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工程师”模具技能型课程改革

 “认证工程师”模具技能型课程改革

摘要:

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原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分析了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课改效果。

关键词:

认证工程师;模具;技能型课程

在高等教育的分层次办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的教育任务一般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与服务型人才。其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满足高素质、强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1]。这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于“强能力、重实践、高技能”。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提档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社会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一份调查表明,依据“人才市场上是否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我国的世界排名徘徊在20—40位之间,这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形成巨大的反差[2]。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讲,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例,在传统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其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与技能型课程,或者其技能型课程缺乏工程背景而与生产实际偏离较远,其结果往往造成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3-4]。因此,为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教学效果,应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模式,这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各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为例,在其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认证工程师教育模式,阐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认证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一、模具专业“认证工程师”概述

工程师认证制度是当前国际上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可以加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走上规范化、市场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来说,目前与之相关的认证工程师主要有三大类。

(一)行业协会的认证

如材料锻压工程师,该资格认证属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范畴。其对申请者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较为全面,要求认证合格者掌握系统的锻造、冲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材料加工和机械制造领域中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胜任锻压专业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育部的认证

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项目

(CAXC)———模具设计工程师。CAXC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一项工业信息技术人才认证培训项目,该项目强调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旨在培养工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中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块要求认证者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可利用常用的模具CAD软件完成模具的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

(三)知名企业的产品认证

该类认证为知名CAD软件厂家的认证,要求申请者熟练掌握所认证软件的详细操作,并具备应用该软件从事机械及模具设计的能力。目前比较主流的软件认证如Pro/E认证工程师、UG认证工程师、Solidworks认证工程师(CSWA、CSWP)等。

二、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原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现状

一般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专业课程可大致分为理论型与技能型两类,其中技能型课程主要包括“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锻造模具设计”“、模具CAD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等。技能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工程化与技能化,而现有的技能型课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与理论课程之间内容衔接性较差、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际较远、创新实践类课程较少等,这严重影响了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为了适应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构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措施

“认证工程师”是市场对人才的认可标准,其对持证者的能力要求自然也就代表着社会、行业及企业对合格工程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高等学校,其课程体系中技能型课程部分的讲授内容也应该与认证工程师的考核内容相一致。为此,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技能型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等方面均应做出必要的修改。

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例如对于模具设计类课程,应按照行业协会相应工程师的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结合工程案例对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进行讲授,应注重与CAD等课程内容的衔接,使学生系统掌握模具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关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对于CAD技术类课程,可在CAD理论的基础上,以模具设计为专业背景,增加UG、Pro/E、Solidworks等软件操作的相关内容,设置课后习题使学生掌握常用模具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条件允许应单独增设相应的软件操作课程,与CAXC———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该增设新课程讲授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以适应工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技能型专业课程的讲授应按照工程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来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思维能力,形成工程化意识,培养工程化、职业化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大量地结合工程实际背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核方法上,全面引入“认证工程师”考核模式,改变现有的试卷考试方式,使课程考核与认证考核相同步。开发工程师认证标准化试题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上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工程案例答辩等新的考核方式与评定标准。

三、基于“认证工程师”模具专业课改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一般来说,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型知识,学生对于来源于工程实际的技能型知识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在“认证工程师”教育模式下,专业技能型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尽可能地接近于工程实践,因此,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的工程实际问题,获得一种能力上的满足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应用三维设计及模拟软件将工业产品、工艺过程、模具及相关的装备形象地展示出来,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认证工程师”的教育模式下,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注重的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从工程化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主要接受的是科学思维、学术思维的教育,严重缺乏工程思维的熏陶,这直接导致学生在接触实际工程问题时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缺乏创新精神,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至于学非所用、学非能用。“认证工程师”教育的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工程化思维训练,可开阔学生的工程化视野,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在学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时除了要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之外,还至少获得一种以上的初级乃至中级“认证工程师”证书,缩短了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转变周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力资源市场永远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舞台,具有行业权威证明的“认证工程师”将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更容易脱颖而出。通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教学体系多年的工程化教学改革尝试,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连续多年参加部级省级创新实践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名优秀毕业生科技创业,企业运营良好。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在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良好,每年都有大批企业慕名前来招聘。此外,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被保送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实践证明,“认证工程师”模式下的技能型课程教学内容及教育体系符合现代高等工科教育的精神,能满足该专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要求,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李超 刘月群 刘晓晶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阚雨沐,杨晓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2]马前锋,李江,滕跃民.德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模式的特点探析及启示借鉴[J].改革与开放,2014,(19).

[3]郭秀艳,马国金.当前模具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

[4]赵定勇,杨华明.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模具开发综合实训课程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