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音乐教育学堂乐歌影响

近现代音乐教育学堂乐歌影响

截止到目前,学堂乐歌已经创始了100多年时间,其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项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从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学堂乐歌”俨然是新音乐文化发展起始阶段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学堂乐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辛亥革命以前近十年。是学堂乐歌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以后近十年。这是向全国普及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

一、学堂乐歌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宗教等,我国都遭受到了西方列强更为强烈的侵略。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个阶层的人民纷纷要求国家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才得到了推动。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了新的开端。具体来说,以方面,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民间音乐逐渐形成并普及,戏曲、说唱以及词乐等相继出现在现代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宫廷礼乐在宋代以后就逐渐的淡出了历史舞台,走向了衰落。同时,西方文化渗透,不断将一些新元素添加在了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之中,一些外国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音乐课。此外,一些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以及具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也逐步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清政府时期,那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所带动的“向日学习”运动,也为新音乐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沃土。正是这样一种崭新的音乐文化,便是所谓的“学堂乐歌”,针对于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发展来说,“学堂乐歌”的存在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20世纪初,清政府鉴于“庚子事变”后的政治形势,转而被迫接受“维新派”提出的部分改革主张,由此来挽救国家走向崩溃的边缘。1901年,“新政”正是宣布实施,且允诺了各种改良政策的实施(如“废科举、兴学堂”等)。同时,各种新歌曲以及撰译编印介绍西方音乐的书谱刊物相继刊发。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学堂乐歌”已经逐渐成为了当时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崭新的风尚。另外,张之洞、张百熙以及荣庆共同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在1904年初被正式公布于众,在全国范围内,新体制的教育体系逐步被推行起来。正是在这之后,以乐歌为主的新体制音乐教育,逐渐得到带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真正成为了一种体制。新的体制首先在幼儿园和师范学院中得到了逐步的落实,在1907年后,慢慢推向了中小学,由于当时还是处于清政府领导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而且无法再短时间培养大量合格的音乐教师,所以当时只是作为了“随意科目”对待。1912年共和国正式建立以后,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推行新的教育体制,真正将音乐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普通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学制中。

三、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

就开设音乐课与建立新式课堂的目的而言,当时的维新派与洋务派代表人士都认为是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一些维新派的知识分子却利用其来向青少年进行资产阶级的启蒙教育,期盼以此来实现“变法维新”的政治要求。这些使命超出了原本该向学生进行美誉和普及音乐知识的要求,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与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得到了拥护与支持,使得这学堂乐歌的发展赋予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和时代感,是与时俱进的。学堂乐歌的内容大致分为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呼吁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去除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教育的、以及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题材等等。在当时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学堂乐歌就是抵御外强侵略的一些列作品,如《何日醒》《军歌》《扬子江》等等。其次是大多产生于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的一些作品,比如《革命军》《光复纪念》等等。当中也不乏夹杂小部分忠君尊孔和一些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作品,比如《尊孔》《演孔歌》等等,这些歌曲因为题材内容不再吸引人,因此很少得到流传。

四、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

当时的这些歌曲多数采用选曲填词、按曲填词的,一般对原曲调不做改动,基本上是与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线谱或者简谱记谱的。我国最早从事乐歌编写的是日本留学生,因而选曲填词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所以很多乐歌都是通过日本歌曲进行重新填词而形成的。而在之后,欧美的歌曲填词风格逐渐代替了日本歌曲风格,比如《纤夫行》(沈心工编写)即是根据《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的曲调进行填词的,在这些运用欧美曲调进行填词的歌曲中,不少是属于直接运用那些以欧美曲调填过词的日本歌曲,如《送别》是取自日本填过词的歌曲《旅愁》而不是直接的引用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也有少量是以我国歌曲填词的作品,如《女革命军》《缠足苦》等,由于早期编写学堂乐歌的人大多是海外留学生,他们对民族音乐不了解,而且受到日本早期音乐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的新学堂,曾一度聘请了大量日本教师来任教,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学堂乐歌多是以国外歌曲的曲调填词的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即是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对日本、欧美体制与经验的引进而逐步实现的,而想要改掉旧的封建体制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当时也有很多知识分子始终坚持认为要想让乐歌达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效果,就必须仿造西洋音乐。还有相当一部分学堂乐歌是同一个曲调填以不同的歌词的情况,比如《家庭之乐》(王德昌编写)、《话别》(沈心工编写)、《亲恩》(胡君复编写),均是采用了《苏格兰蓝铃花》(英国民歌)的曲调来进行填写的。当然,也有与其相反,同一个歌词被配以不同曲调的情况存在,比如分别由冯梁等、曾志?以及沈心工编写的三种不同版本的《黄河》,均是采用了杨度所作的词,但他们所编写出来的曲调具有很大的差异。由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曲调的学堂乐歌在当时是极少数的,以李叔同、沈心工的作品影响较大,当时除了以上二人的作品,其余多数人的作品风格平板单调,缺乏个性和感染力,这表明当时这些歌曲的作者还没有对现代音乐创作有必要的修养和足够的经验,还处于摸索阶段。

