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大学教育中的美育缺失及策略

探求大学教育中的美育缺失及策略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中美育缺失的症状

(一)大学生审美观念的扭曲性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夸张而形象的表演,揭露和嘲讽了资本主义工厂中传送带作业方式对工人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时至今日,办公OA系统、E-mail、QQ,种种网络通讯工具传递着瞬息万变的股市商讯、上级文件、商务信函、投诉建议等不计其数的电子信息,网络信息传送方式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电子传送带”,双眼终日紧盯电脑的白领往往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对他们来说,应对日常工作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脑细胞,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欣赏那些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心灵体会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艺作品了,他们更多的需要是不用思考、简单、休闲、娱乐的消遣性文艺作品,苍白、肤浅、甚至低级庸俗的网络歌曲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精神需求。而他们的欣赏需求与欣赏模式,必然会影响到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思想已相对发展成熟、具有一定的思辩能力的大学生传唱缺少内涵、水平低下的网络歌曲,是整个社会审美心理在高校中的折射和反映,世俗社会、感性文化、浮躁心态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人们追求感官层次的刺激,缺少价值方面的判断。因而可以说,有些低俗的网络歌曲在高校以及整个社会的走红,是一种群体的、有意识的审美观念的扭曲。

(二)大学生审美趣味的媚俗性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出现了严重的审美趣味媚俗性倾向。许多大学生认同并热衷追随浅层次消费文化及低格调大众影视文化,情感世界深受各种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响,审美情趣趋向视觉化、外形化,不注重内在情感的修养,缺乏较高的审美能力。对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存在排斥心理,认为名著艰涩难懂、不易阅读。对《世界历史》、《丝绸之路》、《极地跨越》等经典的、规范的,既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漠视、冷落。各种清宫剧、汉宫剧大行其道,在大学生中网罗了大批拥趸。而另一些大学生则醉心于宫廷中的种种“腹黑”之术,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献媚争宠的手段推崇不已,奉为职场宝典,潜心模仿学习。这种审美趣味的媚俗性导致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退化和审美能力的弱化,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功利化和平庸化,造成他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和人格的不健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降低。许多女大学生为了“少奋斗二十年”,梦想嫁入豪门,致力于钓“金龟婿”,以被富翁大款包养为荣。许多大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视奉献为傻冒,斥真诚为老土;历史人文素养严重匮乏,为争夺个人荣誉、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无知、无视甚至丧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美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一)从“品学兼优”到“学品兼优”的教育理念的错位

目前,升学比例上升与教育素质下降已成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怪圈。一方面,大学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能力素质下滑,缺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责任心与道义感。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位于诸教育目的之首,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品学兼优”一直是我们评判一个优秀学生的最高标准,道德品质是优先于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的。但是中学急功近利地追求升学率,德育与教学工作严重脱节,与德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美育被完全忽视,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营养不良”。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面对的是沉重的就业压力,接受的是大学校园里狭隘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社会的压力与高校间的竞争促使各个大学在教育手段上更多地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实操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营养不良”恶化为“营养失衡”。

(二)缺乏对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视

艺术教育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六艺”之教中就包含了对学生进行“乐”的教育。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艺术美育可以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个性与品格。因此,孔子才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而时至今日,因为不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科目,中学里的美术课与音乐课,早就变形为给其他学科让步的自习课、辅导课。欣赏美已成为奢侈,创造美更是无从谈起。校外的美术班、音乐班多得铺天盖地,家长们不惜重金把子女们“押送”去学绘画、学音乐,目的却和教育孩子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无关。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设立艺术鉴赏课程的学院实属凤毛麟角。所谓艺术者,无非是一两个学生的个人爱好而已;所谓艺术特长,无非是两三个学生入学考试的垫脚石而已。

