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运用

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运用

摘要:目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同质化严重且忽视文化的传播率以及用户反思层需求,而叙述性设计的方式可以体现产品设计中的情绪、感受、心理等,因此本文以叙述性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意义,其次阐述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希望通过运用叙述性设计的手法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更有温度,且能够引起用户与特定文化的共鸣,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理论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叙述性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应用

叙述性设计从“叙事”一词派生而来,经历诸多艺术运动和艺术理论的影响和洗礼成就如今广泛语义下的设计手法。通过区别于功能王义和现代王义的设计展现方式,表达属性他独特的情感交流、文化心理探讨方式。通过讨论叙述性设计的不同之处,分析它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相似之处和藕合特征,以此方式讨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理论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

1叙述性设计概述

1.1叙述性设计的概念。叙述性设计又称叙事性设计。“叙事”一词最早在19世纪由俄国形式王义派生而来,称为旧叙事学。到上个世纪末由美国等国家又逐渐丰富完善起来的,可称为当代叙事学,如今我们所谈论的便是由当代叙事学分支派生而来的。叙述性设计,通过自身多样的语言符号和形态符号,用独特的方式体现产品设计中的情绪、感受、心理等。这种独特的叙述性表达,不仅借助自身符号语言,还通过附带的触觉感受、视觉感受等构建了一种多感官多维度的信息传达模式。从而让用户通过多种感官形式强化对产品的形态认知乃至更深的心理认知。以这种方式,不仅能满足物质形态层面和精神心理层面的双重需求,还能激起用户内心的感官、情绪和心理共鸣。

1.2叙述性设计在各领域的应用。1.2.1叙述性设计在建筑上的运用。叙事设计在20世纪初被应用于建筑领域。由于建筑自身体积空间的庞大,因此建筑设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与使用者进行交互,叙事元素的添加对游客的感知体验有着非常强烈的引导与暗示作用。位于德国首都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由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Libeskind)设计建成。建筑师将犹太遇难者住址在地图上的定位连线所得出的曲折的路径作为整体的结构――复杂、蜿蜒、没有任何水平或垂直的结构(图1)。以此来隐喻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同时建筑内沉重的布景和灯光也让参观者直接、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图2),该纪念馆也成为了柏林的代表性建筑。1.2.2.叙述性设计在产品上的应用。德国Ronnefeldt公司有一款名为Tilting茶壶,设计师别有用心地设计了两种“站立”方式,即四脚站立和倾斜45°两脚站立。与普通茶壶不同的是将用户使用习惯考虑到使用方式上。只有在倾斜站立的时候,茶叶包才会被倾斜的热水浸泡,而四只脚站立的时候茶壶中间的隔层可将茶叶包和热水分离,以避免茶叶在热水中久泡(图3)。叙述性设计往往带有意义和目的,利用感官、隐喻等方式串起设计因果和用户行为的联系。这款茶壶并不仅仅是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体现,也是用户情感关怀和沟通共鸣的思考结果。

