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回归模型农业科技论文

Logistic回归模型农业科技论文

1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农村模块。该调查是一项全国性的大调查,涉及大陆31省(市)。调查采用多阶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首先,在全国抽取了100个县(区),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5个大城市,作为初级抽样单元。然后,从每个抽中的县(区)中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并在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调查25个家庭。第三,在每个家庭中随机抽取一人进行访问。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共获得样本11785个。由于本研究只选取其中的农村模块,不包括城市样本,再加上缺失项的剔除,最终纳入模型的有效样本量是2278个。

1.2变量测量

变量包括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1.2.1因变量

本研究主要分析我国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故因变量为“现代农业科技运用情况”,具体用2010年CGSS中的B17题即“您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情况如何?”来测量,回答选项为“从没使用”、“偶尔使用”和“经常使用”3项,分析时合并为“从来不用”和“使用过”2项。

1.2.2自变量

自变量包括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和区域变量4类。

1.2.2.1个人素质

其主要指受教育程度和反映个人见识、视野的外出经历,分别用“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是(包括目前在读的)?”和“您目前的状况属于?”来测量。

1.2.2.2家庭特征变量

其包括家庭年收入、家庭相对收入、家庭收入结构和家庭劳力配置,分别用“您家2009年全年家庭总收入是多少?”、“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哪一档?”、“在您全家2009年全年的总收入中,农、林、牧、渔业收入各有多少?”和“请您谈谈您家目前的劳动力情况,全部或部分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多少?”来测量。

1.2.2.3农业生产变量

其包括农业生产规模性、生产商业性、生产合作性或组织性和生产连续性4项,分别用“请您谈谈您家目前土地的使用情况,自己耕种多少亩?”“、请问除了自己享用外,您处理农产品的首选方式是什么?”、“您家是否加入了某种合作社(互助组)之类的组织?”和“您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大约为多少天?”来测量。

1.2.2.4区域变量

调查时是用“区域类型”来表示,笔者划分为东、中、西部,测量题项由调查地点(省市)转化而来。

1.2.3控制变量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农民的性别、年龄对新技术采用行为有重要影响。为保证检验模型结果的稳健性和有效性,将性别、年龄视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

1.3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将因变量选项合并为“从来不用”和“使用过”2项,分别赋值为0,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能将变量值域限定在[0,1]之间,而本研究中,因变量是一个明显的二元决策问题。所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探讨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2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与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然后从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和区域类型4个方面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2.1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

使用SPSS17.0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总体上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处于一般偏上水平,仍有超过1/3的农民使用情况不理想。具体而言,在调查的2278个样本中,农民“从来不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有761人,占33.4%;“偶尔使用”的有911人,占40.0%;“经常使用”的有606人,占26.6%。

2.2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的影响因素

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估计,对所有样本数据采用“Enter”方法。结果显示,模型的-2likelihood值为2588.409,Cox&SnellR2值为0.128,NagelkerkeR2值为0.178,X2值为312.473,且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适用于影响因素分析检验。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因素之后,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以及区域变量均对农民使用现代农业科技影响显著。结论大多和前面的预想一致。

2.2.1个人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个人素质方面,受教育年限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而外出经历则不显著,意味着仅受教育年限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产生影响。 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文化水平有助于推动个体使用现代农业科技,农民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a,其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是不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1.056倍。这一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者思想较为开放,容易接受新科技,而且对新科技适应能力也较强。令人惊讶的是外出经历无助于农民科技使用情况的改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外出时间短、精力有限,外出经历并未让农民接受现代文明洗礼,个人见识、视野、观念等未发生重大改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化水平、资金或生产条件等限制,农民尽管思想、观念上接受现代农业科技,但无条件使用之。

2.2.2家庭特征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结构和劳力配置均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存在显著影响。从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可知,家庭特征值越明显,农民越可能使用现代农业科技,表现为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越好,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农民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越大,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农民家庭的农业劳动力越多,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概率越大。这与刘晓敏等的研究相符,也与前面的预期一致。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科技是一项新技术、新事物,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同时新科技使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相较而言,以上家庭特征值明显的农民具备更多使用新科技的资源条件,而且这些农民家庭应对可能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更可能运用现代农业科技。

2.2.3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除了生产合作性以外,其他3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民生产的规模性、商业性和连续性特点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密切相关。农民生产的规模性、商业性特点越明显,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农民生产的连续性越强,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越小。其中,对于生产规模性和商业性的促进作用,不难理解,因为具备一定规模和盈利目的的农民,往往更具创新意识,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的意愿更强烈,也是科技推广者的重点游说对象,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自然较大。而生产连续性呈现负向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农民的生产、生活理念:对于每年平均从事农业时间较长者来说,往往习惯于长时间精耕细作,甚至视之为“勤劳”的美德,可能会排斥“偷懒”的现代农业科技,而较短者则希望追求更少的生产时间、精力,借助现代农业科技便是一种最佳选择。农业生产合作性没有通过检验,意味着它对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已有相关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为:一是目前许多农业生产合作性组织可能是一种“摆设”或“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对组织内成员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二是结果统计表明,“参与”合作社的农民仅占5%,而“没有参与”的高达95%,样本比例的严重失衡也可能对统计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生产合作性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似乎也蕴含着推动效应的可能。

2.2.4区域类型与现代农业科技使用

在区域类型方面,区域变量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表明区域类型是影响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的重要因素。由区域类型的正值系数得知,相比西部地区农民,东、中部地区农民使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区域类型是一个宏观层次变量,既反映了不同外在环境影响(如宏观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不同区域背景下农民的个人素质、家庭特征、农业生产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组合,影响着该区域内的农民行为选择。

3结论与启示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2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农村,农业经营是务农者的主要生活来源,而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是保障农民生计安全、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2012年“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科技。2014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可见,现代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而农民是现代农业科技采用的行为主体,不可忽视。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首先,当前我国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总体上,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处于一般偏上水平,但还有超过1/3的农民从来没有使用,亟待加强。其次,从技术需求视角来看,农业生产层面的生产规模性、商业性起着正向推动作用,而生产连续性有阻碍作用;个人素质层面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家庭层面的禀赋资源,如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结构和劳力配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科技使用情况;区域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三,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有几点启示:一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农业科技有效推广,而终端使用者农民的采用行为至关重要,应当高度予以关注;二是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情况与个体受教育状况息息相关,应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民的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意义、作用,学会如何使用农业科技;三是农民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影响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率,所以,应在推广现代农业科技过程中,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四是农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立足于生产特点,生产规模性和商业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应引导农业生产向适度规模和市场经营方向发展;五是区域类型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个人素质、家庭差异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作者:葛茹 丁百仁 乔文俊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