(三)体育美育思想淡化

体育是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教育手段,体育美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同样是出于升学的考虑,当今的中学教育中,除了志愿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完成日常体育锻炼的学生可谓廖廖无几。在非体育专业的大学中,体育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有些院校相对而言要求较严,体育教育与考核相对规范,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竞技意识相对较强。而有些院校则完全是应付了事,认为体育教育只是点缀,与院校培养所谓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关系,体育的美育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学生体质羸弱,非胖即瘦;意志薄弱,逃避军训者比比皆是。有些女大学生认识不到面色红润、身体健康之美,以乱发、烟熏妆、慵懒状为美,体育美育的缺失甚至导致了大学生的仪表审美观的扭曲。在当今大学教育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中缺少、甚至丧失抽象思维美学教育的情况下,体育美育作为几乎仅存的形象思维与直观教育的美育方式,其缺失必然对大学美育教育造成严重损失。

(四)自然美育缺失,大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正常接触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宅男”、“宅女”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次文化族群,而大学生则成为“宅”人的一支主力军。“宅”大学生基本与大自然完全隔离,连踏足校园的草坪都难得一见,就更不用提什么畅游祖国大地,丈量壮丽河山了。大学生们以逃课睡懒觉为时尚,24小时挂在网上游戏、聊天、购物,“不知东方之既白”成了普遍现象,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春花绚烂、夏木荫荫。由于缺少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因而要达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境界都甚为勉强。至于领会“一枝一叶总关情”、感悟“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三、加强大学美育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设置美学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美学知识教育

在当下的大学教育中,由于缺乏对美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美育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大学生甚至大学教师缺乏对美育的正确认识,甚至闹出“美育就是美术教育”的笑话。要想系统、有效地实施大学美育教育,各高校应开设美学公共必修课,使学生系统掌握美学知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直观美感体验,加深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大学开设美学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而且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开设美学课程,系统开展美育教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二)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职业化人才,更要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全面的知识系统,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正是这种建构的重要一环,而开阔眼界、广泛阅读,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有效手段。阅读不仅能够开拓视野,提高思维水平,增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而且能够怡情,创造健全的精神生活。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二姐恩京奉大姐和姐夫之命去相亲,一听对方的名字叫李梦龙,顿时不顾淑女形象,哈哈大笑。看到这一桥段,熟知朝鲜名著《春香传》的观众都会忍俊不禁,跟着剧中的人物大笑不已。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许多痴迷于韩剧的大学生压根不知《春香传》为何物,于是坐在电视机前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不知恩京究竟在笑些什么。

(三)开设艺术鉴赏课程,加强艺术美育教育

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但是由于有了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教育学生鉴赏和创造艺术美,对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作品或以潜移默化的笔触、或以振聋发聩的洪音,荡涤人们的灵魂,感染人们的心灵。欣赏着波提切利的《春》,那恬静的风光、绚烂的色彩会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面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面中纤夫们那或是衰老、或者稚嫩的身躯则能唤起我们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一曲《关睢》,引发我们对美好纯真爱情的无限向往;而《义勇军进行曲》则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雪洗国耻、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艺术美育对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体育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坚强的意志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都把体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就非常重视体育教育,“六艺”中就包含了“射”、“御”。古希腊罗马人更是将体育教育发展到极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认为体育教育是终其人一生不能间断的教育内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都是杰出的体育健将,其中就包括苏格拉底本人。希腊人相信体育竞技可以强化人的意志力与决断力,认为身体之美必然伴随着品德之美,因而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毫不马虎。体育与美育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体育美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引导学生欣赏体育竞技中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协调之美,为取得竞技胜利的布局安排的智慧之美,永不言败的坚韧之美,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举办足球比赛、篮球比赛这样的集体赛事,更能教育学生树立大局观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道德之美。

(五)加强自然美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自然美育是指通过对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自然美育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教育方式之一。孔子的弟子曾子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十分赞赏曾子的志向,“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番师生对话,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的社会生活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美好画面。古人“二十以游”,就是要游历天下山川名胜,感受世间风物人情。没有瑰丽的自然风光的感染,何来李白的千古诗句。自然美育对陶冶心灵,提高审美修养,拓展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重视,通过自然美育的教育,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作者:李潇海 单位: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会计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