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植保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摘要]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在明确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政教育体系。该文对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思政教育;植物保护;信息技术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方式主要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思政课程是指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显性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性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思政教育,其具有易于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稳定等优点,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但其也具有教条化、单一化和表面化等无法回避的缺点。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坚持传统思政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可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对其进行补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思政课程教育进行了全面阐述。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实际上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念,主要强调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主张在各种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形成全新的道德教育协同效应的情况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学科课程教学能够保持同向发展,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1]。课程思政是隐形思政教育,实施较为自然,因为在课程思政中学生并不具备对思政教育内容明确接受主体意识,不容易产生枯燥感和逆反心理,可以形成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成果。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但需要不断探求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相关性,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理念融汇于学科教学中,还需要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另其更有广度和深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植保信息技术是为植物保护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作用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培养开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植保策略和方法的能力,为今后信息化、现代化控制作物病虫害及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这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主要在于介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强调成就的取得并非个人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来自集体长期艰苦的努力奋斗的结果。而只有当牢固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并通过几代人长期艰苦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所建树,造福于民。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其学习动力。同时通过思政内容的引入,拓展原来课程教学内容的宽度,增加课程趣味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以“飞蝗综合治理和蝗灾预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重构

在全面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思想素养[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和重构,使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无缝衔接。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经过分析和重组,适合课程思政的“飞蝗综合治理和蝗灾预测”教学内容如下:

1.蝗虫是我国数千年来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发生时造成广大农田颗粒无收。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每隔3—5年即大发生一次。1931—1949年,全国几乎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蝗虫灾害,蔓延范围达到6—11省的大发生即出现8次,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采取“改治并举”的战略方针,消灭蝗虫发生基地,及时加强防治,创造了迅速控制数千年历史性蝗患的伟绩[3](p118)。

2.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与蝗灾的发生条件密切相关,蝗虫喜欢产卵于荒滩草地,这些地区往往生长着大量芦苇、茅草和其他禾本科杂草等蝗虫嗜食食物,成为重要蝗区。我国对蝗虫的治理,亦是通过对蝗区的改造,让其不再适合繁殖,从而控制蝗虫种群密度。

3.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农田荒地和退耕还草后形成的荒地,会成为新的蝗区,产生新的蝗害。

4.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底表植被类型和土壤含水量的原理,及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形成地理数据库并进行空间分析的理论和实践。

5.使用3R技术,对可能的蝗虫适生区进行监控,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后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适生区进行改造而达到对飞蝗的控制。

二、课程思政课教学内容植入

课程思政教学,除了需要介绍我国在该领域的成绩,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需要深挖各类德育教学资源,将外交、生态、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4],提高课堂趣味。故而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融入了以下几方面课程思政内容。

1.以非洲沙漠蝗入侵为例,引入蝗虫,蝗灾的概念。介绍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为害和防治体验,进一步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探讨生态农业及粮食安全的协调发展关系。

2.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飞蝗发生和治理的变化,指出飞蝗的产卵地治理为其控制的关键因子。新中国成立前蝗灾严重而无法达到控制是因为大量河滩荒地无人管理,成为天然的产卵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统筹全国进行“改制并举”的战略方针,使数千年来危害广大人民生活的蝗患不再出现,不但在植物保护史上写下了奇迹,还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在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无法如此大规模的统筹规划和协同治理。

3.新中国成立后蝗灾已经得到控制,但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深入发展,新的产卵地开始出现,要警惕蝗灾再次出现。探讨农村城市化和三农问题并由此引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蝗虫产卵地监测和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

4.介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同时介绍建立自己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安全、技术储备、和经济效益方面对国家的重要性。

5.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大数据分析在飞蝗预测中的应用。介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数据中心”及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对“飞蝗综合治理和蝗灾预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重构,提炼出适合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要点和讲解顺序,分别和思政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不但讲解专业知识,还有历史背景和时政介绍,大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宽度,故事性强,并无刻意思政植入,不会激发学生逆反心理,实施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亦有不足之处,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原有课时更为拮据,建议开展课程思政后应随之增加学时供应,以满足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荟.“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和实践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9(26):159-160.

[2]王景云.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186-191.

[3]张维球.农业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18.

[4]赵世杰,孙丹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0):106-108.

作者:昝庆安 孙跃先 陈国华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