抽象并融入原本简陋的摊位空间,提升顾客对不同销售区域文化的认识,强化农贸市场对市井文化的提炼和展示作用。3)环境与氛围营造从视觉角度对农贸市场的外立面、天花、铺地、摊位、道路、标识等加入经过抽象提炼的具有市井气息的元素。借助色彩和图案的搭配为消费者和商户营造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具有精神共鸣的交易场所。通过营造这种带有烟火气的热络氛围,使经营者、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且充满市井趣味的交易环境。

6总结与展望

城市更新是旧城向新城过渡的一个必要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旧城中的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需要被发掘和保护。作为旧城形象代表的传统农贸市场在农改超的政策下同样需要我们去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市井文化正是传统农贸市场给我们留下的美好记忆和精神财富。在旧城社区中,农贸市场为人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自由空间,通过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交流,搭建起社会各阶层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交流中所产生的市井文化也成为每个城市农贸市场所独有的特色。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像农贸市场这样的城市文化载体如果一味地追求一蹴而就的超市化,这样的更新只会导致地域特色的消失。因此农贸市场的更新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需要建筑设计师去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去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圈,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交易环境的同时,也为使用者的精神世界带去慰藉。

作者:陈凯伦 周潮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