五、学堂乐歌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近现代阶段,学堂乐歌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没有乐歌的教学现状,促使传统模式下的旧式私塾拥有了正规的音乐课。也正是在那时开始,我国现代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正式开始有了一个新的篇章。通过乐歌的引入,我国青少年在学堂中能够在各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促使青少年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同时,乐歌的引入耶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学习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铺垫。直至今天,各类音乐专业院校的建立培养了无数专业的音乐人才,也正是这些音乐人才的出现,为我国甚至整个世界音乐的发展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当然,针对于我国教学领域的音乐教材而言,学堂乐歌也起到了对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作用。我国早期乐歌教育只是单纯依靠外教来教学,在上世纪初,沈心工回国在上海众多学校授课,由于当时我国的音乐教材极为紧俏,所以沈心工就亲自编写出版了诸多教材,如《民国唱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沈心工还主办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想以此更丰富壮大师资队伍,使乐歌的教育更好的进行。学堂乐歌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的力量。李叔同在《昨非录》中提到,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很多音乐家都开始尝试亲自创作曲目,虽然当时的演唱方式并不具备系统性,但针对诸多著作,都提出了系统的见解(如声乐演唱的姿势、发声的方法等),在探索中前进,逐步迈向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学堂乐歌还推动了反应社会现实、传播新思想文化,反应出了明显的时代气息。在一定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学堂乐歌便出现了,但是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在这一时期的出现的产物必然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学堂乐歌的大部分作品均反映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声,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其中影响力最大、最深刻的主要作品主要有:辛汗作词的《中国男儿》、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沈心工作词的《体操——兵操》《革命军》、华航琛作词的《光复纪念》《汉族历史歌》、秋瑾作词的《勉女权》、李叔同作词的《哀祖国》《大中华》等等这些作品的产生预示着新诗的出现,大多数作品作者努力摆脱古体诗的格式限制,创新新体诗,反映了浓厚的五四文化。学堂乐歌同中外音乐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在选曲填词方面,学堂乐歌将一些中国鲜为人知的西洋乐器、演奏方式、日本乐曲、音乐体裁等音乐引入中国,并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西洋乐器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兴盛起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到了西方的音乐文化,拓展了眼界,这一做法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日本,是最遭出现校园歌曲的国家。日本政府为了改变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状况,在明治维新之前发动社会创作了很多适合于学生唱的歌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映校园生活的“校园歌曲”正式诞生。最初,这些歌曲仅仅出自于日本,后来,我国清政府留日学生将其带入了我国,引入到了我国的词曲改造之中。再之后,由于其文艺、清新的特征,校园歌曲逐渐在台湾兴起,这也促就后来我国近代音乐史“学堂乐歌”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受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我国校园歌曲也逐步兴起。在校园歌曲风靡全国的那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同桌的你》(高晓松与老狼合作编写)等等,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将校园歌曲推向了巅峰。

六、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新式学堂音乐教育的开始,学堂乐歌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其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另外,从我国歌曲教育历史的角度来看,学堂乐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近现代一种非常特殊的歌曲,很多乐歌至今都还被人们传唱,同时诸多与声乐演唱相关的基本要求到现在也依旧被借鉴。虽然,学堂乐歌的发展时期并不长,但其所代表的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对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直到今天,学堂乐歌依旧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为现代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者:张正星辰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