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推进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思考

谈推进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化农业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有利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功效发挥,因此,是促进长江流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是坚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保障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决策。基于此,拟以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示例,通过阐述生态化农业的基本理论,对当前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面临的发展瓶颈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城镇辐射、低碳循环、资源保护与科技支撑这四个方面,构建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模式。旨在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化农业发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四川省;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

0引言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聚集在自然资源富饶的地区,但同时这些地区又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脆弱的现象。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收入水平较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生态环境制约、基础设施不健全、区域发展失衡、贫困范围广等问题。所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并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多种政策。本文则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促使四川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以生态经济和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逐步实现农业系统运行转向生态化、经济化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来,实现农业的协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现代化高效发展农业。

1生态化农业的基本理论阐述

1.1生态化农业的内涵及外延

生态化农业是指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化农业的全新复合体系。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研究总结与继承发扬,加之对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充分运用,可以有效促进现代化生态农业的生产率可持续健康增长,土壤肥力的改进与优化,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力协调,以及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的充分保护与利用,真正实现低耗、优质、高产与高效的发展目的,扎实创建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装备与现代化科技于一体的农业综合运作体系。

1.2生态化农业的建设原则

生态化农业建设的重要原则包括:农业生态化发展结构的调整;提升废物循环的转化率和生物能利用率;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并实现农业资源的增殖;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强化;绿植面积的持续扩大,提升绿地森林的覆盖率;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等[1]。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类型包括:农村的立体化结构、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化系统、农渔禽的水生生态化系统、生物共生的生态化系统、污水天然自净的工程系统、山区综合性开发的现代复合型生态化系统、庭院经济的生态化系统、多功能的农工联合的生态化系统、能量和物质多层化利用的生态系统等。

1.3生态化农业的内容架构

根据我国新时期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关要求,生态化农业建设的总体任务与方向是农村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宽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容貌整洁、农村管理民主,即以社会主义系农村建设统揽全局。具体而言,我国生态化农业建设包括八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现代化食物理念为引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二是充分借助于科技力量,合理继承优秀的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并与现代化高新技术相融合,实现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模式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四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最大化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五是高度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2];六是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可持续增长;七是多样化经营模式、多类型生产模式、多层次农业结构的发展,实现集约化农业发展生产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八是农业与农村结构的优化,加大农工贸、种养加、农牧渔的有机融合,将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农业向生态化、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瓶颈

2.1生态功能衰退速度逐步加快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四川民族地区的耕地资源匮乏、过度垦殖等问题日趋恶化,草地退化与沙化现象也不断加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如四川民族地区人均耕地仅为533.33m2,其中57%的耕地面积还属于中低产耕地。与此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的耕地沙化与石化现象也是越来越突出,耕地面积以每年18万hm2的速度被肆无忌惮地吞噬。加之该地区土地利用模式不合理,对天然的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导致四川省的草地资源沙化面积由1987年的0.7万hm2发展到2019年的5万hm2,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占到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5%左右。民族地区以自然资源低级开发为主,呈现出对森林资源明显的掠夺性,如毁林开荒、乱砍滥发等使森林资源持续衰退,森林层次和结构愈来愈单一化,水土保持能力削弱,面临资源枯竭的状况。

2.2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表现出日趋恶化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不断增加的农药使用量,尤其是有机磷这类的高毒农药的比重较大。四川民族地区年平均农业用药量达到了8300t,且为100%的含量,其中杀虫剂占比70%,杀虫剂中的有机磷杀虫剂占比也为70%,而有机磷杀虫剂中的70%又属于高毒性农药,这种高用药量加上不合理的用药方式导致农作物上的残留农药含量较高。二是普遍大规模使用农膜,但回收率却相对较低,且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三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四川省每年流入到长江中的泥沙量超过了3亿t,造成的钾、磷、氮损失量约达444万t,另外还有大量流失的有机质等,对四川省的土地资源产生了严重破坏[3]。四是大力推广的畜禽养殖业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污染,诸多养殖场都是将畜禽粪便直接予以排放,还有泛滥的网箱、废水养鱼,尤其是焚烧秸秆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等,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与身心健康也构成了消极影响。