2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意义

早在1983年,美国的考斯・克里朋托夫与其他教授就共同提出了“产品语义学”的观念,它是叙述性设计在产品方面应用的理论延伸。它号召产品设计不仅要考虑人机工学和生理机能,还要充分认识到产品的象征意义并将其进行表现。叙述性设计相较于功能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并不依赖产品本身形态表达产品内涵,而是诱导鼓励用户从产品整体感官、想象、行为中理解和反思其中的情感共鸣。设计师通过转译、糅合、想象、隐喻、重构等环节手法进行设计,把产品通过特定的形式或空间的设计,为用户(受众)提供情景再现,唤起穿越般的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品比传统工业产品嵌入了更多的文化和情感符号,把一件成本极低的产品改良为附加值增加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产品[1]。通过这种设计表达手法,用户通过调动自身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更加主动地感受产品文化本身,获得高于被动接受信息的认知效率。当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且忽视文化的传播率以及用户反思层需求。这导致至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将任意地域文化具象生硬地展现于任意载体之上,受众难以与之进行文化交流体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失去了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机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作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设计,受众能否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主动打造全面、深刻的文化内涵显得极为重要。叙述性设计作为叙事学的分支,就设计内涵的文化进行逐层解构,获取能够作为设计资源的符号并以现代受众更易接受的方式加以重构[2],帮助传统文化准确高效地传播,也辅助文化创意辩证发展地进步。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3叙述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3.1叙事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原则。3.1.1文化性原则。叙述性设计手法在文化创意产品上应用时要首先要紧遵文化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包括文化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它们凝聚着漫长岁月中文化形成的历史韵味。只有以此作为特征符号进行二次重构,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的根本理念,也能符合叙述性设计的多感官认知引导,以便形成的文化观既传统又潮流的效果。缺乏文化沟通的产品与消费能力提高的消费群体之间构成了矛盾,这种供需失衡逐渐导致文化创意产品地位愈发滞后。要意识到新时代的消费不是保守和被动的,用户不会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更侧重的是产品带来的文化感受和情感交互。因此,对文化性原则的认知不应该只是让文化符号单薄、重复地印在任意产品上,令其遗失它本身所持有的故事性特征。而是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汲取和领悟,把原生载体内在故事性、趣味性等特征转译并塑造成既符合现代消费者主观审美又兼具使用功能的现代化文化形式。不仅能大大降低同质化的概率,也能让文化作为故事性、趣味性甚至现代性的特征,拉近与现代的距离。3.1.2地域性原则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通过展示和传播地域文化,创造地域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因此地域性原则是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灵魂,它的区域性、融合性、长期性、多样性[3]等地域特征见证了历史变迁的烙印和文化发展的进程。将地域文化特征赋予产品内涵,有助于深刻宣扬地方文化,并引导用户主动探索并感受独特的地方文化韵味,构成穿越千年的文化情感共鸣。如今,各地区博物展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多是外观相似仅表面纹样不同的明信片和展品的复刻模型等。缺乏对独特地域性的提炼,将使得文化创意产品与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别无二致,也终将导致区域性地域文化以及多样性文化内涵逐渐被弱化和遗忘。简单复刻、批量生产带来的平庸化不能再任由其发展,保留地域性、多样性的文化符号和提炼创新势在必行。文化创意设计通过把地域符号和多样文化内涵融合并注入产品设计中,在扩大文化创意设计语言范围的同时,也使得文化创意设计拥有了独特的叙述性语境氛围。3.1.3需求性原则。对用户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转化和继承。叙述性设计鼓励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即达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立足于多样性文化又担任人与物交流的文化载体,它不仅能满足用户本能的需求,也能在反思层次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心理交互和使用体验。唐纳德·A·诺曼教授认为反思层的设计调节了行为层和本能层,它为用户带来的更多是非功能性的受益。同样,文化创意产品为用户带来的也不仅是一件物品,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文化反思方式和载体,帮助用户群体学习并了解传统文化与古典事物,这是普通产品无法企及的。如故宫的御批文化创意系列中的“尽量发胖,丝毫勿虑”等文化创意产品(图4)。该句摘自皇帝写给大臣的信,书信的传达方式要比现代通讯慢得多。但用户在向他人展示产品以及上面句子时候,满足了用户自身的反思层需求――也是书信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御批有趣字句的史料出处也格外让人好奇,文化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便如此得以体现,用户的需求也得以满足。这般让用户以高参与度沉浸在文化中的叙述性设计方式,为本能层需求到反思层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支撑,用吸引眼球的心理共鸣的设计方式取代年轻人曾经摒弃传统文化“守旧派”的目光[4]。不仅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还需注重市场和文化自身的需求。通过对文化消费结构转变与优化来促进文化服务消费,一方面,提高了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内在驱动反过来拉动用户消费并促进产业转型提供动力,如此的文化新经济也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5]。传统文化自身的需求则要注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植入更多的消费热点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6],从而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3.2叙事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方法。3.2.1设计对象的分析界定。叙述性设计对象的分析界定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对象分类为何”“不同分类的对象需求是否有异同”“对象的使用需求偏好”等。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受众的身份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从购买商品的消费者逐渐转变成体验产品的用户,在这种语境下,文化创意设计不再仅仅是满足普通消费者行为层本能需求的一个产品,而更重要的是满足体验设计语义下的用户反思层需求。与此同时,对象的分类也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群体,线上对象群体可能普遍年轻化、猎奇心态较多、趋向趣味性设计等;而线下群体可能更注重产品的品质、质感等方面。同时根据对象的年龄段和性别的不同,针对不同的群体也有更加细化的产品需求分类。因此,在进行叙述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对象的界定所带来的不同需求。3.2.2设计对象所在的应用环境分析。文化创意设计早在欧洲各国就已掀起一股文化浪潮。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展览馆等都采用各自的设计分析理论研究文化创意设计带来的文化追溯和文艺热潮。英国人童年记忆中的“小黄鸭”与埃及法老和日本海盗的结合篇(图5),卢浮宫里“自由领导人民”画作专属周边等,都是本篇进行叙述性设计学习的对象。他们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好评,是在于二者能确保产品基本行为层功能需求实现的同时,能够巧妙利用文化所在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当地元素和地域特质进行融合。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繁衍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素,标志性的环境因素的体现能够帮助用户回忆、联想相应的场景,也能将用户带入某一特定场景,形成叙述性设计独特的交互特征。同样沉浸在精神文化环境里,也更有助于用户了解产品领悟内涵。因此,文化应用于产品时,通过把历史文化环境、地域环境和产品联系起来[7],不仅能避免产品同质化,还能令用户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其带来的热情的亲和力。3.2.3叙述性设计的转化在明确了设计对象和设计环境之后,就需着手考虑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态识别度输出问题了,即是产品叙述性设计的转化――将文化与产品的叙述性设计进行结合。首先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元素符号、使用对象(用户)、功能表达三部分,接着便可以发现,通过将这三者进行不同组合方式可形成不同的设计效果。例如,在设计时保持传统元素祥云纹样的本身和功能不变,仅将应用对象从建筑转移到丝巾上,便形成如今随处可见的文化创意饰样丝巾(如表1)。如此,通过将三者细化再重构便可以为文化创意的构想提供一个借鉴之处。

4总结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和用户进行深入地互动—用户对产品是包容的/也是苛刻的。因此坚持住文化和地域原则的,具备用户反思层需求的叙述性产品才能更加流畅地融入市场和社会,才能为民族文化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文化创意的内涵更加灵活和深刻,文化的发扬传承也能有更多的受众和道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考量当中,如何让产品更有温度、有原则和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充分继承传统和市场,并具备文化和现代符号语言的产品拥有者更大的附加值,让历史文化果实近在咫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叙述性设计将越发受到重视,并在产品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由叙述性设计思想指导的产品不仅自身具有独特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附带着引导性帮助,最重要的是它带有情感化的元素,是内在精神的揭示与交流,心灵与情感的呼唤与对话[9]。因此,通过元素、功能、对象的抽象提取和重组,能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同时也能提高文化的价值以及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邓颖 蔡克中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