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近况及要点

探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近况及要点

一、现阶段中国城市道路景观的不足

1.道路两侧绿化程度低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各大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土地资源呈紧俏趋势,导致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减小。城市中心的绿化面积最小,偏离城市正中心之后才会逐渐增加一些绿地面积,而只有在郊区才能看到大面积道路绿化。由此可见城市绿地面积由外向内逐渐减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化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

2.道路建筑无创意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各个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模式都大同小异,不同的街道却有着相似的道路建设,这就是说在道路建筑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用心的去凸显其特色。除此之外不仅是道路建筑就连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及主色调都是惊人的相似,这就使人们对道路的分辨能力大大降低,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增大。

3.过分强调道路绿化的形式美,忽略了绿化本身的生态功能

我国城市道路的典型特征是唯视觉而设计,竭力展示工艺与园艺之形式美,为参观者或者观众而美化,唯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而美,强调纪念性和展示性。关注鸟瞰效果而非民众体验,缺乏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4.城市线路与道路绿化规划不合理

若城市绿化在规划时没有避开铺有地下网线的地区,那么植物就会受网线辐射的影响,因为吸收不到土壤营养而死亡。同样,若在架空电线下种植大型乔木类植物,因为植物生长较快,就会与电线发生缠绕,不但影响城市容貌,而且极易发生火灾等危害。

5.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佳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的绿化措施,绿化带缺损后不能及时修补;城市门面类建筑不够统一,缺乏特色;城市内的道路及交通标志等设施没有标准的设计;各种小广告的随意张贴等问题,导致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不佳。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并与外来树种相结合,以丰富行道树的选择,满足城乡道路系统绿化多功能的要求。在行道树的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统一协调,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别具特色。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气候温暖潮湿,夏季闷热,因此在行道树的选择上应选用喜阳、耐湿热且能遮荫的树种,如二球悬铃木、天竺桂等。小叶榕等树冠伞型的树种,能在炎热的夏季为行人带来一片绿荫,可以有效提高步行的舒适度。而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由于冬天漫长寒冷,所以绿化景观的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在冬天,城市道路的景观可以用灌木丛、剪形篱和剪形树的形态及图案样式,打造成外形规则感强的相关造型,并通过配植色彩丰富、枝干形美的树种和常绿树种形成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效果。由于针叶树在冬季很难满足透光要求,因而不适宜做行道树种。

2.艺术性、科学性的原则

通过有创意的艺术性的构图原理来展现个体和群体植物的形式美,同时还要满足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与所处环境相符合。绿化设计的主流趋势是大色块和大组团,在分车带设计和中心绿化带中多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在步行道路设计中,使用多次重复并且连续存在的花灌木和乔木所形成的植物组团,不仅可以让在散步的行人感受到清爽宜人的节奏与韵律,同时还可以领略到环境中局部色彩的多变和层次的分明。要想营造大范围的背景空间,可采用大片的乔木间隔布置在道路两侧的边缘地带。

3.满足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所以一些旧的绿化模式已经很难让他们对生态和景观等方面的要求感到满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种多样,他们要求所处环境要有一种思想形式和内涵的美感。随着现代人生活步伐的加快,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中的小细节多加留意,而是更加注重周围环境的整体布局与感受。这种趋势就决定了绿化道路过程中要结合道路两边的景色,设计风格在整体上以大组团大色块为主,使道路成为一条连续的风景地带。当然,重要的地方还是要区别对待、精雕细琢,为营造“四个季节、季季有景、节节有特色”的景观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统一中有变化,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点

1.考虑道路的形式

根据道路形式的不同而建设相适应的道路绿化。例如针对车速较快的交通性道路,大尺度、节奏感较强的景观更适合道路场地。植物应以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大面积色彩形成一定线性展开的序列,使植物的形态、色相等最大限度的进入驾驶人的视线。而针对行人较多的步行街,在设计时可采用收放型的手法,适当地加入小型喷泉、人物雕像等观赏性景观。

2.考虑道路周边的用地性质

根据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在道路绿化设计时,要注意采取相适应的道路景观设计模式。如居住区周边的道路设计,考虑小区居民的可参与性,铺设游步道,设置小型活动空间,局部点缀景石,结合植物景观营造游赏性休闲空间。又如商业用地的道路设计,由于周围场地多为硬质铺装,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改变铺装路面陈旧、呆板、单调的印象。同时考虑到商业用房前车辆、人的行走特点,不宜设计大块绿化。可改变铺装样式,设置花坛来改变道路沿线状况,丰富树木品种以增加道路景观。而对于城市周边的道路,植物生态防护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设计不宜过于复杂琐碎,在背景防护林下设计以大色块图案和有韵律的植物变化为道路绿化景观基调。

3.考虑城市道路的协调性和绿化植物的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核心,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城市建设的重视度逐渐加强,城市进行了较多的道路维护与建设,而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防护林也成为了很重要的绿色景观。但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时要注意其统一性、规范性,遵循一致性的原则。

3.1合理规划绿化植物类型

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部分城市为了形成随季相而变化的色彩丰富的道路景观形象,采用以落叶型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但由于落叶型树木不像常绿型树木四季均保持绿色,因此在进入秋季之后,便形成了道路两旁只有光秃的树杆的现象,失去了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树叶,也就失去了滞尘作用。因此,近年来像广州等城市,每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这种恶劣的天气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有很直接的关系。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愈加严重,没有植物对其进行过滤净化,便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故而,将落叶型树木与常绿型树木进行有机结合种植,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生态净化,同时可以避免秋冬季节道路景观萧瑟的缺点。

3.2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应突显出自身的景观特色

道路绿化规划时应将当地的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同时考虑进去,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绿化,为不同的道路环境匹配相应风格的绿化植物,突出植物配置的特色风格,将植物绿化与城市建筑巧妙融合,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借此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广州南沙黄阁大道为例,设计师在其绿化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开花类植物和绿叶类植物来构成林带,用花和叶的强烈色彩将全路段分成“红———云映红霞,绿———风舞翠澜,黄———海涌金潮”三个色彩主题来进行表达,巧妙地运用了“色境”,为来往的行人绘制了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视觉印象。

3.3纠正“一板二带式”错误

我们在道路绿化中所采用的“一板二带式”建设中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常见的“一板二带式”道路中,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的种植位置与路灯设施相重合。但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和修剪不及时,体积过于庞大的树冠会影响到路灯的照明度,以至于道路到了晚上如同没有路灯一样昏暗,从而形成了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同品种的树木的树型、生长特性以及长成后的景观等系列因素,将相对较矮小、稀松的树种与路灯配置在同一线上,以保证树木日后的生长不会影响路灯的照明效果。若采用的设计,将较低矮的灌木配置在与路灯同一线上,而将高大的行道树种植在两旁,这样同样为行人起到遮荫作用也不会影响到路灯的照明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率。

四、结束语

进行城市道路绿化的目的在于维护生态平衡、美化行车道路,用绿色景观减少驾驶人的视觉疲劳。以目前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来看,其作用与重要性已得到很好的诠释。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因此,符合生物更替规律,完全自然化的园林化城市生态环境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城市道路绿化更应顺应这一模式,合理种植各类植物,进行科学的道路绿化规划,并加以高质量的施工和系统的管理,才能创造一个环境舒适的城市,同时可以改善城市的小型气候性环境,并为驾驶人提供安全的行车条件。根据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美化环境、改善交通、维护市容,创造自然合理的生态环境,真正的将环境、景观、休憩融合为一个整体。

作者:徐桦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