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

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老师开始在微课领域进行探索与尝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有的较抽象,学生亲自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不理想,有的教师利用课堂进行演示,发现耗时长,学生不易掌握,这时候通过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个关键点,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情景而形成的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具有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通过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提高课堂效率,化繁为简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几个主要的步骤,其中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几乎每上一节必有实验,但是在此环节经常发现学生没有明白实验过程具体怎么做,注意事项是什么,特别是中低年级,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在和学生交流实验的过程中采用口头描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如果没有演示的话学生印象模糊;2.教师有演示,但演示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同时,演示的话,坐在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针对以上缺点,有必要将微课引进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例如,四上第二单元《冷热与温度》中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在这个实验中用到酒精灯,铁架台等一些容易发生意外的仪器,而且从铁架台的组装到后面每隔一段时间的测温,都需要小组人员的配合,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这时教师如果采用给学生演示的方法,一是会浪费时间,二是教师一个人演示有时候会顾此失彼,要拿秒表看时间,还要看温度计测水温,还要记录。在这个实验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很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后,将课前制作好的微课在投影上进行展示,微课中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在看微课时注意力集中,看完后学生再动手操作,增加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效果很好。不仅是这个实验,在四年级热学这个单元采用微课辅助教学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效率。又如在《肺和呼吸》一课中,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不同,在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不同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如何检测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不同后,教师采用口头表达学生印象不深刻,演示的话同样浪费教师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教师教学的效率。这时采用微课制作一个简短的检测两种气体的微视频很有必要,第一步收集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要注意排空塑料袋中原有的气体,第二步倒入澄清石灰水时量要一样,同时提醒学生澄清石灰水具有少许腐蚀性,使用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到手,再进行观察。学生不仅易于接受,提高实验效率,促进教学结果的呈现,而且教师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省掉演示环节,可以重复在课堂使用,效率高,化繁为简。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耗时长的演示实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实验的效率,所以引进微课大有必要,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学生也易于接受。

二、帮助理解抽象知识,化深为浅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些科学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较有难度,这时如果让学生直接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往往云里雾里,理解困难,较难突破重难点,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无法亲眼看到的物体,如月亮、地球等,学生在探究时会存在不明白在做什么的现象,对于一些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这种现象更明显。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看月亮》,学生对于月亮并不陌生,通过观察月相,他们可以认识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变化周期是一个月,同时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月相变化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运行轨迹是学生无法亲眼看到的,学生并不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这个知识点难以突破。如果这时只是通过教师口头传授,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实验探究教学效果差,教师这时就可以先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分享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如何运行,在观看视频时,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绕着地球转,在运行的过程中,月球始终只有一面是亮的,这些都为后面学生建模探究月相如何变化建立了基础。看完微课后,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时候再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用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不用的角度观察月球,这时候就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月球的亮面,同时明白了月相变化的原因,因为在此过程中,微课把抽象的天体运动搬到了教室里,学生可以亲眼看到,理解自然就深刻不少。再如《肺和呼吸》一课中,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呼吸器官位于我们人体内,没有解剖的话学生根本无法看到人体的呼吸器官,采用挂图不够形象生动,呼吸器官的大小、呼吸器官的位置和功能,这些学生印象都不深刻,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学目标达成不佳或无法达成,这时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各个器官: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同时较深刻记住了他们的位置、实际的大小和功能,形象生动,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再提供给学生Y形管、软管、气球等器材,让学生建模深化认识,化抽象为直观,化深为浅。在一些科学课上经常存在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如宇宙天体太阳、地球、月球,人体的结构、血管、大脑、消化器官等,这些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都比较模糊,单单只靠模拟实验的话,效果无法达到最佳,这时候就可以结合微课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攻破各个重难点。

三、拓展知识面,化难为易

在科学书里有一些简单、有趣、动手操作的制作活动,如潜望镜、万花筒、小孔成像模型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制作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在课堂中应用科学奧秘的快乐,同时,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从课堂向生活延伸,通过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发散思维。这些制作活动有的较为复杂,制作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要提醒孩子,如果教师还是采用口头讲授,学生无法形象掌握制作要领,而如果现场演示如何制作,又浪费太多的时间,后排学生看不清楚,采用微课的形式简单扼要,学生看得又非常清楚,制作效果好。如在四下第一单元《热空气与冷空气》教学中,通过活动,学生们知道了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下降,热气球、孔明灯利用了热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并没有做过孔明灯,对热气球也不熟悉,所以教师可组织孩子们进行孔明灯的制作和放飞,让孩子在亲身制作热气球的过程中,真正感觉到热空气的力量,而孔明灯的制作如果采用教师口头说明,模糊不清,学生制作效果差,演示的话更加费时,采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制作过程直观。五上第二单元《照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中,学生对于如何制作潜望镜并不清楚,教师仅仅使用口头描述,很难让孩子真正明白如何制作潜望镜,镜子所放的位置,如何粘贴,这些都需要形象的制作视频,学生才可以真正明白制作要领,通过在此环节引入微课,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四下第一单元《空气的性质》中,孩子们知道了空气的诸多性质后,认识了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怎么样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空气的弹性呢?这时就可以组织孩子们做空气枪或者空气的火箭,在本课教学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空气火箭的制作,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学生兴趣浓厚。在科学教材中,像此类的制作非常多,制作采用微课的形式,学生易于接受,简单易懂。通过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让学习过程好玩点、有趣点。同时让学生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充分应用微课,微课高效浓缩的特点不仅解决了一些实验的抽象等特点,而且耗时短,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小学科学探究效率。

作者:张丽晶 单位:厦门市集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