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人体工学在展现设计中的可行性

探求人体工学在展现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尺度要求

展示设计是为参观者服务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必须从人体的舒适角度考虑。

人体尺度在展示设计中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尺度,一种是动态尺度。静态尺度,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无论处于站立状态还是静坐状态,所测量出来的各种尺度、位置等。人在站立或者静坐时,人体的高度、宽度是静态尺度,躯干和四肢的尺寸、位置也指的是静态尺度。而动态尺度恰恰相反,指的是当人体脱离静止状态到达某种运动状态时,所产生的各种尺度,因为人体处在运动状态时,会有一定的形体特征,并且会占有一定的空间,其在执行某种动作时所产生的特定的形态特征和所占有的空间尺度,就是在测量动态尺度时的重点。展示空间和展具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作为依据和标准的各种人体尺度就决定着展示空间和展具的尺度。

如果在进行空间和展具的设计中忽略了人体尺度,就会给人体造成不舒服的感觉,不仅给人们的参观带来不便,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危害其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列举了几个与展示设计关系密切的人体尺度。第一个需要分析展厅的净高。净高对于展示设计来说是非常的重要,而且要求也极其严格。因为大型的国际博览会通常都会要求安装大型的展架和展具,在要求其必须具有特定的造型时往往会在高度上进行设定,这就使得展厅的净高必须符合要求,以至于有的展厅拥有8~10m的高度。而一般的展厅净高也与普通的空间不一样,最低的要求也要不低于4m,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感觉不到压抑和憋闷。第二个需要分析的是人流通道在展示空间中的尺寸,这里的人流通道也不同于普通的走道,通常情况下,普通的走道只有1.3~1.6m范围内的宽度。但是,在设计初期必须考虑到展示空间中的人流量要远远大于普通走道,而且相对集中,因此,为了保障人流的畅通和疏导,保证在遇到特殊状况时能够达到紧急撤离的需求,将通道的宽度必须设定在不小于2m的范围。另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和分析的问题就是陈列的密度。

陈列密度体现在几个方面,即空间的分割与组织、展品的陈列以及人行通道和展厅总面积的比例。陈列的密度在把握上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避免拥挤或者空泛的现象出现。在展示空间中,当展品与展具的面积是展厅总面积的40%时,密度最为合适,最大也不能超过60%,这样才不会造成拥挤和堵塞。尤其是设计陈列规格庞大的展具和展品时,就更需要较小的陈列密度,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观众产生压迫和紧张感,即便是观众爆满或者出现突发状况,也能够及时的疏导人流,顺利的紧急撤离,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空间的分割高度也是该考虑的范围,其参照的依据通常是观众的标准身高尺度。高度为2.2~2.4m的普通展示空间中的展板和隔断墙就符合我国的基本情况。但是,分割高度的实际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像油画、雕塑等当代艺术作品以及装置作品,这些净身高度在3m以上的庞大的展品就需要适当的加高隔断墙,才能达到展示的预期效果。

二、展示设计中的视觉研究

人体和外界事物的交流和沟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人的眼睛去看、观察和欣赏。而外界给予人体最大的刺激,也是来自于人体众多感觉中的视觉。有数据统计为证,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有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途径,但是视觉获取了这众多信息中的80%,其获取的信息量是其他途径所不能比的。因此,视觉因素的营造显得至关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示设计与观众的交流和沟通能否成功,同时,也决定了展示设计向观众传达信息量的多与寡。也就是说,如果设计师了解人的视觉特征,充分考虑视觉因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拿捏的恰到好处,那么他就能够成功的完成展示设计,否则将会以创作失败而告终。因此,研究人体视觉对于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是至关重要。

1、分析视距

观者的眼睛与看到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是视距,一般情况下正常且合适的标准视距是展品高度的1.5~2倍之间,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和安排陈列的展品时,重视这个距离,并且准确的把握这个距离。如果故意的将障碍放置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或者距离过远,就会导致观众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展品;但过于讲究视觉效果,一味的缩短展品与观众的距离,又会对展品失去有效的保护,即便可以用玻璃罩保护一些贵重的展品,但是也必须将展品安排在与观众适当的距离。

2、分析视错觉

人的眼睛在生理构造上比较特殊,所以就会出现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人眼在看事物时所呈现的视觉感受会与实际状况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视错觉。在展示设计中,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不能伪装陈列的展品,要真实、客观的再现展品的原貌,可是人眼在展品的长短、弯曲程度、对比、大小、远近和透视层面都会产生视错觉。当然,在观看展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人眼有舒适的感觉,以达到展示中期望的效果,可以将人眼的视错觉考虑进来,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上下功夫,在保证视错觉能够提供较好的心理反应的基础上,让窄空间、矮空间、小空间看上去“变”宽了、“变”高了、“变”大了,也可以让静止的物象看上去“动”了起来。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各种视觉规律非常熟悉,而且能够精确的把握和应用,让视错觉真正服务于展示。

3、色彩变化与照明

无论是颜色的变化还是照明的变化,总之对于外界的变化,人的眼睛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将这些变化视为对眼睛的刺激,面对这些刺激,眼睛就会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可这种调整十分具有局限性。当出现强烈的照明变化时,人的瞳孔就会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作出相应适量的调整,如果刺激过大,人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出现,例如人从电影院这种漆黑的环境中到了明亮的室外,眼睛就会感觉到疼痛。如果这种刺激反复的出现,人反复的调整瞳孔,就会在感觉不适的同时出现视觉疲劳。

因此,展示空间在设计照明时,要采用人眼感觉最舒适的柔和光线,在保证展品的展示以及烘托出最佳的氛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缩小光比差异,因为光照只有在人的眼睛适应范围之内才能消除不适和疲劳现象。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展示空间中的色彩搭配,在设计上也要充分的考虑到眼睛对色彩的适应性,在保证吸引观众眼球的基础上对强烈色彩的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多的加入稳定的中性的色彩,因为人的眼睛在感觉“大灰小鲜”的色彩搭配时远比全部是大红大绿时要舒服的多。这样可以避免不适和疲劳的感觉出现,也能够让观众正确的判断色彩。

4、视觉的黄金高度

因为观众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高度和视野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想要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就必须重视视野范围,在展示陈列中,将展示品摆放到合适、合理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是1.4~1.7m之间,且只有当横向视野角度和竖向视野角度在30°时,观众才能够看到展品的全貌,因此最好的展示高度范围就是距离地面0.8~2.2m。以一个人身高为1.68m来计算,会得出一个在1.1~1.8m范围内上下浮动的视高,这个范围的视高就是所说的黄金高度,展示效果是最好的,而这样的高度通常会用来陈列重要的展品,形状较大的展示品则陈列在距离地面0.8m的地方。另一方面,人的视线总是沿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往后或者从中心到四周等一定的顺序,进行有规律的移动,以此为依据,对展品的摆放位置进行最恰当的安排,力求展示效果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三、结语

通过以上所有分析得知,在展示设计中,具体来说主要有人体的各种尺度以及在视觉上,人体的各种特殊性和对环境、机具的适应。如果展示设计师想要成功的完成一次展示空间的设计,那么就必须对各种人体尺寸和视觉特性做到熟悉与准确的把握。

作者:肖保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