2.3农业科技创新较为滞后

四川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发展观念的影响,致使农业科技创新比较滞后,加之资金短缺、体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等诸多方面现象的制约,造成四川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发展存在推广力度不足、供求关系错位、需求带动乏力、供给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可以将四川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滞后问题归结为“四个多与四个少”:常规性的传统技术多、高新技术与关键性技术少;产量性技术多、有关品质性技术少;生产性技术多、农业加工性技术较少;知识性的形态技术多、成果转化技术少。与此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能力与素质还有待提升,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与意识也有待强化,以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农业发展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

2.4农业生态建设资金相对紧缺

四川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化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短缺。纵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态建设可知,多数地方在建设生态农业方面目前尚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财政补贴,这就使得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难以全方位展开,相当一部分农业项目也无法“快马加鞭”地予以付诸与实行,从而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恶行循环。而四川民族地区由于久居经济水平低下的山区地带,受制于历史进程、地位位置、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使得资金紧缺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问题[4]。因资金投入有限,造成无公害、节水节能节地等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无法大面积有效推广,也导致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大受到限制。四川民族地区因缺乏资金支撑而出现的生态农业建设问题有规模化经营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农企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外部环境协调力度不足等。

3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路径

3.1城镇辐射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

根据四川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城镇辐射效应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切实可行。具体做法包括:在肥沃的农耕区积极推行设施栽培、蔬菜-水稻-蔬菜、水稻-养鱼结合、水稻-蔬菜-菌类轮作等生态化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提升耕地的复种指数,可以有效解决粮食、蔬菜相互争地之间的矛盾,实现稳量增收,且能够充分发挥四川民族地区丘陵资源、山地资源的功能与作用,促使林地与耕地之间的科学配合及协调发展[5]。城镇辐射效应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适用于大中城市的城郊衔接区域的农区,作为城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要想最大化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四川民族城郊地区可以积极借鉴欧美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即采用园林化的土地经营方式,把土地划分成大小不同的有序单元,且每个单元都属于独立的小庭院或小园林,里面有房子、水、树木、菜园等,然后租给城市的居民,以供其周末休闲娱乐或假期度假等,农户则通过收取相关租金和一系列维护费用等实现增收。

3.2低碳循环型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

技术支撑效应的生态化农业经济指的是在投入和生产农业资源、消费产品与废弃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将传统农业赖以引用的消耗性经济发展体系转化为现代农业凭借的低碳循环经济的生态化发展体系。这种模式将形成农业资源到农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低排放、高利用、低开采的发展特征。按照此原理,四川民族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征与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农带牧、用牧促沼、用沼带果、果牧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体系和农业配套发展模式。首先是做好养殖规划,对禁养区、限养区和生态养殖区进行明确划分,做好配套的污水和污染物处理,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其次是严格执行“一二三”制度,即做好“种养一体”、“沼气池、无害化处理设施两配套”、“雨污、干湿、净道与污道三分离”。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良性循环,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发展。

3.3资源保护型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

资源保护型的生态化农业结构属于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在这其中又包括林业、渔业、牧业、农业等多个子系统。对于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化农业建设而言,需要紧密结合四川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与发展趋势,科学及时地对其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着力实现资源保护型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的形成,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发展节水节时节地型农业,面对四川民族地区耕地资源质量与面积持续下降的态势,走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化农业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是发展食草型的畜牧业,当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属于耗粮型畜牧业,对此该地区在保证生猪饲养规模的前提下,需要积极扩大牛、养、禽类的饲养数量与规模,增强深加工能力与水平,走资源保护性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

3.4科技支撑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

现代科技集约型的生态化农业建设模式是指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机械进行装备,借助于现代化管理方式对农业实施管理,实现农业产业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对资源利用模式进行改进,提高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资源的产出率与农业的生产力,真正实现集约化农业发展。该模式适用于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传统农业发展区域,四川民族地区符合这一系列特征,尤其是作为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区域,要先实现长江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屏障的构筑,并确保农民收入增加,就必须走现代科技集约型的生态化农业发展之路[6]。对于四川而言,生态文明的农业发展道路,能够促使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三农、生态等方面的共同进步,有助于带动四川农民更好更快地踏上致富路,有利于四川省的综合建设迈入新台阶。

4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从无限时空视域与因果联系视角对农业资源进行理解及保护,将可持续提升农业整体效益作为总体目标,把建设现代化农业作为标志,切实促进农业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发展。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四川民族地区走农业生态化发展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实现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与作用。

作者:周建容 单位:阿坝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