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的影响

探求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的影响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好与坏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

说到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就要细说一下何谓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积极与他人作真诚的沟通。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如果教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还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进行的不通畅。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教师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几种影响力

1.教师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如果教师的情绪存在着负面的一面,势必会影响到学生。

2.教师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就是教师的期望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同样的课程,教师带着不同的心里讲解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人格健全、心态积极的教师上课充满活力,风趣幽默,能冷静地处理课堂中的不和谐事件,不会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善于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沉醉其中。而心境不好的教师在课堂中容易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惶恐不安。

3.教师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根据《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教师打骂学生、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教师的生活态度积极,心理健康向上,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也会受到同样的感染,生活、学习也会积极向上,进而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教师的心理影响师生关系的协调。

教师和学生定的态度是否对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一旦有可能产生对立关系及如何解决这种对立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学生的问题,也可能把一些心理问题作为品德问题去处理,这样容易造成师生间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而如果教师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与一种宽容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师生间的问题则能将问题解决的更加完美。

教师心理对学生心理的种种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普遍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有了身心俱健的教师,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会有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社会国家和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家国的大发展。

作者:姜晓燕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