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对策思考

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源的清洁和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本文以水库型水源地的特点作为切入点,从工业、生活和其他方面介绍了常见的污染方式,又从划分区域、清理污染源、优化监管机制、提升保护意识,加强对水面的清洁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丘区;水源地;保护措施

一般来说,水库型水源地是供水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乡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水库型水源地的特点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库型水源地很容易受到各类客观因素的污染,对城乡居民的正常用水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供水人员与环保人员应当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的影响,保障水源清洁。

1  水库型水源地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水库型水源地一般位于农村地区,具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占地面积较大。水库型水源地不同于地下水与河流水源,占地面积更大,与空气和外界接触面积更广。(2)受环境影响更大。由于水库型水源地一般为静态水源,相较于地下水与山川河流水等动态水源而言,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差,受外界影响更严重,水资源保护难度更大。(3)与外界水源联系少。由于水库型水源一般不与外界水源相连,其水资源交换能力较差,各类微生物与营养元素容易产生沉积和富集现象,对保持水源清洁十分不利。在我国传统的水库型水源地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对水库型水源地的自净能力没有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对各类废水废物的排放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很多水库型水源地受到各种因素带来的严重污染,不仅可能对周边居住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对水源地供给的城乡用水渠道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2  水库型水源地受到的常见污染

2.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水库型水源地影响最严重、所占比例最大的污染形式之一。主要包括工业废水与工业废物对水库型水源地的各种不良影响。为了降低污染处理成本,一些不良企业将污水废物排放设施建设在水库型水源地旁,再加上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大,导致大量工业生产产出的各种污水和废物被排放至水库型水源地,对水源清洁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此外,工业污水和废物中还可能包含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降解难度较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2.2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也同样是对水库型水源地造成严重危害的成因之一。随着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很多居民为了生活便利便搬迁至水库型水源旁,既能够提升水资源的汲取效率,还具有环境优美、优雅安静的居住优势。然而,在这一情况下,对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一些居民为了方便,将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垃圾堆放至水库型水源周围甚至直接扔进水库,这样做也同样会使水库型水源地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和影响,对居民的日常居住环境也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居民在水库周围种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使用过量的农药,农作物上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降雨进入水库型水源地,给水资源带来污染。

2.3  其他污染

由于水库型水源地是淡水水产的重要养殖基地,因此很多水库型水源中都有相当多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水产。这些水产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粪便、微生物或各类营养物质的沉积和富集,对水库型水源地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在养殖水产的过程中,船舶的行驶和打捞同样会将沉积于水库型水源地水底的各种污染物翻出,更加剧了对水资源的污染现象。

3  有效保护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措施

3.1  对水源地内部环境进行有效划分

由于水库型水源地具有供给水源、养殖水产、排污排水等各项职能,而这些职能所需要的水资源清洁程度并不统一,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水库型水源地管理人员与环保人员应当将水源地内部的水资源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将最清洁的部分划分为水源供给处,其余划分为水产养殖处,污染最严重的划分为排污排水处,将三个区域进行强制隔离,一方面,避免水源供给与水产养殖工作受到排污排水工作带来的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染;另一方面,也便于水库管理人员与环境保护人员对水资源区域的清洁和治理,实现对水库型水源地的有效保护。相关水库管理人员还应当强化对三个划分区域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将划分成果向周边地区工业企业和居民进行通报,一旦发现有违规用水或排放的人员或企业,应当联合执法机关依法进行严肃查处,避免水库型水源区域混用造成的污染和影响。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利用隔离坝等设施将水库型水源地内部的各个区域进行分隔,降低由于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倒灌现象,实现对水库型水源地的更高效保护。

3.2  对水源地周围污染源进行清理

由于水库型水源地周边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等,因此水库管理人员与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应当提高对污染源的清理力度,从根源上消灭水库污染的产生和影响。从工业污染的角度上来讲,由于一些工业企业出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的考虑,因此,将污水废物排放设施设立在水库周边,水库管理人员与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可以与工业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涉,一方面,敦促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拆除污水废物排放设施;另一方面,还应当监督他们与废物处理企业相合作,对本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物等物质进行清洁处理,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从生活污染的环境上来讲,水库管理人员与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应当对水库周边的居民进行细致的宣传教育,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与短视频平台向居民科普水库型水源地在城乡居民供水流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水库周边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程度,减少生活垃圾乱扔乱放的情况发生。

3.3  优化对污染的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的污染监督管理机制是对水库型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制度保障。环境保护执法部门与水库主管部门应当针对水库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与周边的实际污染情况制订一套可行性较高的污染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对违规向水库内水资源排放污水废物的人员和企业进行强制罚款乃至暂停营业;另一方面,建立一支污染处理应急队伍,实现 24h 待命状态,对水库内部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清洁和治理,降低污染对水资源品质的破坏,使城乡供水工作与水产养殖工作具备更加优良的物质基础。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还应当对不同类别的污染形式制订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定期聘请水资源学科与环境保护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水库状态进行评估和测试,对可能导致水资源品质下降的因素进行排除,进一步提升对水库型水源地的保护力度。

3.4  提高对水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提高对水库型水源的保护质量,不仅需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与水库管理机构提升执法力度,还需要社会群众的广泛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水库型水源地的发展实际,制订水资源保护条例,并向全体社会群众进行公布和公开,使人们能够了解到保护水源地水资源和杜绝污染的重要意义,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另外,相关主管部门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有关于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科普教育,使周边居民和社会群众知晓并明确遵守,降低污染带来的影响,实现水源地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库管理人员还可以与学校与企业等机构进行合作,在学生与员工中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水库常识大比拼等活动,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使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水资源保护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学生和企业员工还可以将学习的水源保护知识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传播,提升水源环境保护知识的受众,实现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工作效果的不断进步。

3.5  加强日常对水面的清洁

水库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运用船舶、捞网等工具和手段对水面进行有效清洁,对可能存在的生活垃圾、快速生长的水草、富集的营养元素以及微生物等等进行清理,保障水库中水资源的质量处于较高水平,降低对水源的污染。另外,对于水库周边环境,水库管理人员可以在涨潮落潮区域种植两栖植物,一方面,使植物杀灭水资源内部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另一方面,使其成为水库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外来的污染物与泥沙实现有效的清理与阻挡,降低各种因素对水库内部水资源质量的不利影响。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水库型水源地来说,做好污染的评估和治理不仅能够保障水资源的质量,还能促进周边环境的有效改善。水库管理人员应当对水库型水源地内部进行详细划分,对周边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完善水资源保护监督机制,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面清洁,这样才能实现对水库水源的有效保护。

作者:张森 单位:临朐县冶源水库运行维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