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地坑院生态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地坑院不仅是窑洞民居的独特类型,更是绿色建筑的奇葩。作为生态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对于城市建筑的节能和生态研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随着各种层出不穷的现代化建筑高高矗立,古老的民居形式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从生态与环保的角度提出地坑院的规划建设和改良措施,对古老的豫西民居重新焕发生机有着极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坑院;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地坑院概述

地坑院是河南西部最独特的民居形式,亦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观。地坑院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又称“天井式窑洞”,为地下的窑洞民居,被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保存最好,而且规模最大,有近万个。由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和居住形式,是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体现了常年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民与土地之间的感情。人们依托大地,用最简陋、最原生的建筑材料以及最少的工程费用建造出了人们的安乐家园。地坑院因此成为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形态,其生态价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地坑院的生态价值

(一)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地坑院是生土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的建造方式和营造技艺“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回归大自然,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绿色建筑。不论是地坑院的建造方式、营造技艺,还是它的建筑材料都是依托大自然,合理安排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本身与环境有一个很好的结合,最大程度的保持生物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建筑、人和环境能够和谐相处。

(二)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建造地坑院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最多的生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生土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储热性、透气性、保温性、隔音性等优点。地坑院将建筑材料、营造工艺、气候特征等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成就了它“冬暖夏凉”的特点。地坑院的居民根本不需要消耗能源去抗寒和消暑,节约了能源。如果地坑院不再居住,将它填平后,还可以继续种植农作物,具有重复利用的优点。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地坑院能够很好的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建造方式的和谐性。建造地坑院主要是采用挖土的方式,比一般同规模的建筑用料要少很多。如今,在城市里的工地上,只要盖房子,就会有大型的工具与车辆等,也对附近环境造成了各种污染。而在地坑院的建造过程中,基本不使用什么大型的工具,全是依靠当地人们手工和日常器具挖出来的,无污染,既方便又环保。

三、地坑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保护的必要性。随着国家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原本在地坑院生活的人们都在地上盖起了新房。特别是年轻人,不愿意继续住在地坑院中,以地坑院为住房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最新的一个地坑院建于八十年代初。如今,地下村正在经历无人居住的灭亡。这种极具特殊文化氛围和鲜明建筑特色的地坑院体现的不仅是豫西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更是豫西深沉的历史文化。故,保护地坑院毋容置疑。

(二)人居环境的紧迫性。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居住环境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地坑院的构造和居住环境都能够很好地顺应自然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对于地坑院的保护和发展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生态方式的延续性。对地坑院进行一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让村民们意识到地坑院的生态性和它的更多优势,他们更愿意回归地坑院的生活。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地坑院这种传统民居,更要保护的是地坑院的传统生活方式。地坑院聚集的地方主要在乡村,而村里的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对他们来说地坑院的传统生活方式,就是他们心中的“乡愁”。现代化农村,一幢幢砖瓦房代替了地坑院传统民居,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在不断地消失。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庙上村已经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且修建了“庙上天井窑院度假村”,对原来的地坑院进行重新修整,并作为旅游景点向游客开放。这样既做到了对地坑院的保护,又做到了对外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地坑院。

四、结语

在豫西黄土高原近二千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这些山洞就是黄帝儿女的繁衍的根基,创造灿烂的文化。如今,生态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绿色建筑代表之一的地坑院却在不断的消失,惟愿地坑院能在不断的关怀和保护中再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恩彪.原生态视野下的豫西窑洞传统民居研究[D].上海交通学,2010

[2]李强.黄土台原地坑窑居的生态价值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地坑院为例[J].中国建筑教育,2016(03):105-111

[3]白雪.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111-112

[4]王徽,杜启明,张新中,刘法贵,李红光.窑洞地坑院营造技艺[M].合肥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

[5]张延年,郑怡,汪青杰,张瑞琴.生土建筑现场调查[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14,3.

作者:张琳 朱文霜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